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談院舍券】
隨著本港人口老化,安老院舍需求增加,政府財政負擔越來越重,安老事務委員於2008年及2014年委託港大團隊研究院舍券的可行性,研究報告認為院舍券可讓經濟較佳的長者分擔較大比重成本,接受較高質素的非資助長期護理服務,藉以縮短輪候資助院舍的人數。最終政府撥款8億元,分階段推出3,000張院舍券。
(註:本港輪候安老院舍人數:2015/16年度33,368人輪候資助安老宿位,2016/17年度35,931人;截至2018年5月31日為38,724人。)
凡60歲或以上、經長期護理服務評估,身體機能達中度缺損及正在中央輪候冊輪候安老宿位的長者都合資格申請參加院舍券計劃。計劃自2017年3月推出,原預計首三批次發出1,250張,但截至2018年6月22日,只發出572張,為預期中的46%。正接受院舍券服務長者有449人,當中220人入住津助、合約及自負盈虧院舍;229人入住甲一級的私院。
院舍券採用「共同付款」原則,按長者經濟狀況分為8級,按比例獲得資助;如:領取綜援長者屬0級,獲批全額面值$12,609;如屬3級,政府資助$8,826,申請人需負責餘下$3,783的差額費用。
院舍券計劃推出時,首階段只限津助、合約及自負盈虧安老院參加;自2017年9月,擴展至甲一級買位私院;現時共91間院舍參與,當中66間屬私院,比例逾7成。
私院缺乏監管、服務質素參差一直是社福界人士的憂慮;由私院提供院舍券宿位亦可能令服務價格上升!院舍券採用能者多付原則,合資格長者按其入息及資產獲批不同付款級別(綜援長者獲批全額面值$12,609,相當於市區甲一級宿位的每月成本),但很多私院提供院舍券宿位時,會要求入住長者支付額外數百至數千元的附加費,表面上,長者能用比市場低的價錢入住私院,但實情是,私院除收取了那$12,609院舍券資助,還額外賺取了附加費!
★阿肥姑娘的心聲★
本來,院舍券背後的理念是好,按比例資助有院舍服務需要而經濟能力不同的長者(及家屬),讓他們能自由在市場選擇合適院舍,一方面能鼓勵參與計劃的院舍良性競爭、優化服務以吸引客源,另方面亦能減少輪候政府資助院舍的人數。
(註:現時輪候政府資助院舍平均需時三年(★中度缺損→護理安老院)至五年(★嚴重缺損→護養院)。)
遺憾的是,參與計劃的院舍中,服務質素較好的津助、自負盈虧及合約院舍提供的宿位極少;私院提供的宿位多,但服務質素參差兼缺乏監管;結果,花一大筆公帑,縮減輪候政府資助院舍人數的目標未能達到、前線社工的工作量反而增加、受苦的又是一群因體弱而需接受院舍照顧的長者!
我,曾從事護理安老院社工七年零八個月;肥媽入住護養程度院舍近十二年九個月,每晚放工和放假,我都會風雨不改前往院舍照顧她;逾十八年在院舍身處不同崗位和角色的我,最深刻的體會是,私院收費貴、照顧質素差、護理人手緊、院友沒尊嚴!我多麼希望政府能認真檢視和發揮其在安老院舍服務應有的角色,積極和嚴格監管院舍環境、人手比例、收費和服務質素!很多私院有位沒人住,只因長者都怕了!
正因為政府開設政府資助院舍的速度永遠不可能追得上需要院舍服務的人數,良好監管致力提昇全港安老院舍的質素(特別是數量多的私院)實在是重中之重的任務!須知道不是一張院舍券,把長者推進了院舍,就當長者真的能安享晚年!
我腦海一直有個奇想,我希望本港能推行院舍親身體驗計劃,讓不同年齡人士付款試住院舍一星期,屆時大家定必百般滋味在心頭,同時深深明白阿肥姑娘的說話!
今日的他,明日的我;不想失去活著的尊嚴,請先重視他們的需要!
願與大家共勉之~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ocal/realtime/article/20180703/58383958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巴打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8月05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ZqTK0fFI_VA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自負盈虧安老院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8月05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ZqTK0fFI_VA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風行全球的視頻社交應用程式TikTok最近成了中美角力的新磨心,在美國政府高層連續多日揚言要在美國封殺TikTok後,美國科技巨頭微軟(MSFT)正與TikTok母公司、北京的「字節跳動」商討收購其美加澳紐業務。美國總統特朗普同意給予雙方45天時間商討出售條件,並提出TikTok一旦成功轉手,美國政府應該從交易中獲得部分酬金。這場TikTok風波,折射出特朗普政府為打擊中國的科技和互聯網巨擘,無所不用其極,可能不止表面上看上去的強買強賣、巧取豪奪那麼簡單,而是深藏與中國脫鈎,乃至全面封殺中國科技進步的更深層政治目的。字節跳動於2016年9月推出抖音,2017年推出抖音海外版TikTok,並收購總部位於上海的美國音樂視頻社交平台Musical.ly。抖音和TikTok廣受年輕一代歡迎,用戶數量急增。今年5月的數據顯示,抖音和TikTok在全球下載超過20億次,市場佔有率已對facebook、Twitter等社交媒體構成威脅。
蘋果頭條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周二發表聲明,表示會保護流亡海外的香港民主派人士。蓬佩奧的聲明指「中共容不下人民的自由思想,愈加頻繁地企圖延伸影響力到中國境外」。他說:「美國及其他自由國家會繼續保護我們的人民,使他們免受北京專制主義的長臂傷害。」蓬佩奧周二在Twitter推文,譴責中共企圖迫害居於美國等中國海外地區的民主倡導者,表明美國會站在自由一邊。上周有傳媒報道,香港警方正式通緝六名流亡或身處海外港人,包括羅冠聰、陳家駒、劉康、鄭文傑、朱牧民及黃台仰。其中朱牧民在Twitter表示在美國居住近25年。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周二以視像方式向阿斯彭安全論壇(Aspen Security Forum)時,為通緝六人辯護,說所有執法行動有法可依,指不論政見,任何人違法應受懲罰。
東方正論
香港郵政管理一團糟,不但未能做到自負盈虧,而且服務水平每況愈下,市民深受影響。本報多次直擊報道,鞭策其改善,可是郵政管理層充耳不聞。疫情大爆發,市民減少出外,網購郵購盛行,郵遞服務更形重要,可惜郵政卻依然故我,多方面表現令人失望,而且未有做好防疫工作,驚現首名郵差染疫,病毒隨時送上門。一名隸屬於灣仔派遞局的郵差確診新冠肺炎,現正在家接受隔離,等候入院。染疫郵差上周六還在上班,負責大坑道、利群道及福群道多幢大廈的派遞工作,所以病毒有機會隨郵件散播,令到該區人心惶惶。郵政負責派出郵差上門,自然要做好防疫工作,可是事實證明這方面出現漏洞。
星島社論
本港疫情稍為緩和,昨日新增八十宗確診個案,當中七十五宗為本地個案,連續第二日回落橫行。不過,紅磡街市及土瓜灣街市分別新增兩宗及一宗魚販確診,至今共有十二宗確診。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直言,由於兩者均與爆疫的「華南海鮮城」一樣與海鮮及魚有關,擔心會成「華南海鮮城」翻版。政府專家顧問、港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昨視察兩個街市,他指海產播毒機會較微,較大可能是由人將病毒帶入街市,經街市老鼠或貓隻四圍走播毒,又或者檔主除口罩食飯「啤一啤」傳播。兩街市今起停業兩天,等候環境樣本的化驗結果,但袁指市民不用恐慌,出入街市要注意消毒雙手,並煮熟食物進食。
經濟社評
港澳團隊在新冠病毒疫苗研發取得進展,但與國際疫苗競賽仍有大段距離。不過,即使疫苗研製成功,也不一定是靈丹妙藥,且在西方高價瘋搶預購下,令其他人更難洽購。與其短期跟西方競價盲搶疫苗,港府更應借助內地兩個先遣隊經驗來補短板,全面提升抗疫能力。理大和澳門科技大學聯合研發疫苗,宣稱在動物身上取得進展,將進行首階段測試,最快明年可生產。在當前疫情大爆發,理大疫苗只屬遠水,進度亦遠遠落後於中英美澳四國,因後者6種疫苗已進入第三階段關鍵性臨床測試。盡管多國疫苗研發競賽有初步進展,但世衞總幹事譚德塞昨大潑冷水,呼籲民眾切勿以為疫苗研製出來,疫情便迎刃而解,因對抗病毒並沒有萬靈丹。雖然譚德塞沒加以解釋,但誰可保證疫苗是適合所有人種接種,尤其病毒不斷在變種,難保疫苗測試時有效,到投產時卻因病毒變種而效用大減。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qTK0fFI_VA/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