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遭受疫情肆虐,台灣也不例外,各行各業經濟皆受到重大衝擊,基層勞工的日常生計更是每一天都面臨考驗。雖然政府已施行許多紓困措施,但不論是透過發放紓困金或申請補助的方式,仍有許多需要幫助的民眾尚待援助。今天透過新聞報導想帶大家關注,在疫情之下,弱勢女性面對月經所帶來身體和經濟上的無助。
大家都知道月經,但多數人可能不知道什麼是「#月經貧窮(Period Poverty)」,這是指「貧窮導致女性無法負擔生理用品費用,且缺乏取得生理用品的管道,導致出現疾病或對心理健康造成長期負面影響的社會現象」,這是在世界各國皆存在已久的問題,只是在疫情之下,這些問題變得更加嚴重,因而再次被凸顯出來,例如:
👉🏻 在台灣,小紅帽Little Red Hood和芒草心慈善協會看見了社會上弱勢女性的無助。流落街頭的女性街友、失業的單親媽媽恐列在「最貧困女性」之內,新聞中描述「有兩個女兒但完全沒收入,房租水電都沒錢,怎能想到衛生棉?」、「很多孩子一開始都不願意講,問到後來才知道,她因為不想被人知道她沒有衛生棉可以用,會穿黑褲子去上學、躲在垃圾桶旁邊……」
👉🏻 日本的弱勢女性也面臨相同的困境,受肺炎疫情擴大影響,導致收入減少與受到嚴重家暴的女性增加,因此日本政府擴大「地域女性活躍推進交付金」,撥款13.5億日圓(約新台幣3.6億元),用途包括對協助無力購買生理用品、陷入「月經貧窮」的女性提供免費生理用品。
👉🏻 非洲、印度等經濟較困難的國家,眾多女性是用廢棄布料、葉子、動物毛皮、塑膠袋等等作為生理用品,導致嚴重的陰部感染問題。
生理期是眾多女性幾乎每個月且長達20-30年都會感受到的切身之痛,不只是身體上的不適,還有荷包上的負擔。根據內政部 2015 年統計,每位女性國人,一生約花費9.12 萬元在經期生理用品上,雖然臺灣的生理用品價格相對歐美國家來的低廉,但女性在選購生理用品時,價格仍是重要考量,且每個月固定的生理用品支出,對於已身處經濟弱勢的女性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在台灣,生理女性每月所需的生理用品,由於被歸類在「非生活用品」的品項,無法與衛生紙、洗衣精等基本生活用品一樣享有較低的稅率。因此,時代力量在上一個會期正式提出《加值型及非加值型營業稅法》第八條修正案,明列衛生棉、衛生棉條、衛生棉墊、月經量杯、布衛生棉、月經內褲及生理褲等7項女性常用生理用品 #免徵營業稅。目前法案已通過一讀,交付委員會待審查,時代力量在此也呼籲委員會能儘速排審,朝野共同努力免除生理用品營業稅,改善女性因生理現象而遭受的身體與財務的影響。
生理用品課徵營業稅,不僅提高了女性生活必需品價格,更隱含著性別不平等的現象,彰顯女性權益被忽視的問題。我們可以看到,肯亞、加拿大、馬來西亞、澳洲、美國 12 州等,眾多國家均意識到「#月經不平等」現象所帶來的影響,紛紛取消生理用品的營業稅,蘇格蘭政府更成為世界先驅在2020年通過生理用品免費法案、紐西蘭校園也在2021年免費提供生理用品、英國同樣在今年免除生理用品營業稅。希望臺灣也能加緊腳步跟進,讓女性國人可以不用再為了先天生理現象感到負擔,進一步體現性別平等以及政府對於女性的照顧。
#發言人時間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40的網紅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水墨#梁震眀#水墨畫家 鄰近靳珩公園,位於立霧溪與魯丹溪交會處的印第安酋長石,是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相當著名的地質景觀,因視角的錯覺,組構出有如人臉造型的奇石群,矗立在溪畔上,讓人忍不住想多看一眼,好見識這巧奪天工般的自然奇觀。 如何將所畫題材營造出有如太魯閣峽谷那般的視覺強度?藉由台灣各地搜羅...
芒草 用途 在 本土研究社 Liber Research Communit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明日大娛:未來郊野公園如何淪為一個大型遊樂場?》
早前傳媒揭發有露營車公司喺大嶼山芝麻灣郊野公園範圍內砍伐1公頃林木,政府竟只對犯案者罰款$500,較早前民政署亦配合開路讓工程進行【註1】,開發郊野公園邊陲已係政府默許下打開序幕, 而改變整個大嶼山面貌嘅,何止係露營車之類嘅旅遊設施。
分析規劃文件,十數年之後嘅大嶼山將會佈滿大中小型旅遊熱點,露營車公司剛剛食正大嶼山旅遊化嘅頭啖湯,芝麻灣斬樹事件只係一場風暴嘅序幕。
▍五年後:露營基地、Wibit水上樂園、「快感與刺激」Zip-line
2020年12月,政府低調公佈《大嶼山保育及康樂總綱圖》(《總綱圖》)【註2】,雖然話「北發展、南保育」,但睇真啲大嶼南竟然有不少發展計劃,部份將入侵郊野公園範圍:
-芝麻灣半島露營基地-
斬樹事發所在地芝麻灣半島屬於郊野公園範圍內,但《總綱圖》已表明將該處會重新定位為「露營基地」,並提供陸上和水上活動以收「靜修及身心療癒之效」。《總綱圖》公佈時間為2020年12月,與斬樹時間(2020年7月陸續開始)吻合,政府對於露營車基地一事是否一早知情並默許?
-長沙Wibit水上樂園-
與「露營基地」有聯繫嘅係西南方不遠處嘅長沙水上樂園。雖然《總綱圖》無提供具體資料,但參考2018年10月公佈嘅《大嶼山康樂及旅遊發展策略》(《發展策略》)【註3】,大嶼南嘅水上樂園將模仿Wibit模式,即「巨型充氣水上樂園」。參考外國例子,一個Wibit 設施可以容納60人【註4】,多個Wibit 設施即容納數百人,必定帶來大量旅客及嚴重污染,對貝澳長沙海底珊瑚及生態,以及大嶼南寧靜鄉村社區嘅影響,當然無具體交代。
-石壁水塘zip-line及環塘板道-
《總綱圖》亦透露郊野公園內嘅石壁水塘旁將有「歷奇設施」、「特色露營地點」、以及「環繞水塘的板道」。什麼歷奇設施?在《發展策略》中「創新景點」下「快感與刺激」一欄中有進一步交代:可以是「空中飛人滑翔之旅」(即zip-line)、繩網步道、樹迷宮、大型山坡滑梯、野戰/漆彈課程等。
石壁水塘為全港提供12%淡水,為大嶼山各區、香港島、坪洲、長洲及喜靈洲提供食水【註5】,如果係石壁水塘旁邊搞吸引大量遊客嘅歷奇活動,甚至玩漆彈,後果是如何?為何選擇吸引污染源(遊客)深入集水區?無論係規劃或保育角度來講都講不通。
▍五至十五年後:整個大嶼山郊野或面目全非
《發展策略》亦透露咗中長期或有更多更瘋狂嘅大嶼山改造計劃,有啲令人摸不着頭腦:
-有機水療度假村:政府曾在2004年進行《水療及消閑度假設施顧問研究》,曾經選定長沙下灘為發展水療及消閑度假設施的研究地點。
-大東山索道(funicular):即類似山頂纜車,由大蠔灣接駁至通往大東山的現有山徑,破壞大東山的特殊科學價值地點(Site of Special Scientific Interest),日後只要搭纜車就可以直達「打卡熱點」,十幾年之後大東山芒草極可能絕跡。
-其他不能盡錄嘅瘋狂計劃:潮流復古周末假期、觀星泡泡屋、浮動酒店豪華水上獨立屋、「第三個纜車系統」、能夠舉行音樂演唱會嘅「水上浮動舞台」、太極中心、婚禮中心及「山嶺婚禮」、動物農莊等等。
《發展策略》透露部分計劃現時在財務或環境上不可行,但「方案可行性...取決於其地理位置,若有關方案位於生態較不敏感的地點,其可行性有機會不一樣」,危機仍然存在。
▍顛覆近半世紀以來郊野公園康樂規劃
翻查港英政府解密文件,郊野公園自1970年代成立時,其中一個最大目標係設立康樂設施畀香港人及下一代永續享用(that the amenity and recreational value may be enjoyed by present and future generations of Hong Kong),為達致呢個永續目標,必須以保育為手段【註6】。
為維持一個在康樂設施發展與保育之間「敏感平衡」(sensitive balance),郊野公園在成立之初即有思維慎密嘅康樂規劃(Recreation Planing)。根據漁護署前助理處長王福義所撰寫嘅一篇學術論文【註7】,康樂規劃既原則為下:
(1) 喺適當嘅地點發展適當嘅康樂設施(right kind of recreational development takes place in the most suitable locations)
(2) 喺設計上減低發展康樂設施與保育之間嘅潛在衝突(minimise potential conflicts between the interests of recreation development and countryside conservation)
所以每個郊野公園均有公園規劃圖(park plans),大致將園内分為6大區,並因應每區嘅地理或生態決定發展,抑或不發展康樂設施:
(1) Wilderness zone :顧名思義,荒野缺乏現代人造物,屬真正嘅大自然,不應發展任何康樂設施。
(2) Extensive zone : 比Wilderness zone次一等,仍屬偏遠地方,保留未被發展的形態,適合提供行山徑以及路標等簡單嘅設施,大欖郊野公園植林區、芝麻灣半島、大東山為此類。
(3) Dispersed zone:位於交通方便之處,設立家樂徑等等一家大細親親大自然的設施-涼亭、燒烤爐等等,西貢黃石碼頭屬此類。
(4) Intensive zone:位於交通方便之處,或郊野公園入口位置,適合大型團體到訪,除咗燒烤爐等設施,還有遊客中心、廁所等等,北潭涌屬此類。
(5) Adventure zone:因特殊地貌如山谷、溪澗引伸出來嘅特殊康樂潛力,可興建戶外活動中心、青年營地等等,該處對於康樂的考慮能夠大於保育。
(6) Special Activity zone: 較為稀有,取決於特殊地貌引伸出來嘅特殊康樂潛力,例如越野單車、攀石牆等,《發展策略》建議的「快感與刺激」活動屬此類,這些活動通常很嘈吵,與其他郊野公園康樂用途不匹配,建議只在局限嘅位置,例如廢棄礦場(abandoned quarries)進行,而不是《發展策略》提倡嘅石璧水塘。
▍旅遊先於保育的殺雞取卵式發展
以上種種跡象令人擔心,以往郊野公園「管理保育為手段、永續康樂為目標」嘅方針是否已被殺雞取卵般、掠奪式嘅「大眾旅遊」(mass tourism)思維取代?為何選擇在明日大嶼及跨境基建落腳點旁落「第一刀」大搞旅遊發展?
大嶼山郊野公園嘅戰場,全香港市民應該好好守住,以免半世紀以來嘅保育基業同令香港引以為傲嘅郊野公園敗在短視嘅發展利益手上。
#郊野公園研究
#保衛郊野公園
#大東山
#搞乜郊野
#Wibit
#Zipline
延伸閱讀:
【 #搞乜郊野 】郊公主題樂園狂想曲:https://bit.ly/35EkdUx
【膠嘢巨mon:廢、無效、核突低俗、要經常維修】:https://bit.ly/3vvEiqe
【註1】
Hong Kong Free Press 14 June 2021 Investigation: HK$500 fine after Hong Kong landowner cleared trees in Lantau country park:https://bit.ly/3d3J1td
風火山林【芝麻灣事件】郊野公園斬樹「無皇管」 私人地成法規漏洞:https://bit.ly/3ieibBO
蘋果日報 2021年6月15日 大嶼山芝麻灣萬平方米樹林遭砍伐 漁護署放生僅罰$500:https://bit.ly/3zv06Wp
【註2】《 大嶼山保育及康樂總綱圖》及《大嶼山遠足徑及康樂設施計劃》:https://bit.ly/3pXVrI4
【註3】《 大嶼山康樂及旅遊發展策略》:https://bit.ly/3xqNYE8
【註4】Business Insider. 11 July 2012. This Awesome Inflatable Obstacle Course Holds 60 People:https://bit.ly/2S06KmF
【註5】發展局:石壁水塘不宜填平:https://bit.ly/3iGBXWV
【註6】Hong Kong Government Records Service. HKRS 903-2-2 DEVELOPMENT PLAN : SERVICE : LEISURE - PROGRAMME : H-1 COUNTRYSIDE CONSERVATION
【註7】Wong, F.Y. (1988). Recreation Planning in Country Parks. Planning & Deveopment Vol.4 (No.2), pp.62-68.
-
研究有價 月捐撐起土地研究工作:https://liber-research.com/support-us/
FPS ID:5390547
HSBC PayMe 捐款支持:https://bit.ly/32aoOMn
戶口號碼:匯豐銀行 640-198305-001 (LIBER RESEARCH COMMUNITY (HK) COMPANY LIMITED)
義工招募:https://bit.ly/2SbbyT3
芒草 用途 在 倒立先生Mr. Candl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芒草 用途 在 山水畫家的藝術Taiwan Artist World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水墨#梁震眀#水墨畫家
鄰近靳珩公園,位於立霧溪與魯丹溪交會處的印第安酋長石,是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相當著名的地質景觀,因視角的錯覺,組構出有如人臉造型的奇石群,矗立在溪畔上,讓人忍不住想多看一眼,好見識這巧奪天工般的自然奇觀。
如何將所畫題材營造出有如太魯閣峽谷那般的視覺強度?藉由台灣各地搜羅的奇石圖像,以小觀大,用貼近藝術的手法,假像虛構的方式,將其搬到近雲山巔處,當想像的連結空間變大,方寸之間的畫面也就有更為大器的可能。
【實景‧虛境‧真山水 梁震明的墨色台灣】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所美術史教授 蕭瓊瑞
梁震明的細筆山水,是戰後台灣水墨現代化運動中,從材料學與物象學一路切入而獲得具體成果的代表性藝術家。
1971年次的梁震明,並未經歷台灣1960年代的抽象水墨風潮,也未能得見1970年代的鄉土運動,在他稍稍懂事的年代,台灣已經進入1980年代的美術館時代,而在裝置、數位,乃至行動多元蹦發的90年代,他卻獨獨選擇了以看似最為傳統的毛筆水墨,作為創作的工具和媒材;這似乎和他作為「外省第二代」、且出生成長於被視為具有濃厚「眷村」特質的高雄岡山,有著一定的關聯,而在學校擔任工友、獨身撫養三個小孩的父親,更是引導、支撐他孤獨奮鬥、精勵上進的重要支柱與力量。
國小畢業,在韓永、李春祈等老師的啟蒙下學習水墨畫,一路從國中美術班、高中美術班,在1991年考入校區仍在蘆州的國立藝術學院(今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師事李義弘(1941-)與林章湖(1955-),也正式展開了他水墨繪畫的探研之旅。
1993年,他以碎筆萬點的手法,表現台北草山、九份地方的芒草,呈顯一種荒蕪與孤獨的美感,開始了他「水墨台灣」的系列創作,也引起了眾人的注目。1994年,他除了獲得該系系展水墨組第一名的成績,同時也獲得了馬壽華獎學金,及張穀年獎學金第一名;隔年(1995),再獲張穀年獎學金第一名,及劉延濤獎學金第一名,這些傳統水墨畫家的獎學金頒給,在在肯定了梁震明在傳統水墨方面的用心與成果。不過,如果更深入地考察梁震明在這段學習過程的面向,便可以發現他自我要求的廣度與深度,包括在中國美術史、佛教史、器物史,及日本膠彩畫的多方學習;1996年,更獲得慈濟藝術類美術理論組的獎學金。
這一切的努力與成績,反映了這位年輕的水墨研習者,顯然不願拘限於傳統水墨的窠臼,意圖尋找出另一條更為寬廣而深入的路徑。他曾說:「倘若我們將水墨視為單純的一種材質,那麼其屬性是否該被深入的探討。因為我們對這些材質的認知,經常來自傳統的規範,而較少本我的分析、推理與判斷。當我們對眼前的任何事都視為理所當然的時候,缺乏進一步的思辨,就會矇蔽自我的智慧,如果僅是相信前人的體略,卻沒有去思索其背後所隱藏的道理,蕭規曹隨般的跟隨其步伐,必然無法超越他們的成就,提出更有開創性的見解。」
在大學時期全方位的學習,以及短暫的中學教職後,1999年,梁震明重回母校,進入美術創作研究所進修,並在李義弘老師的指導下,展開「墨與黑」的材料研究,完成〈墨與黑的創作思辨〉碩士論文。
這個階段的研究,從材料學的角度出發,梁震明徹底地分析了中國水墨的墨色與西方繪畫顏料中的黑色,兩者間的不同。除了材料屬性上,墨所含的碳粒較細,色調固定,黑則較粗,亦會因成分不同而有不同的色調變化;更指出:在前人的使用觀念上,墨是重寫,黑則是畫,因此,在東方的藝術發展中,才發展出「書畫同源」的概念。(註1)
這種看似純粹材料學的研究角度,其實正是梁震明徹底掌握創作材料,同時也為自我畫類定位的一種深沈反省;因此,他說:「墨屬於廣義的黑色顏料,無論作品中是否用墨,現今的情況下依然會被視為水墨畫,如果創作者未曾提示的話,況且『近墨者黑』,所以也無所謂畫類定位的問題;而畫類的定位,只是方便溝通的一種狹隘界定,而這種界定不盡然等於創作者認知的界定,唯有模糊或是衝撞這種材料界定,才能獲得無限的可能。」(註2)
又說:「水墨的傳統是一種時空背景下逐漸發展而成的,但如何讓充滿西式視覺經驗的當下觀眾,重新認識水墨的當代價值,這樣的採用,正是覺醒下的選擇。」(註3)
2002年,他就以「墨與黑的創作思辨」為題,推出研究所畢業展於台北羲之堂。那些綿密素樸的墨
點,烘染出層次豐富、形式多變的台灣山脈、岩石,擺脫中國古老的山水意象,直接從台灣的自然切入,那是親眼所見、心中有感,沈澱為生命情緒的一部份。而畫面豐富的層次,正是他研究所時期媒材研究的具體成果,為了對各種知名古墨的掌握,他曾走訪中國蘇州姜思序堂、周庄、上海、 _杭州、安徽歙縣胡開文墨廠及黃山等地,更自製各種不同材料的墨條,包括:石榴、檳榔心、杜仲皮、燈草、桐油……等,逐一試用,甚至製成色票,相互比對。
研究所的畢業展,也引發了藝評界的注目,以「層層染點.古墨新研的樸實路線」(註4)來形容他。
梁震明,畫如其人,人如其畫,那種樸實、綿密的風格,也展現在他為學求藝的生活態度上。研究所畢業後,在原有論文的基礎上,全力深入、持續探研。2003年,他又完成並發表〈日製液態墨的材質特性及使用方法之研究〉一文(註5),這是將當時台灣市售的33種日製液態墨進行試用及比較,得出多點特性,並發現指出:日本廠商所製的液態墨,主要是適合日本書畫界的創作觀點而生產的;因此,使用者的認知與選擇,才是主導這些墨品材質特性的關鍵因素。
歷經五年的研究、整理與擴展,終於完成《墨色的真相》一書,由國立編譯館補助出版。其中涵蓋的主題,包括:歷代畫家使用墨與黑及相關材料之種類說明、墨與黑之相關著作介紹、固態墨、液態墨及黑色顏料的製作工序及流程比較、中國歷代製作固態墨的流程分析與介紹、歷代文獻關於墨與黑之製作流程及概念的探討、歷代畫家使用墨與黑之方式及邏輯的比較、材質特性與使用方法及概念之關係研究等。《墨色的真相》可說是當代畫壇在材料研究上最具典範性的成果。
梁震明是以學術研究的態度面對創作,一如民初畫家黃賓虹的耗費巨大精力整理歷代畫論,彙編成《歷代畫論叢書》,也增美自我的創作。
梁震明的研究精神也展現在他獲得國藝會補助、與廣興紙寮合作撰成的〈中性紙材開發與成效研究〉(2005),及走訪全台三百多座廟宇,拍攝近萬張照片的「台灣寺廟龍柱造型之研究」(2006-2010);後者於2010年,由國立編譯館補助出版。
回到創作本身,2002年北藝研究所畢業後的這段時間,顯然是一個重整、深入整備的階段。2004年任教台中僑光技術學院,往返途中,經常前往苗栗後龍外埔拍攝海邊石滬;而在一個偶然機緣下,更接下了全台茶山之旅的拍攝工作,走遍了梅山龍眼林、鹿谷大崙山、大禹嶺、梨山,和嘉義石桌等地,對台灣的山林有了更深入的觀察、感受與瞭解。
事實上,2001年春天,梁震明就有機會首登大陸黃山,這是多少水墨畫家歌詠描繪的聖山,古松、奇峰、雲霧……,自然也給予梁震明極大的震撼,但他說:「雖有千景可選、奇石可畫,但無法長居,總有著霧裡看花難以動筆的感覺。」
2007年,梁震明轉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教職,也將生活重心轉回創作本身。2009年的「黑色的覺醒」個展,正是這個階段創作的一次總結。〈綠草黑世界〉(1995-2009)、〈黑葉下的台南孔廟〉(2008)、〈黃昏下的黑山〉(2009)、〈聳立在一片山巒的黑岩〉(2009),都是這次展出的幾件重要作品;在較為逼近的構圖取景中,呈顯樹葉、草叢、山岩、雲氣的豐美質感。這是梁震明在大量的照片分析下,捕捉現場的感受,以格物致情的方式所逼視出來的一種幽情,純粹畫景,空無一人,帶著一份深沈的孤寂與寧靜。
2010年,長期以來的精神支柱,父親病逝於高雄榮總,讓梁震明對生命有了新的體悟。經歷一段「無名虛相」的抽象水墨山水創作,撫平了失怙的心靈創傷;2012年的「海景」系列,重新回到細筆寫實水墨的路向,但畫面大為開朗,甚至加入了較多的色彩運用。
原來自2008年以來,梁震明便被澎湖特殊的自然景緻所吸引,節理分明的玄武岩,加上海天一色的開闊氣象、孤立海隅的小島、白色的沙灘…….;此後,他多次前往澎湖探訪,走遍七美、望安、桶盤,及目斗嶼、姑婆嶼……這些南北列島,也重訪宜蘭頭城、龜山島、屏東墾丁、旭海,及貢寮龍洞、南澳粉鳥林,和台中梧棲高美溼地,更不必提及自學生時代就經常和師長前往的北海岸淡水、石門麟山鼻、老梅等地。此外,也前往日本沖繩座間味島、古宇利島、瀨底島及石垣等地,比較不同文化下的自然景觀。
梁震明的創作取景,完全是以一種幾近物象學研究的科學手法,現場寫生不是他的創作形態,部份的速寫只在記錄某些必要的重點。遍遊這些景點,甚至重複多次的前往,主要是在收集相關的圖像和豐富自我的體驗,景色的記錄則以攝影取代,每次的前往,都經事先周詳的規劃,即使是相同的地點,也會有不同的路線和時段,因此景緻總是不同,或是晴、陰、冬、夏,或是晨起、夕歸,或是徒步、搭船,甚至動用空拍機等。梁震明的創作,帶著高度學術研究的心情,雖寫實景,但回到畫室,則是進行周密的草稿模擬及意象推演,反覆推敲,不斷思辨,務求達於虛凌、超越的意境。
2011年及12年的「海景意象」展,梁震明在以往以墨色為主體的畫面中,加入大片的色彩,這些色彩帶著稍顯誇張、鮮艷的高彩度,反而呈現了某種夢幻的意境;某些作品甚至直接以金色表出,或是紙張的金,或是顏料的金,但當轉化成物象的金,反而虛幻成視覺情感的金,那是一種純粹心象的金,實景、虛境,才是梁震明心中追求的真山水。
2014年展開的「千岩萬語」系列,回到山岩海石的細部描繪,積細成多,氣象浩瀚,以千岩寄寓萬語,是藝術家應物抒懷的本心,部份畫面加入細線的方格分割,益增非實境的畫面效果。
2015、16年的近作,在尺幅上更為開闊,他辭 _教職,專職創作,畫面的細筆寫石(寫實),幾如僧人的抄經,一筆一念、一劃一覺,梁震明的作品,也因此呈顯接近宗教般的凝定與寧靜。
中國近千年的水墨繪事,在近代而有「學」「藝」分途的隱憂,但在梁震明的身上,我們喜見高度學術研究的精神,如何貫穿、滲透在他的創作之中。戰後1960年代啟動「現代水墨」運動,曾以「革中鋒的命」的自動性技法,翻轉民初或日治以來,以寫實「改革」寫意的路徑,開展出一片暢意淋漓的抽象風潮,中經幾近照相寫實的鄉土水墨,落入寫景不寫情的機械操作。1970年代出生的梁震明,從台灣制式的學院體制中,一路走來,在深沈、穩健的學術操作中,重建了古典水墨的結構與質地,卻同時展現了現代宏觀與微觀兼具、客觀寫實與主觀虛境並呈的絕妙視野,堅實、蒼茫中,透露著一股孤獨、傲然的真氣。那是梁震明特有的墨色台灣、現代山水,隱隱承續著自余承堯(1898-1993 )、夏一夫(1925-2016)一路以降的密實水墨傳統,也是李義弘開創的材料學與物象學研究最耀眼的傳人。
註釋:
1 梁震明〈黑色的覺醒――梁震明創作自述〉,《藝術收藏+設計》25期,頁132,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9。10。
2 同上註,頁133。
3 同上註。
4 參見黃寶萍〈梁震明:層層染點.古墨新研的樸實路線〉,《藝術家》326期,頁236-239,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2.7。
5 收入《中國水墨藝術之回顧與前瞻:2003研究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72-183。
【梁震明簡歷】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畢業。
曾任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系及東海大學美術學系講師。
個展12次,國內外聯展30餘次。
作品曾在香港蘇富比、羅芙奧及沐春堂拍賣成交。
著作「墨色的真相」與「台灣寺廟龍柱造型之研究」獲國立編譯館出版刊行。
現為羲之堂代理之專職水墨畫家。
梁震明臉書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inkliang/
梁震明痞客邦:http://tom20030208.pixnet.net/blog
梁震明IG:https://www.instagram.com/liang_chenming_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