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來最動聽的一句話
在英國如果沒有什麼孕期問題,產檢就是照兩次超音波,接著就是到41週過完了了才能安排催生。如果有大寶的話,在異鄉無後援的我們會非常痛苦,無法想像半夜衝去醫院來來回回被退貨,然後半夜要請保姆來陪娜娜過夜,英國的夜間人工是無法想像的貴啊!
剛剛朋友問我在幹嘛,我說正要前往醫院的路上,早上看婦產科(整個孕期第一次親眼看到婦產科門診),下午看乳房專科。先前我在醫院內的心理團隊有一個心理師,固定每個月會打給我討論心理健康情況,後期看到我整個崩潰邊緣便改成每週打給我。
心理師幫我寫信給婦產科醫生說我需要「催生」,可以讓我減少折磨,早一點催生的話也可以讓乳房醫師放手去用更強效的藥物-例如類固醇或孕期不能用的抗生素。今天我終於見到婦產科醫生本人,他第一句話:「我一直在跟妳的乳房專科醫生來回書信討論妳的案子,妳真的超痛苦對嗎?」
聽到這句話,眼淚馬上兩行留下來…..
「我真的覺得人間煉獄,懷孕教科書上說的痛我全部體驗到了,還加上罕見的孕期肉芽性乳腺炎,火燒奶般痛苦好幾週、吃不好睡不好。腳腫痛、睡不好、上週開始鼻塞塞到無法呼吸,今早起來連牙齦都痛起來!我失去了所有期待寶寶的喜悅,我好擔心我不會愛他。我是不是怎麼了?」
英國醫生崇尚自然,本來還想壓到39週在同意讓我催生,殊不知我這一落淚他馬上說:「妳所經歷的身體疼痛不可能讓妳專心感受幸福的,#妳生完就好! 9/1號你剛滿38週,就安排催生吧!生完妳要馬上退奶喔!」
得知可以預期催生,這真的是孕期最動聽的一句話,根本music to my ears啊!
滿意地走出婦產科產檢大樓,我走向旁邊的乳房專科大樓,繼續坐著空等看到乳房專科醫生的門診,今天他要評估是否提早讓我使用類固醇,但我可能會先要求撐到生產完再開始。
昨天才剛來乳房專科護士換藥,今天櫃檯人員看到我,就說「妳又來了!什麼時候卸貨?」我一說下週,她整個說「太好了!」她還透露說,當初他們乳房團隊讓我插隊進來,就是因為第一個接觸我的醫生到處跟同事說「有一個正在人間煉獄的孕婦,一定要先處理她。」要不然其實我可能等上幾個月都有可能。
現在的我,至少有個目標,就是好好照顧自己並且倒數計時!剩下一個禮拜,我居然什麼都沒準備,終於可以定下心來準備醫院待產包了!
影片為奶爸最近和我在重看甄嬛傳看到果郡王為甄嬛放滿天風箏,隔天就馬上寵女買了風箏🪁帶娜娜衝去旁邊的公園放風箏。
🤩台英兩國註冊公司開立發票代購:樂購倫敦-嚴選英國代購
🤪旅媽咪一家英倫生活IG追起來:phd_backpacker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巴打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5月20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dx0uftzlcq0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
「英國 專科醫生 人工」的推薦目錄:
- 關於英國 專科醫生 人工 在 PhD Backpacker - 旅博士媽咪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英國 專科醫生 人工 在 巴打台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英國 專科醫生 人工 在 關你Nurse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英國 專科醫生 人工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英國 專科醫生 人工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英國 專科醫生 人工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英國 專科醫生 人工 在 醫師薪資:臺灣勝英國- 考試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英國 專科醫生 人工 在 醫學治眼- 《英國做醫生係咪無香港咁辛苦?稅後 ...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英國 專科醫生 人工 在 英國讀醫途徑|成績參考|醫生人工低過護士?|做 ... - YouTube 的評價
英國 專科醫生 人工 在 巴打台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5月20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dx0uftzlcq0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本港醫生長期短缺,政府提出修例,為非本地培訓的海外註冊港人醫生,開闢免試回港執業路徑。業界保護主義,一直是解決本地醫生不足的絆腳石,莫說引入海外醫生,外地名牌醫學院畢業的港人子弟,若要回流執業,亦困難重重,簡單如豁免海外專科醫生實習方案,在醫委會也鬧出連場風波。修例讓非本地培訓的港人醫生回流,社會討論多年,一直原地踏步,光說不練,蹉跎歲月。「專業自主」不能與社會利益對立、成為抵制改革的擋箭牌。
蘋果頭條
傑斯女兒CC終於上了飛機,到外地繼續學業。可以預見,仍然被還押在赤柱監獄的傑斯,未來這幾天眼淚肯定特別多。他寫信給家人朋友一再提及,失去自由的日子,思念最難捱。我寫文想安慰傑斯:當你想起你的獨生寶貝女兒,比起哭,你更應該笑。離港前數天,我問21歲剛剛港大畢業的CC怎麼形容她與爸爸傑斯的關係?她想也不用想就衝口而出:「朋友!」單單這兩個字,已經足以羨煞多少為人父母者,何況CC的答案充滿內涵:「佢似一個朋友多過似一個老竇!好多好秘密、好私人嘅嘢都可以同佢講,佢會好open咁同我傾,例如中學畢業我第一次拍拖,我就好想好想同佢講,終於同佢講咗,然後分享我嘅感受⋯⋯而佢真係可以同我保守秘密冇話畀媽咪知。」
東方正論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移民對香港人來說並不陌生,不僅因為香港本身是一個移民城市,更因為九七前已掀起過一輪波瀾壯闊的移民潮。九七後「馬照跑,舞照跳」,一度吸引港人回流,詎料好景不常,回歸將近24年,香港沒有變得更好,反而愈變愈差,趕着出走的人絡繹於途,新一波移民潮愈演愈烈。哀莫大於心死,一個政府到底要無能到甚麼程度,市民對政治、經濟、民生到底要絕望到甚麼程度,才會對自己的家再無留戀?
星島社論
新冠肺炎疫情「清零」有望,本港昨新增一宗輸入個案,連續三日本地零確診。不過,上周六確診而感染源頭不明的四歲男童,多次覆檢均呈陰性或不屬確診個案,據了解,該男童入院後核酸檢測均為陰性,他的六名同住家人的抗體測試都是陰性,今日再做血清抗體測試,須要再做幾次抗體測試才可確定男童是否「假陽性」。若確認男童沒有確診,本港將近二十六日沒有不明源頭個案,有望成功「清零」。
經濟社評
本港新冠疫苗充足,惟接種偏慢,市民疑慮是一大障礙,但港府最新數據證明,沒發現任何死亡個案與打針有因果關係。全球已施打了超過15億劑新冠疫苗,倘有重大問題,在以色列、英國和美國等接種率高的國家及地區,亦肯定已無所遁形。港府如本報所提方向建議,今後將定期發放背景發病數據,惟望能令港人以科學為本,認定針劑安全無虞,及早打針防範變種病毒,為通關做好準備。
#AI #人工智能 #報紙 #社論 #明報 #蘋果 #東方 #星島 #經濟日報 #新聞 #每日新聞 #香港 #香港新聞 #epoch #times #hk #epochtimes #ntd #習近平 #爆料 #一國兩制 #林鄭 #直播 #香港直播 #香港人 #hk #hongkongnews #hklive #hongkong #隔離區 #新聞記者 #警員 #無可疑 #網友 #領事館 #中美關係 #中美冷戰
英國 專科醫生 人工 在 關你Nurse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我真係覺得佢講得好好!
宜家醫院都重係好似澳牛咁
雖然伙記態度未必係最好,
但野食係好食既🤟🏻
你俾d 海外既人免考試免實習咁黎
就者係將澳牛伙記變哂譚仔呀姐
唔係話譚仔呀姐就一定唔好🙈🙈
但你叫平時可以傾下計既譚仔呀姐而且要隨時隨地不停趕客走,重要用光速落單
譚仔呀姐做唔慣都係走🤦🏻♀️🤦🏻♀️
就算真係請左外地醫生
咁姑娘呢?supporting staff 呢?床呢?空間呢?
你係澳牛放十個譚仔呀姐就會清到條龍咩?
會請夠人架喇!
咁請咩人先,點樣為之夠先?
你請多十個譚仔呀姐
起碼要30個人跟住
重要係識得幫手睇呀姐有無做錯野
新仔又夠經驗去睇?(我無歧視新人架!我都有新過。。好難捱架!)
十個茶壺得2個蓋要人地沖100杯水
你加茶壺無用架喎
我無咁叻識俾咩suggestion
但第一件事
請唔好再好似擠牙膏咁擠醫療開支
但好似開水喉咁俾大白象
因為一切係由錢起
澳牛開唔到分店,又請唔到人!😖😖
哂氣
呢期都仲係見好多關於醫委會啊, 咩方案啊, 既報導
其實心入面真係諗
喂啊, 做咩要係咁搞我地啫!!!!!!!
(希望呢句都係其他同行既心聲)
(明明呢行就唔係淨係得醫生! 我有時真係對其他colleagues/allied health/姑娘覺得唔好意思, 明明就一齊捱緊)
你可能會話喂莫非你唔想香港D人有更好既medical care, D人睇醫生唔駛咁慘, 唔通你淨係諗住保護主義blablabla…
得啦, 唔駛諗住用一句看似道德既野就諗住可以矇混過關
三點, 第一不實際性, 第二係咁樣做解決唔到問題, 第三係會令問題嚴重化
- 不實際性
要一個外地醫科畢業既人黎香港醫院解決而家水深火熱既狀態究竟有幾不切實際, 唉, 我諗同蔡一智出黎認左佢一樣
首先係動機, 點解連本土D人流失率都咁嚴重既情況下一個外地畢業既人會想黎受苦
兩個可能性, 佢無諗住黎受苦, 或者佢響個邊撈唔掂
咁大佬啊, 而家就係想請人黎陪我地受苦啊嘛, 佢唔諗住黎受苦請黎有咩用啊
佢響個邊撈唔掂呢個我就唔講
跟著見愈黎愈多人/一d黨派話免實習免考試降低門檻提高吸引力
喂真係好Q燥, 而家賣藝啊? 做旅遊啊? 提高吸引力!? 降低自己既底線同專業性黎吸引人!? 醫生尚保存住既尊嚴就係基於咁多年既苦讀, 過左咁多既試, 仲要過埋痛苦既實習期, 先打做到個金身; 你而家話要考簡單D甚至有人話免試, 仲免埋個實習, 咁對本地醫生公平咩? 唔考過你又知佢地水平去到邊啊? 你又知唔知佢地響外地實習有無響香港地獄醫院既經歷啊? 就我所知各地實習既practice可以有好大分別; 有D地方可以輕鬆到好似個病房clerk咁, 有D地方houseman都可以開肚 (I do mean it); 要統一化最簡單就係響香港做返一年先啦~ 做intern都嫌辛苦仲點期望你幫手做前線醫生捱苦啊
其實對班外地醫生都好唔公平, 比人知佢地原來同本地薑有呢方面既差別, 咁人地覺得佢地既專業性會唔會有少少分別呢? 可能其實佢地滿腔熱誠諗住黎幫手捱苦嫁嘛, 就係想靠呢D香港入門試, 香港既實習表現黎話比人聽自己係掂既, 黎話比人聽自己係有專業性有尊嚴既, 黎啦你請我啦
咁你話而家呢班咁有心既人如何自處呢?
好啦梆得個幾年, 之後見公院辛苦, 你估之後點呢? 你公院係咪人工好D, 係咪無咁辛苦? 唔係, 連自己友都走啦
咁解唔解決到問題? 不切實際
Oh by the way
其實世界各地就算收外地醫生, 都要pass相關語文試
例如去英國要考ielts 7.5以上; 去韓國考韓文; 去日本考日文
廣東話黎講, according to Wiki, list of language proficiency tests
- Certificate in Chinese Language, HKU
- Diploma programme in Chinese as a foreign/second language, CUHK
不過我就覺得不如脆脆地考返個DSE中文睇下魯迅先啦
- 解決唔到問題
醫療制度可以有好多問題, 但唔係每樣都岩香港, 例如你唔會話香港要封紅包先可以醫病, 唔會話你個醫保唔夠錢包你斬腸開肚, 唔會話你最近間醫院響20公里外, 呢D就係例子點解外國既一套唔可以照搬落香港, 因為面對既問題可以完全唔同
香港最指標性既問題包括 1) 病房爆到訓廁所 2) 睇門診等兩年 3) 醫患關係既問題
其實講咁多咩放寬考試, 放寬實習, 簡單黎講咪即係輸入外勞
我地先唔好講咁樣既做法係咪妥當既做法,又當你不擇手段, 理得你質素點, 但係係咪真係解決到問題先
我想問香港如果聽日起多一倍專科醫生, 究竟病人係咪從此唔駛訓走廊?
呢個係一個簡單既茶記問題, 一間澳洲牛奶公司, 無論佢請多十個爆粗樓面, 條人龍都會響度, 因為鋪位唔夠大, 硬件唔夠多, 炒蛋整唔切, 除左樓面, 仲要請多D廚, 多D洗碗, 多D收銀, 所以請多D人最多係令到做既人輕鬆左, 唔會改變病人慘況; 無床既仍然係無床, 無得做手術既仍然係無手術室做
唯一可以解決呢個問題就係買埋隔離間文苑同麥文記 (呢個需要時間), 再請多D唔同既人手 (其他人手既問題因為傳媒make唔到noise所以唔講sosad), 同埋了解同控制人員留失既問題
(As a medical example, 就好似有條友trauma call係咁流血, 你唔止血, 淨係識去比血, 仲要淨比packed cell, 無上platelet FFP, 咁死緊啦)
門診等兩年呢樣同上面病房既例子一樣, 無硬件配合都係廢; 等兩年先有得睇既病究竟要多幾多人手先可以變成等年半呢? 而一個可以等兩年先睇既頸痛佢會唔會由兩年變等年半而開心左? 班醫生以為多左人手無咁辛苦但其實又係中晒伏, 多一個醫生立即按而家有既配額分多D比你, 而無人會研究究竟而家呢個配額份量合唔合理, 於是衝症仍然係要衝症, 睇5分鐘出返去有可能變成睇6分鐘, 有咩意思?
另外門診除左用黎睇新症, 亦要睇舊症, 人手多左, 病人會expect自己密D覆診; “喂又話多左人返工既? 點解我個膝頭退化都仲要隔兩年睇一次嫁” 好多情況穩定既病, 係需要更高層制訂一個統一而實際既guideline去跟住複診甚至discharge (不再覆診), 令前線容易解釋比病人聽, 亦到令呢D病唔會有D地方半年睇一次, 有D地方兩年睇一次, 更重要係令醫生夠膽響呢個醫患不互信既情況下出症, 如果唔係病人數量只會不斷增加
簡單黎講, 如果澳牛班伙記唔係咁落力趕你走, 你估而家條龍排到邊? 你可以話而家醫院唔係做餐廳喎, 但係不得不面對現實既係醫院同澳牛一樣, 資源係局限既, 分別係伙記可以小你, 你可以小醫生; 一出一入就係咁簡單, 若果無辦法安心令出症速度同入症相若, 條龍就會愈排愈長, 呢個係簡單既計算而已
呢D都唔係請多一倍專科醫生可以解決既事, 上述既例子不過是冰山一角,班友只不過係嘗試用請外勞呢個焦點拎走你既目光, 而唔去解決內部既問題, 而其實咁做都係合乎人性, 因為前者事實上比後者還要簡單好多
另外而家醫患關係已經咁差, 你諗下下次入到診症室個醫生淨係識英文, 識少少中文, 你用粗口小佢佢問你係咩意思, 又或者你以為自己識普通話, 佢同你講北京話, 咁你點? 咁你同佢醫患關係會好左定差左
要記住, 要解決澳牛入面既人流問題, 除左各方面既資源要配合, 你請個半島既waiter係幫唔到佢地, 因為第一佢唔夠快/效率, 第二佢唔係睇慣佐敦油尖旺, 佢唔爆粗, 本土文化同市民都會降低佢工作表現; 咁樣請個唔適合既人, 不如留返D錢出多D糧比其他人對士氣仲有用
- 問題嚴重化
將而家佢地嘗試用既性感標準套落本地醫生身上
真係鄧D本地黎緊既畢業生唔抵, 又唔見有人話香港醫學院D試咁難, 不如降低難度啦, 做houseman咁辛苦, 不如做半年算啦
真係鄧我地D前線MO唔抵, 又唔見佢話要增加下響公院做同train 專科既吸引力, 不如做少D時間啦, 不如加人工啦, 不如只要響香港醫院做MO就可以考個簡單D試啦
喂你知唔知你個頭同D外人講話降低門檻, 呢頭本地D專科專業試嚴到passing rate得兩三成人pass咋, 真係好心D人話我地對外人行保護主義既睇吓啦
真係鄧D中層specialist唔抵, 無啦啦多左一班明知好大機會唔會同你捱苦又或者幾年後會走既人同你一齊做野; 你留公院既又多左D無響香港捱過既人同你爭promotion, 你出私家又多左班人同你爭食
咁你係佢地你會點, 梗係趁佢地未出去之前走先啦, 快佢地一步搶餅啊嘛
咁你係本地中學生見行頭難左, 你會點, 仲做唔做
咁你係醫學生, 咁你係前線醫生, 你會點, 你士氣會點
我地考D試難到咁, 隔離個個話佢上年返黎, 個試都ok啊~ 又唔駛做intern咁~
出面醫學美容話你出黎啦又唔駛考專科試又唔駛oncall又人工高
咁你仲train唔train
我把聲咁細, make唔到d咩noise, 傳媒仍然係會係咁講輸入外地醫生有人話要降準有人話要保護啊, 政府繼續要應付佢地既壓力, 醫委會繼續比人內外夾攻
而其實根本個大標題已經錯重點, 只不過唔同界別既人都不約而同想就呢個話題繼續發揮, 於是無論醫委會結果係點, 一年之後真正問題仍然無被解決(甚至無人提起過), 病人繼續訓走廊, 唯一係想留響度做既人會愈黎愈少
就係咁
英國 專科醫生 人工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5月20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dx0uftzlcq0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本港醫生長期短缺,政府提出修例,為非本地培訓的海外註冊港人醫生,開闢免試回港執業路徑。業界保護主義,一直是解決本地醫生不足的絆腳石,莫說引入海外醫生,外地名牌醫學院畢業的港人子弟,若要回流執業,亦困難重重,簡單如豁免海外專科醫生實習方案,在醫委會也鬧出連場風波。修例讓非本地培訓的港人醫生回流,社會討論多年,一直原地踏步,光說不練,蹉跎歲月。「專業自主」不能與社會利益對立、成為抵制改革的擋箭牌。
蘋果頭條
傑斯女兒CC終於上了飛機,到外地繼續學業。可以預見,仍然被還押在赤柱監獄的傑斯,未來這幾天眼淚肯定特別多。他寫信給家人朋友一再提及,失去自由的日子,思念最難捱。我寫文想安慰傑斯:當你想起你的獨生寶貝女兒,比起哭,你更應該笑。離港前數天,我問21歲剛剛港大畢業的CC怎麼形容她與爸爸傑斯的關係?她想也不用想就衝口而出:「朋友!」單單這兩個字,已經足以羨煞多少為人父母者,何況CC的答案充滿內涵:「佢似一個朋友多過似一個老竇!好多好秘密、好私人嘅嘢都可以同佢講,佢會好open咁同我傾,例如中學畢業我第一次拍拖,我就好想好想同佢講,終於同佢講咗,然後分享我嘅感受⋯⋯而佢真係可以同我保守秘密冇話畀媽咪知。」
東方正論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移民對香港人來說並不陌生,不僅因為香港本身是一個移民城市,更因為九七前已掀起過一輪波瀾壯闊的移民潮。九七後「馬照跑,舞照跳」,一度吸引港人回流,詎料好景不常,回歸將近24年,香港沒有變得更好,反而愈變愈差,趕着出走的人絡繹於途,新一波移民潮愈演愈烈。哀莫大於心死,一個政府到底要無能到甚麼程度,市民對政治、經濟、民生到底要絕望到甚麼程度,才會對自己的家再無留戀?
星島社論
新冠肺炎疫情「清零」有望,本港昨新增一宗輸入個案,連續三日本地零確診。不過,上周六確診而感染源頭不明的四歲男童,多次覆檢均呈陰性或不屬確診個案,據了解,該男童入院後核酸檢測均為陰性,他的六名同住家人的抗體測試都是陰性,今日再做血清抗體測試,須要再做幾次抗體測試才可確定男童是否「假陽性」。若確認男童沒有確診,本港將近二十六日沒有不明源頭個案,有望成功「清零」。
經濟社評
本港新冠疫苗充足,惟接種偏慢,市民疑慮是一大障礙,但港府最新數據證明,沒發現任何死亡個案與打針有因果關係。全球已施打了超過15億劑新冠疫苗,倘有重大問題,在以色列、英國和美國等接種率高的國家及地區,亦肯定已無所遁形。港府如本報所提方向建議,今後將定期發放背景發病數據,惟望能令港人以科學為本,認定針劑安全無虞,及早打針防範變種病毒,為通關做好準備。
英國 專科醫生 人工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面對嚴峻疫情,世界各地政府對疫苗寄予厚望,冀透過群體免疫阻止武漢肺炎病毒蔓延,但市民對疫苗的信心亦是抗疫一大挑戰,《健康蘋台》帶大家看看疫苗能否為2021帶來曙光。
疫苗的面世速度太快?
武漢肺炎大流行之前,一般疫苗由研發至上市平均需要10年時間,武漢肺炎疫苗一年多便做到,是否太過兒戲?根據歐洲藥品管理局資料,以往疫苗生產的程序依序為:臨床前研究、第一至第三階段臨床研究、監管審核、批准上市至大量生產的程序,各個環節分開進行,單是審批就可用上一年時間,過程冗長。
鑒於今次疫情嚴峻,監管機構很早就為研製武漢肺炎疫苗的藥廠提供科學咨詢,包括如何設計試驗及取得有效數據。研發過程有部分階段重叠,監管機構也採取滾動式審核(rolling review),即藥廠在試驗中途一有數據就開始評審,不必等到完成所有程序,節省時間。另外,藥廠也冒着可能失敗的風險,在第三期臨床研究階段便提前大量生產和簽約銷售,務求疫苗一經通過,可以馬上配送到醫務所,展開大規模接種。
疫苗預防率要打六折?
港府預購的三款疫苗,分別是上海復星醫藥代理、美國輝瑞及德國BioNTech合作的「BNT162b2」,由北京科興控股生物技術公司生產的「CoronaVac」,及英國牛津大學及阿斯利康共同研發的「AZD1222」。根據第三期臨床研究初步數據,三款疫苗的有效率:
「BNT162b2」95%(兩劑疫苗)
「AZD1222」70.4%(兩劑疫苗,不論劑量);90%(先低劑量;後高劑量);62.1%(兩劑全劑)
「CoronaVac」未有數據,相信超過50%
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林緯遜解釋,疫苗研究的有效率是指預防病發(有病徵的武漢肺炎感染),而不是預防病毒接觸上呼吸道黏膜、在無病徵下複製及釋放病毒。「單純估計打疫苗後是否有機會感染,甚至在沒有病徵下傳播給別人的機會,確實要給有效率打個折扣。」政府專家顧問梁卓偉曾說,將疫苗效用換算做保護身體不受感染的能力要「打個六折」。林醫生指按世衞要求疫苗有效率達50%的標準,「複星疫苗及牛津疫苗就算打個折,保護力相當不錯。」
疫苗的基本原理
武漢肺炎病毒表面有一層包膜,與人類細胞融合便可感染人類。過程中,包膜上伸出的棘突蛋白(spike protein)首先會穿透細胞,猶如一把進入人體細胞的鑰匙,與人類細胞表面的「ACE2受體」結合。三款疫苗的主要功能,都是讓身體辨識病毒樣子,產生針對棘突蛋白的中和抗體(neutralizing antibody),使棘突蛋白失去功能。注射疫苗的常見副作用包括針口痛、肌肉痛、疲倦、腹瀉、頭痛、噁心。
科興滅活疫苗技術最成熟
三款疫苗當中,以科興「CoronaVac」使用的滅活疫苗技術平台往績最好,在季節性流感、小兒麻痹、甲型肝炎疫苗都用過,技術成熟,安全性高。惟林醫生指,滅活疫苗是將整個病毒透過加熱或化學處理殺死後注入體內,激發的免疫反應比較弱,相較其他技術平台,「抗體速度下降得比較快,保護時間較短,因此須添加其他佐劑成份,和施打加強劑補救,不過打幾多針、是否每個季度打,仍是未知之數。」
有人憂慮指滅活疫苗可能誘使免疫系統產生針對病毒其他蛋白的非中和抗體(non neutralizing antibody),導致免疫反應過量,出現抗體依賴增強反應(antibody-dependent enhancement),即從未染病人士接種疫苗後自然感染病毒,體內的非針對性抗體反而有利致病,使病徵更嚴重。林醫生解釋,登革熱疫苗曾出現此情況,故只建議曾染病人士接種登革熱疫苗,不過科興疫苗的臨床前研究有提及沒有此現象,待第三期研究數據可再判斷。事實上,此現象也可能於二次感染或遇上疫苗耐藥性病毒時出現。
復星疫苗產生抗體較精準
復星「BNT162b2」已經在英美展開大規模接種計劃。其mRNA技術是將經基因改造的病毒棘突蛋白核酸段(mRNA)注入身體,指導身體製造無害的棘突蛋白,引起免疫反應產生抗體,日後遇上病毒就能抵抗。林醫生解釋,mRNA技術的優點在於產生的抗體比較精準,因此免疫反應也較強。
不過,這項新技術以往未曾有大規模接種計劃使用過。「這是第一隻商業註冊mRNA疫苗,中長期影響未明,始終臨床研究只有數萬人,當提高接種率至幾千萬人,個別體質不同,罕見問題可能在接種兩個月後才出現。」過去一個月,英美報告數宗過敏反應個案,表徵包括呼吸困難及紅疹,懷疑與疫苗穩定劑成分聚乙二醇有關,當局建議有過敏史人士接種後留院半個鐘觀察。
牛津疫苗採用實驗階段技術
牛津「AZD1222」採用不可複製的黑猩猩腺病毒載體,插入病毒棘突蛋白基因,進入體內主導人體細胞製造對付棘突蛋白的抗體,理論上產生的抗體也較精準。此技術曾用於研發伊波拉疫苗,但停留在實驗階段於非洲控制疫情。不過,牛津在11月的第三階段研究,意外發現研究參加者接種比原劑量低的疫苗後更有效,雖然後來重做實驗證實兩劑疫苗注射全劑最有效,但仍未公佈最新的有效率數據。英國政府已批准當地時間1月4日讓國民接種牛津疫苗,標準劑量為兩劑全劑,建議相隔時間為4至12星期。英媒引述未刊登數據,指第一劑及第二劑相隔時間越長越好,可提升整體抗體水平。另有兩名參加者出現橫貫性脊髓炎,一人證實患多發性硬化症,另一宗原因不明。
疫苗可對付變種病毒?
病毒自爆發以來變種上千次,疫苗如何應付?林醫生解釋,病毒不斷複製自身DNA,過程出錯而發生變異屬無可避免。變異不一定對病毒更有利,純粹時間越長,累積越多變異,有機會出現更厲害的病毒株。早前在英國就發現一種新病毒株傳播能力更強,懷疑其棘突蛋白結構更容易結合人類細胞。林醫生指,針對小量且未必在關鍵位置發生的基因變異,疫苗仍然能夠發揮功效。香港對英國封關至1月10日,「疫苗起碼對大部份病毒株有保護能力,即使不幸感染,相信亦能減低病徵嚴重性。」而新變種病毒株雖然傳播力更強,但暫時未有證據顯示會更加致命。
德國BioNTech藥廠稱如有需要,六星期內可調整疫苗成份,對付變種病毒株。林醫生解釋,mRNA利用人工製造的基因片段,要改變基因組成較容易。相比之下,科興「CoronaVac」使用的滅活疫苗技術,須利用新病毒株去製造另一批疫苗,理論上過程比較繁複。
打完疫苗等於疫情結束?
群體免疫是防疫重要一環,政府預購的疫苗預計2021年足夠供應全港人口,是否六至八成人有抗體就等於疫情結束?林醫生解釋,理論上最理想為八成人同一時段接種疫苗,社區內的群體免疫力才是最高。目前來說,三款疫苗保護時限、加強劑的劑量及相隔時間有待考證,市民在不同時段接受保護,似乎難以估算群體免疫人口。臨床研究亦未覆蓋16歲以下小童,及沒有足夠研究孕婦注射疫苗反應。「還要視乎外國的疫情控制,或多或少會有輸入個案,相信2021年要戴口罩的機會仍然非常大。」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疫苗 #醫生 #群體免疫 #變種病毒 #口罩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英國 專科醫生 人工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12月16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APf7jmLfnLw
明報社評
香港抗疫陷苦戰,單日確診病例過去數天雖能勉強保持雙位數,可是不明源頭個案眾多,留院重症患者除了人數見新高,更有年輕化之勢,不少人誤以為只要年輕兼無長期病,就算染疫也可以很快無事,真實病例卻說明,倘若忽略病徵延遲醫治,病情可以急速惡化,甚至有生命之虞。當下社區存在大量傳播鏈,市民必須避免高風險群聚,即使冬至聖誕將至,所有人亦得嚴守抗疫紀律,不能掉以輕心。外圍疫情未見改善,最近英國南部發現變種新冠病毒株,涉及逾千宗感染個案,當局不排除新變種的病毒傳播能力更強。現在正是本港留學生從歐美返港的高峰期,港府必須密切留意病毒變種情况,做好外防輸入把關。
蘋果頭條
中國最大票務網站貓眼娛樂(1896),正式奪得康文署票務系統及營運服務標書,惟總代價竟然低至9,170萬元,比7年前更便宜;在康文署營運服務近14年的購票通(Cityline)直言相同價錢在港聘請相關IT人才及資源存相當難度,其將於2021年底黯然退場。市民欲訂票紅磡體育館、伊利沙伯體育館等28個場地,必然經過中資關卡。有專家憂心用戶私隱事宜。康文署票務系統及營運服務今年初重新招標。知情人士指共有4間公司入標,除貓眼娛樂及爭取續約的購票通外,亦有新世界(017)旗下快達票及本港初創公司iMusic,各間公司擬邀香港寬頻(1310)及電盈(008)在技術層面上合作,令競爭白熱化。
東方正論
昨日本報頭版報道葵涌天台貨櫃屋事件,問題核心源於房屋供應短缺,基層排隊等上樓,但政府起公屋進度緩慢,造成輪候公屋時間愈來愈長,致令僭建天台屋亦有人爭相租用,否則難道舉家瞓街?政府經常喊窮,警告未來財赤連年,然而香港家底本來特厚,過往豐盛經濟成果到底去了哪兒?原來統統都給政府倒錢落海,更可惡是受惠的並非香港市民,而是破壞香港治安的假難民。今年首9個月被捕的非華裔人士有2,225人,較去年增加,其中持行街紙被捕的人士共有641人,增幅近三成,涉及觸犯刑事罪行包括店舖盜竊、爆竊、傷人以及毆打等等。
星島社論
新冠肺炎疫情反覆,本港昨新增九十八宗個案,當中八十九宗均為本地個案,包括三十宗源頭不明個案。本地群組繼續擴大,其中最令人關注的是大埔豐年樓外傭宿舍群組。相關群組昨再添十人確診,有六名為曾到外傭宿舍的外傭,而四人則為日前確診外僱的僱主一家,包括一名六個月大嬰兒。相關群組至昨日已有十二人確診,衛生防護中心表示,截至昨日共追蹤到三十三人須接受強制檢疫,另又指示上月十五日或之後到訪過豐年樓1C單位兩小時以上人士要接受強制檢測。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認為,當局未有針對外傭提供恒常檢測,或會成為防疫漏洞,建議停留外傭宿舍的人士要強制檢測。
經濟社評
中國公布11月經濟數據,顯示復甦勢頭持續,惟中國經濟增長回暖並不能帶動環球經濟復甦,因中國本身仍存在眾多挑戰;當局最近提出需求側改革,希望藉此釋放消費力和民間投資,促進內循環,為未來經濟增添新動能。繼早前公布11月出口(美元計價)按年增長21.1%,創近3年新高後,國家統計局昨天公布的11月份固定資產投資按年增長2.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按年增5%,均創下年內高點,反映三頭馬車(出口、投資和消費)繼續回暖。統計局更預期第四季GDP增長進一步加快,中國今年成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英國 專科醫生 人工 在 醫學治眼- 《英國做醫生係咪無香港咁辛苦?稅後 ...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英國 做醫生係咪無香港咁辛苦?稅後收入低過香港咁多,工作壓力是否正比?》 首先,於英國NHS 工時上受EWTD 限制(European Working Time Directive) ,(紙面上) 每週 ... ... <看更多>
英國 專科醫生 人工 在 英國讀醫途徑|成績參考|醫生人工低過護士?|做 ...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做私家 醫生 賺大錢? 英國 香港護士協會Hong Kong Nursing Association UK. ... <看更多>
英國 專科醫生 人工 在 醫師薪資:臺灣勝英國- 考試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R1第一年住院醫師,像大科,能去到170-190萬。小科比較低,畢竟大家看重的是專科完訓後的薪資。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