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隔 18 個月,The Photography Show 2021 相機展終於在英國中部城市伯明翰舉行,本網特約駐英小編就為大家介紹這個國際性攝影展覽。
dcfever.com/news/readnews.php?id=31475
--------------------------------------
Canon AE-1 被日本國立科學博物館選定為今年「未來技術遺產」
dcfever.com/news/readnews.php?id=31465
傳 Sony A7 IV 內置 A7S III 散熱組件,最快下月發表!
dcfever.com/news/readnews.php?id=31468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錄低香港 DocH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思浩大談裸睡聽到尖叫嗌救命,英國舅父赤裸大奔救外甥!事後發現擺烏龍被瘋傳影片!(大家真瘋Show 2020) 危機面前,忘我奪門而出是人之常情。英國中部米德爾斯伯勒一名男子日前裸睡期間忽聞外甥女的尖叫聲,情急之下裸奔出門。結果原來是一場烏龍,閉路電視不但將過程盡錄,家人上周更上傳至網上分享,令...
英國中部 在 彭紹宇 Peng ShaoYu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半熟倫敦 #EP20 #不靠海的曼徹斯特
#聯合副刊專欄 #ManchesterByTheCanal
多年前有部電影《海邊的曼徹斯特(Manchester by the Sea)》,每當向人提起要造訪曼徹斯特,總有人問「去看海嗎?」要是曼徹斯特是個人,他可能會感到有些不甘吧,竟然因一部電影而被後來才命名的美國曼徹斯特給搶去風頭。事實上,內陸城曼徹斯特曾是世界紡織工業的中心,若三百年前來到這座城市,或許也真的能夠看見海。
棉花海。
位於英國中部的曼徹斯特被譽為工業革命的故鄉,十八世紀紡織廠林立,不遠的港口城市利物浦是奴隸三角貿易的據點,擁有交通便利的優勢,那些從美洲殖民地來的棉花便會運至曼城加工,一座座蒸汽機與紡織廠讓整座城市日夜持續運轉,為曼徹斯特的工業城市地位奠下基礎,工業革命的風潮也由此傳播至歐洲、美洲和全世界。
二十一世紀的現今走進曼徹斯特,幾乎難再感受當年繁盛的痕跡,由於二戰時期遭納粹德國轟炸,重建後城貌與建築較現代。身為英國人口第二大城,擁有的絕不僅是工業成就,兩百年前發生在市中心聖彼得廣場的「彼得盧大屠殺(The Peterloo Massacre)」是源於人民對《穀物法》引發高昂糧價的抗議,這起事件被視為影響後來的憲章運動,也催生曼徹斯特《衛報》的成立。
引擎聲漸歇,工廠黑煙也早散去,這座城市依然承繼當年先鋒精神,在不同層面上開花結果。曼徹斯特市區並不大,當中有個區域直接命名為「同志村」,除了有眾多咖啡廳和特色小店,也有同志酒吧與變裝皇后表演,公園裡的涼椅坐著一個雕像,那是艾倫圖靈(Alan Turing),他是一名對現代人工智慧有偌大貢獻的偉大數學家,也是因為性向而在晚年被政府迫害、最終輕生的受害者,更是將被印上英鎊的人物。若當年工業革命定義了這座城市,艾倫圖靈也許是曼徹斯特想呈現給新一代的象徵,這位走在時代尖端,卻反遭逢時代殘酷對待的先驅者,現代人們選擇記憶,並且以包容與接納來歌頌這段歷史。
路上電車駛過,我搭了幾站後來到英國媒體城(MediaCityUK),這座建在運河旁的媒體園區集結了BBC、ITV等媒體,街上也常能看見戴著電視台識別證的員工,河的對岸便是曼聯主場「老特拉福德球場」,新與舊在曼城交會,充滿活力與能量。
現在的曼徹斯特,工業革命的煙塵只停駐於博物館,外頭城市仍然不斷前進,我在曼徹斯特待了三天,而這座城的故事還未完待續。
網頁版:https://reurl.cc/EZ87LR
#MediumWellLondon #05SEPTEMBER2021
IG: www.instagram.com/pengshaoyu
英國中部 在 李阿思浪跡天涯小筆記 - 英國闖蕩日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最近台灣疫情緊張,大家都還好嗎?希望你們都平安。
這陣子我專注在自己的生活上,適應新工作,還第一次挑戰背重裝,兩天一夜上山野營,練習拍照,也看了不少書。
因為自己容易受負面新聞影響而難過,所以我開始控制自己少用臉書,盡量跟社群媒體也有點社交距離。
沒想到生活又被疫情打亂了。
但比起生活上的不便,更多的還是感謝,感謝自己的家人朋友都很平安。
去年疫情剛爆發的時候,我在英國很恐慌,每天都在追蹤BBC和各式各樣的訊息,跟著批評首相強森,批評英國政府。在有死亡威脅的傳染病面前,人們都是害怕且憤怒的,畢竟每一個決策都攸關生死,面對死亡我們又常無能為力。
有一天,我無意間看到一則報導,提到了英國的Eyam小鎮,中文報導大多翻成「依姆村」。在17世紀黑死病在英國爆發時,光在倫敦就奪走了10萬人的生命。據說當時的一位倫敦商人,將裹著跳蚤的布料,帶到了英國中部的Eyam,交給當地的裁縫師,黑死病就此在Eyam擴散開來。當時Eyam只住著800多人,卻在牧師的號召下,自願封村隔離,還用石頭堆成了邊界,確保村民被隔離在牆內。讓人悲傷的是,最終全村近三分之一的人口死亡,存活者除了時刻面對死亡的恐懼,還得親手造墳,埋葬自己的家人。
因為Eyam村民的封村之舉,黑死病最終沒有蔓延到英國北部,拯救了英國無數人的生命。
當然這英雄般的無私壯舉,Eaym 被寫進了英國歷史教科書,也曾有人質疑是後世造神,穿鑿附會。但不可否認的,因為他們的封村,的確拯救了無數人。這故事很觸動我,我當時想著等疫情結束,我一定要去Eyam走走看看。(可惜一年多過去了,疫情都還沒結束。)
比起質疑或批評,我更願意去相信,人性的良善。
我不是專家,也沒有深入追蹤最近疫情的相關新聞,實在沒有立場去贊同或批評什麼言論。但我相信,面對第一次全球擴散又極不可測的傳染病,大家都在自己的崗位上竭盡全力,更感謝那些站在第一線的工作與醫療人員,每天都要冒著被傳染的高風險。也許決策有可能失誤,也許有些人真的很自私,但我更願意看見的,是為了阻止疫情擴散而努力守護台灣的人。
我們無法做什麼,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廢在家,名正言順當阿宅。不只保護自己,也保護別人。然後,大家一起平安健康好嗎:)
Ps. 大家要追劇推薦清單或是在家運動清單歡迎找我,這一年多來經歷多次在家工作與被隔離,我現在完全是Netflix追劇和在家運動專業戶了。
*我沒有去過Eyam,照片來自Eyam Museum。
英國中部 在 錄低香港 DocHK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思浩大談裸睡聽到尖叫嗌救命,英國舅父赤裸大奔救外甥!事後發現擺烏龍被瘋傳影片!(大家真瘋Show 2020)
危機面前,忘我奪門而出是人之常情。英國中部米德爾斯伯勒一名男子日前裸睡期間忽聞外甥女的尖叫聲,情急之下裸奔出門。結果原來是一場烏龍,閉路電視不但將過程盡錄,家人上周更上傳至網上分享,令男子大感尷尬。
29歲的梅菲(Nathan Murphy)當日早上在家中裸睡,聽到尖叫聲而驚醒飛奔下樓,及後聽到有人喊綁架,便誤以為11歲外甥女遇上壞人被綁架。體重逾114公斤的梅菲,於是急得想要駕車追蹤綁走外甥女的車之際,始瞥見外甥女正由街角走至。
相關影片:
1. 思浩大談前英國王妃梅根被踢爆,棄置愛犬喺加拿大,竟然因為狗仔唔鍾意哈利! (大家真瘋Show 202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gfCYv-dDrc)
2. 思浩大談Tvb東張西望被踢爆訪問造假,搵牛雜妹港姐演員扮OL!鄭秀文私心分享最值得跟!(大家真瘋Show 202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rUTXHw4qWc)
3. 思浩大談台灣重男輕女奶奶,要求龍鳳胎墮胎要仔唔要女,盛怒新抱怒摑奶奶兼離婚!(大家真瘋Show 2020)大家真瘋Show,2020,台灣,重男輕女,奶奶,龍鳳胎,墮胎,仔,女,新抱,離婚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eK1WA-NVm8)
#大家真瘋Show #2020 #裸睡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英國中部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果籽子:我覺得在金鐘的「真普選」交通燈也屬藝術品啊。
--------------------------------------
冷知識- 世上第一支紅綠燈:
.
「十九世紀初...據說當時在英國中部的約克城(York City),便是以紅、綠色衣裝,來表示女性是否已婚。及後,在英國西敏寺會議大樓前,常有馬匹撞到人的意外,當地人便借用了紅綠女裝的含意,設計了世界上第一支交通燈。由於成功大大減低意外,隨後世界各地也跟隨這種設計了。」(果籽子:單身女子要着一世紅衣...?)
.
【紅綠燈‧全球睇-徐影龍】http://bit.ly/19fmw1e
相關文章:
【蹺起手開車不遠矣?無人駕駛Q&A-姚子浩】http://bit.ly/1Ag6KJz
========================
全新副刊,推動知識文化多元。培養品味,立足香港放眼世界。不畏高牆,我們站在雞蛋一方。
《果籽》 栽種品味,一籽了然。 http://as.appledaily.com/
英國中部 在 安妮瘋古物- 明天安妮又要出征到英國中部的年度歐洲最大古董 ... 的推薦與評價
明天安妮又要出征到英國中部的年度歐洲最大古董展~ 整整兩天超級無敵大的古董展~ 早上5;30 就要夜黑風高的出發排隊去~ 大家要繼續鎖定" 安妮瘋古物"的動向喔~ 有想要 ... ... <看更多>
英國中部 在 Canaan K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英國中部 好落腳點, 安全, 交通方便/ 地區、治安、天氣、學校、工作分析// Area, safety, weather, school, job Analysis of Nottingham.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