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七等生─天與地的現象》展覽的所有人,大概都會特別好奇傳說中「世界最偉大三大傑作」那一幅——達文西《蒙娜麗莎的微笑》、梵谷《向日葵》,以及七等生《降臨》。
「怎麼能如此狂妄?」
曾經,有朋友這麼不解地請教與七等生相好的藝術家楊識宏。
實際上他的原始想法可能與「世界最偉大三大傑作」有著天壤之別,他說:「它是歷史上出現可替人類說明一切現象的三幅畫之一。」
那究竟什麼是一切現象呢?
後來,我才從長子劉懷拙先生口中得知他不是無神論者,譬如他在2010年國家文藝獎的得獎感言中的感謝:「我感激他們,猶如我感激神恩。」
同年的繪畫創作《林中受教》恰巧陳列於《降臨》之鄰,它們的光影變化讓我忍不住想起了文藝復興時期的宗教畫,特別動容。
和大部分人相同,我當然也是先從文學作品認識七等生的。繪畫作品與攝影作品同時大受好評的他,早已是全世界收藏家與圈內人望眼欲穿的夢幻逸品;只是,對家族來說有著絕大意義的創作,任何一件都是非賣品。
或許很多人會以超現實來形容七等生的文學作品,在親眼看到藝術創作之後,我以為他是藉著所有媒介來詮釋他對世界的感受:文筆、畫筆,還有相機。無獨有偶,曾經在作品中出現多次的女兒小書說:「大家可能會覺得他的繪畫作品很抽象?但是在我看起來其實很具象⋯⋯那些都是我們通霄老家附近的風景、我們每天散步的路線;我會知道他畫的是什麼點。」
我非常同意小書的說法,身為花東人女兒,我對七等生的花蓮特別感動,自己尤其著迷於他的用色,在這次的策展作品中大幅出現原色且非常罕用黑色的呈現,再一次讓人沉醉於他獨樹一格的光影變化與效果,與七等生文體同樣驚艷。
就像他女兒一直強調的:「在我看起來其實很具象」。
當我見到《花蓮公園》時,我不會特別臆測那是描繪秋天的景象——如果你是花東人,你一定第一眼就明白了:那樣的黃色,是所有花東人鄉愁巴吉魯(麵包樹)的顏色。
曾經,我好奇地詢問長子劉懷拙先生:「在七等生作品中出現大量的車站意象,是因為他是鐵道迷嗎?」
他似乎有點意外我這樣的提問,有些難掩無奈地笑著:「那是因為他非常顛沛流離啊。」
我於是明白,那總是被人形容孤傲、清冷又疏離的七等生,該當是特別重情的吧。
定格了一切感動的《七等生─天與地的現象》,在展期結束倒數計時之前,推薦親愛的千萬撥空來看喲。
展覽:七等生─天與地的現象
展期:2021/4/16~5/1
地點:亞紀畫廊
時間:12:00~19:00
電話:(02)2752-7002
地址:台北市信義路四段156號
交通:捷運信義安和站二號出口,直行徒步約三分鐘,鄰近信義敦化交叉口附近。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的網紅林郁晉,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籠罩下得巨大哀愁 A Dark Cloud of Sorrow Looms Over 】展覽訪談 文/林郁晉 晏起之晨、失眠之夜,挾著日常的無奈與焦慮溶進意識之中,入夢。 我們指認各種房簷的形狀、街角轉折的摺痕,回到躲避外界棲身之座標,看著各個熱鬧無處安放的紅男綠女在燈火通明的城市裡遊走,並與...
蒙娜麗莎的微笑意義 在 明周文化 MP Weekl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張愛玲一百年】你覺得蒙娜麗莎為什麼微笑?
張愛玲說,自己從前的課室上也曾掛了這樣一張《蒙娜麗莎》的畫。老師總叫他們要認真去看看蒙娜麗莎臉上奇異的微笑,「先生告訴我們,畫師畫這張圖的時候曾經費盡心機搜羅了全世界各種罕異可愛的東西放在這女人面前,引她現出這樣的笑容。」
但她不喜歡這個解釋,她覺得再有趣新奇的東西也不見得會使人有這樣的微笑。她想像,也許一個女人驀地想到愛人的任何小動作,讓對方異常稚氣,顯得可愛又可憐,當對愛人有了慈悲和憐恤後,眼睛中也許才會有這樣「蒼茫的微笑」。她知道蒙娜麗莎是個年輕的太太,又幻想也許是因為她想起自己小孩早上說的一句說話,心中想:「真是什麼都懂得呢——到八月裡才滿四歲」,才又這樣笑了起來,卻不得不黔持着,「因為畫師在替她畫像」。
張愛玲認為一件好的藝術應喚起各人的創造力,而不僅僅只給人純粹「被動的欣賞」。如看畫的人讀了說明再去看畫,就不由地要在畫中附會說明提到的解釋,「似乎是增多,其實是減少了圖畫的意義」。
#張愛玲 #談藝術 #談畫 #談蒙娜麗莎 #傳奇 #張愛玲金句 #文學 #經典文學
---
系列專題《張愛玲一百年》:
https://bit.ly/2PJ7tDM
---
◢ 緊貼明周文化 ◣
YouTube:bit.ly/2klNzmB
蒙娜麗莎的微笑意義 在 屏東新聞 PT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屏東首創藝術公車 世界名畫從博物館走入凡間
不用出國也可以看世界名畫!屏東縣政府「藝」想天開,全國首創藝術公車,為10部公車彩繪世界名畫,以行動美學的概念,讓梵谷、達文西、畢卡索、米勒等畫壇巨擘名作,隨著公車走入屏東各角落。
由傳播暨國際事務處、交通旅遊處攜手規劃的「我的城市,我的行動美術館」藝術公車活動,10部藝術公車彩繪的都是舉世聞名作品,包括:
喬治·秀拉【大傑特島的星期天下午】
文森梵谷【在亞爾的臥室】、【耳朵綁繃帶的自畫像】、【麥田群鴨】、【星夜】
尚-法蘭索瓦·米勒【拾穗】
約翰尼斯·維梅爾【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皮耶-奧古斯特·雷諾瓦【煎餅磨坊的舞會】
巴勃羅·畢卡索【夢】
李奧納多·達文西【蒙娜麗莎】
這10部藝術公車6月2日首次同步公開亮相,其實近日已有不少民眾在路上看到藝術公車奔馳,構成最美的城市風景,十分吸睛。
「山不來就我,我來就山」,屏東縣長潘孟安表示,這些世界名畫典藏在各國博物館或美術館,現在縣府讓藝術走出來親近大家,形塑城市美學,同時結合實際在縣內行駛的公車路線,創造話題吸引民眾搭乘,提升乘車率及帶動觀光。
這不是屏東縣政府第一次「玩」公車,2017年、2018年屏東跨海在香港、新加坡行銷觀光,在雙層巴士及計程車上貼出「沒來過屏東,別說過你到過台灣」,霸氣的口吻令人印象深刻,還在網路上掀起熱烈討論。這次大膽嚐試讓名畫藝術登上公車,沒有隻字提到屏東,意義卻更多重。
國立屏東大學視覺藝術學系朱素貞教授十分讚許縣府的藝術公車,她說,這10輛世界名畫的藝術公車,彷彿蒙娜麗莎從羅浮宮走進屏東的大街小巷,「對你我微笑」,打破藝術特定的觀賞族群,提升公民美學素養,使城市沈浸美學的薰陶之中,非常有意義。
傳播暨國際事務處表示,為確認所使用畫作版權沒有問題,縣府事前徵詢智慧財產局確認,依據著作權法第30條第1項規定:著作財產權,除本法另有規定外,存續於著作人之生存期間及其死亡後五十年,該等畫作之著作財產權因已逾著作人之生存期間及其死亡後五十年,屬於公共財產,任何人均得自由利用,無須取得授權。
只有巴勃羅·畢卡索(Pablo Picasso)作品「夢The dream」,經確認畢卡索其亡故時間為1973年4月,縣府透過圖像機構向畢卡索畫作授權單位 (Picasso Administration 畢卡索管理協會)順利取得合法授權。
這10部藝術公車分別行駛萬丹、東港、潮州、鹽埔、內埔、里港等地,都是通勤通學熱門路線,讓民眾和學子可以隨時親近大師作品。
蒙娜麗莎的微笑意義 在 林郁晉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籠罩下得巨大哀愁 A Dark Cloud of Sorrow Looms Over 】展覽訪談
文/林郁晉
晏起之晨、失眠之夜,挾著日常的無奈與焦慮溶進意識之中,入夢。
我們指認各種房簷的形狀、街角轉折的摺痕,回到躲避外界棲身之座標,看著各個熱鬧無處安放的紅男綠女在燈火通明的城市裡遊走,並與無數陌生人隔牆並肩而坐。
1970年代,台灣興起了都市主義,揮別了農業家園的景觀,在擁擠的都市裡生存相對壓抑的。都市其意義不僅是建築摩天之高,更在於它擁有改變原有地景的樣貌、居住的型態、人際關係的孤獨與疏離及日漸複雜的社會議題。在資本世界所圍繞下的我們成為一種部分配合的零件化角色,然,自由主義的建構也不斷提醒著自身的主體性,視為一個完整之重要。如此衝突矛盾,拉扯出極大的不安與困惑,聳立且不斷將外部世界的混亂吞噬折入體內,心中一股始終趨不散的憂愁不斷盤旋,只能回到屋內,安全無他者之地,盡情地咧嘴吐舌、搔首弄姿,卻揮之不去籠罩而下的巨大哀愁。
夜晚,望者前方不遠處,無數個大樓的窗口閃爍著各種彩燈,凝望那如夢幻泡影之光,心甸甸地總在腦際回望那些不願想起的事,就如:「我是誰」這樣無奈的提問,總在那無人的夜晚裡晃頭晃腦地想起。到底我們應以何種角色的姿態與世界共存,同時又保有自身主體性之完整成為我們的必經之問。
「籠罩下的巨大哀愁」一展將透過八位藝術家的作品,試圖呈現籠罩於都市之下的人們,因在認知上矛盾的情緒,所產生出對於自身主體該已何種姿態與世界共存的提問。
鄭爾褀 poeple
作品回應台灣1970後逐漸告別農業景觀進入都市主義的現象,精準描繪出現代人們所熟悉的都市日常景象。百萬人共同生存於一個地方,即便物理距離上是如此緊密,對於彼此的認同卻是絕對的疏遠。
鍾知庭 我在你左右
作品透過男性畫外音的說明及影像內某種角色扮演的刻畫,呈現都市之中的人們彼此試圖相伴,吐露內在確切的想望,最終卻淪為某種喃喃自語,或溝通的徒然。
吳伯賢 有著蒙娜麗莎微笑的猩猩
藝術家透過猩猩作為在都市正常運作之下的奇觀(不正常)呈現。回應在都市興起的治理實踐下與自由意識之間的衝突,將人們日常存在於可行介入操作和不可行介入操作之間的矛盾或內在限制放大。
王鼎曄 人-人
試圖回應高度競爭的社會中,人們在有限的資源分配下時會不慎擠壓到他人,與此同時又要維護完好理性的生存空間,作品精準刻畫出人們相處時某種不成文的特殊距離。置身於當下的人們該如何找到屬於自身主體最佳的生存姿態成為作品最大的提問。
蔡傑 塵埃落定時
作品試圖呈現人們躁動的拍打著看似可能逃離的出口,而所謂的出口是否真實?又或只是內在狂放無法平心的感受的妄念?回應都市裡看似熱鬧無處安放的紅男綠女們內在的哀愁。
黃彥超 1.2.3魚你躲好了沒?
作品將魚缸中的觀賞魚比擬困於都市裡人群的樣貌。耀眼奪目的彩光、極度刺激性的感官饗宴,試圖呈現人們短暫逃離內在的不安及困頓,回應人在自身主體性的建立後所產生的完全排他性及強烈的孤獨感。
黃淑蓮 Sometime i found myself floating and sinking down once in a while
作品回應在自由主義與資本主義之間所產生的極大矛盾中內在強烈的衝突不斷,將人們心底不斷自我反問的不安情緒描寫深刻。該如何明確知道自身定位及最佳舒適的姿態為何?及「我是誰」成為最大的提問。
陳嘉壬 甜水
作品是藝術家前往東南亞駐村後,試圖反思城市之於農村兩地的人們對於生存的想像及美好生活的概念竟是如此不同。回應社會所建構於我們的未來想像,是否未必如此明確或真實,只是某種模糊失焦的指向。
-----------------------------------------------------------------------------------------------------------------------------------------------------------
【籠罩下得巨大哀愁 A Dark Cloud of Sorrow Looms Over 】
日期 Date|2021/08/07-09/12
地點 Location|台北當代藝術館 MOCA Taipei
藝術家|Artist
王鼎曄 Wang Ding-Yeh
吳柏賢 Wu Bo-Sian
陳嘉壬 Chen Chia-jen
黃彥超 Huan Yen-Chiao
黃淑蓮 Wong Shu-Lian
蔡傑 Tsai Jie
鄭爾褀 Zheng Er-Qi
鍾知庭 Chung Chih-Ting
影片拍攝與製作 Film production | Shane 影像工作室
音樂製作 Music production | 黃柏諺 PKG
動畫製作 Animation production | 羅悅慈 Lo Rax
設計 Design|蔡傑 Tsai Jie
翻譯 Translation | 黃文 Huang Wen
策展人|Curator
林郁晉 Lin Yu-Chin
協同策展 | Co-curator
黃鼎鈞 Huang Ding-Jun
感謝贊助|Sponsors
厭世會社The Misanthrope Society
果拾 Pick Up
特別感謝|Special thanks
台北當代藝術館 MoCA Taipei
掀牆藝術聚落 Open Wide
打開藝術工作站 OCAC
嘖嘖 Zeczec
張喬翔 Shane
陳小乖
劉柏承
蒙娜麗莎的微笑意義 在 林郁晉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籠罩下的巨大哀愁 A Dark Cloud of Sorrow Looms Over 】
文/林郁晉
晏起之晨、失眠之夜,挾著日常的無奈與焦慮溶進意識之中,入夢。
我們指認各種房簷的形狀、街角轉折的摺痕,回到躲避外界棲身之座標,看著各個熱鬧無處安放的紅男綠女在燈火通明的城市裡遊走,並與無數陌生人隔牆並肩而坐。
1970年代,臺灣興起了都市主義,揮別了農業家園的景觀,在擁擠的都市裡生存相對壓抑的。都市其意義不僅是建築摩天之高,更在於它擁有改變原有地景的樣貌、居住的型態、人際關係的孤獨與疏離及日漸複雜的社會議題——在資本世界所圍繞下的我們成為一種部分配合的零件化角色。
然,自由主義的建構也不斷提醒著自身的主體性,並視為一個完整之重要。如此衝突矛盾,拉扯出極大的不安與困惑,聳立且不斷將外部世界的混亂吞噬折入體內,心中一股始終趨不散的憂愁不斷盤旋,只能回到屋內,安全無他者之地,盡情地咧嘴吐舌、搔首弄姿,卻揮之不去籠罩而下的巨大哀愁。
夜晚,望著前方不遠處,無數大樓的窗口閃爍著各種彩燈,凝望那如夢幻泡影之光,心甸甸地總在腦際回望那些不願想起的事,就如:「我是誰」這樣無奈的提問,總在那無人的夜晚裡晃頭晃腦地想起。到底我們應以何種角色的姿態與世界共存,同時又保有自身主體性之完整成為我們的必經之問。
「籠罩下的巨大哀愁」一展將透過八位藝術家的作品,試圖呈現籠罩於都市之下的人們,因在認知上矛盾的情緒,所產生出對於自身主體該已何種姿態與世界共存的提問。
鄭爾褀| 人們 People
作品回應台灣1970後逐漸告別農業景觀進入都市主義的現象,精準描繪出現代人們所熟悉的都市日常景象。百萬人共同生存於一個地方,即便物理距離如此緊密,對於彼此的認同卻是絕對的疏遠。
鍾知庭|我在你左右
透過男性劃外音的說明及影像內某種角色扮演的呈現,刻劃都市之中的人們彼此試圖相伴,吐露內在確切的想望,最終卻淪為某種喃喃自語,或溝通的徒然。
吳伯賢|有著蒙娜麗莎微笑的猩猩
透過猩猩作為都市正常運作下的奇觀(不正常)呈現。回應都市興起後的治理實踐與自由意識之間的衝突,將人們日常存在於可行介入操作和不可行介入操作之間的矛盾或內在限制放大。
王鼎曄|人-人 One-One
試圖回應高度競爭的社會中,在有限的資源分配下時會不慎擠壓到他人,與此同時又要維護完好理性的生存空間。作品精準刻畫出人們相處時某種不成文的特殊距離,置身於當下的人們該如何找到屬於自身主體最佳的生存姿態成為作品最大的提問。
蔡傑|塵埃落定時
作品呈現出人們躁動的拍打著看似可能逃離的出口,而所謂的出口是否真實存在?又或只是內在狂亂無法平心的感受的妄念?回應都市裡看似熱鬧無處安放的紅男綠女們內在的哀愁。
黃彥超|1.2.3魚你躲好了沒?
魚缸中的觀賞魚好似困於都市裡人群的樣貌,耀眼奪目的彩光、極度刺激性的感官饗宴,試圖呈現人們短暫逃離內在的不安及困頓,回應自身主體性建立後所產生的完全排他性及強烈孤獨感。
黃淑蓮|I found myself floating and sinking down once in a while
在自由主義與資本主義之間產生的矛盾中內在衝突不斷,將心底不斷自我反問的不安情緒描寫深入。該如何明確自身定位及調整最佳姿態,讓「我是誰」成為最終的提問。
陳嘉壬|甜水
作品是藝術家前往東南亞駐村後,試圖反思城市之於農村兩地的人們對於生存的想像及美好生活的概念竟是如此不同。回應社會所建構於我們的未來想像,是否未必如此明確或真實,只是某種模糊失焦的指向。
-----------------------------------------------------------------------------------------------------------------------
【籠罩下的巨大哀愁 The great sorrow under the shroud】
日期 Date|2021/08/7-09/12
地點 Location|台北當代藝術館 MOCA Taipei
藝術家|Artist
王鼎曄 Wang Ding-Yeh
吳柏賢 Wu Bo-Sian
陳嘉壬 Chen Chia-jen
黃彥超 Huan Yen-Chiao
黃淑蓮 Wong Shu-Lian
蔡傑 Tsai Jie
鄭爾褀 Zheng Er-Qi
鍾知庭 Chung Chih-Ting
影片拍攝與製作 Film production | Shane 影像工作室
音樂製作 Music production | 黃柏諺 PKG
動畫製作 Animation production | 羅悅慈 Lo Rax
設計 Design|蔡傑 Tsai Jie
翻譯 Translation | 黃文 Huang Wen
策展人|Curator
林郁晉 Lin Yu-Chin
協同策展 | Co-curator
黃鼎鈞 Huang Ding-Jun
感謝贊助|Sponsors
厭世會社The Misanthrope Society
果拾 Pick Up
特別感謝|Special thanks
台北當代藝術館 MoCA Taipei
掀牆藝術聚落 Open Wide
打開藝術工作站 OCAC
嘖嘖 Zeczec
張喬翔 Shane
陳小乖
劉柏承
蒙娜麗莎的微笑意義 在 是文藝復興時期兩大傑作 《最後的晚餐》及《蒙娜麗莎 ... 的推薦與評價
義大利語中,「gioconda」的解釋是「輕鬆的,無憂無慮的」,因此「gioconda」也可以指「無憂無慮的婦人」。由於她的微笑,此名稱便有了兩層含義。法語名稱「La Joconde」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