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蠻常被提到的說法叫「蓋婭假說」(Gaia hypothesis) (也有人說「理論」)。很多人說亞要談成「婭」,原因是背後的「大地之母」論述。
.
地球是活著的!這個理論大家可以去挖挖看 ...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50的網紅偽學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認真玩】2020台北雙年展 | 嚴肅的玩笑 |《你我不住在同一個星球》// 李長潔 . 前往2020台北雙年展,台北的天空陰冷,以《你我不住在同一個星球》(You and I Don't Live on the Same Planet)為主題的北美館,並沒有明顯的國際性藝術大展的氣氛,灰白色的天空...
蓋婭理論 在 偽學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認真看〗#台北雙年展最好的導讀 | 當氣候變遷昭示民主挫敗,拉圖的理論提供怎樣的思考? // 洪靖
.
如我們能夠採用「都沒有能動性」的超對稱,或許更能達成拉圖希望緩解或者消弭環境危機的雄心壯志。氣候變遷之所以是個巨大難題,就在於解決它需要「大幅度的共同行動」,而這正是現今的民主模型難以企及的——大型動員一直不是民主政治的強項。也難怪科學史家納歐米・歐瑞斯克斯(Naomi Oreskes) 和艾瑞克‧康威(Erik M. Conway) 會在《西方文明的崩潰》(The Collapse of Western Civilization, 2014)一書中說,氣候變遷導致的全球崩壞,實際上代表西方民主理念的重大挫敗,而最後帶領人類重建地球文明的,很可能是像中國這樣傾向集權的政府。換句話說,試圖擴大參與名額的「自然的政治」,很可能只是加速西方文明崩潰的到來。
.
我們應該問:為什麼「民主」在這裡會成為問題?原因正是:民主假設並且極度尊重人類的能動性,任何對於人類的改動或修整都需要獲得「正當性」(也就是權力上的同意),而這使得我們從未脫離人類中心主義。當我們發明和使用科技來調整或修補地球的「行為」(例如臭氧層破洞),我們從未想過——更不會接受——發明和使用科技來修正人類長期以來的不環保行為。我們在做的,只是用盡各種苦口婆心的文字和語言,透過教育來寄希望於人類的能動性。不難看出,這是「都有能動性」策略所潛藏的重大不對稱:科技只能用於修正非人,而不能用於修正人類。
蓋婭理論 在 BIOS monthl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拉圖認為環境危機來自:我們對自然事物做盡各種調查,卻從未想過它們擁有「能動性」,以至於它們展現能動性時,往往劇烈到讓人不知所措。
⠀
如果我們想處理環境危機,最好設立某種機制,擴大所謂的「民主」:可以發聲和投票的不只有人類,還有各式各樣的非人。這正是拉圖所說的「自然的政治」▹▹ https://bit.ly/3rg05RT
⠀
#BIOS發現|#洪靖|臺北市立美術館 Taipei Fine Arts Museum|#雙年展|#你我不住在同一個星球上|沃時文化
蓋婭理論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認真玩】2020台北雙年展 | 嚴肅的玩笑 |《你我不住在同一個星球》// 李長潔
.
前往2020台北雙年展,台北的天空陰冷,以《你我不住在同一個星球》(You and I Don't Live on the Same Planet)為主題的北美館,並沒有明顯的國際性藝術大展的氣氛,灰白色的天空與牆面,灰白色的大廳與主視覺,一切像是某種策略性的低調,迫使著「台灣人」體驗著在「全球」疫情爆炸時,還能舉辦藝術大展的那種奢華。甚至懷疑,這雙年展,是不是策展人Bruno Latour的一個嚴肅的玩笑。
.
▓ #知識論的改革實驗及其展演
.
Bruno Latour,當代重要的人類學家、哲學家、社會學家,70年代後期開始,根據科技與社會的交纏關係,展開整個人類智識知識論的規劃,提出行動者網絡理論,重新思考啟蒙時代以來的人文主義,甚至是「有人以來」的人類主義,重新納入多重行動者的視域與軌跡,試圖在《實驗室生活》、《科學在行動》、《巴斯德的實驗室》、《我們從未現代過》、《激情的經濟學》、《面對蓋婭》等一系列的思想實驗與批判裡,獲得一點點解放「眾生」的機會。
.
因為Latour的巨型-微型理論的裝置,與他無比的雄心,他的策展論述,看起來就是有種「救贖性」。已經好幾年了,幾乎每一次的大型展覽,都呈現滿滿的末日主義,藝術家與觀眾聯合起來懷舊、批評與哀悼。Latour帶著點科幻意味的拓樸學圖式策展,很容易讓人以為是一種微中二的救贖性,但其根本應該是用力跳離知識思辨與實踐框架的試圖。
.
▓ #全球的否定的辯證法
.
《你我不住在同一個星球》共分成「全球化星球」、「維安星球」、「脫逃星球」、「另類重力星球」、「實體星球」五個天文體,五個天文體被鑲嵌在一場向量不同的星(全)球解離當中。Latour式的「全球的否定的辯證法」倒轉、抽空、吸收了人類世界裡的所有主題,將我們吸入充滿矛盾的網絡當中,我們再也無法依靠前方的未來,標定逃逸的路線。我在想,這是否也是我看不是很懂這次展覽的緣故,所有的定義、展示、證明、翻譯都暫時失效了,這個失效可能發生在任何一個層次上:觀賞者、藝術家、策展者。
.
撇開知識論的難題。到底這展覽好不好看呢?
.
▓ #嚴謹的審美
.
有幾個作品在藝術性與理論性上,都算是嚴謹又精采,挺奇怪的,嚴謹居然成為藝術批評的論斷之一,說明了當代藝術「跨域」的性質。例如在「實體星球」部分,領土仲介所的《變動的海洋》(Oceans in Transformation, 2020),他用 資料視覺化的方式,模擬 / 詮釋了敏感的海洋資料軌跡,資料數據的「量」的概念,變成了一種兼具審美與分析的溝通。
.
▓ #體驗行動者的網絡
.
《跨物種影像交會》(Interspecies Cinematic Encounters, 2020),則在諾大的黑色展場空間中,透過大型的鋼架組構裝置,架構出多重世界與複數行動者的觀賞體驗,人類、動物、植物、礦物、水、霧霾、鬼魂、精靈等,在其間互相接觸、調解、感染、融合、轉化彼此。某個程度上,雖然沒有很多,但在佈展上算是比較奇觀而複雜,觀眾似乎可以體驗到行動者網絡理論的表面意涵。
.
▓ #辯證劇場與概念地景
.
最精采的作品,莫過於《質量/彌撒》(Mass, 2020)的物理學 / 哲學辯證劇場,藝術家在展場打造出一個由影像、光線、聲音、道具所構成的思想劇場,你可以步行穿梭於概念地景中,參與影片中物理學家的哲學對話,探索當代物質性之辯論:對立的兩個物理理論模型,無限大(相對論)和無限小(量子物理學),那是不存在於相同世界的兩種現實。
.
▓ #作品之外的作品
.
最後,令我關注的焦點,盡然很常發生在非展示場域中。像是比以往更加不明顯、更加低調的展場設計,完全剝除藝術展覽肩負大眾娛樂與教育的目標,回到一種思想與實作的集合體實驗上,如「協商劇場」(Théâtre des négociations)的運行。
.
另外,如關閉電源的二樓電梯,讓觀眾自行用身體力量,步上二樓階梯。然後,在二樓展覽開始處,觀眾先看到的居然不是《你我不住在同一個星球》的策展主題,而是「參觀須知」:戴口罩、勤洗手、保持1.5公尺以上距離。你的全球「不是」/「就是」你的全球,深深的、日常的、真切的反諷啊~ 比作品還精彩(誤)
|
#官方網站:https://www.taipeibiennial.org/2020
|
#值得去看個5次
#比天能燒腦
#但天能我真的睡著
蓋婭理論 在 地球是活的生命體、有自己的思維嗎?「曉涵哥來了」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蓋亞 假說,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學說,這個理論認為地球本身就是一個活的生命體,而我們所知道的金星以及火星是已經死亡的星球。地球具備自己的意識, ... ... <看更多>
蓋婭理論 在 救活了地球無數生命】 #蓋婭理論... - 說說能源Talk That Energy 的推薦與評價
他的科學,救活了地球無數生命】 #蓋婭理論#JamesLovelock #堅決擁核英國獨立科學家James Lovelock於昨日逝世,享嵩壽103歲。他是著名的科學家與發明家,並共同提出了 ... ... <看更多>
蓋婭理論 在 [閒聊] 蓋亞假說科幻與科學- 看板FATE_GO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很多作品中都曾出現過一個世界觀,
那就是將地球視為一個具有意識的大型生命體,常見稱為蓋亞,
其實這個說法來自科學家的假說而不是科幻作家的猜想,
1972年洛夫洛克寫了《蓋亞的復仇》一書,
書中提出應該把地表環境乃至於整個地球視為一個超級有機體的觀點,
並以希臘神話的地母神為這個超級有機體命名,
主要的論述就是蓋亞的目的是提升地表生命的多樣性,生物的演化也是為此進行的改造,
當生命演化到了某個瓶頸時就會以大滅絕的形式重新再來過。
不要以為洛夫洛克是哪來名不見經傳的英國研究員,雖然人家真的是英國人,
但是他的理論包括只要透過光譜研究外星大氣成分,
就能得知是否有生命能穩定存在的環境的做法,目前美國NASA沿用至今。
洛夫洛克的蓋亞假說被當時的演化論支持者認為是假科學、用科學包裝的宗教,
不過其實今天的演化論已經某個程度上包含了蓋亞假說,
那就是內共生學說。
內共生學說是女性微生物專家馬古利斯在1981年提出的,
她提出了一個研究,那就是多細胞生物的細胞中,
所有如粒線體等個別組織,在生命誕生之初都是如細菌一般的原核生物,
例如植物內的葉綠體,其實就是古代被稱為生命起源的藍綠藻,
各種不同的原核生物進行了共生演化,從原核聚集成真核生物,
再從真核生物的單細胞生物到多細胞生物,
就如植物登上陸地為後來動物的登陸改造了環境,所有的生物在這個理論上,
可以囊括在一起成為共生關係,並透過共生實現演化,
而不是舊達爾文演化論認為的只有競爭關係,
也不是生物單方面適應環境,是整個生物圈為了讓自己能適應環境改造了環境
(但適者生存這個演化論就像牛頓力學一樣,視觀察尺度不同仍是正確的),
在共生這個大旗下,內共生學說宛如成了蓋亞假說的解釋,
某種程度來說,可以說蓋亞假說中有相當部份是確有此事。
TM世界觀中的「蓋亞」也曾為了新的靈長也就是人類改變了地表環境,
蓋亞逐步淘汰了神代,
不是生物去適應環境,而是蓋亞為了生物的演化改造了環境。
當然,TM中的人類最後演化成了脫離蓋亞的生物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16.158.20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FATE_GO/M.1581317524.A.B4D.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