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國家地理雜誌跟IBM的人類粒線體基因遷徙地圖研究,蒙古人種是台灣先民經由日本、朝鮮路徑,在一萬年前抵達亞洲大陸北方的台灣人後裔。
而依照蒙古軍隊所到之處經常屠城的習性,許多所謂的漢人,都是蒙古人的後裔,所以西方稱呼中國人種為蒙古亞種。換句話說,多數中國人種都流著台灣先民的血脈,也是台灣人的後裔。
地球前後歷經了11次大洪水,各地的人類難以存活,所以這幾萬年期間人類的遺跡多被消除殆盡。
最後一次大洪水退去是1.2萬年前,當時台灣因為有高山,各族先民逃到山頂,倖存了下來。正因為如此,才能造就小小島嶼居然有多達三十多支不同民族,四十多種不同語言,人類社會最特殊的多元文化奇景。
後續在七千年前大屯山火山爆發時,當時的火山噴發,地底熔岩庫從大屯山綿延到龜山島,造成整個台灣上空長久不見天日,農牧難以為繼。使得先民需避難遠渡重洋,到西邊大陸及南方、西南方島嶼生活。過去整個亞洲、大洋洲,都是台灣仙島子民統御的疆域。即便至今也一樣。
部份逃離者的後裔,後來又因為當地生活困難,陸續返回母島,成為後來的平埔族。這是我們根據近代人類溯源研究整理後的台灣人歷史全貌。
從底下國家地理雜誌以人類細胞粒腺體的基因遷徙路徑研究,追蹤出人類從非洲遷徙到亞洲的路徑。台灣原住民有五萬年人文歷史,是亞洲多數人種共同的祖先。
https://s.yam.com/BVx4c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5萬的網紅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行銷提案實戰:讓你的想法被一次買單:https://bit.ly/32O2LuE 不同於表演式提案法,這堂課將會帶你回歸提案本質——為客戶提出問題的解決方案! 透過深度挖掘期望與系統化的思考路徑,讓你更快產出精準提案,如同 狙擊 一般,精準地命中紅心! #狙擊提案術 #傑哥 👉2020...
蒙古語字母 在 催生台語公共電視台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蒙古語字母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古書為甚麼是從左往右豎排的?
知史編輯組
我們現在的書寫習慣與古代漢字豎排向左行的順序是有極大差別的。
其實,從古至今,世界各地各種文字的書寫順序是各有不同的,總體上分為左行、右行、下行三種,一直保留至今。左行如英文等;右行如阿拉伯文、希伯萊文等;下行如傳統的蒙古文、中國古籍印刷、有時的日語等。
這三種書寫方式,起源於不同的世界觀和書寫習慣。
例如,從右向左寫,據說是為了對應神的方位,以北極星為中心定點,太陽起於東方(右),沒於西方(左)。這一書寫方式起源極早,並一直在閃族各語系中保留至今。希臘字母傳承自閃族字母(腓尼基),本來也是從右向左寫的,但後來卻反了過來,大概是因為用右手寫字,從右向左寫會擋眼。這一變化有一個過渡期。在這一階段,希臘文字曾實行過一段「牛耕體」,即一行向右,一行向左,甚至行序還有過自下而上的。到西元前500年左右,基本固定為現在通行的右行向下的順序。漢字的古代書寫,一向是直行向下的,極少例外。這一順序的起源與書寫材料有密切的關係。古時流行的書寫材料是竹簡和木牘,其紋理多為縱向,通常是單行書寫。人們習慣縱向持狹長的物體,一路向下書寫。又因為左手拿簡,右手執筆,寫完便按順序放在右手側,左手再去拿新簡開始寫,就形成了先上後下,從左到右的書寫習慣。
#知史 #歷史 #中國歷史 #長知史 #書寫習慣 #古代漢字 #竹簡 #木牘
蒙古語字母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行銷提案實戰:讓你的想法被一次買單:https://bit.ly/32O2LuE
不同於表演式提案法,這堂課將會帶你回歸提案本質——為客戶提出問題的解決方案!
透過深度挖掘期望與系統化的思考路徑,讓你更快產出精準提案,如同 狙擊 一般,精準地命中紅心!
#狙擊提案術 #傑哥
👉2020.09.18更新—資訊勘誤:
本影片的 05:42 開始,放了一張所謂的中華民國疆域(秋海棠),
但我們放的圖片卻放成了「清朝」的秋海棠了。
兩者最大的差別在於東北黑龍江以北到外興安嶺,以及烏蘇里江以東,
包括庫頁島都在清朝時割讓給沙俄了,另外西北也有一大片土地也割讓給沙俄了。
謝謝熱心觀眾來信勘誤!我們以後製作上會更小心謹慎!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s://bit.ly/3eYdLKp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來看志祺七七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 如果不便加入會員,也可從這裡贊助我們:https://bit.ly/support-shasha77
(請記得在贊助頁面留下您的email,以便我們寄送發票。若遇到金流問題,麻煩請聯繫:service@simpleinfo.cc)
#蒙古文 #蒙古國 #內蒙古
各節重點:
00:00 開頭
03:34 內蒙古的抗爭
05:32 中華民國不可分割的...蒙古國?
07:20 兩種蒙古文字
08:57 文字與文化密不可分
11:14 我們的觀點
12:44 提問
13:01 結尾
【 製作團隊 】
|企劃:冰鱸
|腳本:冰鱸
|編輯:土龍
|剪輯後製:絲繡
|剪輯助理:歆雅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全区民族语言授课学校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
使用国家统编《语文》教材实施方案政策解读:https://bit.ly/35Clyw5
→萌展/擴大漢語授課「動搖國本」:內蒙古為何爆發保護母語示威潮?:https://bit.ly/2ZCHm79
→蒙語教學風波:模範自治區不再,北京不要朋友,寧要敵人?:https://bit.ly/33yC7Xj
→內蒙古新雙語政策反彈:步新疆後塵的擔憂與中國「第二代民族政策」:https://bbc.in/2RpxgSB
→內蒙古數萬民眾示威罷課 漢語教學為何惹怒眾人?:https://bit.ly/35BbCmr
→晚報:中國在內蒙古推漢語教學、禁蒙古語社交平台,引發師生及家長示威:https://bit.ly/3ki0dvT
→蒙古語文字(wiki):https://bit.ly/3hrIQag
→中國的新語言政策如何引發內蒙古的罕見反彈:https://cnn.it/3hxmYub
→中國禁蒙語教學引開學日罷課潮 將成「內蒙版反送中」抗爭:https://bit.ly/2ZDnjp0
→北京意識形態集權 內蒙學校漢語取代蒙古語:https://bit.ly/32wpWuz
→內蒙古正遭「滅族」:https://bit.ly/2RqJlqn
→南蒙古:鮮為人知的種族滅絕:https://bit.ly/2Rp5Pbw
→廢除西里爾字母的蒙古人:終於能和「內蒙同胞」書同文了?:https://bit.ly/3ki0uyV
→蒙古國2025年起全面恢復使用傳統蒙古文 與內蒙古一致:https://bit.ly/3hyO7No
→蒙古國決定恢復「回鶻式蒙古文」 2025年起與內蒙文字統一:https://bit.ly/3iKZiEd
→內外蒙古兩樣情:一面兩體的「獨立」與「自治」:https://bit.ly/3hEhwpy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中華民國」與蒙古的恩怨情仇:一甲子前,「中國」一票否決蒙古國入聯:https://bit.ly/2Fz8pZM
→我是台灣人,在蒙古國教中文:https://bit.ly/33tOPGB
→我在蒙古教中文:蒙古文有兩套書寫系統,學漢字像嘗試陌生的料理:https://bit.ly/2GZeJdH
→蒙古国,重新学习蒙古文 | 地球知识局:https://bit.ly/3iyMK2m
→內蒙古沒有「風吹草低見牛羊」,只有英文比蒙文好的蒙古青年:https://bit.ly/3isKMk6
→因抗議扼殺蒙古語言 中國唯一蒙文社交平台Bainu遭封:https://bit.ly/32vD1nQ
→內蒙古教材改革持續發酵 德國學者和旅德蒙人抗議漢化政策:https://bit.ly/35Eo58T
→自由廣場》(林保華專欄)習近平圖謀蒙古國?:https://bit.ly/3mvIzaf
→自由廣場》原來中國怕的是「蒙古2025」:https://bit.ly/3hxnmZF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77@simpleinfo.cc
🔴如果影片內容有誤,歡迎來信勘誤:hey77@simpleinfo.cc
蒙古語字母 在 蒙古语文教程 的推薦與評價
语音、字母表和. 词的示意变化表,根据内蒙古大学蒙语研究室编的. 《蒙汉字典》(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76)编入。 《蒙古语文教程》主要讲授蒙文字母、音节及正词. 法和基本 ... ... <看更多>
蒙古語字母 在 蒙古語教學- 去蒙古要準備什麼東西呢? You need ...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You need to prepare these things before go to Mongolia ep.06 【中文】【 蒙古語 】【ENGLISH】. ... <看更多>
蒙古語字母 在 617#~本日冷知識~ 你知道嗎?【蒙古語】 桑ˋ巴ˋ努ˋ(你 ... 的推薦與評價
而蒙古國使用的蒙文是蒙古國在獨立之後,受蘇聯影響,以新西里爾字母(俄文的那種字母)來書寫蒙古語,稱為新蒙文。 看到圖片,觀察仔細的讀者可能會發現右下角將軍衙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