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時未知感染源頭
全文:https://www.post852.com/?p=304318
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今日再次召開記者會,公布今日新增3宗武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個案,其中2宗是本地個案,為23日以來首次出現本地感染。累積個案現為1,051宗,包括一宗懷疑個案。
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表示,第1,049宗個案患者是一名66歲家庭主婦。她在本月8日發燒,之後兩日在家中休息,11日到伍若瑜夫人普通科門診求醫,並取得樣本瓶採集深喉唾液樣本,翌日交還樣本瓶,至傍晚測出陽性反應。患者與家人住在荃灣梨木樹邨第五座,平日主要是早上到荃灣楊屋道街市買餸,然後會到兒子位於荃灣街市街10號的卓明樓住所,幫助照顧孫女,沒有其他特別活動;她到街市時都會戴口罩。
張竹君稱,梨木樹邨與卓明樓兩個家庭共有8人,全部都被列為緊密接觸者。其中4人有少許病徵,中心已安排他們入院,安排其他人入住檢疫中心期間,發現有3人發燒,於是改為安排入院,即最後只有一人入住檢疫中心。目前只有患者的5歲孫女確診,為第1,050宗個案,外6人檢測則為陰性。
張竹君續稱,該名患者的活動範圍較少,但中心明白經過多日後再次出現本地個案,市民都會比較關心與緊張,故此想趁機擴大化驗所監測,向住在兩棟大廈的居民派發樣本瓶,以便調查社區感染情況。中心亦會安排接觸過患者的攤檔職員留下樣本化驗。她強調,不代表源頭一定是大廈。
至於第1,050宗個案患者,則是在本月11日開始咳嗽。患者在2日及9日曾去過荃灣日朗坊的補習社,同場有一名教師及一名同學,全部都有戴口罩,不算是密切接觸者,但由於屬本地個案,中心會安排他們兩人,以及當時在場的補習社職員和學生接受檢測。患者亦在9日到過大角咀富榮花園8座的婆婆住所食飯,有10多人出席。由於其嫲嫲在8日發燒,所以患者在9日後都住在婆婆家中,婆婆的家人都是密切接觸者,中心會安排他們接受檢疫。
第1,051宗個案患者是一名34歲男子,3月12日至5月8日獨自巴基斯坦探親,沒有接受過確診病人,同住家人沒有不適。患者在巴基斯坦前往卡塔爾,再於9日乘搭QR818返港,當時在機場留過樣本檢測,由於結果呈陰性,所以入住檢疫中心,至昨日發燒轉送醫院,今日確診。他在檢疫中心獨自住,故沒有緊密接觸者。
中心提醒市民提高警覺,有少許病徵就要求醫及接受檢測,會向私家醫生發信,要求他們盡量安排有輕微病徵的市民接受免費檢測。中心也會在本周五(15日)後進一步加強化驗室監測計劃,為機場工作人員提供免費檢測服務,希望早日發現個案,減少社區爆發的風險。
#852郵報 #武漢肺炎 #衛生防護中心 #本地感染 #緊密接觸者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錄低香港 DocH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專業管理人 我入黎唔係識朋友 (D100 為食麻甩騷) 專業管理人 我入黎唔係識朋友 (D100 為食麻甩騷) 相關香港新聞:...
荃灣醫生普通科 在 容海恩 Eunice Yu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新民黨與食物及衞生局會面
關注公營醫療服務、野豬肆虐等問題
昨天(29日)下午,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女士,聯同副主席容海恩立法會議員、副主席沙田區議員潘國山先生、八位區議員及七位社區發展主任,與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教授、副局長徐德義醫生等七位官員會面,反映新民黨對公營醫療服務、環境衛生等各種問題的關注,要求食物及衞生局認真跟進及盡快改善,提高公共衛生水平,保障市民健康。
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說:「新民黨一向關注香港的醫療及公共衛生問題,很高興今天,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教授、副局長徐德義醫生 等七位官員與我們會面。我們反映對公共醫療政策、資源規劃、基層醫療服務的關注,期望食物及衞生局為香港市民的健康著想,認真檢討及跟進。」
山頂野豬出沒
葉劉淑儀指出:「山頂、寶雲道一帶有野豬出沒,野豬很大隻,會嚇壞居民、家傭及小朋友,希望當局了解,是野豬繁殖力強?抑或因為山頂地盤多、 斬了樹,影響了野豬的生態環境?希望當局認真跟進及處理,減低對山頂居民的滋擾。」
除了山頂,元朗區議會副主席王威信及灣仔區議員李文龍均指出,元朗及天后一帶,野鳥野鴿十分多,對環境衛生的影響很大,更有機會傳播疾病,希望當局從教育及執法著手,雙管齊手,減少市民餵飼野鳥。
沙田區議員唐學良則指出沙田例如美田邨野猴肆虐,入邨入屋,而且數量愈來愈多,要求當局加大力度,控制野猴數目。
專職醫療體系職位不足
葉劉淑儀續說:「很多前線醫護人員反映,專職醫療體系,包括前線護士、藥劑師、物理治療師,或臨床心理學家,職位都不足,例如藥劑師編制不足以吸納所有畢業生,造成人才錯配,期望當局做好長遠人手規劃及資源分配 。」
社區發展主任、香港執業藥劑師協會副主席吳彬彬亦指出:「2012年前,香港中文大學每年有三十位藥劑畢業生,當時醫管局可以盡數吸納。可是現在,中大及港大每年出產七十位藥劑畢業生,惟醫管局職位有限,每年仍只是吸納三十人,累積大量過剩藥劑畢業生『入唔到行』,需轉而做配藥工作,甚至失業,浪費人才,要求當局正視。此外,希望當局考慮把藥劑師服務納入長者醫療券內,讓藥劑師為長者提供專業藥物顧問服務,保障長者健康。」
推動基層醫療
新民黨副主席容海恩立法會議員、副主席暨沙田區議員潘國山、西貢區議員譚領律及社區發展主任劉聖雪均指出,醫院急症室輪候時間及專科門診檢查排隊時間過長,建議當局提供夜診服務甚至二十四小時門診服務,以分流急症室的人流。同時建議醫管局把有限度醫生註冊計劃擴展至普通科醫生,以增加前線醫生的人手。
長遠而言,新民黨要求當局開設衛生署社區醫護中心,推動基層醫療,除了醫生和護士,團隊還需包括中醫師及營養師、物理治療師、藥劑師等專職醫療人員,為市民提供一站式日常醫療服務。
社區發展主任鄧道昆非常關注北區醫院的實際運作情況:「由於北區以基層市民為主,再加上過境使用者,北區醫院作為地區醫院的負擔很沉重,持續人手不足增加醫療事故的風險,難以保障居民健康,期望當局加快北區醫院擴建計劃。」
社區發展主任郭靜然建議推出流動醫療車,為偏遠地區居民提供例如洗傷口等一般醫護服務。
擴展牙科服務
東涌區議員傅曉琳及沙田區議員黃宇翰關注社區牙科服務不足,例如擁有七十萬人口的沙田及九萬人口的東涌,同樣沒有公營牙科診所;居民要山長水遠到荃灣牙科診所輪候,費時失事。要求當區正視牙科服務對市民,特別是長者的重要性,投放更多資源,增設更多地區公營牙科診所。
元朗區議員黃卓健反映,現在很多私家醫生未能取得足夠的特敏福等藥物,流感針亦存貨不足,導致私家醫生莫可奈何地要把病人轉介到公營醫院,故始終未能減輕公營醫院的負擔,情況讓人憂慮。
屯門區議員甘文鋒關注醫管局各聯網資源分配不均,特別新界西聯網所獲得的人均資源最少,對屯門及元朗的居民甚為不公。據悉醫管局正研究香港的人口模型,以制訂長遠分配資源的策略 ,希望顧問盡快完成有關研究,未來可更公平地規劃聯網資源分配。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教授回應積極,表示會責成相關官員跟進上述各個問題。
* 出席的新民黨區議員及社區發展主任包括:
潘國山先生 新民黨副主席、沙田區區議員
王威信先生 元朗區區議會副主席
李文龍先生 灣仔區區議員
黃宇翰先生 沙田區區議員
唐學良先生 沙田區區議員
譚領律先生 西貢區區議員
黃卓健先生 元朗區區議員
甘文鋒先生 屯門區區議員
傅曉琳女士 離島區區議員
劉聖雪女士 社區發展主任
鄧道昆先生 地區發展主任
郭靜然女士 地區發展主任
吳彬彬先生 社區發展主任
夏劍琨先生 社區發展主任
張栢源先生 社區發展主任
陳健浚先生 社區發展主任
荃灣醫生普通科 在 容海恩 Eunice Yu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新聞稿
新民黨關注
公院過度擠迫 人手不足 醫管局需改革
因應夏季流感持續,多家公立醫院內科病房已達飽和,醫療人手不足,嚴重打擊公立醫療系統及影響病人權益,新民黨今天(5日)舉行記者會,交代近日經實地視察的情況、公立醫療系統面對的問題及建議可行的改善方案。
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女士昨晚先後與西貢區議員譚領律先生、元朗區議會副主席王威信先生及社區發展主任郭靜然女士,到近日公立醫院使用率達高水平的三家公立醫院:新界東威爾斯親王醫院、新界西博愛醫院及屯門醫院進行實地視察,了解醫護人員工作的情況、病人輪候及使用情況。
葉劉淑儀女士說:「我們留意到今年夏季流感高峰期是非常嚴重,往年夏季流感高峰,個案有千多宗,今年則有萬多宗,升幅已達九倍。而今年5月5日至8月2日期間約三個月內,成人嚴重流感個案有431宗,死亡個案有304宗,佔比例非常大。多家公立醫院非常擠迫,我們見到食衛局陳肇始局長近日頻頻巡視公立醫院,與前線醫護人士座談,顯示政府知道事態嚴重。」
新民黨關注新界東醫療項目
新民黨副主席暨沙田區議員潘國山先生表示,「沙田區很多居民反映,目前當區面對醫療服務的問題,第一是醫院急症室輪候時間過長;第二,專科門診特別的檢查排隊時間過長;第三,就診後取藥時間過長。」
「我們希望沙田區能夠有二十四小時門診服務,提供夜診服務,某程度可以分流急症室的人流。第二,專科檢查方面,政府應有長遠規劃,包括引進新的醫療儀器去使用。第三,藥房服務應盡快智能化。早前我們去深圳參觀過香港大學深圳醫院,那裡的藥房智能化做得非常好,這些都是香港的醫療機構值得學習引進的方法。」潘國山議員總結。
西貢區議員譚領律先生表示,「普通科門診方面,醫管局早前落實公立醫院急症室加費,是為了減輕急症室的使用壓力。我們同時亦要求增加普通科門診服務,令有需要的病人及早得到適切的治療。昨天葉太與我去視察的醫院,見到內科病房的病床非常擠迫,所有走廊可以放的位置都放了病床,醫護人手壓力非常大。如何舒緩病床壓力,醫管局長遠應有好的規劃之外,如何令病人可以及早得到治療,亦有助舒緩病床不足的壓力。」
譚議員補充:「新界及離島現時有三十六間普通科門診的診所,但只有十二間提供夜診服務,而服務時間只限去到平日晚上九時半。政府應考慮增加普通科門診服務,令病人及早治療。另外,很多長者反映,很難去預約普通科門診,我們與醫管局多次反映,應改善有關預約系統,方便長者使用普通科門診服務。」
新民黨關注新界西醫療項目
元朗區議會副主席王威信先生表示:「醫療服務不足,新界西可算是重災區。新界西一直面對醫療人手不足的問題,曾經博愛醫院雖有足夠床位,但醫護人手不足去開設床位。而面對人口不斷增加,政府的人口政策,現時銳意發展新界西,加上人口老化,這個問題要正視,政府應適當地考慮引入外地的醫護人手,就此進行深入的探究。」
「昨晚我們去視察博愛醫院,雖然情況未如另外兩家醫院嚴峻,估計因為天水圍醫院目前已投入服務有關。但長遠而言,醫療服務、醫院、外科診所應增加,特別在區議會層面,我們討論過新界西比較欠缺私家醫院去分流病人,新界西暫時只在荃灣區設私家醫院,以往有些私營醫療團體,嘗試要求在元朗區開設醫院,找過區議員去討論方案,但最終沒有成事,估計可能是找尋土地,成立醫院或診所比較困難有關。我們建議政府應考慮在地區規劃及土地發展方面,撥出土地發展醫院用途,應付人口需要。」王威信議員總結。
關注人口老化對醫療需求大增
青年委員會副主席、於公立醫院工作的葉沛霖醫生表示:「由今年5月到目前,流感個案之中,六十五歲或以上長者屬嚴重個案比例為77%,而衛生防護中心的報告指出,今年流感數字特別高,其中一個原因可能就是人口老化有關。過去五年,六十五歲以上人口增加十八萬人,如將今次夏季流感數字,與香港未來人口趨勢的數據作比較的話,根據政府數據,現時人口為六十五歲或以上長者,佔整體人口16%;到2024年就到23%;2034年就到30%。即是說,六十五歲以上人口增加十八萬人,已令疫情及對醫療系統的壓力增加,而在未來幾年時間,當長者人口進一步大增,對醫護的需求將會更加大!」
葉沛霖醫生亦關注,「按醫管局目前對醫療資源投放的規劃,很大程度是受到政府的財政預算影響,多於長遠人口變化或醫療需求去作規劃。但培訓醫療人員需要很多時間,培訓醫生到他們完成實習及正式註冊,實際需要七年時間,政府由現在開始,應考慮這些因素去培養醫護人員,否則長遠醫療人手都會不足。」
社區發展主任、註冊營養師郭靜然女士表示:「之前我在公立醫院工作過一段時間,對於新界西醫院聯網問題,最近財委會通過擴建或重建屯門醫院手術室大樓的計劃,預計到2020年至2021年可提供九個額外的手術室,但隨著新界西的發展,包括洪水橋及新界南的發展,相信屆時對醫療服務的需求將大大提升,希望醫管局可按照地區人口比例,分配足夠的資源,確保屬於醫療壓力重災區的地區有足夠的資源,去聘請足夠的前線醫護人手,減輕他們因人口增加而面對的工作壓力。」
葉劉淑儀女士表示,「我們收到很多前線醫護人員投訴,工作壓力太大,瀕臨崩潰,因此我們昨天在三家公立醫院視察,主要針對個別的分科。例如屯門醫院內科人手不足,多年來我們都收到很多前線醫生及護士就此作出投訴,經視察後,我們發覺病床非常多,病床及醫療儀器放在走廊,令人擔心火警逃生問題;而前線醫護人士亦向我們投訴,病床增加,但人手並無增加。」
檢討醫管局管理問題
葉劉淑儀女士亦稱:「針對夏季流感高峰,政府已推出多項短期措施應對,例如向私家醫院買病床,以及借調醫生等措施,但這些措施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醫管局實際上需要深層次去檢討管理的問題。」
「很多前線醫護人員投訴,無論是前線護士、藥劑師、物理治療師,或臨床心理學家,職位都不足,例如目前護士編制不足以吸納所有畢業生。醫管局資源很多是投放在管理層,可算是『肥上瘦下』!對於前線人員,醫管局只開臨時職位,不加開長期職位,長期無檢討人手比例。最近政府發表醫療人手報告,估算醫療人手短缺二千六百人,而立法會衛生事務小組委員會討論時,出席公聽會的醫護人員都指出,二千六百人的數字是低估,因為是用現在人手比例因素來估算,但無考慮人口老化問題,加上長期病患者多,而醫管局是市民求助最後的機制,即複雜及長期疾病,都是由醫管局系統去處理。因此,估計實際醫療人手不足將更加嚴重!」
「另外,對於衛生署醫生,乃是浪費專業人才。過去政府成立醫管局,政府未有開辦衛生署診所,是錯誤的做法,很多衛生署醫生目前做很多文書及管理的工作。衛生署理應肩負地區辦診所的功能,應在地區診所先行治療。因此醫療管理需要深層次的改革。」
「我們聽到地區要求開設醫院,但另一方面,效率更高方法,是政府應做好基層醫療,開設更多地區診所。例如很多安老院,在流感高峰將長者送入醫院,造成醫療壓力,事實上政府應多派藥劑師及護士到安老院,照顧長者,可有效減低公立醫院擠塞。此外,地區多開診所及夜診服務,可減輕急症室壓力。」
「醫管局風險報告,交代很多醫療事故,問題根源是人手不足,應增加開設前線職位。我與容海恩議員,將繼續在立法會衛生事務委員會跟進如醫管局資源分配、管理、醫療人手、透明度、問責等問題。」葉劉淑儀女士總結說。
出席今天記者會人士包括: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女士、副主席暨沙田區議員潘國山先生、沙田區議會主席何厚祥先生、元朗區議會副主席王威信先生、屯門區議員蘇炤成先生、西貢區議員譚領律先生、青年委員會副主席葉沛霖醫生、社區發展主任郭靜然女士、郭浩景先生、鄧道琨先生及張家峰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