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最後的浮光掠影|法國莫內花園 Monet’s Garden
雖然巴黎市區的奧塞美術館與橘園美術館有著很棒的印象派畫作收藏,但若要一探大師實際作畫的環境,其中一個方式就是到距離巴黎約一小時,印象派先驅及大師莫內在吉維尼的故居與花園。看看莫內是如何在人生晚期,用已臻成熟的技法,創造出高達250幅、著名的睡蓮系列,將現實生活之處轉化成藝術作品。
我是從巴黎北站搭火車而來,抵達吉維尼之後還需步行一小段路才會抵達莫內故居。如果不是在熱浪襲來的時候造訪,這小段鄉間漫步其實相當舒適。參觀莫內故居與花園前最好還是先讀過一些莫內的生平與作品,特別是後期的睡蓮系列,才比較能激起共鳴,否則參觀起來可能會覺得跟看一般的花園無異。
莫內的一生其實住過很多不同的地方,雖然是在巴黎出生,也陸續在諾曼第、英國倫敦、荷蘭贊丹等地居住,甚至還在北非的阿爾及利亞從軍過,但莫內晚期長達43年的時光則是在吉維尼的這個故居度過的。在一次火車旅行時發現這個地方後,他便先租後買下這棟房子與土地,將花園改造成他想繪畫的場景, 並在這裡創造出許多傑作,直到83歲時因肺癌逝世為止。
莫內花園大致可分為兩部份:故居與一旁的花園,以及道路另一側,有著小溪、垂柳、蓮花池與日本橋的花園。前者可以看到莫內的生活起居環境與收集的日本版畫,後者則時常在莫內的作品中出現。
莫內花園一年中只有開放約七個月,因此開放期間總是吸引許多訪客。雖然有實施人數管制,但在夏天旺季時來訪時,園內還是滿滿的遊客,基本上沒有植物的地方大概都是遊客了。此外,也許是因為近幾年夏天熱浪發生的次數越來越頻繁,有些花朵感覺有些乾癟。綜合兩個因素,我想春天可能會是比較好的造訪時機。
參觀完故居不要直接離開,可以再走一段路去看莫內的長眠之處。莫內辭世後,就葬在鄰近吉維尼教堂的墓園。他的故居與花園原由他的次子繼承,然而在二戰後,莫內的故居及花園漸漸疏於照顧,最終捐贈給法國美術學院,並透過莫內基金會管理。經過耗時十年大規模的整建修復,終於在1980年代起對外開放。
如果時間寬裕,造訪巴黎之餘,或者前往諾曼第海岸途中,不妨來一探這位印象派大師的生活樣貌。
▌如何正確地使用各種鏡頭來幫影像說故事
我常在網路上看到有人問,去歐洲旅行要帶什麼鏡頭。而最常見的回覆就是帶廣角鏡就好,因為歐洲大景多,帶廣角鏡才拍的下。這其實是相當糟糕的建議,因為在錯誤的場合下,使用廣角鏡反而會讓畫面中的元素分散,讓照片變得空洞沒有重點。事實上,我在莫內花園時,絕大多數照片都是用長焦鏡80-200mm拍攝的。
每個鏡頭都有不同的敘事用法,絕非只有廣角鏡可以拍進比較多東西、長焦鏡可以拍比較遠的物體而已。在我的旅行攝影線上課程中,我將深入講解每種鏡頭的敘事技法與使用場合。同時搭配實例說明,如何透過各種鏡頭,使用放大誇飾感、壓縮感、日常感、時間感、縱深層次感等方式,來幫助你拍出更美、更有故事感、更能觸動人心的照片。
課程正在進行募資中,期間有六折優惠,詳情請見課程網頁:https://ps.yottau.net/3l2gu8
250元折價活動即將在8/9到期,請及時把握噢!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生死奧祕:十六個生命的靈性對話與臨終學習」好書介紹 專訪: 王浴(前台大緩和醫療病房護理長) 內容簡介: 二十年臨床經驗與研究,最療癒人心的對話,最實用的靈性關懷手冊! 【我該如何說再見?說再見了,之後呢?】 《生死奧祕》為您揭開生死謎團 讓人生不留遺憾 當醫療到...
蓮花基金會課程 在 民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他」不僅是醫師,其攝影與油畫作品也備受海內外讚譽!林景星醫師,在其專業享有盛名外,也曾擔任中華民國國際攝影展主席,其攝影作品並曾在洛杉磯、溫哥華與台灣各地文化中心展出,享譽海內外!惟他不僅攝影作品備受國際肯定,油畫作品也充滿生命力!「杏林秋韻油畫與攝影個展」即日起至明年1月22日正在展出,他說:「作畫已有15年,創作過程有很多時間轉折,從這次展中,可見到其早期、中期與現代創作,每一張都有其時代的代表性」。
王源林文化藝術基金會邀請林景星醫師在竹梅源藝文空間舉行「杏林秋韻油畫與攝影個展」。他解說創作一樓空間以秋天為主題;二樓攝影是多年累積精品,攏總沒有曝光過的創作。
林景星醫師曾在《微微笑廣播網》接受陳永興醫師專訪。他指其攝影愛好源自因在鳳山自行開業後,因所在地臨近澄清湖荷蓮花開燦爛,而開始其拍照攝影之路。他以醫師角度拍攝荷花從生到死與輪迴而創作的「荷花生命系列攝影全集」,還被高市教育選入列為生命教材課程教學的教材,作品被國際攝影學會肯定。
「楓葉是其第二個主題」,林景星醫師指秋天的楓葉系列也是他很喜歡的作品。※上網影音:林景星醫師「杏林秋韻油畫與攝影個展」獨家精彩畫作5分40秒巡禮。
蓮花基金會課程 在 陳秀丹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昨天晚上在蓮花基金會聽南山放生寺住持演觀法師演講, 他做了許多銀髮族樂活 的聚點活動, 將善生善終理念融入活動課程, 長者獲得喜悦,我們聽了也很開心!感恩!
蓮花基金會課程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生死奧祕:十六個生命的靈性對話與臨終學習」好書介紹
專訪: 王浴(前台大緩和醫療病房護理長)
內容簡介:
二十年臨床經驗與研究,最療癒人心的對話,最實用的靈性關懷手冊!
【我該如何說再見?說再見了,之後呢?】
《生死奧祕》為您揭開生死謎團 讓人生不留遺憾
當醫療到了極限,生命無法被治癒時,怎麼辦?
這時,我們會開始思考生命的意義、生存的價值及生死問題,容易陷入死亡恐懼。
「這麼苦,人生有什麼意義?」
「為什麼是我?我沒做壞事啊!這是報應嗎?」
「我還有好多事沒完成,還來不及享受人生,我不甘願!」
「五十年來的恩怨,我該如何原諒?」
「除了身體,我還有心靈問題……怎麼辦?」
「我該如何說再見?」
「我有高齡老母,該求生還是求死?」
「我可不可以不要死?」
「我聽到隔壁床往生前的喘息聲,是不是很痛苦?我會不會像他那樣痛苦?」
「如果我死了,會去哪裡?極樂世界嗎?師父你也沒見過或去過,如何讓我相信呢?」
面對這麼多關於生命與生死疑惑,該如何回應呢?
本書描寫十六個末期病人的生命故事,讓人彷若身歷其境,走過十六個不同的人生與生死課題。他們在與作者對話中,回顧自己的一生,對生命本質有了全新的認識,也療癒了對生死的恐懼,看見生命最精采的風景。
十六個生命故事,同時帶出十六種臨終學習課題,詳盡描述當一個生命從生到死的歷程,身、心、靈會經歷哪些階段的變化?瀕死症狀──四大分解與臨死覺知是怎麼回事?面對死生變化過程,我們要依持什麼?如何克服死亡恐懼,減緩臨終痛苦?最後,又該如何破繭而出,得到新生?
本書作者釋德嘉、釋宗惇等,從醫院走入社區的靈性關懷,有二十年豐富的臨床經驗及研究,結合西方安寧醫療與佛法立論基礎下,談實際的臨床生死。這是由台大緩和醫療團隊結合臨床宗教師,根據臨床研究經驗而發展出來、非常適合東方人的「本土化靈性照顧模式」,可說是一套非常完整的善終方程式。對無法正視死亡、害怕臨終、且有諸多疑惑和恐懼的一般人來說,提供了完整的臨終與靈性照顧的方法。
作者簡介:釋德嘉
‧台灣科技大學人文關懷中心兼任講師
‧蓮花基金會諮詢專線諮商宗教師
‧蓮花基金會「本土化靈性關懷培訓課程」及「安寧療護/臨終關懷研習課程」講師
‧台灣臨床佛學研究協會理事
‧三學苑住持
‧大悲學苑監苑
‧大悲學苑社區安寧靈性關懷宗教師
作者簡介:釋宗惇
‧大悲學苑住持
‧台灣臨床佛學研究協會理事長
‧台大醫院倫理委員會委員
‧台灣科技大學人文關懷中心兼任講師
‧新加坡甘露關懷協會顧問
蓮花基金會課程 在 蓮花基金會安寧志工 :: 台灣社會團體查詢網 的推薦與評價
台灣社會團體查詢網,安寧志工2022,蓮花基金會徵才,蓮花基金會課程,蓮花基金會創辦人,安寧志工培訓2021,安寧照顧基金會徵才,2022 長照安寧課程,臨終志工. ... <看更多>
蓮花基金會課程 在 安寧療護的哲理、歷史、作業模式、現況與展望/陳榮基董事長 的推薦與評價
學習佛法在臨終關懷的運用日期:2016年4月2日(星期六) 課程 名稱:安寧療護的哲理、歷史、作業模式、現況與展望講師:陳榮基董事長--- 蓮花基金會 : ... ... <看更多>
蓮花基金會課程 在 蓮花基金會| Taipei 的推薦與評價
財團法人佛教蓮花基金會10367 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30號4 ... 人有下班時間、週末時間、國定假日時間,可以利用這些時間去學專業課程,甚至人生夠長,還可以同時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