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聯合早報》2/8 (忽忽集團主播)
* 在中國即將完成冠病病毒溯源工作的世界衛生組織專家組,據報在尋找武漢華南海鮮市場與疫情暴發之間的關聯時,找到「重要線索」。
彭博社昨天報導計劃2月10日離開中國的專家組成員之一、英國籍疾病生態學家達扎克(Peter Daszak)上週五通過線上平台表示專家組找到的主要資訊將在他離開前公佈。
世衛專家稱在華南海鮮市場 找到「重要線索」離華前公佈 https://www.zaobao.com/znews/greater-china/story20210208-1122564?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的新加坡食品與生物技術創新研究院(Singapore Institute of Food and Biotechnology Innovation)從本地超市購買了30種常見的新年食品,再拿到實驗室檢測。
30種常見新年食品 哪個最不健康? https://www.zaobao.com/special/report/singapore/chinese-new-year-2021/tips/story20210206-1122306?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希臘當局宣佈,首都雅典附近的一座電站發生了大火,雅典、比雷埃夫斯(Piraeus)、伯羅奔尼撒半島(Peloponnese)的部分地區和附近島嶼的大部分地區在星期天(7日)午夜前後因此停電。
希臘一電站發生大火 雅典等多地區停電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210208-1122771?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據路透社引述媒體和現場事件報導,緬甸警方週一(8日)警告在首都的反政變示威者離開或將被武力驅散。
首都內比都(Naypyidaw)的一條道路對面可看到三排武裝警察,警方也動用了水炮後備箱。示威者高呼反政變口號,並告訴警方,他們應該為人民服務,而不是上周奪權的軍政府。
緬甸警方警告反政變示威者離開或將被武力驅散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210208-1122767?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緬甸亂局持續 警方向示威者發射水炮】
緬甸示威者週一(8日)繼續上街遊行,抗議軍方2月1日發動政變,推翻由翁山淑枝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政府。
據路透社報道,緬甸首都內比都的示威者多達數千人。當地視頻畫面顯示,警察向一群示威者發射水炮,被水炮擊中倒地的一些示威者似乎受了傷。
報道稱,一些示威者要求警方停止使用水炮後,警方並就沒有再射水炮,但示威活動依然未平息。
* 【仰光街頭萬人示威挺民盟 東南部城市苗瓦迪緬警察鳴槍驅眾】
緬甸民眾昨天繼續抗議軍方發動政變,最大城市仰光又有上萬人走上街頭,要求釋放國務資政翁山淑枝和結束軍方管治。第二大城市曼德勒和東南部的毛淡棉也有示威。這是緬甸自2007年的「袈裟革命」以來最大規模的示威活動。
儘管軍方加強對網絡的控制,並封鎖社交平台及限制電話線,但仍有大批來自仰光各個角落的民眾一大早就響應號召,身穿代表翁山淑枝所屬政黨全國民主聯盟(民盟)的紅衣、攜帶紅色氣球和揮動黨旗幟在仰光大學附近一個主要十字路口聚集,再沿著馬路前進,高呼「淑枝萬歲」「打倒軍事獨裁」「我們要民主」等口號。許多司機紛紛鳴車笛及高舉翁山淑枝的照片以示支持。
在接壤泰國的東南部克倫邦城市苗瓦迪(Myawaddy),警察驅散人群時傳出數響槍聲,但未知傷亡情況。
* 羅馬天主教教宗方濟各週一(8日)敦促緬甸軍方領導人釋放政治犯,並恢復該國「斷斷續續」的民主道路。
天主教教宗方濟各敦促緬甸軍方釋放政治犯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210208-1122765?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自中天新聞台去年年底被停播後,台灣有線電視及衛星電視第52頻道一直空置至今。有消息稱兩家海外新聞台CNN與FRANCE 24有意申請填補中天留下的空缺,但今天(2月8日)被台灣官方拒絕。
CNN、FRANCE24申請填補中天新聞台頻道空缺被拒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china/story20210208-1122743?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戰略司令部警告:核衝突並非不可能 美應制定新戰略應對中俄核武威脅】
美國戰略司令部司令理查德撰文指出,中俄兩國已開始使用權勢工具和武力威脅挑戰國際准則,並指「認為冷戰後與核大國對手不可能發生直接武裝衝突的時代已結束」。
* 【俄羅斯疫苗效能超過90%成搶手貨】
去年8月,俄羅斯未經嚴格臨床試驗就推出冠病疫苗,引來全球質疑和批評。如今該疫苗被荷蘭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引用同行評估報告,證實效能超過90%,在全球疫苗供不應求的情況下,反而成了搶手貨,有望為普丁總統帶來外交紅利。
* 【美國老兵找回遺失南極錢包 53年後物歸原主】美國加州聖地亞哥的91歲居民格里遜(Paul Grisham)曾在海軍服役,53年前以氣象專家身份被派駐南極羅斯島13個月,期間不慎遺失錢包。過了半個多世紀後,最近丟失的錢包物歸原主。
格里遜1948年加入美國海軍,先成為氣象技術員,隨後當上氣象預報員。1967年獲派加入「深凍行動」,出發前往南極。格里遜透露,他當時30多歲,儘管他在執行任務期間弄丟錢包,但連他自己後來都忘了。
直到2014年時,南極羅斯島的麥克默多站要拆除一棟建築,才有人在一個儲物櫃後方找到他的錢包。一群業餘偵探頻繁通過電郵、社交網站與信件聯繫,才得以找到線索,將錢包輾轉送還給1977年退伍的格里遜。
格里遜於1月30日收到遺失超過半世紀的錢包,裡面的軍人身份證、駕照、防核生化攻擊說明小卡等都保存良好,他指「真的很不可思議」。
* 【拉丁美洲民眾爭購氧氣治冠病】拉丁美洲國家正遭第二波冠病疫情席捲,多個國家紛紛出現連日排隊購買氧氣筒的人龍,氧氣價格也因需求大增而水漲船高。公共衛生非政府組織PATH指出,在中低收入國家中,包括多數拉丁美洲國家,有過半的醫院缺乏穩定或完全沒有醫用氧氣供應。在秘魯首都利馬的卡亞俄市,圖中許多民眾在一家每天只為60名顧客供應氧氣的商家門外漏夜排隊,只為隔天能為家人的氧氣筒加氣。一對姐弟已漏夜排隊數日,希望幫患病父親購買氧氣,姐姐說:「我們輪流排隊……弟弟睡在戶外草地,我負責為他送三餐。」
* 【去年40餘萬日本人搬離東京居郊區】冠病疫情改變了日本人居住形態,從人口密度高的城市轉移到人口少的郊區的日本人增加了。去年,首都東京就有40多萬人搬離。針對這種情況,日本政府表示歡迎,因為這能解決城區人口密度,防止日本地方空洞化。
目前從東京遷出的人們,還是以距離東京市中心100公里以內的近郊為主。例如,神奈川縣在去年就有來自東京的移居者2萬多人,其次是埼玉縣和千葉縣。當局也進一步施策,推出100萬日元的喬遷輔助金,鼓勵人們喬遷更遠地區。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旺角Mong Kok是位於香港九龍西油尖旺區北部的地區,是香港著名的旅遊和購物區之一。旺角新舊樓宇林立;舊住宅樓宇地鋪多為商店或餐廳。以彌敦道為界,購物中心集中在東面,住宅區在西面。旺角的人口密度極高,平均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30,000人,現時其地積比率約4倍,超高層大樓非常多,是世界的一大都市景觀...
至 聖 里 人口 密度 在 澳洲人妻日誌 Una+Paul=Love in oz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澳洲防疫政策快報🇦🇺11月8日
▶地方政策
⬛昆州
→新0例,共1,177例,死亡6例。
→8個活躍病例,8例正在醫院治療。
→24小時內2,278次測試。
→昆州最新疫情消息,請參考昆州衛生局官網。https://www.qld.gov.au/health/conditions/health-alerts/coronavirus-covid-19/current-status/contact-tracing.
⬛新州
→新增病例3例,共4,273例,死亡55例。
→新病例全從海外返回,住在隔離飯店。
→新州24小時內共進行13,721次測試。
→新州目前63人在醫院治療,1人在重症加護病房。
→新州衛生局Moss Vale最新的病歷來源仍在調查中,新州衛生局持續呼籲住在雪梨西南區的居民或工作者接受病毒檢測。
→新州衛生局對雪梨西北部的Rouse Hill地區發出健康警報。在上週四採集的廢水處理廠樣本中發現病毒痕跡,該樣本覆蓋12萬人口。
→新州州長宣布,政府將繼續每週提供15個小時的免費學前教育,維持到2021年的疫情支持措施之一。
→新州最新的疫情消息,請參考新州衛生局官網。https://www.nsw.gov.au/covid-19/latest-news-and-updates.
⬛維州
→新增0例,共20,345例,新增死亡0例,共死亡819例。
→目前維州有9例活躍病例,所有活躍病例都在墨爾本大都會區。
→在總病例中,墨爾本大都會區18,955例,維州其他地區有1,197例。有2例在醫院治療。
→今天0例活躍病例與醫護人員有關。
→維州連續天9沒有新增病例和新增死亡病例。
→維州總理宣布維州災難狀態令將不會進一步延期,而緊急狀態令將延至12月6日。
→維州總理今天宣布維州放寬防疫限制,從11月8日,午夜11:59開始:
墨爾本和維州鄉鎮間的邊界將被取消,在墨爾的“鋼圈”(ring of steel)被移除
取消出門25公里的距離限制
過夜住宿將被允許,但有些限制:只能是一個家庭加上另外兩個來自其他家庭的成年人和他們的孩子
場地聚集人數將增加到室內40人,室外70人
宗教集會人數增至室內20人,室外50人
葬禮人數增至室內20人,室外50人
護理機構探視,每天一戶人2小時時間
伴侶探視產房的時間限制取消,但個別病房可能會有自己的規定
健身房或體育娛樂活動,每個場館允許20人,每個空間10人
18歲以下的室內非接觸運動,最多20人
室內游泳池可容納最多20人
室內滑板公園、室內蹦床中心、圖書館、玩具圖書館和社區場館、遊戲中心和畫廊、電影院、博物館,每個場館20人或每個空間20人,視具體場地決定
遊戲機每個場地10人
賭場每個房間可容納最多10人,最多可使用10個獨立的房間,用於電子遊戲機和賭桌
以下規定保持不變:
出門仍需戴口罩
如果可以的話,人們仍然必須在家工作
公眾場合集會最多10人的限制仍然有效
婚禮也保留了室內或室外最多10人的限制
→從11月22日午夜11:59開始:
私人聚會將可以有最多10個訪客到你家
公共場所集會增至50人
餐飲場所,室內最多可容納100人,密度為每四平方米一人,室外最多可容納200人,密度要求為每2平方米1人
健身房將分20人一組,最多100人
室內運動最多100人,20人一組
大型體育場館,人數總容量的25%
戶外體育休閒,最多500人,50人一組
室內泳池,50人
住宿,來自任何家庭的最多10人
宗教活動,室內最多100人,20人一組,室外最多500人,50人一組
婚禮最多100人出席。如果在私人住宅舉行,最多10人參加
葬禮最多100人出行,如果在私人場所舉行,最多10人出席
電影院和劇院最多100人,20人一組,密度不高於每4平方米1人
圖書館和其他社區場館,最多100人,每組20人
賭博場所,每四平方米一人
護理機構將允許來自2個家庭五人探視,沒有時間限制,兒童將被允許,護理機構的居民也可離開到別的地方活動
美容行業,做臉部護理時可摘掉口罩
房地產,室內最多20人,密度每四平方米一個人,戶外拍賣最多50人
→維州政府宣布撥款980萬澳幣用在醫護人員福利項目。
→維州疫情更新請上官網查詢 https://www.dhhs.vic.gov.au/media-hub-coronavirus-disease-covid-19
⬛北領地
→新增0例,共40例,死亡0例。
→6個活躍病例。
⬛首都領地
→新增0例,共114例,死亡3例。
→0活躍病例。
→坎培拉地區居民可以在以下網址找到離您最近的檢測診所:http://www.covid19.act.gov.au/testing
⬛西澳
→新增0例,共776例,死亡9例。
→活躍病例10例。
⬛南澳
→新增3例,共515例,死亡4例。
→活躍病例19例。
→新病例從海外返回,住在隔離飯店中。有發現2例是歷史病例,不會列到活躍病例中。
⬛塔斯
→新增0例,共228例,死亡13例。
★聯邦政策和各州政策詳細內容,請自行到政府官網查詢。
★如果你在澳洲發現自己有可能感染病毒,請勿自行到診所或醫院,請打電話給你的家醫或打電話到政府的24小時防疫專線1800 020 080,如需翻譯請打131 450。
★如果遇到緊急醫療情況,請致電000。
★請照顧你的心理健康,如果在澳州你或你知道有人感到憂慮、焦躁需要找人聊聊,或適遇到家暴、性侵等,請善用利用以下熱線電話。
澳洲全國性的家暴、性侵專線 1800 Respect National Helpline: 1800 737 732
維州安全步驟危機專線:1800 015 188
婦女危險專線(NSW):1800 656 463
生命線 13 11 14
兒童求助熱線 1800 551 800
澳州男性熱線 1300 789 978
Suicide Call Back Service 1300 659 467
戰勝憂鬱 1300 22 46 36
Headspace 1800 650 890
如果需要電話口譯服務,請撥打電話131 450。
今天澳洲新增6例,共27,658例,死亡907例,世界病毒感染第89名。恭喜維州連續9天拿了雙0好成績,今天澳州又沒有境內感染病例。維州今天也宣布放寬限制的好消息,墨爾本人終於可以好好度假放鬆,依照政府規定口罩還是要記得戴。聖誕節的腳步愈來愈近了,住在澳洲的朋友可以好好規劃一下度假、家人聚會等等了。
最後祝大家在疫情中健康平安,也謝謝辛苦的第一線防疫人員和家屬,還有乖乖遵守規定的人們。記得多聯絡親友,跟異鄉的家人朋友報平安!
如果你喜歡️Una的澳洲防疫政策整理,歡迎給個支持點讚和留言,祝福大家都能健康平安度過這次疫情,記得吃好、睡好、運動,然後少抱怨,看一下澳洲政府的努力,讓我們繼續為澳洲和世界禱告,希望大家早日回歸正常生活。❤️
至 聖 里 人口 密度 在 Chloe 克羅伊小姐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可怕的大蝗災 #非洲沙漠蝗蟲
2020年非洲4月初爆發第二波蝗災,蝗蟲數量是前一次的20倍
蝗蟲可以吃嗎?
落單的綠色蝗蟲可以吃,但超過60隻以上成群結隊的黃色蝗蟲是不能吃的。
蝗蟲群聚會變色 產生劇毒和臭味
蝗蟲的研究,必須分類為「群居蝗蟲」(Gregarious Locusts)與「獨居蝗蟲」(Solitary Locust)。 這是因為蝗蟲體內有一種基因叫「CYP305M2」,這種基因分別在群居或獨居時,會對蝗蟲產生不同的的結果。在獨居時,「CYP305M2」基因不會產生任何變化,蝗蟲本身會依照大自然的型態採用色彩偽裝,也就是保護色,所以獨居的蝗蟲本身是草綠色的,而且是鳥類最愛的美食,人類適當烹調後也是可以吃的。但群居時,問題就來了。在高密度環境刺激下,「CYP305M2」基因會讓蝗蟲產生化學毒素,同時身體也會變色
群聚(Crowding)環境會啟動「CYP305M2」基因,將「苯丙胺酸」(L-Phenylalanine)轉化為「苯乙醛肟」(Z-Phenylacetaldoxime),「苯乙醛肟」快速水解為「苯乙腈」(Phenylacetonitrile, PAN)。「苯乙腈」(PAN)可產生鮮豔的警戒色與難聞的氣味, 對天敵鳥類有強大的警告作用。當群居蝗蟲受到攻擊時,「苯乙腈」(PAN)會轉化為劇毒「氰化氫」(HCN)。所以群居蝗蟲利用「CYP305M」這個基因,將體內的「苯乙腈」(PAN)轉化為警戒色與劇毒「氰化氫」的雙重功能,實現使用化學武器防禦天敵的作用。
我在蝗蟲知識百科看到這邊⋯⋯已經覺得恐怖至極!
歷史上~明末崇禎時也曾經蝗災大流行。蝗蟲之所以為「蝗」,「皇」加上一個「虫」字旁,表示古人已經認為他是昆蟲界的王者。
崇禎大蝗災,開始於崇禎九年。崇禎十年,蝗災向西進入關中平原。崇禎十一年,在連續而又大面積發生旱災的條件下,蝗蟲迅速增殖擴散。
崇禎十年的蝗災區,隨著其範圍的擴大,在十一年聯合成西起關中,東至徐州一帶,長達上千公里的分布區。災區西端的寬度限於關中平原,東端在有利條件下,寬度可達400~500公里,在北直隸大名府、廣平府和山東東昌府一帶,形成蝗災重要危害區。
南陽盆地也遭受蝗害,濱海蝗區繼續發展,膠東半島的登州府及濟南府利津一帶,都形成新的蝗災區。 蝗災區的北界已北推至順天府密雲縣一帶。
長江三角洲在連續兩年乾旱氣候影響下,蝗災大面積發生,形成了長江流域蝗災的開始期。到了崇禎十三年,蝗災區的面積達到頂峰,黃河、長江兩大流域中下游以及整個華北平原都是蝗災區,江蘇、上海、甚至南方也全是蝗災。自崇禎元年(1628年)起,中國北方大旱,赤地千里,寸草不生,《漢南續郡志》記:「崇禎元年,全陝天赤如血。五年大飢,六年大水,七年秋蝗、大飢,八年九月 鄉旱,略陽水澇,民舍全沒。九年旱蝗,十年秋禾全無,十一年夏飛蝗蔽天......十三年大旱......十四年旱」。崇禎朝以來,陝西年年有大旱,百姓多流離失所。崇禎二年五月正式議裁陝北驛站,驛站兵士李自成失業。崇禎三年(1630年)陝西又大饑,陝西巡按馬懋才在《備陳大饑疏》上說,百姓爭食山中的蓬草,蓬草吃完,剝樹皮吃,樹皮吃完,只能吃觀音土,最後腹脹而死。六年,「全陝旱蝗,耀州、澄城縣一帶,百姓死亡過半」。
崇禎七年,家住河南的前兵部尚書呂維祺上書朝廷:「蓋數年來,臣鄉無歲不苦荒,無月不苦兵, 無日不苦輓輸。庚午(崇禎三年)旱;辛未旱;壬申大旱。野無青草,十室九空。......村無吠犬,尚敲催征之門;樹有啼鵑,盡灑鞭撲之血。黃埃赤地,鄉鄉幾斷人煙;白骨青燐,夜夜似聞鬼哭。 欲使窮民之不化為盜,不可得也」。旱災又引起蝗災,使得災情更加擴大。河南於崇禎十年、十一年、十二年、十三年皆有蝗旱,「人相食,草木俱盡,土寇並起」,其飢民多從「闖王」李自成。 崇禎十三、十四年,「南北俱大荒......死人棄孩,盈河塞路。」十四年,左懋第督催漕運,道中馳疏言:「臣自靜海抵臨清,見人民飢死者三,疫死者三,為盜者四。米石銀二十四兩,人死取以食。惟聖明垂念。」保定巡撫徐標被召入京時說:「臣自江推來數千里,見城陷處固蕩然一空,即有完城,亦僅餘四壁城隍,物力已盡,蹂躪無餘,蓬蒿滿路,雞犬無音,未遇一耕者,成何世界」。這時華北各省又疫疾大起,朝發夕死。「至一夜之內,百姓驚逃, 城為之空」,崇禎十四年七月,疫疾從河北地區傳染至北京,崇禎十六年,北京人口死亡近四成。
至 聖 里 人口 密度 在 Dd t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旺角Mong Kok是位於香港九龍西油尖旺區北部的地區,是香港著名的旅遊和購物區之一。旺角新舊樓宇林立;舊住宅樓宇地鋪多為商店或餐廳。以彌敦道為界,購物中心集中在東面,住宅區在西面。旺角的人口密度極高,平均密度為每平方公里130,000人,現時其地積比率約4倍,超高層大樓非常多,是世界的一大都市景觀。自西九龍填海工程後,位於櫻桃街以南,渡船街以西奧海城至富榮花園一帶的新填海地段則被稱為旺角西。同時,由於早年地下鐵路車站命名的關係,弼街至界限街一帶的地方亦會被部分人稱為「太子」。旺角古稱芒角,因為古時此處芒草叢生,而地形像一隻牛角伸入海,故稱為芒角咀,而附近的村落便得名芒角村。旺角曾經發掘出大量東漢、晉朝和唐朝陶器和製陶工具,顯示早於東漢時期,旺角一帶已有人居住。今日繁忙的彌敦道,原海岸邊,前人就地取材燒貝殼造灰窰。根據1819年的《新安縣志》,芒角村以客家村民為主,約有200名居民。芒角村位於今日的弼街與通菜街、西洋菜街、花園街一帶附近,村民以種菜(以西洋菜及通菜為主)、種花、養豬和養雞維生。1860年起,芒角隨著九龍半島割讓給英國,村民紛紛把所種的花朵、蔬菜和所養的禽畜運往香港島出售。當時,他們多乘坐蜑民的船隻渡海,由於蜑民呼「芒」為「望」,因此英國人依照蜑民的口音,把芒角叫作Mong Kok。
旺角這輯記錄了下列特式街道:
• 豉油街——相傳以前有醬油廠設於該地,因而得名。
• 女人街——即通菜街貫穿登打士街至亞皆老街之一段。因售賣服裝、化妝品、擺設等女士用品等而得名。
• 波鞋街——即花園街其中一段,因售賣運動鞋的店舖林立而得名。
諸聖座堂All Saints' Cathedral是香港聖公會西九龍教區的座堂,位於九龍旺角白布街11號,為一座具有農村式建築風格的教堂。在1891年諸聖日成立;2010年10月31日諸聖日祝聖為西九龍教區座堂。1891年,聖公會何約翰牧師在油麻地官涌火井(佐敦道官立小學附近)一小型樓宇開設講堂。1894年遷往榕樹頭側,由莫壽增伉儷開辦女子義學及布道所。1903年在彌敦道建立聖堂,因地方不敷應用,1922年曾紀岳牧師請聖公會杜培義會督向政府申請撥地,在白布街現址建立新堂。諸聖堂在1928年5月26日落成,1934年加建學校,在旺角區推展教育及傳播福音工作。日治期間,教堂被日軍徵作集議場及宿舍之用。戰後教堂重修復用,1951年加建兩校舍,1961年設立小學校舍,目前諸聖堂已有中學、小學及幼稚園各一所,為西九龍教區歷史最悠久之聖公會教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