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分享】
從博物館的領域,可以發現國際前沿的博物館逐漸擁抱虛擬實境的技術,嘗試在教育推廣的角度下,將VR視為對當代觀眾更有吸引力的取徑。
羅浮宮即在2019年首度與HTC VIVE Arts開發〈蒙娜麗莎:越界視野〉(Mona Lisa: Beyond the Glass)、泰特現代美術館亦在2017年為莫迪利亞尼(Amedeo Modigliani)回顧展製作藝術家工作室的實景沉浸計畫,法國橘園美術館則為經典館藏的莫內「睡蓮」系列開發時空穿梭的沉浸體驗。(節錄自文章內文)
藝術收藏+設計 Art Collection + Design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活躍於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初的法國印象派畫家莫內,名氣如此響亮,不論是否熟悉西洋繪畫,應也多少聽過其《印象‧日出》或《睡蓮》系列等名作。在法國吉維尼小鎮內,至今保留莫內故居其花園,是巴黎近郊的人氣景點。但許多人不曉得的是,就在香港人非常喜愛前往旅遊的日本,也有一座由法國方面授權的莫內花園。 這座...
莫內睡蓮系列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活躍於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初的法國印象派畫家莫內,名氣如此響亮,不論是否熟悉西洋繪畫,應也多少聽過其《印象‧日出》或《睡蓮》系列等名作。在法國吉維尼小鎮內,至今保留莫內故居其花園,是巴黎近郊的人氣景點。但許多人不曉得的是,就在香港人非常喜愛前往旅遊的日本,也有一座由法國方面授權的莫內花園。
這座法國以外唯一獲授權的莫內花園,位於以坂本龍馬故鄉而聞名的四國高知縣。不過花園所在地是略顯偏遠的北川村,距離高知縣治所在的高知市,還要1個多小時車程。此地於上世紀經多方向法國方面爭取,終於在千禧年時成立全名為「北川村莫內庭園馬摩丹」的花園,從種苗到園藝技術,都經法國莫內花園的園藝師指導,因此同樣有水之庭、花之庭、光之庭,有如將法式原版搬到日本鄉間。
在水之庭內,夏季正逢睡蓮綻放,的確頗有莫內名畫《睡蓮》系列的風采,綠意環繞之中,睡蓮身影倒映於水池內,別有一種夢幻氣息。其中紅、白色為花開至10月上旬的溫帶睡蓮,而法國本尊並沒有的青色睡蓮,花期則約從6月底到10月下旬,花色藍中帶紫,在水面上亭亭玉立。
地點:高知縣安芸郡北川村野友甲1100
開放時間:10am-5pm
網站: http://www.kjmonet.jp/
編輯:朱詠賢
來源:台灣《蘋果日報》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LR3tDaMYBs/hqdefault.jpg)
莫內睡蓮系列 在 台灣1001個故事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提到印象派大師-莫內,就讓人想起一系列的睡蓮畫作,而現在畫中的元素-睡蓮、垂柳、日本橋,也被有心人栽種,合力打造出莫內花園場景!桃園觀音鄉的廖運町一家人就是花園的幕後推手,廖運町退休後開始拈花惹草,念商業設計的兒子也加入其中,兩位園丁穿梭在園子裡,除了睡蓮外,還種下兩到三百種花卉,讓賞花客彷彿置身在名畫裡,為此廖媽和女兒還自己熬煮新鮮番茄醬,做成各式蔬食料理和法式麵包,一家人合力經營,讓旅人與莫內有了一場最美麗的邂垢。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0RCq8pe8p6M/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DULExY4KgyZEH4pdGlPfuS47np_w)
莫內睡蓮系列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小橋流水變化成艷麗的色彩,大量的睡蓮水草在旁點綴,模糊光色呈現出水波光影,莫內的畫作,總是在透過不同的光影層次,產生豐富的變化,讓人彷佛置身於寧靜的花園裡,還有著微微陽光的溫暖,莫內晚年定居在法國巴黎近郊吉維尼,自己建造了一座花園,專心描繪花園景象,儘管差點喪失視力,但他還是憑著記憶畫出他心中的玫瑰花園。
克服了眼疾,莫內又再回到睡蓮池畔,創作了以黃色和淡紫色鳶尾花為主題的系列作品,他的花園甚至搭建了一座日本式的拱橋,晚期的畫風受到了日本浮世繪的影響,常有日本風情,有禪的意境,這幅在生前2、3個月最後的畫作,把玫瑰畫的像是櫻花。雖然莫內不像其它畫家,生前窮困潦倒,死後才出名,但也曾漂泊失意,但他把最美好的一切,都留在畫中。
晚年的莫內,歷經三次的白內障手術,雖然體力視力都大不如前,但他的創作卻愈來愈大幅,來到莫內畫展,就像是進入一座花園,放慢腳步,邊散步邊享受畫作中透出的微微陽光,就能感受到祥和寧靜的氣氛。
記者陳姝君邱福財台北報導。"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Rf1kcJbPWk/hqdefault.jpg)
莫內睡蓮系列 在 沃沃美學wòwò Aesthetics - 莫內:「我無可救藥地著迷於色彩 ... 的推薦與評價
莫內 (Claude Monet,1840-1926),法國畫家,他在33歲時就以「日出: ... 白楊樹」、「盧昂教堂」以及後來的「睡蓮」,這些系列畫作展現莫內一生探索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