自從..去年學自由潛水腳受傷後
就沒下水過了,而且有點會怕水
本身就不會游泳就先學自由潛水真的是勇氣可嘉😂😂
我決定先來學學游泳🏊♀️帶著孩子一起學習
人人伊藤萬游泳學校
這裡有成人班(15歲以上男、女性)、兒童班(3歲6個月~15歲兒童)、嬰兒班(6個月~3歲6個月)
有先官網了解一下,課程多元也有分級階段學習,這邊環境夠大水質乾淨沒有進去消毒水味,且每天過濾換水
分時段開班不會人擠人
我預約試學再決定是否買課程
全會員制沒有對外開放
大人跟小孩都有一對一教練課程
也有10人一團的團體課(會有分級)
教練當天先解說現場環境然後帶我跟孩子一起做伸展運動
教練會先詢問我們怕水嗎?有游過會基本憋氣等基礎問題,
然後他再做教學示範及步驟,分級制度可以知道自己本身程度是到那邊,像我跟孩子完全不會,只有泡水玩水功能🤣🤣🤣
教練說那就先從岸上下水跟上岸姿勢學習接著憋氣十秒試著鼻子吐氣然後上水面,
再接著憋氣下水抬腿浮起收腿浮出水面及水中撿物練習
聽起來對大家覺得好像很簡單很基本
但對於我們完全不會游泳的人,能憋氣下水撿物再回到水面已經進步了!!
可以跟孩子一起在新的領域學習成長覺得是很棒的挑戰
現在有做活動只要NT$1100,成人跟小孩都有方案!!
方案二選一
A.兒童方案:一對一教練課一堂+ 10人以下團體課四堂
★適用年齡:6歲~15歲
B.成人方案:一對一教練課一堂+ 10人以下團體課三堂
★適用年齡:15歲以上
這邊下單:https://reurl.cc/Q66avp
旱鴨子的大家可以趁現在還熱熱的天氣趕緊將游泳學起來
期待明年夏天大家可以自由自在的玩水!!
#台中游泳 #幼兒游泳教學 #教游泳
#沒消毒水味道 #專業游泳教學 #溫室溫水
#水質清澈 #精緻分級 #會員制管理 #小班制教學
#say星和你生活服務品牌聯合會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7萬的網紅蒼藍鴿的醫學天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支持蒼藍鴿持續製作優質內容: 加入會員享福利▶ https://reurl.cc/j7lLdn 訂閱方格子文章▶ https://vocus.cc/bluepigeonnn/introduce 購買蒼藍鴿新書▶ https://goo.gl/mXXp5K 最重要的▶按讚影片並分享出去! #波紋能...
自由潛水 吐氣 在 陳亮宇醫師 / 陳亮宇耳鼻喉科診所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潛水平壓大卡關!原來是鼻涕倒流、過敏、鼻息肉在作怪👃👃👃
35歲的阿德平日工作繁忙,周末最喜歡和朋友相約玩水肺潛水,過去往往都能順利下水。來診時自述這次潛水耳壓平衡一直無法做好,下潛後耳朵本來很痛但突然間便不痛了,隨之而來的卻是一陣天旋地轉,發現自己完全失去方向感,所幸身旁潛伴很快意識到阿德的異狀,趕緊將他拉出水面。
經過問診與檢查,原來阿德在潛水的前一天晚上和朋友開心飲酒,結果喝到吐,以致胃酸逆流至耳咽管開口,造成鼻咽部有腫脹發炎現象,因此耳壓平衡才會發生困難。下潛後耳朵痛感消失又暈眩,則是因為他下水用力過猛不僅僅使得耳膜用力過猛而破裂,他的內耳淋巴管也因為壓力失調而引發眩暈。
有鑑於熱愛潛水的人越來越多,但卻未必認識潛水時可能遇到的耳鼻喉相關問題,以下就來針對幾個常見狀況為大家解說吧!
⭕做好耳壓平衡關鍵:將耳咽管順利打開
我們的耳朵主要由外耳、中耳和內耳三個結構組成,平常中耳腔內充滿了空氣,並透過耳咽管和咽喉連接,讓氣體得以進出。不過,耳咽管一般都是關閉的,需藉由打呵欠、吞口水、收下巴等動作,使提顎張肌和顎環張肌收縮而將耳咽管打開,達到耳壓能和外界壓力平衡的作用。
依據波以爾定律,當溫度處於穩定狀態時,氣體的體積和壓力成反比。下潛時因為壓力變大、氣體體積變小,中耳腔裡感受的壓力就會和外界壓力不同,這時便需要耳咽管來幫助平衡中耳腔內外的壓力,即所謂的「平壓」。一般潛水最常使用的平壓方式有兩種:
1.閥式耳壓平衡法:用手指將鼻子捏住,嘴巴吸氣後緊
閉,之後再輕輕從鼻子吐氣。當氣體停留在鼻子中間時
壓力增加,耳咽管就會開啟並把空氣送至中耳腔,所以
會感覺到耳朵有嗡嗡的響聲。
2.法蘭左耳壓平衡法:這是許多自由潛水者常做的一種方
法,同樣是把鼻子捏住,但卻是透由吞嚥口水的動作,
讓肌肉帶動耳咽管使其打開。簡單來說,是用自主肌肉
來調控耳咽管的開關。
⭕鼻塞別輕忽!耳咽管恐被阻塞難平壓
因此,假使鼻腔和耳咽管不夠健康、功能不佳,自然會導致平壓過程出現困難,甚至使耳膜受到擠壓有疼痛感。包含過敏性鼻炎、鼻涕倒流、鼻竇炎、感冒等等,都可能會讓耳咽管變得腫大或有堵塞現象。有趣的是,臨床上碰到不少病人平日多有鼻塞症狀,卻不覺得需要就醫找出問題,直到開始接觸潛水之後發現耳咽管打不開,這才到耳鼻喉科求救。
之前曾有位二十多歲的女病患,十分嚮往不需背氧氣瓶、裝備很輕簡的自由潛水,可是在試著做平壓時卻頻頻失敗,非常挫折來到診所。檢查後才發現她鼻腔內長了一顆很大的鼻息肉,導致只要一吸氣息肉便會將耳咽管開口塞住。經手術切除後再搭配沖洗鼻腔與使用鼻噴劑,情況就此改善許多。
⭕潛水常見不適症狀有哪些?
海水壓力會隨著深度而增加,代表身體進入水中時也會因氣壓帶來變化,其中要格外小心的像是鼻竇、中耳腔、腹部、肺部、胃等空腔,在氣體體積改變後可能造成組織變形或損傷的「擠壓傷害」。因潛水引起的不適,大致有以下幾種常見症狀:
#頭痛:病人經常主述只要一下潛就會感覺頭痛,包括頭部、眼睛上方、臉頰兩側等部位。問題主要出在很靠近腦部的鼻竇,當開口有阻塞或有通氣不順致使壓力不協調,便會引發頭痛。
#流鼻血:有些人甚至是一潛水完就有大量流鼻血的現象,這是因為氣體的擠壓傷害導致鼻黏膜撕裂出血,只不過一開始出血時可能會先積在鼻竇裡,等到出水後 壓力釋放才會一次流出。此外,有蛀牙的人可能也會在下水後因氣體的壓力傷害而有牙齒出血症狀。
#暈眩:若平壓過程過於用力或姿勢不對,亦可能造成內耳圓窗破裂,導致內耳淋巴流出而發生嚴重暈眩,在海底下形成致命風險。
#空氣栓塞:這是一個常見但非耳鼻喉科的症狀,即血管被空氣堵塞。通常是因為下潛與上浮速度過快,氣泡或其他氣體跑到關節、血管裡,或是氣體在肺部過度膨脹,而有胸悶、胸痛、氣胸、肺氣腫、局部皮下氣腫或頭痛、關節痛等栓塞不適。
⭕把握6要點,避免潛水傷害
希望享受潛入海底的樂趣,無論是哪一種潛水方式,安全絕對是第一守則,建議務必注意幾點:
✅有任何鼻子或感冒問題需先妥善處理,特別是有用藥者
要先和醫生討論,因為某些抗組織胺藥物可能會導致嗜
睡,以致下水後容易迷失方向感或發生其他意想不到的
危險。
✅若是因內耳不平衡或耳朵構造有問題造成的暈眩,比較
不建議進行潛水。假如是因為貧血或血壓較高導致暈
眩,經醫師評估安全無虞後,原則上應該也不會有什麼
問題。
✅下水遇到阻礙如耳壓無法平衡時,都不可有用力過猛或
逞強行為,一旦超過身體能負荷的範圍,也會提升危險
性。
✅盡量避開菸酒,可能會讓鼻黏膜變得腫脹或引發胃食道
逆流,難以有效做好平壓。
✅不可戴耳塞,耳塞會將外耳道和耳膜之間的氣體壓住,
反而使擠壓情形變得更嚴重。
✅不可單獨進行,無論是多麼熟悉的海域或以前潛水一直
都很順利,每一次下水皆應有潛伴陪同,彼此支援。
〔陳亮宇耳鼻喉科診所提醒您〕
雖然潛水有助放鬆、紓壓,很多人都把它視為一種休閒運動,我也碰到不少人常常是朋友一揪就去上課、接著便馬上下水了。可是潛水對我們的身體來說其實是一種極限運動,如果沒有經過合格專業的醫師評估,還是存在一定的風險,建議除了遵從潛水教練的指導之外,下水前應向耳鼻喉科醫師諮詢,經整體評估確保適合從事後再進行,且須留意自己的身體狀況量力而為。
#潛水醫學門診
#好久沒潛水了
#快悶壞了
自由潛水 吐氣 在 江晏慶 Cliff Chia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練 閉氣】
疫情三級警戒悄悄的過了三週,隨著延長消息的發布,居家運動訓練,我們還能做什麼呢?
.
這裡想和大家分享一個在家裡就能操作的「呼吸訓練」主題,內容主要是參考並節錄至Patrick McKeown「改變人生的最強呼吸法」一書,書中將呼吸系統的運作原理、氧氣與二氧化碳在體內扮演的腳色和相關機制(如: 波爾效應)、呼吸法及呼吸訓練如何導入運動員身上等做了超詳盡的介紹,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找來看看呦~ 這裡我們直接進入其中一項容易操作的訓練法分享:
.
首先要和大家簡單科普一下透過「閉氣」提高呼吸效率的背景:
1. 根據波爾效應(Bohr Effect),氫離子和二氧化碳會降低血紅蛋白(血紅素)與氧氣的親和力,促進血紅蛋白釋放氧氣供組織運作,簡而言之,二氧化碳是血紅素釋放氧氣到組織細胞的鑰匙,當我們習慣大口呼吸、過度呼吸時,反而會使血紅素巴著氧氣不放,此時組織能夠獲得的氧氣量減少,進而影響運動能力並造成惡性循環。
2. 大腦中的呼吸中樞(受器)監控著血液裡二氧化碳濃度以及酸鹼值,當二氧化碳濃度過量時就會促進呼吸,排出多餘的二氧化碳。重點來了,當我們吐氣排出「過量」的二氧化碳時,會使血液偏鹼、血管收縮、組織細胞缺氧,這就是「過度換氣症候群」。透過學習緩和的「鼻呼吸」,以及訓練提升「大腦對於二氧化碳的耐受度」,能夠提升身體利用二氧化碳/氧氣的能力
3. 我們來多敘述一點大腦受器與二氧化碳耐受度如何影響運動表現。有了前兩段的背景之後,我們了解當大腦受器對於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敏感度太高時,容易激發呼吸肌的收縮來提高呼吸量,但太高的呼吸量會流失過量的二氧化碳,並使血紅素氧親和力增加、降低組織細胞利用氧氣的機會,因此,透過提升二氧化碳耐受度能夠改善上述問題,訓練「閉氣」,是個好方法。
4. 跑者關心的數據中有個評量有氧能力的指標叫做「最大攝氧量」,它指的是我們在最大運動強度中能夠輸送及利用氧氣的量,透過降低大腦對於二氧化碳的敏感度,運作的肌群就能接收使用更多的氧氣,有助於提升最大攝氧量。
5. 閉氣訓練能夠模擬低氧高地環境、訓練呼吸肌(橫膈膜)
.
好,我們該怎麼做呢?
書中的訓練法很多,其中不乏環法運動員、國際知名長跑選手、游泳、自由潛水等運動員在訓練中導入閉氣的方式,我們來做個基礎居家版的-「步行閉氣訓練」
Step 1: 步行熱身3分鐘調整呼吸,輕柔的鼻吸~ 鼻吐,專注於腹式呼吸(橫膈膜呼吸)
Step 2: 輕輕吐氣後,閉氣! 可以用手捏住鼻子(或不捏也行,但捏住鼻子可以撐比較久)
Step 3: 閉氣候開始計算步數,直到中度或中高程度缺乏空氣
Step 4: 鬆開手恢復呼吸(記住閉氣時的步數),短促呼吸15秒,讓呼吸恢復正常
Step 5: 再繼續步行30秒,一樣鼻吸~ 鼻吐~
Step 6: 回到Step 2
如此循環8~10次
.
.
最後補充二點:
1. 前些日子各位可能都有看到戴口罩跑步暈倒的新聞,建議做此訓練前,大家可以先自測一個B.O.L.T(身體氧氣含量測試):http://pmcworkshop.com/2020/05/01/%E5%91%BC%E5%90%B8%E8%A8%93%E7%B7%B4/
如果您的成績低於10秒,那我建議您先別急著做這項訓練(當然也別戴著口罩跑步),請在日常生活中練習正確的呼吸,提高自己的B.O.L.T成績
如果您的成績落在10~20秒之間,那我建議可以從3~4成力,低強度的閉氣走路開始練習,同時學習並留意日常的鼻子呼吸
成績在20秒以上,恭喜您,您的呼吸表現還不錯! 可以漸進式的進行閉氣的訓練
2. 書中有提及搭配血氧機進行訓練,來監控訓練強度和安全性,最近血氧機蠻夯的,或許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買來試試看,如果沒有,個人也覺得沒關係,與跑步訓練同樣,自覺強度的練習是重要的。
.
呼.... 以上,分享完畢,來練習囉!
自由潛水 吐氣 在 蒼藍鴿的醫學天地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支持蒼藍鴿持續製作優質內容:
加入會員享福利▶ https://reurl.cc/j7lLdn
訂閱方格子文章▶ https://vocus.cc/bluepigeonnn/introduce
購買蒼藍鴿新書▶ https://goo.gl/mXXp5K
最重要的▶按讚影片並分享出去!
#波紋能量 #波紋呼吸 #過度換氣
#一秒鐘呼吸十次 #吸氣十分鐘 #吐氣十分鐘
#腹式呼吸 #自由潛水 #水肺潛水 #自潛 #全呼吸
#肩關節 #脫臼 #呼吸運動 #呼吸作用 #ATP #自主神經 #交感神經 #副交感神經 #JOJO的奇妙冒險 #動畫 #漫畫 #動漫
#醫學迷因 #醫師迷因 #醫生迷因 #住院醫師專線
Meme review
「Kevin MacLeod」創作的「Breaktime - Silent Film Light」是根據「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授權使用
來源:http://incompetech.com/music/royalty-free/index.html?isrc=USUAN1100302
演出者:http://incompetech.com/
【蒼藍鴿的熱門影片】
關於『癌症』的真相!
► https://youtu.be/tYKIhSoBIrg
大胃王吃了這麼多為何不會胖?網路真相揭密!
► https://youtu.be/StGteShJaLM
為何早餐店奶茶是「地表最強瀉劑」?網路真相破解!
► https://youtu.be/B37Dek2u1lY
實測挑戰!你看得懂醫生寫的病歷嗎?
► https://youtu.be/mgxRuDbSV88
失眠淺眠怎麼辦?這幾招讓你一夜好眠!
► https://youtu.be/28fdCrV6EKo
念醫學系真的好嗎?一路上的心境歷程有什麼變化?
► https://youtu.be/a9z4YK1qH38
癌症新療法「免疫治療」有多貴?原理是什麼?
► https://youtu.be/TJduprv5uhQ
【追蹤蒼藍鴿】
▶FB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bluepigeonnn/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bluepigeon0810/
▶Twitter https://twitter.com/bluepigeon0810
歡迎蒞臨討論,別忘了按讚跟追蹤!影片也歡迎分享!
【關鍵字】
蒼藍鴿/醫師/醫生/醫學/醫學系/健康/保健/蒼藍鴿聊醫學/工作細胞
自由潛水 吐氣 在 Lola Lin 海公主蘿菈教練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1. 真希望小時候有人可以教我「如何呼吸」:小時候爸爸只管說「腹式呼吸」比較好,不要跟奶奶一樣用胸式呼吸喔....➡️ 3年前自由潛水、200小時瑜伽師資培訓恍然大悟 ➡️ 2020年更是雇用 Breathwork 教練,幫助女性克服焦慮、內心黑暗情緒
2. 妳唱歌嗎?這個月雇用了台灣聲音界的大師「周震宇」老師,馬上提到呼吸關乎到妳的聲音魅力與穿透力
3. 今天收到飛了18天的女性線上教練課程Girls Gone Strong的實體教材,女性解剖學也上直接切入呼吸與妳的核心肌群、骨盆之間習習相關
4. 在我這一年半來訪問超過140+女性中,最大的健康困擾是「壓力過大產生焦慮感受」。請問妳...一天23,040次呼吸中,妳注意過幾次呢?我要把這個人類與生俱來的工具交給你,從今以後,隨時可以啟動副交感神經,幫助自己回到平靜緩和的狀態
5. IGTV上會不斷放上接下來要實際操作的呼吸法:
2x呼吸法
1:1:1:1
主動吐氣
左右鼻孔、冰人呼吸
GUT90計畫是為了讓真正在意有夢女人成果的教練可以幫助對的人解除市面上許多對女性健康的迷思!這是妳遇過唯一全方位的女性健康線上課程!過去三年,我一直在尋求簡單又有效的解方 ; 現在,我自信地與妳分享:就在這裡!該妳為自己升級了! 如果妳準備好了, 👇🏻留言「❤️我」,我會馬上給妳私訊 ☀️✨
到IG @lolalolalin 與我分享❤️
超能力夢想學校 Gift x Super Power School
Episode 48
November 25, 2019
★ Episode details: https://share.transistor.fm/s/e25cba5a
★ Additional episodes: https://lolalinocean.com
自由潛水 吐氣 在 Lola Lin 海公主蘿菈教練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我們一天有23,040次呼吸,你注意過幾次?
不用捨近求遠,提升工作效率與生命價值,從練習呼吸開始。
🎙Podcast 播客是什麼?
1. 錄製好的廣播
2. 與YouTube上收看相比,省電、不需看螢幕
3. 運動、通勤、做菜、整理房子的學習力好夥伴
4. 選擇音樂之餘的另一份享受
.
你可以在Spotify、iTunes、Google Play、YouTube中暢聽!
🍾iTunes http://bit.ly/SuperPowerSchool
🍾Google Play http://bit.ly/goosuperpowerschool
🍾Spotify http://bit.ly/ssuperpowerschool
🍾YouTube http://bit.ly/RisePower2019
.
🔥閱讀版請上 https://www.lolalinocean.com/podcast
50:每日閱讀10分鐘 - 科學證實妳能活出極致美好人生,開啟妳的驚人天賦 Becoming Supernatural By Dr. Joe Dispenza
49:英文流利背後的高效習慣養成 - 2019投資線上教練如何幫助我2020服務華人女性健康|潛意識、催眠、呼吸、大腦
48:從小沒人教的呼吸法 - 2020用呼吸改變女人內心世界 - 連結骨盆、核心肌群、好聲音 Just Breathe
46:每日閱讀10分鐘 - 未來預演 - 啟動你的量子改變 Dr. Joe Dispenza 用腦神經科學與冥想打破做自己的習慣
.
加入 超能力夢想學校 Gift x Super Power School 超人生活圈 Insiders
🦸♂️Facebook社團:http://bit.ly/fbsuperpowerschool
💪🏻Email 訂閱超人電子報:https://www.lolalinocean.com/
.
2020年,你最想擁有的超能力是什麼?
💕iTunes與YouTube支持超人圈三步驟:訂閱、給5顆星星+留言、分享超能力給你愛的人
----
提升生活品質從小小改變習慣做起|#movement
1. 掰掰久坐生活:大腦需要氧氣以維持精神,延續上週提到每三十分鐘起來補氣呦!
2. 每天閱讀十分鐘,一個月讀完一本書
----
為什麼聊呼吸?
因為你無時無刻在呼吸,呼吸這動作無所不在。
從小,多數人沒有學過如何呼吸。
讓我們重新與呼吸連結
----
練習呼吸的三大益處 - 平靜的秘密:
1. 更加自覺,啟動生命力
2. 更加專注
3. 更不容易感到焦慮
----
我的呼吸練習故事
1. 瑜珈:示範四種呼吸法
2. 自由潛水中與瑜珈結合
3. lululemon Breath Yourself Better by Breathesync 呼吸之間
4. 靈活如豹 - 預防傷痛的終極指南中的呼吸力學
綜合以上,你第一步要學習的呼吸法是全方位的呼吸方式:胸式呼吸與腹式呼吸相結合的深層呼吸方式。鼻子吸氣、鼻子吐氣,用速度 1:1:1:1 開啟12回練習。
完整Show Note|小筆記,請看:https://www.lolalinocean.com/blog
-----
歡迎朋友們來到這個「以教育與說故事為願景」的平台。
Let's Be The Change!
為這個世界創造快樂與更美好的生活是這平台的推動力。
請朋友們不吝指教!歡迎在影片底下留言:)
-----
蘿菈自詡為...
一個快樂|幸福創造者。
一個說故事的人。
一個健康生命教育家。
水與呼吸是我一生所需,我喜歡無時無刻練習連結水與呼吸,觀察它們、感受它們,並專注於強化自己的大腦與內心。
"Our Breath is Our Conversation with the World.
Inhale ~ Exhale ~
Our breathing is an intimate interaction with our surroundings, like a meaningful exchange with a loved one." by Yoga 365.
-----
蘿菈Lola Lin的官網: https://www.lolalinocean.com
臉書 @LolaLinOcean https://www.facebook.com/LolaLinOcean/
Instagram @lolalolalin https://www.instagram.com/lolalola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