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安:當一個人情願選擇獻出生命 #攻擊權力,他究竟在想什麼?】閱讀全文:https://bit.ly/2TBnnWn
2021年7月1日 #梁健輝刺警 後,有一位朋友曾問華安:「到底有多絕望?」
本能叫他差點說:絕望到死,這城市讓人窒息。若借用十九世紀著名社會學家 #涂爾幹 的解釋來剖析,會發現當社會過分規管生活,甚至以鎮壓方式令人民感到窒息時,必然有人死控(以死控訴)。公民社會的價值觀被排除在外,人失去了價值,一個社會也總有人選擇自我毀滅。
過去兩年,香港政府的管治的確愈趨高壓,而情況自2020年國安法立法以來更急轉直下。今年4月,民調機構 #蓋立普 就曾公布《#全球快樂指數》,香港在 #生活選擇自由度 一項只排113位,而 #正能量 得分更是只排122名,比戰亂連連的伊拉克(119位)還低⋯一個不快樂的城市下,權力與無權力者之間不斷產生矛盾,還有多少傷人傷己的「死控」在爆發下發生?
#相關閱讀
【小端網絡觀察:「七一刺警案」後,維他奶為何被中國網友抵制?】https://bit.ly/3ykr01K
💪在媒體生存環境愈加惡劣的當下,我們更需要你 #付費支持我們,助力我們產出更多優質深度內容
#端Plus會員計劃:https://bit.ly/2UL1Tqt
#加入會員:http://bit.ly/2wVfM6g
#學生方案:https://bit.ly/3bUODnu
#端傳媒 #評論 #香港 #國安法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恩施土司城。恩施土司城坐落在湖北省恩施市西北,小地名叫土司路的地方,距市政府所在地500米。屬全國唯一一座規模最大、工程最宏偉、風格最獨特、景觀最靚麗的土家族地區土司文化標誌性工程。土司城包括門樓、侗族風雨橋、廩君祠、校場、土家族民居、土司王宮--九進堂、城牆、鐘樓、鼓樓、百花園、白虎雕像、臥虎鐵橋...
著名社會學家 在 民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林嘉誠專欄】著名社會學家韋伯語重心長疾呼,政治是種志業,政治人物不可或忘。國會議員當然是政治人物,可是角色職權與行政部門首長㢠異。重要政府行政官員當然是志業,不僅是職業。立委選舉在即,不少新人角逐,可賀可喜。不論新人、連任,國會議員以志業自許,而非朝九暮五汲汲營營的一般職業。
#不分區門檻 #代議政治 #內閣制 #黨團運作 #政治是種志業
📌快加入民報LINE好友,每日新聞精華不漏接📌
👉https://line.me/R/ti/p/eyQ7SnDmuc
著名社會學家 在 渾水財經Channel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畢打街閒人】罪與罰、鶳和法律經濟學(渾水)
聞說諾貝爾經濟學家Gary Becker有一次趕時間,結果他決定違例街泊。這一著令他靈機一觸,意識到他有「需求」犯法,而代價就是被捉的機會率和責罰就是「成本」,間接影響「供應」,原來犯法的行為都走不出經濟分析的框架,最後寫了〈罪與罰〉(Crime and Punishment: An Economic Approach)一文。這個名太吸引,很有文學味,我喜歡的法律經濟學家熊秉元也借用這個。
五大訴求有先後,獨立調查委員會是最大公因數,相對無乜人提的是「取消暴動定義」。然後,我們會見到警察濫暴,弱智人士要捉,路過又捉又打,記者和急救都不能倖免。哲學倫理會將這些作為看成社會契約的破壞,經濟學比較冷血。如果供求框架可以套用於社會的罪與罰,那麼太重或太輕的罪責都係市場失衡。
我的法律知識只限於入門公司法,甚麼起訴、刑法、裁判法都不是我專業,不過法律是制度,法官、犯法者和執法者等都是理性個體,它們離不開社會科學的分析框架。每一個法盲總會問過一個問題:既然犯法行為不被容許,為甚麼不把罪責升到極高,例如頭皮都計亂拋垃圾,那不就沒有罪惡了嗎?
做一個思想實驗:如果殺人是終身監禁,為了減少盜竊,政府把盜竊罪的罪責拉高至終身監禁,那會出現甚麼情況?餓肚子的乞丐在極限下會偷麵包,然後他理性地發現「邊際上」犯法的成本無改變,他會順便多殺幾個人,例如平時辱罵他的有錢人、路人,然後政府要終身在監獄養他一生,滿足他一生的溫飽。
結論係:本來只是很小事的盜竊罪,結果衍生更多悲劇,令社會成本上升。所以,有法要依,公正判決不只是價值上的捍衛,也是為了社會成本和社會效益的有效均衡。
同一個現象用另類眼晴睇會豁然開朗,香港警察濫暴濫捉,路過的小學生要捉,行過的做急救的又捉,白衫打人的不捉,結果是大家都不介意行多一步,玩火玩蟲玩屎,幫你私了和裝修。所以,法律經濟學同主流價值不謀而合,不是濫捉就可以解決問題,問題只會更嚴重,社會成本會上升。著名社會學家Max Weber講過政體的穩定在於壟斷武力資源,是對的,但資源都要有效運用,如果全民慣性以武制暴,那麼社會的契約就自然失衡,舊規則下的既得利益者和警察亦要找數。
這些理論世界的高階思維,無讀過書的黑警懂幾多?
https://nextplus.nextmedia.com/webarticle/2_703333_0?utm_campaign=hknext_social_nextmagazinefansclub&utm_medium=social&utm_source=facebook&utm_content=link_post&_branch_match_id=716285443646624863
著名社會學家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恩施土司城。恩施土司城坐落在湖北省恩施市西北,小地名叫土司路的地方,距市政府所在地500米。屬全國唯一一座規模最大、工程最宏偉、風格最獨特、景觀最靚麗的土家族地區土司文化標誌性工程。土司城包括門樓、侗族風雨橋、廩君祠、校場、土家族民居、土司王宮--九進堂、城牆、鐘樓、鼓樓、百花園、白虎雕像、臥虎鐵橋、聽濤茶樓、民族藝苑等12個景區30餘個景點。經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題寫為"恩施土司城"。土家族歷史悠久,為遠古巴人的後裔。巴人早年生活在江漢平原一帶,後楚人強大,巴楚相爭,巴人失敗。巴人退入現在叫清江古稱為夷水的一帶,沿夷水西進,勢力達到川東地區。在春秋時期建立了巴人第一個奴隸制諸侯國巴子國。西元前361年被強大的秦國所滅,部分巴人則退居到湘鄂川黔山水毗連的武陵地區,並與當地的一些部族相融合,形成土家族。土家族自稱"畢茲卡"或"貝京卡"。宋代時則稱這一帶生活的巴人為"土人",以後土人稱外來漢人為"客家",稱自己為土家。土司制度是歷史上中央封建王朝,對少數民族地區,實行歸屬中央,權力自治的一種政治管理體制。土家族地區的土司制度,則起於元代止于清朝雍正13年的"改土歸流",歷經元明清三朝,前後450餘年。土司與中央封建王朝的關係,就是土司對中央封建王朝納貢稱臣,中央王朝對土司實行冊封,准予自治。土司土地不入中央王朝版圖,人口不入中央王朝戶籍,生殺在掌、稱雄一方。土司王:實際就是一個地方的土皇帝。恩施土家族地區的土司建制,歷朝都有變化,元代設立29個土司,明代設立31個土司,清代設立20個土司。土司管轄地區包括今天恩施州清江以南地區及現屬宜昌的長陽、五峰的部分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