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步計畫 弦樂及打擊樂配器法 熊祖聖老師】
熊老師今天接續著上堂課的指揮實作與大家分享,難度也更加進階了,除了拍子穩定與給樂手cue點之外,多加了表情符號、變拍,以及需要同時對著Punch and Streamers的影像指揮,不只要兼顧樂譜與樂手狀況,更要與影像同步,讓學員們深深感受到這真是一門很大的學問呀!
而今晚,熊老師也邀請到弦樂與打擊的老師到場分享實際樂器演奏會遇到的各種狀況,特別是與現代作曲家合作時需要注意的事項。中提琴演奏家凃瓔真老師以長榮樂團剛演出完的哈利波特第一集為範例解說,中提琴在樂曲中常常是憂鬱、哀傷的代表,老師也特別提醒大家,若編寫的音域較高可以換成高音譜記號比較方便觀看,也希望大家給樂手的譜都能大一些,音符看得比較清楚。打擊演奏家廖育瑄老師則詳細介紹了小鼓演奏、各種鼓棒的用法等等,也帶了許多有趣的樂器來與大家分享,讓學員們更了解在各種音樂當中各個樂器使用與記譜有什麼樣的差異。
值得提醒大家的是,三位老師都共同提到,希望大家對於樂器可以有多一點的認識,從基本的音域、調性選擇,到樂器構造的限制,這會影響到當midi編曲完出譜給樂手時的合理性,也會影響到樂手老師在演奏上可以多接近作曲家腦中的音樂。然後在錄音的同時,作曲家也務必與樂手有完整的溝通,能夠給越詳細的資訊,往往能越順利地完成錄音工作。
#馬步計畫
#配樂人才養成計畫
#手眼耳腦協調是一大門學問
#與樂手老師配合也是一大門學問
Search
與樂手老師配合也是一大門學問 在 洪再添吉他音樂院 的推薦與評價
鄭(受訪者):師姐你客氣了,我個人是比較喜歡做學問的人,但我還是感覺不如你們,從小在老師身邊長大,對老師所有的創作應該你們的體會會比我更有感受及理解,我個人認為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