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動客庄」指揮來簽到~~
今年的國樂頻道有什麼亮點呢🌠🌠
由臺灣國樂團NCO培力青年指揮家
游家輔、陳奕全~~擔任「樂動客庄」演出😍😍
💎💎家輔和奕全的粉絲們千萬不要錯過囉!!
演出場次:
游家輔:110年4月20日至21日
陳奕全:110年4月23日至24日
簡介🍀🍀
「指揮手勢細膩有力,管弦樂間的平衡感也控制得不錯」
- NCO青年指揮比賽媒體評委
游家輔:畢業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系碩士班,主修指揮,師事徐頌仁教授;指揮曾受 Jorma Panula、Gabor Hollerung、Andreas Delfs、Mark Gibson、Neil Varon、呂紹嘉、閻惠昌、許瀞心等大師指導。
曾指揮台北愛樂歌劇坊羅西尼《塞維爾的理髮師》、董尼才第《愛情靈藥》、《冒牌婚姻》、威爾第《弄臣》、《茶花女》、貝利尼《卡普雷提與蒙泰奇家族》及古諾《羅密歐與茱麗葉》歌劇選粹音樂會等,並多次首演指揮台灣傑出作曲家之作品,如王乙聿《弦情旅記》、梁啟慧《光和影》等;同時也不斷地參與各類音樂製作,如作曲及編曲等,作品包括管弦樂曲《台灣狂響》、《四月望雨》狂想曲、《老鼠娶親之公主不想嫁?》兒童歌舞劇等。
2015-2016年連續兩年獲得香港中樂指揮大師班「我最喜愛指揮」之獎項;2016年臺灣國樂團【菁英爭揮II】青年指揮比賽「第一名」及「最佳魅力臺風獎」;2017年入圍第三屆國際中樂指揮大賽複賽,並於11月與小提琴家蘇顯達及鋼琴家葉綠娜合作演出石青如《破曉・大稻埕的天光》雙協奏曲;2018年7月受邀參加竹塹國樂節演出,並指揮新竹青年國樂團、9月受邀擔任「左涵瀛聲樂獨唱會」助理指揮,並與基希諾烏國家歌劇院藝術總監指揮尼柯萊耶・督侯達儒合作演出,深獲佳評;2019年3月再度與小提琴家蘇顯達及鋼琴家葉綠娜合作演出,蔡英文總統亦受邀出席,讚賞「看見這塊土地上的人們,以自己最擅長的方式,敘述自己的故事,這就是最令人感動的事情。」;2019年7月帶領臺北市立介壽國中弦樂團參加「維也納國際青少年音樂節」,於金色大廳(Musikverein)演出並獲得第一等級「Outstanding Success」的成績。
曾任台北市交響樂團執行排練指揮,現任蘭陽交響樂團音樂總監、台北愛樂少年樂團指揮、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助理指揮、台北愛樂歌劇坊助理指揮、藝享愛樂室內暨管弦樂團駐團指揮及臺灣國樂團特約指揮助理。
簡介🍀🍀
陳奕全,新竹市人,畢業於新竹中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碩士班。研究所期間主修管弦樂指揮,師從許瀞心教授,並曾於大師班受呂紹嘉、洪毅全、閻惠昌、葉聰、鍾安妮、王雅蕙、下野竜也、高関健、余隆、Alexander Rudin、Harold Farberman、Lawrence Golan、Mark Gibson、Sir Neville Marriner、Gábor Hollerung等著名指揮家指導。2015、2016年二度入選臺灣國樂團「青年指揮培訓計畫」正式學員,並榮獲《2016菁英爭揮-青年指揮決選之夜》第二名。2018至2020年,擔任臺灣國樂團年度特約指揮助理,並於2020年入圍第4屆國際中樂指揮大賽、第11屆布加勒斯特國際指揮大賽 (International Conducting Competition Jeunesses Musicales Bucharest)(因疫情賽事延期)。2002至2013年於新竹青少年與青年國樂團演奏竹笛,曾隨團與閔惠芬、孫凰、馮少先等著名演奏家及黃曉同、閻惠昌、陳澄雄等國內外指揮家進行演出,並深受劉江濱老師形塑的樂團聲響概念影響,獲益匪淺。
🌷🌷🌷🌷🌷
4月份17個場次,下午&晚上&假日🎶🎶🎶
歡迎大家挑選自己喜歡的時間
和NCO一起用國樂訴說臺灣最美的故事🎀🎀🎀
✨活動日期:4月13日~17日、20日~24日。
✨活動時間:每場次40分鐘。(詳細時間請點選報名連結)
✨活動地點:臺灣戲曲中心小表演廳3202排練室
(臺北市士林區文林路751號)
✨報名連結:https://reurl.cc/OXAdDr
📍每位觀眾進場:
✅量體溫
✅酒精消毒
✅戴口罩
注意事項(已報名觀眾請密切留意簡訊):
1️⃣每場次報名人數若未達最低人數或如需配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需要適時滾動修正,將取消或合併場次,演出前二周或演出前一天將再另行通知。
2️⃣如欲異動/取消,請留言在臺灣國樂團FB給我們喔!!
📞活動聯繫:臺灣國樂團行銷推廣-蔣小姐、電話:02-88669649
#臺灣國樂團NCO
#國樂頻道
#樂動客庄
茶花女英文 在 我是江老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我是簡總監的小粉絲啊啊啊啊!
今天圓夢啊啊啊啊!
感謝衛武營給我機會,讓我和簡文彬總監做了一個訪談,和大家度過了一個非常棒的下午時光!
今天和大家聊聊衛武營開幕以來每一年演的歌劇,看著總監神采飛揚的聊著每一個歌劇製作背後的故事,
為什麼堅持每一年都那麼認真的製作歌劇?
遇過什麼樣的困難?
堅持達成的目標是什麼?
記得在布列頓「戰爭安魂曲」的回顧影片,國外的製作團隊對台灣的演出者們讚譽有加:「台灣的合唱團員是我見過全世界最專業最棒的一群,因為他們不像在國外有那麼多的機會演出,同樣的製作國外可能演14場,但是在台灣可能只有2場,每一個人都用生命把握著這個可以上台的機會,真的讓我非常感動!」
是的,在台灣這些藝術家、音樂家們仍然用最專業、最大的熱誠來製作每一部作品,
將一切能量在舞台上綻放呈現給觀眾,
看到這一段我差點在訪談當眾落淚,好感動!身為台灣人覺得自己真的好幸運而且以台灣為榮!
我非常欣賞簡總監有好多新穎又開放的想法,
剛去完衛武營演出的我有非常深刻的體驗,
每一次到高雄演出都能夠感受到高雄一直在改變,
讓所有人的生活與藝術有更緊密的連結!
3/18、19、20、21即將在衛武營開演的茶花女,
希望大家能走進劇院,
欣賞這些台灣驕傲的音樂家們的演出!
然後我偷偷提供一個折扣碼,
原本只給今天去聆聽講座的人,
但是我硬凹來的😂
強大折扣碼:0227ONLY
(前面四個是數字,後面四個是大寫英文)
有效時間只到今天晚上23:59,
過12點就失效了!
不要錯過灰姑娘馬車的大家趕快上車😂
🔥手刀購票連結🔥
(IG購票連結放限動)
https://www.opentix.life/program/1336866599791276036
#照片有像結婚照的感覺哈哈哈
#我還問總監可不可以下次給我唱女主角
#他很公正的說我可以參加甄選
#那麼公正也是太有魅力哈哈
#我是江老師
臺中國家歌劇院 National Taichung Theater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 National Kaohsiung Center for the Arts - Weiwuying
茶花女英文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歐陽娜娜「挺獨」?後真相時代的荒謬與諷刺
朱立安/教(嘉義市)
台灣藝人歐陽娜娜在中共「十一」晚會登台演唱《我的祖國》。有網紅誤以為歐陽娜娜唱的歌是一首捷克民族主義交響詩。圖/翻攝自微博
真相就像三隻小豬寓言的磚頭,大野狼無法吹倒堅固磚房子,可是當磚頭不小心落下來砸到我們自己的腳,還是會痛。美國大選辯論前夕傳出川普逃稅的消息,那不是新聞,對於選情的殺傷力不比蔡英文「論文門」多到哪裡。美國早就有媒體訪問川普支持者,也都指出,無論多麼荒腔走板,「川粉」仍把川普的謊言奉為圭臬。
海那邊有川普,海這邊有川普同路人。川普世界裡,連密西西比河與俄亥俄河究竟哪條主流哪條支流,簡單明確的事實,都扯上種族、投票。借用學界新語彙,「後真相」世界,什麼話是真的、是對的,似乎不再重要。而海這邊的台灣,指鹿為馬以論證主旨的情況也愈來愈普遍。
最近因歐陽娜娜等藝人將在大陸唱《我的祖國》,政論節目連番議論。有謂,《我的祖國》是一首捷克民族主義交響詩,獻唱那首是「為台獨的未來盡心力!」我看了立即聯想到,四年前,蔡英文當選總統,剛巧高雄上演《茶花女》,也有人在媒體撰文倡議「女總統時代應拒看茶花女!」卻張冠李戴,把蕭伯納話劇當威爾第歌劇,最後是媒體編輯出來道歉。一個月前,美國官員來台致詞失誤,大學教授跑出來護航,硬想把黑的辯成白的。
現在,新聞沸沸揚揚那首《我的祖國》,不是史麥塔納的交響詩。雖然藝人要唱別的歌曲,退幾步想,這闕交響詩確實如《湯姆叔叔的小屋》講美國黑奴史、《推銷員之死》批判資本主義,在大陸中小學是常被提及的作品,而其中所謂「民族主義」,並非聽到獨立兩字就高潮那樣膚淺。
幾千年來,歐陸各統治者曾流行把子女遠嫁外鄉,一方面讓權力開枝散葉,另方面避免近親通婚,所以很多統治者和民間講的語言不同,這其實是帝國主義,好比日本殖民者與台灣之不同(當然也有把日本當祖國,日語當母語者,表過不述)。到了十九世紀中期,德文地區涵蓋奧地利、匈牙利、波希米亞、摩拉維亞等等,每個小地區由說德語的貴族統治。後來隨著工業發展帶起經濟繁榮,民間興起以民族、語言「同種同文」整合的文化內聚、自我表述。若我們今日以同文同種整合去類比,更適切的是,等不到日本敗亡就貧病而死的《望春風》作者鄧雨賢。
民族主義比字面複雜,足以連篇累牘,此處僅補充那首交響詩的小軼事。史麥塔納音樂特色是抄借民謠,佐上德式技法譜成宏大樂曲。然而即使爭取政治獨立者,也往往難在藝術文化裡蒸餾出高純度的民族意識。《我的祖國》裡最有名的旋律,像極了以色列國歌,但那段旋律可溯源至文藝復興後期的義大利,而且在中歐傳唱各語言版本。如果史麥塔納真的小鼻小眼,那他的音樂早就跟著在一八四八年他參加的失敗的軍事起義一起消失了。
我很慶幸能在所謂的民族主義音樂裡聽到更多大同世界,也很厭倦那些在媒體胡言亂蹭文化的網紅。如果那是反諷,顯然也只是自嗨。但「後真相時代」,網路連客觀事實都有假,人們還能相信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