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疫情重點【新增185例本土、15例死亡,陳時中:雙北確診數往下是較好的趨勢;近月確診的解隔離人數已達一半;居家快篩指引本周公布,學者籲結合企業、社區篩檢;航空機組員7月1日起採7+7加嚴新措施】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4)日公布新增185例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本土個案,新增死亡15例。新增確診中仍以新北市98例最多,其次為台北市42例,基隆市14例。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長陳時中表示,目前雙北市確診人數都往下,疫情比較平穩,但不能鬆懈,要一起撐住。
昨日傳出有護理師擔心將病毒傳給家人,壓力過大而輕生,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呼籲應該讓醫護人員的家屬列入疫苗優先施打名單。陳時中表示,知道同住家人的擔憂,但列入優先施打,在造冊作業會有困難,現在交通部已經努力和旅宿業者協調,提供較優惠的房價讓醫護人員使用,降低大家的擔憂。
陳時中上週表示將開放居家快篩,食品藥物管理署已在11日核准3款居家快篩試劑,最快本週抵台,相關指引也預計本週公布。疾管署副署長、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居家快篩相關指引,食藥署已有草案,民眾在前端購買時就會媒合醫事人員,面對面或線上指導怎麼做居家快篩,有結果後轉介到醫療院所,所有流程都會公布。
■陳時中:確診人數下降,仍不能鬆懈
根據指揮中心資料,今天新增的185例本土病例,為83例男性、102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28日至6月13日。個案分布以新北市98例最多,其次為台北市42例,基隆市14例,桃園市10例,苗栗縣7例,花蓮縣4例,彰化縣及新竹縣各3例,宜蘭縣2例,台中市及雲林縣各1例。雙北地區以外縣市45例中,37例為已知感染源、5例關聯不明、3例調查中;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
今天新增15例死亡個案,共計為男性9位、女性6位,年齡介於50多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0日至6月8日,確診日介於5月18日至6月13日,死亡日介於6月5日至6月13日,只有1位沒有慢性病史,截至目前台灣的致死率為3.4%。
陳時中表示,確診數較平穩,從發病日和確診日看數量,都呈現往下,雙北市確診數也往下,是比較好的趨勢,但不能鬆懈,要一起撐住才行。
台北市長柯文哲表示,台北市現在確診數下降,但愈來愈分散,在各社區廣設篩檢站的效果下降,隨著檢疫、居家隔離人數減少,台北市要改採「冷區殲滅戰」,恢復過往精準疫調,詢問確診者發病前兩、三天接觸者,透過同心圓方式,精準將感染者找出來,從源頭開始管制。
■解隔離人數已達一半,不過仍維持10+7天隔離政策
陳時中表示,這波本土疫情從5月11日到6月12日,累計公布11,547位確診,已有5,802人解除隔離,比例為50.2%,整體醫療供應較緩解,集中檢疫所或加強版防疫旅館壓力也較小,可以做比較多的因應。
羅一鈞補充,專責病房收治人數,最高峰是在6月4日,全國到達2,539人,其中雙北1,627人,之後呈下降趨勢,今天全國是2,198人,比最高峰時下降14%,雙北則是1,532人,比最高峰下降11%;專責加護病房人數,最多是6月7日,全國有435人,其中雙北294人,過去一週持續下降,今天是全國389人,雙北佔268人,有些中南部縣市專責加護病房協助收治,總計16%收在中南部縣市。羅一鈞說,隨著醫療慢慢舒緩,集中檢疫所和防疫旅館會慢慢增加,後續會持續整備,讓民眾可以分流到適合場所。
不過現行規定,輕症或無症狀民眾到集中檢疫所或加強版防疫旅館隔離10天,之後再自主隔離7天、解隔離時不採檢的政策,目前仍不會改變。台大副校長、指揮中心專家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解釋,根據國外經驗和實證資料,即使沒有PCR核酸檢驗,確診者在17天後就沒有傳染力,接觸者不用太擔心。有些民眾會在後面幾天自行去採檢,發現仍是陽性,這狀況比較像是過去台灣有些案例在後期又復陽,今天在專家會議討論後,專家認為仍維持10+7天措施,且不用再採檢,會蒐集更多實證資料,讓民眾放心。
■居家快篩指引本週公布,學者籲居家篩檢結合企業、社區
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認為,現在台灣大流行疫情已經控制住了,接下來要進行小波感染控制、加強疫調,找出隱形感染者,另外也要針對無法維持社交距離、風險較高的機構,如長照中心進行定期快篩。
衛福部在10日宣布廣篩四大策略,除了這波本土疫情剛開始就廣設的社區篩檢站、企業自主快篩外,也將首度開放診所自費快篩和居家快篩。食藥署證實已在11日通過3款居家快篩試劑,其中2款是居家核酸快篩試劑,與PCR核酸檢驗陽性一致率約90%,1款是抗原快篩試劑,陽性一致率可達82%以上,最快本週抵台。
羅一鈞表示,這些居家試劑都還是要伸到鼻孔或鼻咽採檢,因此必須要有專業指導才不會採錯,食藥署已擬定草案,規劃從購買到做出結果後的相關流程,近期將公布。例如前端購買時就媒合醫事人員面對面或線上指導怎麼做居家快篩,若快篩陽性,民眾必須戴口罩,不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前往採檢點進一步確認,採檢點若測出陽性,會依照法定傳染病通報流程,24小時內通報,民眾也可以打防疫專線1922諮詢。
羅一鈞強調,居家快篩仍有偽陰或偽陽可能,不要覺得驗出陽性就驚慌失措,或驗出陰性就覺得沒感染,陰性仍需要自我健康監測;民眾若覺得有症狀卻驗出陰性,有可能沒採好或病毒量太低,可以再做一次居家快篩或是到採檢點做常規檢驗。
今天陳時中在記者會上指出,苗栗電子廠群聚案已透過一層層篩檢找出確診者,6月9日998人PCR篩檢,有30人陽性,6月11、12日再針對4,947人篩檢,4人確診,13日就地隔離的移工做第三次篩檢,930人有8人確診,6月15日則預計再篩檢竹南6家電子廠高風險的居家隔離移工共1,425人,預期因為環境風險高,確診會再增加。苗栗縣府也在周邊社區設篩檢站,目前共篩檢2,200多人有1名快篩陽性案例。
是否針對其他高風險產業如運輸業、市場,訂出統一的定期篩檢策略,陳時中則沒有正面回答,僅表示正在研議一些可以快速PCR檢測的方式,將快篩陽性到PCR確診安置空窗期拉到最低。
陳秀熙建議,可以連結居家、企業和社區篩檢,現在很多企業都打算自己在企業快篩,另外也應該針對居家辦公的員工和員工的家屬,採用居家快篩,有問題再去社區篩檢站進一步確認,企業也可以跟診所結合,讓員工到配合診所快篩。
■疫苗造冊頻出爭議,陳時中:可勾稽勞健保資料
這兩天許多縣市陸續開放預約疫苗,但傳出有醫療院所浮濫發放在職證明,加入許多未在第一線服務的診所助理、行政人員,甚至眼鏡行的非驗光師人員都能造冊優先施打,有專家呼籲應該勾稽勞健保投保資料,台北市政府坦言沒有人力可以一筆一筆看,目前只能採信任制。
台北市驗光師公會及台北市驗光生公會發表聲明,造冊600多人都是驗光人員,非隨意的眼鏡行員工。對此陳時中表示,驗光師的確屬於醫事人員,符合第一類第三風險,但「其他相關人員,確實有些認定困難。」勞健保是很好依據,基本上原則是有約聘雇關係才算。不過投保時間要多久、如何查證,指揮中心則沒有進一步說明。
昨日另傳出有護理師這段期間工作緊繃,回家也擔心將病毒傳給家人,只能關在房中,因壓力過大而輕生,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呼籲應該讓醫護人員的家屬列入疫苗優先施打名單,降低醫護壓力。陳時中表示,知道同住家人的擔憂,但列入醫護同住人員優先施打,在造冊作業會有困難,現在交通部已經努力和旅宿業者協調,提供較優惠的房價讓醫護人員使用,降低大家的擔憂。
■機組員7月1日起採7+7新措施
航空機組員3+11天的檢疫期限引發許多爭議,6月12日已公布一次新制,採5天居家檢疫,9天加強版自主健康管理,今天指揮中心再度加嚴規範,針對入境旅遊疫情第三級地區的長程航班,7月1日起採7+7檢疫策略:
1. 尚未接種疫苗及接種1劑疫苗未達兩週者:
6月12日起,採5天居家檢疫(結束日PCR檢驗)+9天加強版自主健康管理(第9、14天抗原快篩)。7月1日起,採7天居家檢疫(結束日PCR檢驗)+7天加強版自主健康管理(第14天抗原快篩)。
2. 接種1劑疫苗且滿兩週,但尚未具完整疫苗保護力:
6月12日起,採3天居家檢疫(結束日PCR檢驗)+11天自主健康管理(第9、14天抗原快篩)。7月1日起,採5天居家檢疫(結束日PCR檢驗)+9天加強版自主健康管理(第9、14天抗原快篩)。
3. 完整接種2劑疫苗達兩週且抗體檢測陽性(每3個月監測):採7天自主健康管理(結束日PCR陰性)。
針對短程航班(當班往返且未入境旅遊疫情第三級地區),則延續6月12日後的制度:
1. 未完整接種疫苗達兩週及抗體檢測陰性者:採14天自主健康管理+每14天PCR監測。
2. 完整接種疫苗滿兩週且抗體檢測陽性者(每3個月抗體監測):自我健康監測+每14天PCR監測。
陳時中表示,這樣的規範是希望機組員可以快去接種疫苗,沒有接種者,防疫措施會加得更嚴。內政部次長、副指揮官陳宗彥指出,前艙飛行機組員已有83%打了第一劑疫苗,後艙機組員則有57%,目前機組員都只有打第一劑,第二劑要到六月下旬。
(文/林慧貞;設計與資料整理/林珍娜、戴淨妍;攝影/馬雨辰、林彥廷、鄭宇辰)
#延伸閱讀
【台灣社區流行傳播大解盲:哪些是超級傳播事件?三級警戒政策夠即時嗎?全民防疫效果如何?】https://bit.ly/3wka2QH
【疫苗進行式:COVID-19全球疫苗接種即時追蹤】https://bit.ly/2TFeFX0
【從武漢到世界──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即時脈動】http://bit.ly/2HMR2T6
#報導者 #COVID19 #本土案例 #確診 #死亡個案 #快篩 #居家快篩 #PCR #疫苗 #造冊 #機組員檢疫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萬的網紅35線上賞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今天聊聊特別的房屋"貨櫃屋" 貨櫃屋已流行好幾年 若有深度了解的朋友們 歡迎底下留言分享 #貨櫃屋 #台灣規範 #臨時性建築物 ---------- ↓↓🌟加入【VIP會員頻道】收看更多精彩內容吧🌟!↓↓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nWB4yjKnm6A...
「花蓮房價趨勢」的推薦目錄:
- 關於花蓮房價趨勢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花蓮房價趨勢 在 未來流通研究所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花蓮房價趨勢 在 張金鶚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花蓮房價趨勢 在 35線上賞屋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花蓮房價趨勢 在 [哈啦] 花蓮房價- 看板Hualien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花蓮房價趨勢 在 花蓮房價的未來走勢是繼續下探嗎?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花蓮房價趨勢 在 [新聞] 3字頭預售房價花蓮、離島也出現 的評價
- 關於花蓮房價趨勢 在 Re: [問題] 花蓮的房價給大家參考,是否合理... - 看板home-sale 的評價
- 關於花蓮房價趨勢 在 15年後花蓮買房- home-sale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花蓮房價趨勢 在 Fw: [爆卦] 花蓮房價真的太扯了拉~~ vs想回花蓮了... - 看板Hualien 的評價
- 關於花蓮房價趨勢 在 [新聞] 花蓮房價火箭式起飛!10年實登統計翻倍漲! - home-sale 的評價
花蓮房價趨勢 在 未來流通研究所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商業數據圖解】台灣「觀光旅館」年度TOP15排名:台北成為住房率重災區
3個台灣「觀光旅館營運實況」年度數據新情報news!
💡 2020年台灣觀光旅館業營業額重挫32%,產業規模創下10年新低
💡 台北成為疫情衝擊重災區:觀光旅館平均住用率跌至28%、平均住房價格衰退21%
💡 國旅人次年增26.5%創下歷史新高,但仍無法彌補海外旅客人次驟降81%嚴峻挑戰
==============================
各國嚴格實施邊境管制影響下,觀光旅館業成為最直接面對疫情衝擊的產業之一。在疫情嚴峻的2020年4月份,台灣觀光旅館業整體住用率甚至降至15%的低點。雖然下半年受惠於國旅潮爆發拉升住用率回穩,但2020全年觀光旅館業營業額仍難擋疫情的龐大衝擊,整體規模與2019年相較重挫32.4%,產業規模退縮至2010年水準,創下10年來新低。
2020下半年爆發的國旅浪潮成為產業注目焦點,但未來流通研究所團隊應用產業數據分析觀光旅館營運實況發現到,雖然國旅浪潮確實顯著拉高旅遊人次並提升旅館住用率,但整體觀光旅館產業卻也面臨到多項「結構性虛胖」問題。
例如國旅熱點風景區與花蓮地區旅館住用率暴增,但觀光旅館產業規模最集中的北部都會區卻仍持續深陷住用率低迷困境;此外,雖然觀光旅館業單月服務旅客人次於2020年8月後已超越疫情前水準,但整體產業營收卻未得以同步回升,顯示相當一部分的國旅市場是由低價競爭、高額折扣所構成。
不過,即使面對疫情高壓,仍有不少業者應用過人的經營能力與行銷創意穩定營運表現。例如寒舍、圓山、誠品行旅等多家企業,結合精緻包裝與餐飲實力,開展出「零售食品禮品化」策略切入禮品餽贈市場;晶華酒店將自身定位由國際觀光旅館轉型為「城市度假飯店」,並與7-11合作推出聯名即食商品,將旗下餐飲業務導入超商鮮食販售體系,使飯店服務融入民眾日常生活;而礁溪老爺酒店則是在疫情下趁勢主打旗下星級露營車服務,掌握防疫度假商機。
值得注意的是,在疫情重挫觀光旅館產業的同時,仍有部分業者選擇危機入市,例如台北捷運跨入「智慧科技飯店」;中華郵政於台中七期興建大型旅館;日商三井花園飯店於2020年如期開幕,加上預定於2021年開幕的JR東日本大飯店台北、和苑三井花園飯店籌備中的新據點、以及投資金額高達新台幣60億的高雄日航酒店等,預期異業跨足與外商投資將成為2021年台灣觀光旅館產業另一項值得關注的趨勢。
為深入了解疫情下台灣觀光旅館產業營運情勢,未來流通研究所團隊應用多項產業數據分析台灣2020年觀光旅館業營運實況,除盤點TOP 15觀光旅館業者營運績效外,也同步計算歷年旅客人次漲跌趨勢、各地區平均住房率、平均住房價格等產業關鍵指標,做為觀測台灣觀光旅館產業發展的參考基礎。
📣觀察2020年台灣觀光旅館營業額TOP 15排行,可以看到台北地區大型觀光旅館佔有顯著高營收優勢。前15大業者中,僅3家外縣市業者進榜,分別為第4名漢來大飯店、第5名蘭城晶英、以及第7名日月潭雲品酒店。至於營收冠軍則由晶華酒店蟬聯,第2與第3名分別為台北喜來登與君悅酒店。雖然前15大業者2020年營收普遍陷入衰退,但仍有2家企業營收表現逆勢成長,分別為主打親子假期住宿的蘭城晶英酒店(年成長7.3%)、以及座落於日月潭風景區的雲品溫泉酒店(年成長4.5%),成為疫情下少數成功突圍的品牌。
📣2020年各地區觀光旅館中,以台北地區住用率最低,僅28.1%,且平均住房價格年減20.6%。顯示在無法彌補海外商務及遊客大幅衰退的缺口影響下,以台北為首的都會區觀光旅館產業成為此次疫情中受損最嚴重的重災區。台北為台灣觀光旅館產業家數及產業規模最密集的地區,持續低迷的都會區旅館住用率對整體產業已形成相當衝擊,成為2021年旅宿業政策性補助規劃以都會區為優先考量的基礎因素之一。
📣台灣觀光旅館本地旅客數量近10年穩定攀升,尤其近3年觀光旅館本地旅客數量急起直追,與海外旅客每年數量差距已縮減至120萬人次以內。2020下半年國旅人次迎來噴發式成長,觀光旅館本地旅客數量2020全年成長至749萬人次,年成長26.5%,創下台灣觀光旅館本地旅客數量歷史新高紀錄。不過,觀光旅館海外旅客數量則崩跌至134萬,年衰退幅度高達81.1%,總計2020全年台灣整體觀光旅館旅客人次衰退幅度仍達到32.1%。
📣除住房業務外,近年台灣整體觀光旅館業餐飲收入佔比已高達44%。因此2020年在住房收入大幅縮減的情況下,衰退幅度相對較小的餐飲收入意外成為部分觀光旅館業救生圈。2020年整體觀光旅館業餐飲收入佔比成長至52%。甚至有5家觀光旅館餐飲收入佔比超過70%,分別為國賓大飯店(餐飲收入佔比84.2%)、台北美福飯店(餐飲收入佔比80.8%)、台北君品酒店(餐飲收入佔比78.0%)、台北寒舍艾美酒店(餐飲收入佔比71.8%)以及台北喜來登大飯店(餐飲收入佔比70.8%)。不過,轉向餐飲布局雖確實有助於旅館業者創造出短期現金流量,但並非拯救整體觀光旅館業復甦的長遠戰略。
完整圖解分析全文下載請前往:https://reurl.cc/Kx3Wxm
註記說明:
資料來源為各企業發布及各主管機關Open Data平台資訊,經程式彙整及計算後詳實呈現,若後經發布單位修改調整,則以發布單位更新資訊為準。
-----------------------------------------------------
關聯閱讀:
2021【商業數據圖解】台灣2020年Q4購物季主要電商平台流量解析:https://reurl.cc/0DZmO6
2020【產業地圖圖解】一張圖看懂2020台灣外送平台產業版圖: https://reurl.cc/R6y2bn
2020【商業數據圖解】解析台灣餐飲外送平台關鍵數據的商業意涵: https://reurl.cc/xg6WGE
2020【商業數據圖解】台灣連鎖餐飲&旅遊業市佔率英雄榜: https://reurl.cc/e9dp6m
2020【商業數據圖解】亞洲兩大餐飲IPO市場:台日連鎖餐飲獲利能力PK: https://reurl.cc/E21mrn
#商業數據圖解
#旅遊產業
#餐飲產業
#生活產業
花蓮房價趨勢 在 張金鶚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蘋果日報日前5/12報導《少子化下挫房市剛需 學者:先擔心高房價吧!》,採訪我有關少子化是否影響住房的剛性需求,尤其台北最近人口減少最多等問題。
我的看法是:人口減少似乎成為台灣社會的趨勢,主因來自現代人生活壓力大而且晚婚,少子化儼然成為全民必須面對的課題,其中房市剛性需求難免受到影響,例如民眾透過繼承方式取代購買房子,這種情況如果變多,房市剛需自然會減少。
我認為少子化雖然影響房市剛需強度,不過人口變動對房市影響緩慢,短期內難以預見,剛需短期主要看買家財力及房子條件,少子化短期只是剛需減少因素之一,不會是主因。
有關台北市4月人口自然增加率減少4203人,我認為可從兩方面解讀,分別是高房價與景氣大環境使然。人口成長分成自然增加或社會增加,民眾面對經濟景氣不佳時,怕養不起小孩導致生育率降低,進而影響人口自然增加,此外因房價過高買不起房,難以安身立命只好往其他縣市發展,同樣也會影響人口社會增加,換句話說,人口減少因素與台北居大不易有關,與其探討少子化是否影響房市剛需,真正該思考的是如何解決房價過高問題。
相關新聞如下連結:
https://tw.appledaily.com/property/20200512/ADOGH6FVZ7YWYHPSVBPTCUHIQA/
花蓮房價趨勢 在 35線上賞屋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今天聊聊特別的房屋"貨櫃屋"
貨櫃屋已流行好幾年
若有深度了解的朋友們
歡迎底下留言分享
#貨櫃屋
#台灣規範
#臨時性建築物
----------
↓↓🌟加入【VIP會員頻道】收看更多精彩內容吧🌟!↓↓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nWB4yjKnm6AeW-pj4E3dQw/join
----------
【Email】工商合作 | 爆料投稿 | 售屋委託 _ 請來信↓↓
https://35visitchannel@gmail.com
----------
影片看不夠,想看書學習買房知識嗎?!
《35線上賞屋的買房實戰課 - Ted》
博客來 | 誠品 | 金石堂 | MOMO | 聯經 _ 各大通路販售中!!
----------
【🔴直播LIVE】TED〝不定時〞在YouTube直播,一起和Ted聊天吧!
----------
FB討論區開囉!!
不管是房屋買賣、租售、裝潢、Apple Homekit智能家居等相關問題
歡迎大家加入社團並且良性的交流!!!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29270251322950/
----------
💬Line貼圖新上市📣【35不動產語錄】https://reurl.cc/R4KrEe
----------
35線上賞屋xTRIDENT聯名款帽子 售價880元( 35線上賞屋布標為贈品 )
【蝦皮連結】https://reurl.cc/vDoQol
----------
歡迎到我們的FB粉絲專頁按讚分享,你們的支持是我們最大的動力!
FB臉書: http://www.facebook.com/35visitchannel
愛奇藝: http://tw.iqiyi.com/u/1593360993
Bilibili: https://space.bilibili.com/411252336
痞客邦: http://channel35.pixnet.net/blog
亞洲遊訂房: https://asiayo.com/zh-tw/?aff_id=229
IG:https://www.instagram.com/35channel/?hl=zh-tw
----------
本頻道紀錄各式不動產的參觀紀錄與懶人包,
內容與立場皆不代表建設公司或銷售單位,
如有任何購屋疑問,請洽銷售現場或建設方,
感謝大家的支持,也歡迎大家邀請我們參觀各建案!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lnnGdIkRA20/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CseWJv9wvZ1mxlfQ4eL68OF0AC8Q)
花蓮房價趨勢 在 花蓮房價的未來走勢是繼續下探嗎?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花蓮房價 的未來走勢是繼續下探嗎? - 這兩年有感覺下降了市區求售的房屋也有增加但是房價還會再下降嗎?看到某些年份較新的開價仍然不低勒想進場不知時間適當嗎? ... <看更多>
花蓮房價趨勢 在 [新聞] 3字頭預售房價花蓮、離島也出現 的推薦與評價
作者: humbler (獸人H) 看板: Gossiping標題: [新聞] 3字頭預售房價花蓮、離島也出現時間: Sun Nov 7 11:57:54 20211.媒體來源:自由時報2. ... <看更多>
花蓮房價趨勢 在 [哈啦] 花蓮房價- 看板Hualien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台灣房價分析:找出最近4年房價漲勢最兇的地方
https://initiumlab.com/blog/20160718-taiwan-house-price/
雖然這是去年2016年中的新聞,但根據這篇文章,這4年來花蓮房價漲幅在19縣市中最大,
2016年3月住宅每坪房價中位數比2012年8月高出55%,代表花蓮大多數房屋成交價格在不到
4年間漲了超過一半。而在去年2016年中,六都的房價都有凍漲甚至是開始下跌的趨勢。
換句話說從2012年~2016年,原本賣800萬的房子現在要賣到1200萬,但我很好奇就連台北
房價的漲幅都沒有這樣高,花蓮的房價能漲超過一半究竟是甚麼因素在支撐?即便是盲目
的樂觀預期也總該有個理由吧?不然實在沒理由花蓮房價漲得比台北還兇。
所以大家認為花蓮房價會漲這樣兇是甚麼原因?那這樣的趨勢還會持續嗎?
--
我常跟行家講,1.__董是我偶像,工程搶過來不必自己做,十億先拿走五億,接下來發包
兩轉三轉四五六七八轉,你不賺錢想辦法偷工減料,再跟2.______勾結追加三、五億預算
。這個工程下來,我看你起碼拿走七億,3.____我們這麼一點點的錢,你有沒有良心啊!
Q:請填入電影《黑金》的正確台詞:
1.(A)周 (B)徐 (C)趙 2.(A)營建署 (B)縣政府 (C)高公局 3.(A)多扣 (B)分給 (C)三砲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4.234.12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ualien/M.1487491296.A.C92.html
也沒有遠低啦!以透天來說花蓮後站、北昌一帶,價格可能比台北市郊還高,更別說前站
、美崙和傳統的花蓮市區,當然若像大樓、華廈價格雖然有下修空間,但也不像透天那樣
明顯漲很大。
蘇花改的題材我覺得其實還好,蘇花改的重點只是避開一些危險路段,並不是把人車大量
運往花東,以蘇花改的路幅來看,假日蘇花一樣會塞車,我想當大家發現蘇花改不如想像
那樣美好,而且也沒有題材繼續炒作的時候...
不過我認為花蓮房價也不會降到哪去,畢竟花蓮發展利基在觀光,以及花蓮本身都市定位
即為東部的政治、經濟、交通核心,除非這兩個條件去除,否則花蓮房價就算回檔修正,
也不至於降太多。
題外話,個人以為真要解決東部公路交通問題,蘇花快和花東快才是根本之道,而且是最
環保的選項,不過有沒有那樣需求,每個人有不同的看法。
※ 編輯: Lxr (220.134.234.121), 02/19/2017 20:33:33
北宜高對宜蘭旅館業的影響是:本來會住2、3天的旅客,現在只住一天,甚至只是休息或
乾脆不住,變成每個旅客平均消費減少,翻床率要拉高,業者還要再增加住宿以外的附加
價值,才能吸引旅客前來,因此會淘汰掉一些效率低落的業者。
而一堆民宿旅館出現,是因為北宜高開通使旅行成本降低,導致旅遊人口基數增加,所以
大家都想分食這塊大餅,而民宿經營形式較靈活,更適合短期旅遊型態。
蘇花改開通當然會使旅行成本降低,但會不會像北宜高那樣?對西部而言花蓮還是太遠,
就算蘇花改通車,交通順暢時北花也只從四小時減少到三小時,更別說在假期塞車時必然
花上半天時間,意即從西部到花蓮的旅客至少會住上一天,不太可能當天來回。
因此蘇花改通車對花蓮旅館業或許是個衝擊,但不會像宜蘭藉由旅遊型態改變,大幅影響
花蓮旅遊業生態,所以個人覺得對目前旅館、民宿衝擊不大,但客房供給數量會因為旅遊
人口基數增加勢必提高,所以這也是為何花蓮房價回不去的原因吧...
只是可以先做準備,雖然台北已經發生房仲倒店潮,但花東我看還要再3~5年甚至更久。
※ 編輯: Lxr (203.64.133.22), 02/20/2017 13:37:0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