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跟讀單元 1019】聖母峰長高了 尼泊爾與中國共同宣布
摘要:
喜馬拉雅資料庫記載攀登的資料,
其數據顯示,
自一九五三年紐西蘭人艾德蒙‧希拉里爵士及雪巴人丹增‧諾蓋首次登頂以來,
已有五千七百八十九人借道中國或尼泊爾,
攀登聖母峰共一萬零一百八十四次。
至少有三百一十一人死於通往聖母峰頂的山坡上。
Everest has been climbed 10,184 times by
5,789 people from both sides since it was
first scaled by New Zealander Sir Edmund
Hillary and Sherpa Tenzing Norgay in 1953,
according to the Himalayan Database,
which maintains records on climbs. At least
311 people have died on its slopes.
跟讀文章:https://15minsengcafe.pse.is/3avj8d
15分鐘跟讀世界各地時事趣聞的錄音檔,一步步提升英語口說與聽力!
每日Email 通知?加入通勤學英語粉絲團並訂閱官網跟讀單元!官網: www.15mins.today
Apple Podcast收聽: https://pse.is/DLMCK
Spotify收聽:https://pse.is/DQQHL
Himalaya收聽:https://15minstoday.pse.is/SLAZG
#15minstoday
#英語即戰力
#聽播客學英語
#每日收聽好吸收
艾德蒙希拉里 在 電影神搜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複習一下
1953 年,來自紐西蘭的英國登山家 #艾德蒙希拉里,成為史上第一位攀登聖母峰成功的地球人。2000 年,來自紐西蘭的導演 #馬丁坎貝爾 拍出了可能是當時最有娛樂效果的山難電影《#巔峰極限》,雖然電影裡角色們攀登的是 K2 而不是聖母峰,事實是電影仍然是改編自聖母峰最嚴重的山難事件。如今,《巔峰極限》已上映 20 週年,它卻仍然似乎是最刺激的山難電影——它是標準的娛樂動作大片,只是故事碰巧發生在雪峰的冰隙 之中罷了。
#神搜特派員 龍貓大王通信
艾德蒙希拉里 在 葉靜涵 Charli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It is not the mountain we conquer but ourselves.”
— Edmund Hillary, Mountain Climber
「我們征服的不是高山而是自己。」– 艾德蒙‧希拉里 (登山者)
艾德蒙希拉里 在 [ 跟偉人學英文] Edmund Hillary / 艾德蒙‧希拉里 我們征服的 ... 的推薦與評價
20世紀最偉大的探險家之一,艾德蒙·希拉里爵士是最負盛名的紐西蘭人,同時也是登山和探險界的傳奇。 於1953年時,成為最早征服地球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峰頂 ... ... <看更多>
艾德蒙希拉里 在 Re: [資料] 看《聖母峰》前的背景資料小整理- 看板movie 的推薦與評價
剛剛看完了,感覺電影比較著重於特定一個隊伍上,因此覺得有些可惜。
看之前重新找資料複習這個事件,跟版友分享一下:
==========有雷分隔線==========
1. 影片開始時有提到首次登頂的是紐西蘭的34歲英國登山隊隊員艾德蒙·希拉蕊
(https://tinyurl.com/ngd6skv)與39歲的雪巴丹增·諾蓋,在他們之前,
影片中也有提到的"因為山就在那兒(Because it's there)"這句話是由
影片中也有提過、將近三十年前嘗試登頂的英國人馬洛里https://tinyurl.com/p4t3y56
所說,可惜他一樣遇難、無法判斷是否有成功登頂,否則首位登頂的歷史就要改寫,
而且不僅他們的相機沒找到(否則有可能可證明是否有登頂),連屍體都一直沒被發現,
直到1999年才被尋獲。
youtube尋獲屍體的影片,請斟酌:https://tinyurl.com/nhcjh3e
2.許多遇難者的屍體難以搬運下山,所以多留在原地,有些也變成"路標"之一,
其中影片中似乎有看到登山隊伍經過一個著名的屍體路標"Green Boots"
https://tinyurl.com/llvbv8d,不過這具屍體據維基所寫應該是約2000年才被發現,
且是位於北面登山路線,並非此次影片的南面路線;另一說這具屍體是同為
96年五月十日北面印度邊境警察登山隊伍遇難三人中的其中一位,
我可能眼誤、以為在影片中有看到。
另一個網頁參考:https://tinyurl.com/p744naw
一些在山上屍體的影片,一樣請斟酌:https://tinyurl.com/q5strpt
3.最後,關於此事件的維基: https://tinyurl.com/qbd499y,
影片中因為兩個隊伍倖存者混和、所以應該有些觀眾會覺得不知道誰是誰,
可以看看維基中兩隊員的清單。
其中那個記者寫了關於此次的書、賣得很暢銷、後來又寫了另一本暢銷書,
分別有了對應的電影超越巔峰Into Thin Air: Death on Everest和阿拉斯加之死,
前者寫台灣隊伍有所爭議,但寫其他人也是,高銘和寫信去澄清也沒回應,
雖然說死者無法發聲,只剩生還者各自表態、大家自行評斷,
但當事人都有意見作者卻沒再改版多加註解,一樣可議,
直到2008年,當時的IMAX隊伍中的David Breashears https://tinyurl.com/pm8bh6g
--他是一開始有協助救援與通知台灣人遇難以及救援5月10號山難倖存者的人,
再拍攝新的紀錄片Storm over Everest,請了主要生還者講述當時故事,
也有讓高銘和自己說故事、同時也說直到這時候才知道他的故事與原由。
這部片雖然沒有中文,但有興趣的人還是可以參考看看,相信對於這個故事
又有更直接一些的認識(包含一樣神奇存活、好不容易回到營地差點又被當死人
而拋棄的Beck Weathers)。
Storm over Everest youtube影片:
(高銘和部分差不多從11:13開始,之後也有穿插他的說法)
https://tinyurl.com/ovaz3tm
※ 引述《kaiandgreen (...)》之銘言:
: 標題: [資料] 看《聖母峰》前的背景資料小整理
: 時間: Fri Sep 18 14:03:41 2015
:
: 網頁圖文加相關影音版:
: https://www.gs8.com.tw/News/Article/20150918001
:
:
: 【聖母峰的電影背景】
:
: 近期即將上映的電影《聖母峰》,是歷史上真實事件的
: 改編故事。關於這座世界第一高峰,總是吸引許多登山客與
: 冒險家前來征服,但因為環境極其險惡的關係,到目前為止
: ,已有兩百多人喪命在這座神秘高山裡,而且許多遺體至今
: 仍然放置於幾千公尺的高山上,無法安葬。電影講述的故事
: ,是聖母峰史上第三大的山難事件,發生於1996年,因暴風
: 雪因素造成十二人不幸喪生。而比該事件還慘烈的,則是最
: 近兩年,也就是2014、2015年所發生的災難,分別是雪崩和
: 尼泊爾大地震所引起的事故。尤其是2015年的大地震,造成
: 的傷亡人數至今仍無法準確估計。如果再過個幾年有相關新
: 電影,也許就會鎖定這兩年的慘劇而非1996年的故事來當劇
: 本翻拍也不一定。
:
:
: 【聖母峰的險惡處和兩點鐘規則】
:
: 聖母峰海拔高度為8848公尺,在7900公尺以上,又稱為
: 死亡地帶。這樣的環境下,空氣中的含氧量只有正常地方的
: 三分之一不到,煤油無法燃燒、直升機也無法飛行,人體容
: 易出現多種致命症狀,可以說是人類極不適合生存的可怕環
: 境。如果事先沒有經過訓練以及在紮營處停留一陣子讓身體
: 慢慢適應,要貿然攻頂幾乎是尋死的行為。一般登山客大約
: 在7000公尺以上,便需要借助氧氣瓶才有辦法繼續攀登。而
: 長年生活在高山並擔任嚮導的「雪巴(Sherpa)」一族,雖然
: 活動力在此時會比一般人好上一些,但同樣需要氧氣瓶和其
: 他設備。若沒有完善的計畫和種種後盾,無論是誰,都隨時
: 會喪命於此。
:
:
: 想要征服聖母峰,一定要遵守「兩點鐘規則」。這是指
: 攻頂時間務必維持在下午兩點以前,如果兩點之前無法登頂
: ,為了安全起見,一定要回頭。有不少人雖然攻頂成功,卻
: 也因為時間沒掌控好,在下山途中遇難,例如台灣登山家石
: 方芳,便是這樣子不幸失蹤。根據調查,大約有70%的登山事
: 故,都是在下山時發生。由此可見並非成功登頂就能歷史留
: 名,重要的是,要能活著回來證明自己的事蹟啊!1924年的
: 兩位英國探險家喬治馬洛里和安德魯歐文,便是遇難失蹤,
: 後來在遺體的攜帶物品上找不到攻頂證明,因此無法確認是
: 否曾經攻頂。若證實曾經攻頂的話,就能改寫這項重大的世
: 界紀錄──最早征服聖母峰的人。
:
:
: 【歷來聖母峰的重大山難】
:
: ● 1996 年 5 月 10 日,數個遠征隊在登山過程中遭遇暴風
: 雪,加上前後各種因素,共有十幾人喪生。
:
: ● 2014 年 4 月 18 日,位於聖母峰基地營上方的昆布冰瀑
: 突然發生雪崩,奪走了十六條人命,其中有十三位是擔任高山
: 嚮導的雪巴人。
:
: ● 2015 年 4月 25 日,尼泊爾境內發生芮氏規模七級以上的
: 強大地震,造成數千人傷亡,聖母峰周遭更因此發生雪崩,兩
: 個基地營區遭大雪淹沒,近百人受傷,二十多人死亡。
:
:
: 【本片賣點】
:
: 當年事故中幾位倖存的人在死裡逃生後,有出過幾本書,
: 像是強‧克拉庫爾的《聖母峰之死》、俄羅斯的阿納托利波克
: 里夫與友人合著的《攀登》、台灣登山家高銘和的《九死一生
: 》等,都是回憶錄類型的著作。而這些書籍的作者分屬不同的
: 登山隊,曾因溝通不良,而有一些摩擦,因而對於災難事件裡
: 人為的部分原因也是說法不一,責任更是難以釐清。關於此點
: ,不知道即將上映的這部電影,又會透過什麼樣的角度來演出
: ?台灣人的角色又會有怎樣的形容?這些都是令人好奇的部分
: 。而電影也有強調是改編,可以推想編導應該會因為種種考量
: ,劇情不會完全一樣,或是故意在許多地方留下自由解釋和想
: 像的空間,甚至可能會有意料之外的情節發展也說不定。
:
:
: 在演員陣容方面,本片可以說是眾星雲集。其中傑克葛倫
: 霍飾演的角色──美國登山家史考特費雪,是位相當有特色的
: 人,想必可以讓身為戲精的傑克葛倫霍大肆發揮一番。另外,
: 曾擔任《猩球崛起2》男主角的傑森克拉克,也挑起大樑飾演紐
: 西蘭籍的登山隊長。而綺拉奈特莉、喬許布洛林等大咖演員也
: 都有參與演出,實在令人相當期待。最後要提的是,本次災難
: 事件中的主要因素為暴風雪,以現今的電影技術來說,要在大
: 螢幕上重現這場天災應該不難,屆時進電影院欣賞時,究竟會
: 有多逼真的感受,就讓我們找間較冷的戲院好好體驗一下吧!
:
:
: --
: 最詳盡的電影資料館:https://www.gs8.com.tw/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03.75.190.71
: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442556227.A.31D.html
: 推 Zw111196: 其實看完電影在看這篇會蠻有後勁的.... 09/18 14:20
: → go1717: 請問攻頂要怎麼證明?有一個人攻上聖母峰過嗎? 09/18 14:37
: 推 ott: https://disp.cc/b/18-3I42 (Mount Everest - The King of Hil 09/18 14:39
: → horse70: 打卡阿 xd 09/18 14:43
: → kaiandgreen: 似乎沒有一個人攻頂的 我也不是很確定 現在若不是團 09/18 14:47
: → kaiandgreen: 隊 不然就是會找個嚮導幫忙 09/18 14:51
: 推 piapiachou: 其實死亡人數中有3人不是屬由尼泊爾美國、紐西蘭跟台 09/18 14:52
: → piapiachou: 灣登山隊,而是由西藏北坡出發的印度登山隊。 09/18 14:52
: → kaiandgreen: 喔喔 感謝樓上大大說明 我來修改一下 09/18 15:05
: ※ 編輯: kaiandgreen (203.75.190.71), 09/18/2015 15:09:45
: 推 yalamina: 所以此次事件有台灣人嗎? 09/18 16:29
: → yalamina: 感謝,寫得很好 09/18 16:33
: 推 piapiachou: 真實事件有,電影不暴雷! 09/18 16:41
: → inmee: 滅火隊來囉!我直接下結論,此片完全看不到「北峰」的車尾燈 09/18 17:10
: → assc1119: 影片裡驚鴻一瞥的台灣隊員不知道是不是影射高銘和 09/18 17:22
: → assc1119: 九死一生和聖母峰之死都很值得一看 09/18 17:23
: → assc1119: 特別是兩本書都有對當年攀登過程各說各話的部份~ 09/18 17:26
: → kaiandgreen: 俄羅斯登山家阿納托利波克里夫的書也有不同於《聖母 09/18 19:04
: → kaiandgreen: 峰之死》的質疑聲浪。 09/18 19:05
: ※ 編輯: kaiandgreen (203.75.190.71), 09/18/2015 19:06:42
: → triplee: 拾方方 09/18 19:47
: 推 piapiachou:
: → piapiachou: 跟原po都沒錯! 09/18 20:20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241.210.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442590476.A.380.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