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不變的夏戀嘉年華究竟何去何從?|
花蓮縣政府自2009年開始,舉辦第一屆夏戀嘉年華至今,場地從花蓮觀光酒廠、光華樂活創意園區幾經遷移到現在的六期重劃區,截至目前為止縣府共計辦理了11場的夏戀嘉年華活動。
查花蓮縣政府的觀光資訊網[1],對於今年「2020夏戀嘉年華」的活動介紹是:「將有來自亞洲的華人巨星歌手齊聚花蓮,今年夏戀嘉年華活動將讓整座城市搖身成為花蓮夏日音樂城。」但從歷屆的活動這樣看下來,事情真的有縣府包裝的如此美好?
.夏戀嘉年華的定位與優勢究竟為何?
不管是哪種類型的活動,若要讓它能夠永續的經營且達成最高效益,最重要的事情莫過於活動精準的「定位策略」。
以臺東的「熱氣球嘉年華」SWOT 分析為例[2]
它的內部優勢(Strengths)在於:「1、擁有特殊地理條件,成為一處優良的天然空域活動場所。2、族群多樣各具文化特色。3、自然景觀與生態資源豐富。4、活動場所位於歷史人文風采的聚落。5、首建獨特觀光節慶活動。」
外部機會(Opportunities)在於: 「1、具有特色的節慶活動。2、政府文化及觀光政策的推動。3、政府提倡永續經營。4、就業機會增加。 5、媒體報導創品牌形象。 6、國際團隊加入支援,活動主題延續性強。7、自助旅行者盛行。」
而夏戀嘉年華的「內部優勢(Strengths)」或是「外部機會(Opportunities)」在哪?嘉彥認為花蓮縣政府自己似乎都說不太清楚;而「夏戀嘉年華」這個活動與地方的鏈結性,除了是由「縣府所主辦」以及「在花蓮所舉辦」的這個二個鏈結外,嘉彥自己也不清楚這場活動與地方的鏈結究竟為何?
現在國人一想到台東的旅遊活動,即會直接聯想到「熱氣球嘉年華」,而縣府舉辦了那麼多年的「夏戀嘉年華」,在花蓮以外的縣市、甚至國外旅客,有辦法說到夏天的花蓮,就直接聯想到這場活動嗎?據嘉彥的觀察是沒有辦法的,不然各式商業旅遊網站對於夏天花蓮的宣傳,理論上都會是以此為主軸,當作吸引遊客的誘因。
.夏戀嘉年華主題形同四不像的大雜燴
沒有一場活動是能同時吸引到所有年齡層客群的,因此活動的主題定位,對於縣府想要吸引到何種客群,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而夏戀嘉年華的主題定為究竟為何?是要走商業音樂路線?獨立音樂路線?還是什麼?
嘉彥認為這是縣府應該要想清楚的,而不是一場活動裡面有「田馥甄」又有「白冰冰」[3],這樣如此極端的操作,究竟可以吸引到哪種客群?嘉彥對此是極度存疑,因此嘉彥誠摯建議縣府,可以認真的針對客群去思考演唱會的主題設計。
.夏戀嘉年華真的有增加觀光誘因?
據嘉彥的了解縣府對於夏戀嘉年華成效的評估,似乎一直以來都不太科學,以現場參與活動的人數為例,縣府往往於媒體上宣稱,總參與人數超過上千至上萬人,但有去過現場的就會知道,夏戀現場時常連後方的椅子都坐不滿,人數真的有縣府所說的多人嗎?
再者每年夏季本就是花蓮的觀光旺季,多數民眾根本就不是為了「夏戀嘉年華」而來,因此如果此時的誘因根本不是「夏戀嘉年華」,那縣府又於此時舉辦「夏戀嘉年華」的意義究竟何在,縣府應該思索清楚。
.夏戀對於花蓮音樂產業的助益?
縣府總說要藉由夏戀將花蓮打造成音樂城,因此每年耗資千萬元在舉辦夏戀活動,但花蓮甚至東部的在地音樂產業發展,真的有跟這起千萬元一同起飛嗎?嘉彥對此感到相當疑惑。
以在地學生音樂社團為例,他們除了平時找不到什麼地方可以練團,想要辦理成果發表幾乎找不到場地可用,更別說是器材上的補助,甚至單純想要向縣府爭取辦理音樂性質活動的補助,長期對學生而言都是一件十分艱難的事情。
如果花蓮的資本不夠拿來像其他縣市一樣,設置流行音樂中心等場域、單位來推動在地音樂產業的發展,卻有錢可以拿來大肆舉辦演唱會活動,嘉彥認為花蓮縣政府應該重新認真的思考,有限的資源究竟應該如何的被分配、使用,才能真正促使花蓮音樂產業的起飛。
————————
參考資料:
[1] 花蓮縣政府的觀光資訊網,2020花蓮夏戀嘉年華,https://reurl.cc/vDO1qa。
[2] 張燕琴(2014),節慶活動與地方行銷策略之研究-以「台東臺灣國際熱氣球嘉年華」為例,https://reurl.cc/9ENZAV。
[3] 2019年夏戀嘉年華節目表,https://reurl.cc/rxGgDr。
————————
總質詢新聞:
花蓮議員批夏戀嘉年華一成不變 縣府:已檢討
https://reurl.cc/E7lnVA
花蓮夏戀嘉年華、紅面鴨8月登場 議員批連年活動相似「看膩!」https://reurl.cc/R4G0kn
(圖為2019花蓮夏戀嘉年華)
#夏戀嘉年華 #音樂產業 #花蓮加油 #花蓮縣議會 #第19屆第3次 #定期大會 #總質詢
花蓮夏戀嘉年華歷史 在 笛布斯.顗賚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原住民族博物館落腳高雄市,
原住民人口數最多的花蓮縣深表遺憾、不解也不能接受!】
原住民族委員會今天召開記者會宣布,國立原住民族博物館在經過八個縣市全力爭取,最後落腳在高雄市澄清湖園區。花蓮縣政府表示:花蓮縣有9萬2,589位原住民族鄉親,是全國原住民族人口數最多的原鄉,並提出八大理由爭取設立原博館,原民會竟然選擇與原住民族歷史文化毫無淵源的高雄市澄清湖,顯見蔡英文總統口口聲聲的原住民族轉型正義,根本是一場騙局!中央政府仍然不尊重原住民族主體性,仍然漠視東部地區居民的權益,仍然讓花蓮鄉親期待落空。對此結果,花蓮縣政府表達遺憾、不解也不能接受!
花蓮縣政府原住民行政處表示,自從去年國立原住民族博物館重新啟動選址過程以來,花蓮縣政府在各局處通力合作下,最終提出秀林鄉水源村的舊東方夏威夷園區的基地,面積總計約22公頃,並舉出原住民人口全國第一、有六大原住民族群、是原住民重大歷史事件發生地、全縣有 207 個部落一年有近 200場祭典、觀光大縣、全臺國立博物館的服務缺口、全國唯一設有原住民族學院的國立東華大學在花蓮,最後則是濱臨太平洋的花蓮縣,可以連結南島民族放眼世界。這八大理由充分支持原住民族博物館最適合設在花蓮,並且會是一座「活的博物館」。原博館選址評估小組於今年2月14日至秀林鄉水源村現勘,並由縣長傅崐萁親自帶領各局處首長及眾多鄉親進行簡報,選址委員雖然對於簡報內容及該園區各方面條件讚譽有佳,但原民會最終仍選定於高雄市,可見民進黨政府的政治考量仍然凌駕民意與專業。
花蓮縣政府原住民行政處進一步分析,花蓮擁有六大原住民族聚居,包含阿美族、太魯閣族、撒奇萊雅族、噶瑪蘭族、布農族及賽德克族,擁有豐富的文化資產,及綿長的太平洋海岸線。原博館設在原鄉花蓮,才能跟原住民族的部落現場及歷史文化產生連結、互動與對話,遊客才能近距離認識原住民族的實況,進而體驗到溫度及感動,落實博物館教育推廣的功能。原博館不在原鄉,設在都會區,縱然交通便利,但它將淪為一個冰冷的鋼筋水泥陳列館,既不符民意需求,更不是一個有智慧的決定。尤其離譜的是,原民會為了美化原博館週邊原住民人口的數字,竟然在新聞稿說澄清湖所在地「原鄉連結便利,連結高雄市、屏東縣、臺東縣、臺南市等近18萬之原住民人口」,這種說法如果可以成立,我們也請原民會把花蓮縣(9萬2,589人)與臺東縣(7萬8,853人)、宜蘭縣(近1萬6,946人)的原住民人口合計數18萬8,388人,加上東臺灣廣大的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土地,報請行政院重新考慮。
針對原博館落腳在高雄市,花蓮縣長傅崐萁深表遺憾,因為在東部地區縣市中,宜蘭已經有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東也有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就獨缺花蓮迄今尚未有一個國家級的博物館,在中央政府提倡轉型正義的同時,仍未將文化資源近用權落實在花蓮的居民身上。他批評民進黨政府在資源分配的同時,仍傾向選舉操作,政治考量,完全漠視東部地區的資源分配正義,花蓮鄉親實在無法接受!
花蓮縣近年來積極爭取東部交通的改善與提升,並且持續辦理原住民族聯合豐年節、夏戀嘉年華、鯉魚潭紅面鴨fun暑假、鼓王爭霸戰及太魯閣馬拉松等優質文化觀光活動,打造東大門夜市、知卡宣親水公園等景點,規劃興建豐濱鄉磯崎山海劇場、光復鄉豐羽計畫及太巴塱祭祀廣場及各部落聚會所,目的就是要打造花蓮成為太平洋左岸集原住民、文化、生態、觀光、旅遊、醫療、運動於一身的幸福大縣。未來蘇花改通車後,對花蓮的觀光產業以及原住民族部落經濟產業絕對會有明顯的助益,也需要更多配套的建設。花蓮縣政府表示,雖然這次沒有能夠爭取到國立原住民族博物館設在花蓮,但仍呼籲中央政府未來在考量資源分配時,能夠不分藍綠,貼近花蓮居民真實的需求,落實分配正義,讓花蓮成為臺灣東部的亮點,也才能提升臺灣整體在世界的能見度與競爭力!
花蓮夏戀嘉年華歷史 在 【直播】2022花蓮夏戀嘉年華LIVE直播!YouTube 線上看、轉播 的推薦與評價
YouTube 線上看、轉播、歌手、地點、晚會時間、重播. 2021, 110, 花蓮夏戀嘉年華,歌手,演唱會,時間地點,花蓮市六期重劃區,線上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