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來來!北中南所有家長看過來~
感謝大家支持,七月60個班全滿,目前8月的中高年級、國中還有名額喔!
「安儀多元作文」上線了!「線上閱讀、寫作素養班」由安儀團隊精英老師共同上線指導,以互動式討論、生活化、趣味性十足的教學模式,讓孩子在家也能加強閱讀、增進寫作能力,線上教學無遠弗屆,全世界華人都可以參加喔!
❤課程內容規劃
🔶️星期一
科普素養(從新鮮有趣的科普文中,引導思路,寫出想法。
)
🔶️星期二 時事素養
(時事讀報討論,訓練組織能力。)
🔶️星期三
國學素養(以文言為主,國學基本常識為輔,輕鬆讀法讓文言變得更有趣味。)
🔶️星期四
文學素養(集合古今中西文學精華,快速累積寫作技巧。)
🔶️星期五
生活應用素養(五種感官練習、基礎寫作技巧、搭配相關文章,架構基本描述能力。)
❤時間:週一至五9:00、14:00、19:00一梯次五天,每週內容不重複。家長可自由選擇梯次和班別,請假可補課,彈性安排學習行程。
❤上課費用
4~9年級每堂三小時/500(實體課800)
2~4年級每堂兩小時/400(實體課500)
(含閱讀、遊戲引導、寫作、批改)
每小時中間休息10分鐘
❤️梯次日期
7/5~9(早上皆滿)
7/12~16
7/19~23
7/26~30
8/2~6
8/9~13
8/16~20
8/23~27
1️⃣中高4-6年級
🔶️上午9:00-12:00
A佳螢B藍月、小琳
🔶️下午14:00-17:00
A包穎B楚晴C羅葳
D儀庭(一三五)安儀(二四)
E子軒(加開)
2️⃣中低2-4年級
🔶️上午10:00~12:00
A妍妍B靜子C金玉
🔶️下午14:00-16:00
A妍妍B呂槐C藍月
D安儀(一三五)儀庭 (二四)
🔶️晚間19:00-21:00
E安儀
3️⃣國中
🔶️上午9:00-12:00《加開》
A瑩玲B包穎
🔶️下午14:00-17:00
A瑩玲
B又瑄(週一13:00-16:00、週二~週五14:00-17:00)
❤️每週六另外加開一週一次:
🔶️國學班(國學常識、不寫作)5~9年級
0900-1200
包穎《增開》
14:00-17:00
包穎
❤️週六學期延續班(即日起一週一次)
🔶️國中
A上午8:30-10:30
安儀
B下午2:00-5:00
佳螢《增開》
🔶️中高年級
A上午:9:00-11:00
佳螢
B上午:9:30-11:30
楚晴
C上午10:50-12:50
安儀
D下午:14:00-16:00
呂槐
E下午17:00-19:00
羅葳
🔶️中年級
A上午11:00-13:00
佳螢
B下午14:00~16:00
妍妍
C下午14:00~16:00
又瑄
護眼課程設計:
❤️老師會在課前提供文字檔案讓家長先行下載列印,讓孩子不需要盯著電腦閱讀。
❤️課堂中老師全程線上陪伴同學完成作文,有問題隨時提問,完成作品可選擇拍照、掃描、打字上傳給老師批改,隔日發回。
❤著重互動式討論、老師說故事、設計動作遊戲,學生不需要長時間一直盯著螢幕,也不會一直坐著不動。只需要備有電腦pad或手機(任一種)耳機、麥克風,便能輕鬆參與課程。
❤使用視訊軟體
google meet、classroom 真人上線,非影片教學、盡量不使用動畫。
❤滿班人數
5位即可成班,每班上限20位
⭐一次報名20堂
贈送1堂+專用講義夾+稿紙寄送服務
⭐一次報名40堂
贈送2堂+專用講義夾+稿紙寄送服務+「讓孩子愛上閱讀」或「分數之外的選擇」乙冊
❤購買堂數沒有期限。可以轉讓他人使用。
❤師資說明:
🔶️陳安儀
學歷:
台灣大學中文系畢
經歷:
新聞記者、親子教育專欄作家、媽媽PLAY及陳安儀多元作文創辦人、著作:「讓孩子愛上閱讀」「窩心—父母最想知道的親子聊天術」等
🔶️蘇儀兒
學歷:
輔仁大學中文/台灣大學中文所畢
經歷:
國中國文科教材總編輯、雜誌社企劃編輯、出版社約聘作家、台北教育大學作文師資班
陳安儀多元作文團隊教師11年
🔶️李佳螢
學歷:
政治大學台灣文學所
經歷:
政治大學洪茂雄教授《羅馬尼亞史》、《波蘭史》編輯、晨星出版社編輯
陳安儀多元作文團隊教師10年
🔶️陳瑩鈴
學歷: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畢
經歷:
台中縣立大里國中國文老師、獲台中縣優良教師、國中國文及國中小作文
陳安儀多元作文團隊教師6年
🔶️羅葳
學歷:
國立中興大學中文系畢
經歷:
聯合報系編輯 國語日報語文中心任教老師
陳安儀多元作文團隊教師8年
🔶️舒金玉
學歷:
東吳大學日文系畢
經歷:
出版社編輯、網路公司企劃編輯、廣告公司文案、補習班導師
陳安儀多元作文團隊教師6年
🔶️呂槐
學歷:
文化大學中文系畢業。
經歷:
曾任報社編輯及出版社歷史書籍修訂工作。
陳安儀多元作文團隊教師5年
🔶️包穎
學歷:
輔仁大學德文系、市北師中國語文所畢業
經歷:
國中、小作文老師 國中、小國語文老師 國中文理補習班 行政班導
陳安儀多元作文團隊教師5年
🔶️靜子
學歷:
世新大學新聞系、口語傳播學系雙學位
經歷:
報社主編20年、國小代課教師10年
陳安儀多元作文團隊教師8年
🔶️鄭芝妍(妍妍老師)
學歷:
輔仁大學中文系畢業
經歷:
各大補習班國作文老師十數年、丹鳳、北投國小課後社團作文老師
陳安儀多元作文團隊教師2年
🔶️彭楚晴
學歷:
師大附中語文資優班、政治大學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
經歷:
補習班班國文素養班老師及文科輔導老師。中英文俱佳。
陳安儀多元作文團隊教師2年
🔶️ 莊子軒 老師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碩士。2017年獲頒「桃園市關懷兒童教育協會」績優教師。國文補教業老師、曾獲「台積電青年文學獎」新詩首獎、「夢花文學獎」詩獎、「金車現代詩網路徵文獎」特優。2020年獲「林榮三文學獎」新詩三獎。作品散見聯合副刊、自由副刊。2015年出版第一本詩集《霜禽》。
陳安儀多元作文團隊資歷一年
🔶️又瑄老師
學歷:文化大學中文系文藝創作組
經歷:雙北各區國小作文班經歷15年,曾任全國四技二專模擬考作文閱卷老師
陳安儀多元作文團隊教師1年
🔶️簡甄儀
學歷:
台中教育大學 語文教育系
台北教育大學 語文創作所
台灣師範大學 華語文教學所
經歷:
教育部合格教師證
教育部對外華語教學能力認證 證書陳安儀多元作文團隊教師2年
線上報名:
https://reurl.cc/Lb7vY3
電洽:
0919-667-605王主任連絡 ( 也可加LINE)
三日以內回覆,學生報名事務繁忙,請見諒。
莊子有名的故事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莊子、令孤沖以及盜亦有道 | 盧斯達 on Patreon】
雖然金庸是國父黨和南來文人的合體,可說是小說界大魔王,但小學時讀《笑傲江湖》,也帶走一些念想,影響至今。令孤沖在華山派和五嶽派的遭遇何其慘烈,世代間卻是永不休止的華爾茲,別人的孩子死不完。
不同版本的岳不群,忠於原著都是讀書人模樣,頭上一頂明朝儒生樣式的方帽,仁義道德的提倡有很多,亦合了我們尋找的父親形象。前途談判期間,大學生寫信問北京,香港將來會否有民主政改?趙紫陽回覆說,當然會有。或者說歷年來學生捲入麻煩事,大家都會找校長主持公道。令孤沖比較迂腐,但形勢之下被迫出櫃。理解真相和江湖,屬於半推半就。為何我們會找岳不群,因為他投射出一個是非對錯的結構。在該結構中,人會安心,便喊爸。後來岳不群一直迫害大師兄,行事和「魔教」中人沒有太大分別,都在搶辟邪劍法,之前一直被信仰的偉光正價值結構,就一直崩潰下去,後來的韋小寶即令孤沖崩潰後的產物。
不跟師傅一道,日月神教也不是歸處。任我行亦非常魔性。最後令孤沖沒有做正派 CEO,也不掌管日月神教,去了移民。江湖還是屬於其他人,不必武功特別高,而是要有跟敵人纏鬥至死的「政治意志」。例如風清揚,他隱居後山。沖虛道長,他曾對令狐冲暗示岳不群有問題,但也點到即止,可能因為岳不群在江湖圈了不少粉,是好人君子,與之衝突的結果很難預料。
前輩武功高,但對江湖的野心退了火。左冷禪應該武功略遜,但他對營建勢力的心機超過其他人。表面看來,故事安排一班道家人做「真正的正派」,例如令孤沖、風清揚、沖虛道長,但結果也可看作道家人的 last try 遭挫敗。「正派」最後自相殘殺而凋零,神教則由向問天接手。你可以想像,江湖很快又會腥風血雨。
為甚麼故事中的道家化身們,最後沒有「真正打敗」正派和邪派兩個極端勢力?因為你要發動一場江湖仇殺,就要講一個故事,動員江湖中人為某個理想赴死。這理想可能是「消滅邪惡」、「光榮復仇」、「統治世界」,沒所謂的,而道家卻不願講大仁大義,拒絕用仁義之名驅策別人。孔子以來,大家講「名正言順」,政治上人事上,重視「正名」。例如打仗要「出師有名」。老莊早就看穿了當中玄秘,想通了智巧的人們,絕不介意量身老作一個名義,為自己行動開路。岳不群用師門之禁、養育之恩等等驅策令孤沖,而王侯將相則用更大的名義去號召殺人盈野。故事中的道家系人物在交友上,見你真情真性,就當你是個好人。在道德不再黑白二分的故事世界,「真」似乎是唯一剩下的拱心石。
金庸在《笑》的後記說:「中國人在道德上對人要求很寬,只消不是損害旁人,就算是好人了。《論語》記載了許多隱者,晨門、楚狂接輿、長沮、桀溺、荷丈人、伯夷、叔齊、虞仲、夷逸、朱張、柳下惠、少連等等,孔子對他們都很尊敬,雖然,並不同意他們的作風。」不管是選擇入朝做官、做隱士、做刺客,只要落落大方,不自欺,活在真實之中,沒害多少人,就算是好人。
這種處世態度,或只能成小羅漢,自己稍得解脫,但只能眼看世界漸漸陷入更大的騙局。世界很多爭端都是因為有人提倡「仁義」而起,因為「觀念」可以將諸個體捆綁成一個行動的集體。現在你說要打假新聞,大家會恐懼新一輪的言論清一色。然而「假新聞」確實不對,消滅了不是好事?於是就有人用打假新聞的名義,去消滅自己不喜歡的言論。美國總統選舉期間社交和主流傳媒的戮力同心,向全世界示範了「言論自由絕非沒有限制」的真相。消滅假新聞和「極右」這樣的大仁大義,就將很多「自由社會」本來認為不合理的事情,都接受了。
國際上,用環保、建構國際社會、法治、人權等高大上名義來掩蓋的黑幕,也有很多。就算是第三世界民主化理論,當初也被利用來粉墨美中建交:只要我們協助中國富起來,她就會自動演變,有中產階級,就會有民主中國。我個人是不相信有人誤判,如果你每一條 MC 都答錯,那就不是真正答錯。美國的戰略家何其精明,他們了解這個預想不會發生,但有錢,可以對抗蘇聯,你賺不賺?而且還能說自己是幫中國人,幫第三世界,說出來也爽得很。人文關懷。
莊子《胠篋篇》都在談現代的事。有說「胠篋」是動詞,指撬開他人裝財物的箱子,即盜竊。莊子開首說,一般人有需要保衛財物,就有工匠發明鎖、繩索等。然而當更強的盜賊來到,整個寶箱都可以拿走。那麼「防盜裝備」的發明者,亦可說是為大盜累積財富。推而廣之,創設道德、價值、制度的「聖人」,也為國家級層面的盜賊提供了方便。因為「聖人之教」太好用,可以將鄉里聯合起來,漸成一個國家,看似很好,但齊國的權臣田家只要殺齊簡公一人,廣大的國家就馬上全套落入他人之手。
上古傳說中到東周之間有四個君子,最終都不得好死,為何?時空一轉到了傳說中的大賊盜跖和門生的談話。門生問:盜賊這一行,有沒有「道」?盜跖答:當然有,你知道某個地點有寶藏,能人所不能,聖也;行動時一馬當先,勇也;行動完成殿後,義也;能夠準確評估行動成功率,知也;賊贓分得均,仁也。做賊也有仁義禮智。
小時候以為莊子真的在講「盜亦有道」,但其實他只是在講怪論,怪論是不直接講出道理,因為道家不想自己也成為提倡某觀念的「聖人」,而等讀者從言論矛盾處自然領略某種道理。莊子有意用盜跖之口,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並非認同搶劫行為,而是說大仁大義的口號,也可以被盜賊應用。一時貪心或者迫於生活的盜竊行為,對世界沒太大危害,但當盜賊自己都發展出一套「聖人之道」,各種衝突就會越演越烈,因為一切已經「意識形態化」,最後就是國家級盜賊「竊仁義并斗斛權衡符璽之利」。
為甚麼會有「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同樣是竊,但你竊是因為貧窮,田家竊齊卻是「為了國家」,他的大仁大義,比你的小仁小義要大,所以諸侯竊國反而更加「名正言順」,山呼萬歲,而你偷一塊麵包,卻要被追究下獄。「仁義」吹得越大,不合理的事情就越多。總結下來,是「天下之善人少而不善人多,則聖人之利天下也少,而害天下也多」。「聖人」制禮作樂以為利益天下,卻製造了盜跖和田家。
如果你是一個製造寶箱的匠人,一生的功名都在這了,你不會喜歡自己的智巧最終淪為惡人兇器的事實。所以法治死未、怎樣對待法庭,這個問題不用談,談了就傷和氣。
明朝遺民黃宗羲在《明夷待訪錄》這樣談君主制:「雖然,使後之為君者,果能保此產業,傳之無窮,亦無怪乎其私之也。既以產業視之,人之欲得產業,誰不如我?攝緘縢,固局鐍,一人之智力不能勝天下欲得之者之眾,遠者數世,近者及身,其血肉之崩潰在其子孫矣」,也相當的莊子氣。你會覺得絕聖棄義的講法太過極端,欠缺人文關懷,想通一切卻陷入虛無,怎麼行呢?
可怕的是確實沒有解方,這個世界無時不在發展,不可能回到道術理想中觀念未曾分化的原始世界。左冷禪和岳不群總是會贏,他們舌燦蓮花、口舌便給,必然擁有江湖,道術往往戰敗。當情況壞到某個地步,最終我們都會用聖人之道武裝自己,在世界上競逐一下,也成為世界越來越可怕的其中一個 contribution factor。當你想到這裡,也會發現一種「真」。在黑暗之中,剩下一個紀念品。
//喜歡老盧的文字的朋友,一如平常,歡迎贊助,感謝。
https://www.patreon.com/lewisdada
莊子有名的故事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莊子、令孤沖以及盜亦有道 | 盧斯達 on Patreon】
雖然金庸是國父黨和南來文人的合體,可說是小說界大魔王,但小學時讀《笑傲江湖》,也帶走一些念想,影響至今。令孤沖在華山派和五嶽派的遭遇何其慘烈,世代間卻是永不休止的華爾茲,別人的孩子死不完。
不同版本的岳不群,忠於原著都是讀書人模樣,頭上一頂明朝儒生樣式的方帽,仁義道德的提倡有很多,亦合了我們尋找的父親形象。前途談判期間,大學生寫信問北京,香港將來會否有民主政改?趙紫陽回覆說,當然會有。或者說歷年來學生捲入麻煩事,大家都會找校長主持公道。令孤沖比較迂腐,但形勢之下被迫出櫃。理解真相和江湖,屬於半推半就。為何我們會找岳不群,因為他投射出一個是非對錯的結構。在該結構中,人會安心,便喊爸。後來岳不群一直迫害大師兄,行事和「魔教」中人沒有太大分別,都在搶辟邪劍法,之前一直被信仰的偉光正價值結構,就一直崩潰下去,後來的韋小寶即令孤沖崩潰後的產物。
不跟師傅一道,日月神教也不是歸處。任我行亦非常魔性。最後令孤沖沒有做正派 CEO,也不掌管日月神教,去了移民。江湖還是屬於其他人,不必武功特別高,而是要有跟敵人纏鬥至死的「政治意志」。例如風清揚,他隱居後山。沖虛道長,他曾對令狐冲暗示岳不群有問題,但也點到即止,可能因為岳不群在江湖圈了不少粉,是好人君子,與之衝突的結果很難預料。
前輩武功高,但對江湖的野心退了火。左冷禪應該武功略遜,但他對營建勢力的心機超過其他人。表面看來,故事安排一班道家人做「真正的正派」,例如令孤沖、風清揚、沖虛道長,但結果也可看作道家人的 last try 遭挫敗。「正派」最後自相殘殺而凋零,神教則由向問天接手。你可以想像,江湖很快又會腥風血雨。
為甚麼故事中的道家化身們,最後沒有「真正打敗」正派和邪派兩個極端勢力?因為你要發動一場江湖仇殺,就要講一個故事,動員江湖中人為某個理想赴死。這理想可能是「消滅邪惡」、「光榮復仇」、「統治世界」,沒所謂的,而道家卻不願講大仁大義,拒絕用仁義之名驅策別人。孔子以來,大家講「名正言順」,政治上人事上,重視「正名」。例如打仗要「出師有名」。老莊早就看穿了當中玄秘,想通了智巧的人們,絕不介意量身老作一個名義,為自己行動開路。岳不群用師門之禁、養育之恩等等驅策令孤沖,而王侯將相則用更大的名義去號召殺人盈野。故事中的道家系人物在交友上,見你真情真性,就當你是個好人。在道德不再黑白二分的故事世界,「真」似乎是唯一剩下的拱心石。
金庸在《笑》的後記說:「中國人在道德上對人要求很寬,只消不是損害旁人,就算是好人了。《論語》記載了許多隱者,晨門、楚狂接輿、長沮、桀溺、荷丈人、伯夷、叔齊、虞仲、夷逸、朱張、柳下惠、少連等等,孔子對他們都很尊敬,雖然,並不同意他們的作風。」不管是選擇入朝做官、做隱士、做刺客,只要落落大方,不自欺,活在真實之中,沒害多少人,就算是好人。
這種處世態度,或只能成小羅漢,自己稍得解脫,但只能眼看世界漸漸陷入更大的騙局。世界很多爭端都是因為有人提倡「仁義」而起,因為「觀念」可以將諸個體捆綁成一個行動的集體。現在你說要打假新聞,大家會恐懼新一輪的言論清一色。然而「假新聞」確實不對,消滅了不是好事?於是就有人用打假新聞的名義,去消滅自己不喜歡的言論。美國總統選舉期間社交和主流傳媒的戮力同心,向全世界示範了「言論自由絕非沒有限制」的真相。消滅假新聞和「極右」這樣的大仁大義,就將很多「自由社會」本來認為不合理的事情,都接受了。
國際上,用環保、建構國際社會、法治、人權等高大上名義來掩蓋的黑幕,也有很多。就算是第三世界民主化理論,當初也被利用來粉墨美中建交:只要我們協助中國富起來,她就會自動演變,有中產階級,就會有民主中國。我個人是不相信有人誤判,如果你每一條 MC 都答錯,那就不是真正答錯。美國的戰略家何其精明,他們了解這個預想不會發生,但有錢,可以對抗蘇聯,你賺不賺?而且還能說自己是幫中國人,幫第三世界,說出來也爽得很。人文關懷。
莊子《胠篋篇》都在談現代的事。有說「胠篋」是動詞,指撬開他人裝財物的箱子,即盜竊。莊子開首說,一般人有需要保衛財物,就有工匠發明鎖、繩索等。然而當更強的盜賊來到,整個寶箱都可以拿走。那麼「防盜裝備」的發明者,亦可說是為大盜累積財富。推而廣之,創設道德、價值、制度的「聖人」,也為國家級層面的盜賊提供了方便。因為「聖人之教」太好用,可以將鄉里聯合起來,漸成一個國家,看似很好,但齊國的權臣田家只要殺齊簡公一人,廣大的國家就馬上全套落入他人之手。
上古傳說中到東周之間有四個君子,最終都不得好死,為何?時空一轉到了傳說中的大賊盜跖和門生的談話。門生問:盜賊這一行,有沒有「道」?盜跖答:當然有,你知道某個地點有寶藏,能人所不能,聖也;行動時一馬當先,勇也;行動完成殿後,義也;能夠準確評估行動成功率,知也;賊贓分得均,仁也。做賊也有仁義禮智。
小時候以為莊子真的在講「盜亦有道」,但其實他只是在講怪論,怪論是不直接講出道理,因為道家不想自己也成為提倡某觀念的「聖人」,而等讀者從言論矛盾處自然領略某種道理。莊子有意用盜跖之口,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並非認同搶劫行為,而是說大仁大義的口號,也可以被盜賊應用。一時貪心或者迫於生活的盜竊行為,對世界沒太大危害,但當盜賊自己都發展出一套「聖人之道」,各種衝突就會越演越烈,因為一切已經「意識形態化」,最後就是國家級盜賊「竊仁義并斗斛權衡符璽之利」。
為甚麼會有「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同樣是竊,但你竊是因為貧窮,田家竊齊卻是「為了國家」,他的大仁大義,比你的小仁小義要大,所以諸侯竊國反而更加「名正言順」,山呼萬歲,而你偷一塊麵包,卻要被追究下獄。「仁義」吹得越大,不合理的事情就越多。總結下來,是「天下之善人少而不善人多,則聖人之利天下也少,而害天下也多」。「聖人」制禮作樂以為利益天下,卻製造了盜跖和田家。
如果你是一個製造寶箱的匠人,一生的功名都在這了,你不會喜歡自己的智巧最終淪為惡人兇器的事實。所以法治死未、怎樣對待法庭,這個問題不用談,談了就傷和氣。
明朝遺民黃宗羲在《明夷待訪錄》這樣談君主制:「雖然,使後之為君者,果能保此產業,傳之無窮,亦無怪乎其私之也。既以產業視之,人之欲得產業,誰不如我?攝緘縢,固局鐍,一人之智力不能勝天下欲得之者之眾,遠者數世,近者及身,其血肉之崩潰在其子孫矣」,也相當的莊子氣。你會覺得絕聖棄義的講法太過極端,欠缺人文關懷,想通一切卻陷入虛無,怎麼行呢?
可怕的是確實沒有解方,這個世界無時不在發展,不可能回到道術理想中觀念未曾分化的原始世界。左冷禪和岳不群總是會贏,他們舌燦蓮花、口舌便給,必然擁有江湖,道術往往戰敗。當情況壞到某個地步,最終我們都會用聖人之道武裝自己,在世界上競逐一下,也成為世界越來越可怕的其中一個 contribution factor。當你想到這裡,也會發現一種「真」。在黑暗之中,剩下一個紀念品。
//喜歡老盧的文字的朋友,一如平常,歡迎贊助,感謝。
https://www.patreon.com/lewisda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