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岸對話 RE-THINK︱與海廢對話】
你知道嗎?
其實人潮少、不知名的海灘,因為沒有特別清理維護,海邊垃圾反而比較多。
你知道嗎?
垃圾漂浮海面和沉入海底、遮住光線會造成珊瑚白化或海草死亡。
你知道嗎?
其實不只有海龜,海鳥、鯨豚、魚蝦貝類,都分不出海裡載浮載沉的是垃圾還是食物。
還記得海龜鼻孔裡卡到吸管的影片嗎?
#齊柏林空間《逐岸交匯》展覽特別邀請舉辦過114場淨灘行動、參與人數超過兩萬五千人次,清出超過七萬五千公斤垃圾的 RE-THINK 重新思考 台灣重新思考環境教育協會參與展出 #與海廢對話
用輕鬆好玩的方式,讓我們重新思考:我們真的需要吸管嗎?
#看見更多精采影片👉訂閱YouTube 頻道
http://pse.is/ChiPolinFoundation
#看見線上空拍攝影展👉追蹤齊柏林空間IG
https://www.instagram.com/chipolin_space/
🌊《逐岸》特展🌊
2020.08.08 - 2021.夏
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316-1號
平常日 10:00-18:00
週六日 10:00-19:00
每週二休館
預約導覽 (02)2629-1996
同時也有2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偶然人間」創作展 訪問藝術家:吳宗彥 人類最初的生活發展取之於自然,蒐食、耕作、形成聚落,精神意識與文化同時於自然中建構,經歷時代的演變及工業發展後,自然環境受到破壞,產生溫室效應、海洋汙染、糧食短缺、土地沙漠化等各種環境問題。 面對環境的變動及突發事件,人類改...
與海廢對話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偶然人間」創作展
訪問藝術家:吳宗彥
人類最初的生活發展取之於自然,蒐食、耕作、形成聚落,精神意識與文化同時於自然中建構,經歷時代的演變及工業發展後,自然環境受到破壞,產生溫室效應、海洋汙染、糧食短缺、土地沙漠化等各種環境問題。
面對環境的變動及突發事件,人類改變心靈思考的方式,仍努力面對挑戰並省思過往,期待風雨過後,能回歸熟悉的日常。
「偶然人間」展覽以人生旅行的角度,以陶偶創作帶領觀者感受在變動的時代之下,體會人與環境的密不可分,相信我們所經歷的人生風景,都會帶領我們,往微笑以對的日常邁進。
(一)與土共生
在臺灣這座島嶼上,山林與海是島民賴以維生的寶庫,人們在島嶼上熱切地交談、生活、工作、書寫,感受土地與人帶來的溫暖,在臺灣豐饒的自然環境中,每個人用不同的方式回應環境與社會。
隨著人類發展,環境被破壞,產生各種廢棄物及汙染,生物種類的減少及滅絕,人們積極面對生活中的各種變數,偶爾也不免挫敗於調整及適應環境之間。藝術家利用源於自然的陶土,創作傳遞環境關懷的陶偶作品,營造藝術、人性與自然的完美對話。
(二)偶發人生
面對生命中的偶發事件,以及對社會事件的反應,產生各種驚訝、恐懼及焦慮的情緒,也同時在歷程中獲得重新審視生命的機會,對人生現況有更多選擇、彈性。
本區藝術家之陶偶創作,表現出探索自身對生命面臨巨大挑戰的解讀與思索,同時充滿對人性的思辨。
同時回應一年多以來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我們的消費習慣與工作模式改變。面對全球動盪的狀態,以及未知的將來,人類努力戰勝恐懼、焦慮的社會氛圍。
(三)回應當下
為了應對偶發事件帶來的困難與挑戰,人們在不同的情境中調整計畫、適應環境,同時進行各種探索與嘗試,偶發事件同時是人生的轉機,意識到生命其實有無限可能,嘗試不同的道路也可能遇見美好風景。
藝術家透過形塑陶偶找尋自我及嘗試安放自身的位置,透過創作與自我對話,同時將情緒挹注於作品中。
(四)重返日常
在經歷人生變動及創傷後,我們期盼的環境與生活,是什麼樣貌呢?回顧生命,偶發事件像是一個觸發點,把過往的點滴串起,推動後面的旅程。本區藝術家作品充滿療傷的巨大力量,在赤裸的自我樣貌中,與生命中歷歷在目的創傷和解。直到能夠欣賞生命的各種樣貌,了解生命中所經歷的,都將成為養份,帶領我們往美好的日常邁進。
粉絲頁: 吳宗彥Link-yen
粉絲頁: 心藝十三生活創藝/手作陶製 木頭雕刻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AtdIt9wh1Y/hqdefault.jpg)
與海廢對話 在 黃君聖Sunny營養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安安廚房又來囉
疫情期間最好就是待在家
盡量避免各種接觸的風險
在家也要吃得營養睡得飽
千萬不要因為追劇而狂吃
讓自己變太胖可是不行的
也跟各位分享在家要煮什麼喔
番茄燉雞肉丸
高麗菜豆腐餅
甜椒炒龍鬚菜
維持免疫口訣記起來
三多一少
1.(多蔬果)
足夠的各類蔬菜水果
裡面富含礦物質、維生素
還有膳食纖維以及植化素
多多攝取不同顏色的蔬果
可以攝取到不同的植化素
才能有完善的抗氧化能力
能夠維持免疫力
紅黃綠紫白都多多補充
2.(多蛋白)
攝取優質的蛋白質
每個人每天要攝取
約3~8份的蛋白質
足夠的優質蛋白質
才能確保免疫系統正常運作
優質蛋白質來源
植物性的蛋白,豆類,像是豆腐、豆製品等
動物性的蛋白,低脂肉,像是雞肉、魚肉、海鮮、蛋等
3.(多喝水)
充足水分
水分是人體運輸媒介
是營養素與廢物進出細胞及器官的快速途徑
所以保持充足得水分
才能維持免疫功能正常運作
每天至少體重x30ml的水量
4.(少脂肪)
避免過量的脂肪
過量脂肪會影響免疫功能
並且要注意脂肪的種類
注意Omega-6與Omega-3的比例
失衡的話就會造成免疫功能下降
可以多補充富含Omega3的食物
像是深海魚、堅果、黃豆等
🔎愛營養優質好物賣場🔍
https://www.inutrition.com.tw/
✨與營養師對話✨
Line@加起來 https://lin.ee/ttarScs
安媽料理食譜🙌
阿環小姐日常👵
專業營養資訊📣
專屬社團加起來👇
https://lihi1.com/JwIl9
營養師的連結🔗
Facebook讚起來 https://reurl.cc/vnYKze
Instagram追起來 https://reurl.cc/4gANpV
#營養師
#安安廚房
#阿環小姐
#黃君聖Sunny營養師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6jFNZZvenZU/hqdefault.jpg)
與海廢對話 在 有話好說 PTSTalk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福島 #核廢水 #氚 #核能 #輻射
📢關注議題,開啟對話 💪陪我們繼續,做不一樣的政論節目~
▎訂閱《有話好說》:https://bit.ly/34xc9Vh
▎按讚有話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PTStalks/
▎追蹤有話 IG |https://www.instagram.com/pts.talks/
▎有話,用聽的|https://link.chtbl.com/ptstalk
👤來賓:
歐陽敏盛(前原能會主委)
邱文彥(臺灣海洋大學榮譽講座教授、前環保署副署長)
葉宗洸(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教授)
崔愫欣(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秘書長)
00:00 開場:福島核廢水,怎麼影響台灣?
03:21 崔愫欣:廢水淨化資料未公開,日本政府便宜行事!
05:06 核廢水怎麼過濾?ALPS 可過濾 99 % 放射物質?
09:08 劑量決定毒性,「氚」會在海洋食物鏈中累積嗎?
15:46 氚的放射性低,稀釋就安全了嗎?
23:33 日本核廢水問題棘手,「氚」到底是什麼?
30:45 問題不只有氚?長期排放總量巨大!
35:57 洋流效應,影響遍布全球
40:14 過濾核廢水效果,日本須接受檢驗?
💬 週一到週四晚間八點,歡迎到臉書收看直播,參與線上討論,有閒來坐!
🚩 感謝交大陳信宏校長帶領的自然語言處理團隊,提供 AI 中文字幕與校對服務。軟體開發初期錯誤難免,也請網友協助訂正幕錯字,提供 AI 更多學習機會,謝謝!
___
更多新聞與資訊請上👇
▎有話好說官網|http://talk.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PTStalks #有話好說 #陳信聰
#PTS #PTSNEWS #公視新聞 #公共電視 #公視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yOv6u7zTt0/hqdefault.jpg)
與海廢對話 在 環境教育友你友我| #世界海洋日#海廢帶回漁獲自肥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世界海洋日#海廢帶回漁獲自肥#守護環境人人有責... ... 透過六場環境保育與產業發展之系列論壇,與大學青年、媒體界對話,呼籲政府和各界重視花東這片人文生態寶地。 ... <看更多>
與海廢對話 在 【逐岸與海廢對話|黃之揚】海廢是生活之末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RE-THINK創辦人黃之揚說:被垃圾包圍,是台灣海岸的日常。2020年以前去淨灘,從來沒有看過被丟棄的口罩;2020年之後,海邊的垃圾一定有口罩,證明 海廢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