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陰霾中,最近有兩件事在國內掀起一些政治漣漪。
其一是蔣中正銅塑移除中正紀念堂,二是新竹縣市合併升格為第七都。兩事互不相干,但反映的是2000年政黨輪替迄今,主政者並未認真謀求台灣的長治久安,常因人設事,或謀一黨之私。
中正紀念堂廣場於陳水扁主政時改為「自由廣場」,已逐漸被社會肯認。但龐然蔣公銅塑是否遷移?中正紀念堂的空間如何改造以符轉型正義?始終未獲主政者的正視。
我在擔任桃園縣長時,因高雄縣議會陳列的蔣公銅像被敲毀,嘉義被噴漆,而引爆南北各地的藍綠和族群對立。由於兩蔣陵寢在桃園大溪慈湖,我就想到將慈湖附近綠地開放為兩蔣塑像園區,收容全台各地擬遷除的塑像,既可平息族群對立,也可打造公共藝術公園,而華人觀光客在桃園機場下機後,又可就近參訪,創造觀光經濟。我的構想獲得議會支持,大溪鎮長曾榮鑑亦積極配合,才有如今的景象。
將中正紀念堂的蔣公銅塑移置慈湖旁的兩蔣雕塑園區,增添園區氣象,恰到好處。另外將中正紀念堂空間改造成歷屆總統的文物館,無分黨籍,凡合法擔任國家元首者,均依其任期享有公平比例的空間典藏文物,供眾觀覽。至於歷史功過,自有史家及國人公評,合乎轉型正義。
再談縣市合併升格。目前的行政區域規劃是六都,18縣市。六都的改制,事先並未專業規劃,只將高雄、台南及台中的縣市合併升格為直轄市,通稱為「都」。
地方制度法第四條第一項規定,「人口聚居達125萬以上,且在政治、經濟、文化及都會區域發展上有特殊需要之地區,得設直轄市。」桃園縣因加工衝破2百萬的人口,而單縣升格。
直轄市與非直轄市的區別,除了前者市長可以參加行政院院會外,更重要的是中央與地方財政分配的問題。每年中央政府分配給地方的「統籌分配款」,約65%分配給六個直轄市,而18個縣市卻只分配到另外35%的一小部分,致使「富市越富,窮縣更窮」!幾年下來,嚴重擴大城鄉發展差異,幾近畸型。
行政院主計處每十年進行一次人口及住宅普查,最近一次於去年11月進行。台灣常住人口2383.4萬人,近十年以新竹縣增幅最多,21.2%,桃園市11.4%居次,台中11.1%第三。反觀南投、嘉義及屏東等農業縣人口顯著減少,超過5.8%以上。此外,彰化縣人口已逼近126萬,被視為「準七都」。
新竹縣市合併人口總數超過一百萬,但未達125萬,現任縣長及市長分屬國、民兩黨卻公開支持合併,民進黨國會龍頭柯建銘表示要修改地制法降低人口標準為一百萬人。因柯立委是新竹人,而現任市長林智堅是他的嫡系接班人。外界解讀因林智堅連任兩屆,若縣市合併升格,他就可重新參選升格後的市長,一如當年陳菊,因高雄縣市合併後她繼續連任,造就她成為「南霸天」,卻讓民進黨被韓流沖垮。
按行政區域規劃,影響國家發展、地方建設及人民福祉,至關重要。台灣的行政區域始於日治時代,國民黨時多因黨國利益考量加以更改,如今民進黨已二度執政,若亦出諸黨派利益或個人政治前途的鋪陳為考量,缺乏為台灣「長治久安」的擘繪,就是國家的不幸。如今政黨輪替已常態化,主政者就應超越黨派,高瞻遠矚,才能使台灣長治、久安。
本人長年思考如何使台灣長治久安,綜理出「國家安全、社會安定及人民安心」的「三安」與「三和」:「政黨和解、族群和諧、兩岸和平」。為長治久安,本人針對行政區域的重規劃,早有構想,敬候各界指教:
1、 七都(或七州)
1. 台北都:台北市及基隆和宜蘭。
2. 新北都:新北市鄰近基宜部分規劃給台北都。
3. 桃園都:桃園市、新竹縣市及苗栗。
4. 台中都:台中市、彰化市及南投縣。
5. 台南都:台南市、雲林縣及嘉義縣市。
6. 高雄都:高雄市及屏東縣。
7. 花東都:台東縣及花蓮縣。
2、 二特別行政區,直屬行政院管轄。
1. 高山特別行政區:海拔一千公尺以上山地區。
2. 離島特別行政區:台灣周邊離島。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70的網紅蕭美琴立委辦公室,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立委蕭美琴近日針對偏鄉儲蓄互助社餘裕資金轉存問題,質詢金管會主委李瑞倉後,今日(17)於財政委員會質詢時,獲得善意回應。又因今日財政委員會提出「普惠金融」業務報告,與偏鄉金融議題緊扣,蕭美琴再度要求原民會、金管會、內政部等相關單位,考量偏鄉地區金融城鄉差距,擴及金融服務普及性。 台灣偏鄉地區少有金融...
花蓮族群比例 在 呂秀蓮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在疫情陰霾中,最近有兩件事在國內掀起一些政治漣漪。
其一是蔣中正銅塑移除中正紀念堂,二是新竹縣市合併升格為第七都。兩事互不相干,但反映的是2000年政黨輪替迄今,主政者並未認真謀求台灣的長治久安,常因人設事,或謀一黨之私。
中正紀念堂廣場於陳水扁主政時改為「自由廣場」,已逐漸被社會肯認。但龐然蔣公銅塑是否遷移?中正紀念堂的空間如何改造以符轉型正義?始終未獲主政者的正視。
我在擔任桃園縣長時,因高雄縣議會陳列的蔣公銅像被敲毀,嘉義被噴漆,而引爆南北各地的藍綠和族群對立。由於兩蔣陵寢在桃園大溪慈湖,我就想到將慈湖附近綠地開放為兩蔣塑像園區,收容全台各地擬遷除的塑像,既可平息族群對立,也可打造公共藝術公園,而華人觀光客在桃園機場下機後,又可就近參訪,創造觀光經濟。我的構想獲得議會支持,大溪鎮長曾榮鑑亦積極配合,才有如今的景象。
將中正紀念堂的蔣公銅塑移置慈湖旁的兩蔣雕塑園區,增添園區氣象,恰到好處。另外將中正紀念堂空間改造成歷屆總統的文物館,無分黨籍,凡合法擔任國家元首者,均依其任期享有公平比例的空間典藏文物,供眾觀覽。至於歷史功過,自有史家及國人公評,合乎轉型正義。
再談縣市合併升格。目前的行政區域規劃是六都,18縣市。六都的改制,事先並未專業規劃,只將高雄、台南及台中的縣市合併升格為直轄市,通稱為「都」。
地方制度法第四條第一項規定,「人口聚居達125萬以上,且在政治、經濟、文化及都會區域發展上有特殊需要之地區,得設直轄市。」桃園縣因加工衝破2百萬的人口,而單縣升格。
直轄市與非直轄市的區別,除了前者市長可以參加行政院院會外,更重要的是中央與地方財政分配的問題。每年中央政府分配給地方的「統籌分配款」,約65%分配給六個直轄市,而18個縣市卻只分配到另外35%的一小部分,致使「富市越富,窮縣更窮」!幾年下來,嚴重擴大城鄉發展差異,幾近畸型。
行政院主計處每十年進行一次人口及住宅普查,最近一次於去年11月進行。台灣常住人口2383.4萬人,近十年以新竹縣增幅最多,21.2%,桃園市11.4%居次,台中11.1%第三。反觀南投、嘉義及屏東等農業縣人口顯著減少,超過5.8%以上。此外,彰化縣人口已逼近126萬,被視為「準七都」。
新竹縣市合併人口總數超過一百萬,但未達125萬,現任縣長及市長分屬國、民兩黨卻公開支持合併,民進黨國會龍頭柯建銘表示要修改地制法降低人口標準為一百萬人。因柯立委是新竹人,而現任市長林智堅是他的嫡系接班人。外界解讀因林智堅連任兩屆,若縣市合併升格,他就可重新參選升格後的市長,一如當年陳菊,因高雄縣市合併後她繼續連任,造就她成為「南霸天」,卻讓民進黨被韓流沖垮。
按行政區域規劃,影響國家發展、地方建設及人民福祉,至關重要。台灣的行政區域始於日治時代,國民黨時多因黨國利益考量加以更改,如今民進黨已二度執政,若亦出諸黨派利益或個人政治前途的鋪陳為考量,缺乏為台灣「長治久安」的擘繪,就是國家的不幸。如今政黨輪替已常態化,主政者就應超越黨派,高瞻遠矚,才能使台灣長治、久安。
本人長年思考如何使台灣長治久安,綜理出「國家安全、社會安定及人民安心」的「三安」與「三和」:「政黨和解、族群和諧、兩岸和平」。為長治久安,本人針對行政區域的重規劃,早有構想,敬候各界指教:
1、 七都(或七州)
1. 台北都:台北市及基隆和宜蘭。
2. 新北都:新北市鄰近基宜部分規劃給台北都。
3. 桃園都:桃園市、新竹縣市及苗栗。
4. 台中都:台中市、彰化市及南投縣。
5. 台南都:台南市、雲林縣及嘉義縣市。
6. 高雄都:高雄市及屏東縣。
7. 花東都:台東縣及花蓮縣。
2、 二特別行政區,直屬行政院管轄。
1. 高山特別行政區:海拔一千公尺以上山地區。
2. 離島特別行政區:台灣周邊離島。
花蓮族群比例 在 元照出版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原住民族狩獵文化權作為文化集體權/許育典(成功大學法律學系特聘教授)#裁判時報第110期
釋字第803號解釋針對槍砲條例與野生動物保育法,處罰原住民持有獵槍打獵之規定是否違憲做出解釋,並啟發對原住民族狩獵文化究竟屬於個人權利或是族群集體文化權之討論。許育典教授在本文中,以加拿大司法判決為例,深入淺出剖析原住民族傳統文化的特殊性,肯認保障原住民族集體權之重要,並提出憲法增修條文作為將狩獵文化權作為原住民族文化集體權之依據。
✏關鍵詞:釋字第803號解釋、原住民族文化權、狩獵文化權、文化集體權、比例原則
✏摘要:
聲請人王○祿因違反槍砲彈藥刀械管制條例(下稱「槍砲條例」)等罪案件,認臺灣高等法院花蓮分院103年度原上訴字第17號刑事判決,所適用之槍砲條例第20條第1項有關自製之獵槍部分規定、依同條第3項規定授權訂定之槍砲彈藥刀械許可及管理辦法第2條第3款規定與野生動物保育法(下稱「野保法」)第21條之1第1項規定、第2項前段規定、原住民族基於傳統文化及祭儀需要獵捕宰殺利用野生動物管理辦法(下稱「原住民族利用野生動物管理辦法」)第4條第3項規定及同條第4項第4款規定等,有關:壹、原住民持有供作生活工具用之槍枝,限於「自製之獵槍」始有免除刑罰規定之適用;貳、系爭規定三至六限制原住民族狩獵文化權,有違反憲法第15條生存權、第22條保障原住民族狩獵文化權、第23條比例原則、憲法增修條文第10條第11項、第12項前段肯定多元文化存在價值並促進原住民族傳統文化發展之意旨。另系爭規定二將自製獵槍定義為「原住民傳統習慣專供獵捕維生之生活工具」、「其結構、性能須逐次由槍口裝填黑色火藥於槍管內,以打擊底火或他法引爆,將填充物射出」等情,增加法律所無的限制,已逾越法律的授權,有牴觸憲法的疑義等語,向司法院聲請解釋憲法。
✏試讀
🟧個人權利或集體權利的爭點
原住民從事狩獵活動的文化權利,究竟是個人權利?還是集體權利?
當然,在這裡我們有必要釐清一個問題,究竟能不能從個人權利出發,藉由體系解釋的方式,讓現有的規範完全實現原住民族的保障,並確保每個人民都能達到最大可能的自我實現?如果有這種可能,那麼,只要透過憲法解釋,讓傳統基本權將原住民族的保障納入即可,而無須採用集體權的模式。對於此一問題,我們可參考加拿大最高法院的判決案例:奇爾科廷族對不列巔哥倫比亞省(Tsilhqot’in Nation v. British Columbia)。奇爾科廷族自稱是「河流的民族」(People of river),長期世居在加拿大威廉湖及其週邊流域,並以傳統的漁獵、伐木為生。他們並不完全定居在一塊土地上,而是根據季節、漁群,而進行一種巡迴、半遊牧的生活。在加拿大被英、法二國殖民後,其居民曾多次與政府爆發流血衝突,自1983年起,加拿大政府畫出一部分土地作為原住民保留區,使該民族居民可於保留區內營其傳統生活,但由於漁獵生活需要廣大土地,且捕獵活動常可能越界,奇爾科廷族仍常和當地省政府產生衝突。2012至2013年間,省政府與該民族對簿公堂,並要求法院判決當地原住民不得越過其保留區邊界、或進入邊緣區域的公、私有土地內進行經濟活動,只能在其「定居範圍內」進行。而原住民則主張自己應就其傳統的活動區域,有完全漁獵、伐木、或其他土地利用的權利。2013年11月,該省的上訴法院判決,奇爾科廷族可以擴大其漁獵範圍,無需地主或政府的同意,但仍然要求原住民「具體、清楚的將區域邊界定下」。該族人民認為,上訴法院的判決忽視了他們傳統文化的特殊性,企圖以歐美文化對所有權的概念,規範他們的傳統生活。因此,他們繼續上訴最高法院,而加拿大最高法院則判決:「奇爾科廷族人就其傳統生活領域,享有土地的『占有權』及『使用權』,而不受限於其『定居』的土地、或因此必須明確的畫分其生活區域」。在這個判決中,我們可以注意幾個特殊之處:
(一)加拿大最高法院的判決,並非針對「所有權」而是「占有(occupation)權」。由於原住民的文化差異性,當地原住民並不打算取得所有權,而獨占週邊的廣大土地。他們想要得到的結果是「無論誰擁有這塊土地,我們都能在這個區域內經營傳統生活」。因此,他們得到的權利並非排他的、將其他人驅趕出該地的權利。相對的,他們所要求的,是傳統文化、生活模式被尊重的權利。也就是說,開發案並非被完全排除,但必須在不破壞自然環境的前提下,和原住民討論後進行。
(二)此一判決並非將土地判給「一人」或「幾人」,而是給予全族人自治、自決土地利用方式的原住民集體性的權利。在這裡,訴訟的當事人是一個原住民族,而其所得的成果,只能也必須由全族討論、全族共享。
從此一案例中,我們可以清楚看到傳統基本權的不足。原住民在這種情形下,單一的個人在一二代人權的體系下,因為並沒有具體、明確的基本權受到侵害(該族人只有在一小塊保留區域內有土地的所有權),因此不具當事人適格。而其所追求的,過傳統生活的「權利」,也無法由傳統的基本權賦予,因為這種權利,只有在整個民族能共同享有自治自決的生活時,他們所爭取的內容才得以實現。在此,我們可以看出,透過社群共有的「集體權利」,而讓一群人能主張自己的權利受到侵害,並得以成為訴訟的主體,此一理念具有實益。而應用在原住民族社群,意即他們可以以原住民部落為主體,主張其文化、教育、環境……等權利的自主自治,並能以整個部落作為訴訟的當事人,由此觀察,我們可以肯定對原住民族集體權的保障有其必要。
🗒全文請見:原住民族狩獵文化權作為文化集體權──評釋字第803號解釋的釋憲同理心,許育典(成功大學法律學系特聘教授),裁判時報第110期
📕本期目錄:http://www.angle.com.tw/magazine/m_single.asp?BKID=3816
📢訂閱 #月旦雜誌,最新優惠:http://qr.angle.tw/gyj
📢#月旦知識庫 最新購點優惠:http://qr.angle.tw/dzl
📚#元照新書:http://qr.angle.tw/pp8
花蓮族群比例 在 蕭美琴立委辦公室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立委蕭美琴近日針對偏鄉儲蓄互助社餘裕資金轉存問題,質詢金管會主委李瑞倉後,今日(17)於財政委員會質詢時,獲得善意回應。又因今日財政委員會提出「普惠金融」業務報告,與偏鄉金融議題緊扣,蕭美琴再度要求原民會、金管會、內政部等相關單位,考量偏鄉地區金融城鄉差距,擴及金融服務普及性。
台灣偏鄉地區少有金融機構,以花蓮為例,僅有花蓮市、吉安鄉、玉里鎮設有銀行,其他偏遠地區僅仰賴業務功能受限的郵局、農漁會信用部與信用合作社等提供金融服務。因此儲蓄互助社在花蓮蓬勃發展,擔負起協助經濟弱勢者獲得金融服務的重大責任。
惟近年貸放款比例逐年降低,餘裕資金增多,且受限於金融機構大額存款限制,無法比照其他行庫轉存,使餘裕資金無法穩定規畫,亦使儲蓄互助社永續經營面臨困難。
蕭美琴於十月底質詢金管會後,獲得花蓮第二信用合作社善意回應,願意以優惠利率提供互助社於營業據點轉存,餘裕資金問題暫時解套。
除此之外,原民會於蕭美琴質詢中亦表示,與儲蓄互助社概念相仿的「原住民族互助銀行條例」,也將於今年底提出草案,未來也將以儲蓄互助社現有網絡為基礎,規劃出適切的金融服務規範,嘉惠更多偏鄉民眾。
蕭美琴指出,為提升金融服務可及性與友善度的理想,金管會應對金融業者釋出更多誘因,將偏鄉服務納入企業社會責任的評比。亦要研擬具體獎勵措施,獎勵、協助金融機構擴展服務範圍。
而公股行庫基於社會責任之義務,更需扮演推廣普惠金融的角色,即便在無獲利基礎的情況下,也應將弭平金融服務的城鄉差距視為己任。
蕭美琴也將持續監督內政部、金管會、原民會等單位,兼顧社會弱勢族群金融需求,並鞏固金融體制的健全與正常化,使偏鄉金融服務機構永續,提升服務的普及、友善程度。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1QQnXGqhN-8/hqdefault.jpg)
花蓮族群比例 在 蕭美琴立委辦公室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立法院內政委員會今(25)日邀請內政部就「社會發生多起重大槍擊事件,造成治安惡化,民心不安,內政部所採取檢討因應方案」進行專題報告。民進黨立委蕭美琴聽取報告後質詢警政署長王卓鈞表示,犯罪率提高與整體社會的不安、人民生活痛苦有很大且直接的關係,當然也與近年來民生物價上漲、痛苦指數及失業率上升有直接關聯。蕭美琴以自己在紐約念書時為例,當時常在晚上聽到槍聲,治安非常差,但這十幾年來,紐約治安進步很多,甚至過去半夜常聽到槍聲的哈林區,已經整體重新規劃成當地少數族群及多元文化豐富的地方,聚集許多觀光客,美國前總統柯林頓也將辦公室設於當地。對此她認為,紐約政府成功解決犯罪率問題,警政署應將此案例納入參考研究。
除此,蕭美琴也針對「海峽兩岸共同打擊犯罪與司法互助協議」之規定與現況提出質詢,特別就花蓮縣鄉親蕭世傑來函陳情有關「盡速將謀害其已故胞妹蕭美滿並潛逃中國之嫌犯林炳煌逮捕歸案」一事,蕭美琴要求警政署依據兩岸司法互助協議之規定,盡速聯繫中國主管機關協助將林嫌緝捕歸案。蕭美琴表示,我國罪犯潛逃中國之案件屢見不鮮,就像本案殺人凶嫌都已掌握,最後仍潛逃中國迄今,顯見兩岸簽訂司法互助協定後,此類情況並沒有獲得改善。
蕭美琴指出,中國打擊犯罪顯然是因人而異,就像其打擊異己如薄熙來,可以將過去多年的罪刑,包括涉及殺人、貪汙等問題公諸於世,但是不打擊犯罪的時候,卻又選擇性辦案,刻意放任許多潛逃罪犯,其中包括多位台灣知名的重量級前民代。蕭美琴批評,中國有許多內部問題,如制度不透明等,我國政府對此就必須積極要求,且既然兩岸都已簽訂司法互助協定,政府就必須依規定請求協助,不能讓中國成為台灣罪犯的天堂,該抓回來的罪犯就應該積極處理。
此外,內政部也於委員會中進行專案報告,蕭美琴也特別就「花蓮縣現階段所面臨的消防資源問題」質詢次長簡太郎,蕭美琴表示,花蓮長久以來的各項建設都落後其他城市,連消防資源也嚴重不足,但花蓮縣的土地幅員廣闊,全台灣最大;因此消防資源的短少,對花蓮人的生命財產及安全保障非常不公平。
對此,蕭美琴認為,她除了支持花蓮縣目前爭取需要增設的兩處消防分隊,也認為現階段必須強化並提升消防設備需求,主要是因應當前比例相當高的溺水及急難救助案件,雖然有的縣市人口比較少,但是像花蓮縣幅員廣闊,地理面積非常大,意外災害的比例相對也高。為此,蕭美琴除了當場要求內政部次長簡太郎必須重新檢討消防資源問題外,也應在考量整體人力編制與分配問題的同時,不要因為該縣市人口比例較少,就不提供相對資源。對此,次長簡太郎則是承諾將積極處理。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5fIvFi3k5o/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