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市2020原住民日 小米收穫祭🔹🔶
這次呢 #臺南市原住民發展協會 舉辦了一場 #魯凱族的文化饗宴 「#臺南市109年原住民日-#小米收穫祭」,帶你一起來認識#wacapi烤小米餅 、#編織花環、#古調傳唱、#小米收穫祭儀式、#勇士刺福球、#魯凱族傳統四部舞、#盪鞦韆儀式、#爬繩取百合等文化交流喔!真的非常豐盛餒~
在這邊也要來介紹一下,魯凱族有分下三社群、西魯凱群與東魯凱群,而我們這次主要介紹的就是西魯凱群的 #霧臺魯凱 的 #小米收穫祭 唷!但是如果要真正感受到 #小米收穫祭,當然就要去7、8月到原鄉參加啦,而這次在臺南主要是要帶領大家一個初階的了解,一起來參與魯凱族的文化饗宴吧❤
✅活動時間|2020.11.28(六)07:00-16:00
✅活動地點|臺南市札哈木公園(臺南市安平區安億路472號)
✅活動流程|
07:00-08:30,wacapi 烤小米餅 #限男性參加
08:30-10:00,DIY教學-編織花環
10:00-10:20,各社團、教會進場預演進場
10:20-10:30,古調傳唱~迎賓曲
10:30-11:00,大會進場
11:00-11:20,介紹貴賓,市長與會貴賓致詞
11:20-12:00,魯凱族小米收穫祭儀式
12:00-12:20,魯凱勇士舞
12:20-13:20,美食饗宴
13:20-13:50,勇士刺福球:1.魯凱各隊勇士示範2.現場魯凱男性來賓3.現場男性貴賓
13:50-14:30,魯凱傳統四步舞,盪鞦韆儀式(女性):1都市魯凱一組示範2.原鄉魯凱一組示範3.敬邀來賓一組示範
14:30-14:50,爬繩取百合 #限男性參加
14:50-15:00,ai-i sabau 再見
15:00-16:00,整理會場
💡小提醒
|活動當天也非常歡迎各位來賓穿著原住民的服飾一起參與唷!
|還是要記得配戴口罩喔~
更多資訊🌐臺南市原住民發展協會|https://tinyurl.com/y38w9mvf
圖片來源🙏臺南市原住民發展協會
聯絡方式📞臺南市原住民發展協會 柯淑夏 理事長 0919-606437
#臺南原住民日 #臺南市札哈木公園 #魯凱族
#Ingay資訊分享 #臺南活動 篇
ℹ️臉書搜尋「臺南活動」,可以更快的找到Ingay與小夥伴們整理的各項資訊內容喔ℹ️
—————————————————————
加入Ingay的Line好友‼️
Line連結|https://lin.ee/fykSmOb
Line ID|@ingaytali
同時也有1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報導者 The Reporte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們所在: 位於歐亞大陸面對太平洋的出入口,臺灣本島與周邊離島,除了是原住民族維生的島嶼,在不同時期也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在數百年前大航海時代,臺灣是不同海權國家拓展世界貿易的海上運補站;外來的荷蘭、西班牙等,在澎湖風櫃、臺南安平、基隆和平島,建築城堡領地;臺灣也成為海盜們討生活的運補基地,或不同海上...
「臺南原住民日」的推薦目錄:
臺南原住民日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我們所在:
位於歐亞大陸面對太平洋的出入口,臺灣本島與周邊離島,除了是原住民族維生的島嶼,在不同時期也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在數百年前大航海時代,臺灣是不同海權國家拓展世界貿易的海上運補站;外來的荷蘭、西班牙等,在澎湖風櫃、臺南安平、基隆和平島,建築城堡領地;臺灣也成為海盜們討生活的運補基地,或不同海上強權交換商品的貿易集散地。後來,臺灣陸續成為中國東南沿海居民尋找新生活的地方、日治時代大東亞共榮圈的南進基地、國民黨政府退守後反共復國的跳板、以及今日印太戰略的夥伴環節。
不論是高山、丘陵、濕地、河川、陸地、海洋,小小的臺灣擁有最豐富的大自然生態系。數百年來不同背景的我們,也在這些不同的環境中,留下打拼生存的痕跡,各種不同型式的人造建築,為我們留下屬於自己文化的紋理。
展覽介紹:
「臺灣文化」目前還是一個尚待被清楚定義的模糊概念
可以使用「臺灣的鏡像」來協助定義什麼是「臺灣文化」嗎?
「臺灣的模樣」嘗試整理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及國立臺灣美術館的攝影典藏中,不同世代的本土攝影家們眼中所看到的「臺灣」。希望藉由這些不同時空樣貌下的影像切面,堆疊出臺灣的文化紋理,協助思考一直都在但卻是抽象混沌的「臺灣文化」。其實也就是在反思:什麼是「臺灣的吾土」?誰是「臺灣的吾民」?等土地與人民的真實內涵。
初探「影像臺灣」為「臺灣攝影史」奠基
為了要整理呈現這一個「公共的臺灣」(孕育我們的母地),策展人要向展覽中每一位攝影家致歉。在此展中,個人創作意圖的脈絡先暫時被放在第二順位,優先凸顯臺灣這塊土地上共通的元素,作為整體性的思考。藉由影像編輯的組合,橫向交織出一個更龐大綿密的,所謂臺灣攝影創作的共同脈絡。長年來因為臺灣攝影史研究的缺席,我們有必要透過這樣統整的過程,先將臺灣攝影做一個整體性的梳理思考,來為尚待完成的臺灣攝影史鋪路。
關於臺灣文化脈絡的思考
策劃此展還有一個目的,梳理出臺灣文化脈動的基調:臺灣的文化脈動,是由在地的原住民族,面對外來的過客與移民,歷經抗拒、衝突、互動、交流、妥協的歷程。原本在地的本土族群與外來的殖民霸權必須學會「共生」,而不同時期的共生造就了不同世代的「在地本土文化」。
南島文化原住民族的根源,荷蘭西班牙文化的刺激,深層中華文化的延續,日本文化擁抱現代化的刻痕,還有歐美當代文化的移植,新住民文化的加成,這些多元觀點的交融並列,形成今日臺灣文化繼續往前推動的重要動能。
嘗試以影像揉捏出「臺灣氣口」、「臺灣味」
呼應國家攝影文化中心開幕首檔「舉起鏡子迎上他的凝視──臺灣攝影首篇(1869-1949)」以臺灣攝影史的理論研究為架構,本展以視覺影像為梳理的脈絡,嘗試由截然不同的方式切入這臺灣主體論的核心課題。因展出空間有限,整個展覽以靜態的「攝影原作」與動態的「數位呈現」平行展示相互呼應,也是一種在攝影展覽形式上的嘗試與挑戰。
攝影/鄭宇辰、余志偉
剪接/余志偉
文字提供/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館
■完整報導:https://www.twreporter.org/a/photo-the-national-center-of-photography-and-images-exhibition-2
──────
《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社會與媒體環境。
官方網站:https://bit.ly/3rTeR1V
粉絲專頁:https://bit.ly/37jjGYD
Instagram:https://bit.ly/3rWFQJV
★用行動支持報導者:https://bit.ly/3ylK401
#報導者 #看看攝影

臺南原住民日 在 穎艾達利 Ingay Tal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年7月20日 臺南市議會第三屆第五次定期大會
市議員Ingay Tali穎艾達利市政總質詢《全原運/原住民棒球/軟式網球》
全國原住民族運動會預算的跨局處支援
原住民少棒/青少棒/青棒人才培育
原住民棒球每年組訓經費承諾支持
原住民族棒球輔導計畫資源利用、原住民教練
原住民球員學生就學協調
軟式網球專任教練額度增加
詢答重點
https://tinyurl.com/ingay2021072003
穎艾達利臉書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IngayTali2018/
#Ingay Tali
#穎艾達利
#如何而可能

臺南原住民日 在 穎艾達利 Ingay Tal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年7月20日 臺南市議會第三屆第五次定期大會
市議員Ingay Tali穎艾達利市政總質詢《原住民生活狀況及需求調查》
詢答重點
https://tinyurl.com/ingay2021072002
穎艾達利臉書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IngayTali2018/
#Ingay Tali
#穎艾達利
#如何而可能

臺南原住民日 在 明定每年8月1日為「原住民族日 的推薦與評價
民」,86年修憲正名為「原住民族」,復經行政院在94年6月15日召開第2944次院會通過之「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草案,明定每年8月1日為「原住民族日」。 ... <看更多>
臺南原住民日 在 台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111年年終成果發表會(原住民 ... 的推薦與評價

臺南 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成果發表市長黃偉哲肯定並期盼持續努力保障原住民族權利落實多元文化精神〔記者林清雲/ 台南 報導〕 臺南 市政府原住民族 ... ... <看更多>
臺南原住民日 在 [新聞] 「請用我的族名呼喚我」 台南原住民日尊- 看板Tainan 的推薦與評價
「請用我的族名呼喚我」 台南原住民日尊重多元文化
https://udn.com/news/story/7323/6500221?from=udn-ch1_breaknews-1-cate3-news
2022-07-30 19:36 聯合報/ 記者
吳淑玲
/台南即時報導
台南市府《ari 踩街趣-111年台南市原住民族日樂舞嘉年華》活動,今天在台南市廣三公
園(新光三越小西門北側廣場),辦理台南市現有原住民有8713人,申請西拉雅族註記的也
有2963人,今天的活動是迎接8月1日原住民族日到來,並為彰顯台南多元族群的特色,宣
傳原住民正名的重要意義。
市長黃偉哲表示,原住民族正名運動是相當艱辛的一段歷程,他憶起學生時期一起為原住
民朋友們爭取,包括原住民族正名,及後來國民大會在修憲時,將原住民正式入憲等,這
些成果都來自於各界長久以來的努力。他認為多元民族的發展及多元文化互相激盪,是民
主社會、開放社會的本質,在這塊土地上生活的都是我們的家人。
今日活動有原住民族文創市集、免費的族服體驗,以及創意DIY等豐富內容,為響應原住
民族日的到來,台南市政府原民會以「請用我的族名呼喚我」為主題,宣導及鼓勵原住民
族人回復傳統名字,讓市民及族人們感受原住民族正名的重要意義。
黃偉哲親自頒贈給「回復傳統名字族人榜」,也在活動現場發送90張價值50元的市集券,
現場還有南市原住民族社團、協會,透過呈現各族群服飾、傳統歌謠、樂舞表演方式,展
現各族群傳統文化及特有的人文色彩與內涵。
台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表示,原住民族是台灣這塊土地原來的主人,過去被外來
政權輪番的統治,清朝時期稱原住民為「番」、日治時期稱原住民為「高砂」,國民政府
則稱為「山胞」,一直到1994年正名為原住民,這段正名運動的歷史,宣示原住民族多元
文化與族群平等權利的奮鬥過程。
原民會指出,中央政府為表達重視,也將8月1日訂為原住民族日,這不僅是紀念原住民族
正名的歷程,也期盼國人都能一同尊重並瞭解原住民族文化。
原民會主委白惠蘭 Salau Kaljimuran 表示,今日的《ari 踩街趣-111年台南市原住民族
日樂舞嘉年華》活動,以原住民族人為主體,安排族人搭乘雙層巴士遊車河、踩街表演、
族服走秀等精彩活動;有關原住民族文化及相關訊息,都刊登於台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
委員會官網及粉絲專頁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1.74.178.11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ainan/M.1659192611.A.8F0.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