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不負責陳時中不認3加11
#范雲委員經過83天終於敢出現原來是喬好了
#病毒不是哆拉A夢有任意門
指揮官陳時中在8月13日防疫記者會用了超過10分鐘的時間,解釋4月15日機組員改成「3+11」的隔離政策未影響社區,華航諾富特案是群聚事件,不算是社會破口。對照衛福部次長石崇良曾甩鍋說萬華才是疫情破口,請問目前在台灣流行的英國變種病毒株是從那個地方進入台灣的? 其實不用推給蟲洞連結、外星人攻擊、萬華土地肥沃生病毒、還是哆啦A夢任意門帶來的。
4月份全球疫情再起,整個東南亞淪陷,國際公認病毒潛汱期有14天。陳時中指揮官卻放行范雲立委的提案,從4月15日將「居家檢疫5天採檢陰性,自主健康管理9天」改成「3天居家隔離檢疫,11天自主健康管理」,居家檢疫是不可外出的,提早兩天放行,製造了太多讓病毒在台灣傳播的不確定性。
再來看#CDC小組成員認證華航諾富特案群聚案基因定序之間的關聯性, #鐵證如山。
在這張蘋果新聞網當時的圖表中 ( 多家媒體都有製作相同的圖,資料來源都是來自每日兩點的防疫記者會 )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見,由華航諾富特37人群聚案延伸出去的案例:
👉#華航諾富特37人群聚案=>導致其他的群聚感染及每個個案緣由
👉#案1202 : 宜蘭遊藝場百家樂員工 =>宜蘭遊藝場8人群聚感染
👉#案1203 : 蘆洲獅子會前會長=>新北蘆洲獅子會20人群聚感染
👉#案1220 : 接觸蘆洲獅子會前會長=> 萬華茶藝館7人群聚感染
列舉幾則指揮中心整個5月份的新聞稿,一樣說得很清楚感染者的足跡不僅傳染給家人、進入社區,還有市區風景區。
👉5月2日指揮中心更新諾富特染疫3員工足跡,案1129曾在上月23到26
日赴嘉義、雲林旅遊,足跡遍及阿里山、奮起湖、北港朝天宮、台北車站等;案1127與案1128分別於廿七、廿八日曾於桃園中壢市區及機捷等地
👉5月9日華航機師+諾富特旅館35人確診,包括13名華航本國籍及印尼籍機師、1名空服員、 8起家庭群聚共14人感染、6名諾富特飯店員工、1名飯店外包商染疫。
👉5月15日羅一鈞指出,基因定序結果,最主要的就是其中一株應該算是很強勢的英國變異株,與機師防疫旅館諾富特飯店、蘆洲相關案(前獅子會會長案1203)、羅東遊藝場還有萬華茶藝館,相關定序出來都確認是鄉序列的英國變異株,這樣可認定應該是同一個序列病毒株在相互傳播。
#范雲經過83天終於敢出現原來是喬好了
民進黨立委范雲之前曾主持相關協調會,並且曾在臉書神隱83天,她也在陳時中記者會後回應,指揮官已經清楚說明不是破口,現在最重要就是大家團結防疫。搞了半天原來是已經喬好了說法,你說沒責任,我當然可以出來說所以我沒事我很好。
陳時中部長一路吹噓台灣防疫功績,到現在台灣死亡人數超過800人,蔡政府從防疫到紓困問題一大堆,有哪位官員負責?難道只要把責任推給前朝推給政敵和中共,如果還有問題,把問題說成不是問題,是不是就結案了?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煮婦養成日記 Cooking Diar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吃飽才能看這支影片~ https://www.instagram.com/iamphoebeliu/ 上禮拜因為生病了 幾乎天天都在跑醫院 所以沒有上傳新影片 健康真的太重要了! 前幾年去過阿里山 那時候只有回台北時 順路隨便吃了一家雞肉飯 結果覺得也太好吃 就一直很想找機會好好來嘉義玩 謝...
蔡明里生病 在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防疫3級警戒持續到7月12日,更厲害的印度變種病毒(Delta)入侵台灣,讓疫苗嚴重不足的現況,更是雪上加霜;蔡政府所謂的超前部署,在一波波疫情侵襲下,掀開全是蒼白無力的大內宣假面具。疫苗購買遲緩,美日捐助疫苗抵台的數目,遠高過政府自購,就連紓困方案都掛一漏萬,毫無積極作為。國民黨團今(28)召開記者會,強力抨擊蔡政府將近2年來的防疫工作,只能用滿目瘡痍形容,疫苗購買數量太慢、不足的現實,公文跑得比病毒慢的行政怠惰,阻擋企業團體自購疫苗捐贈國家的傲慢,拒絕國民黨團一再提醒入境必須普篩的呼籲,上演著殘劑搶破頭的荒唐劇情,就連紓困都不到位,基層產業、勞工哀鴻遍野。
面對來勢洶洶的Delta病毒,國民黨團再提出五大訴求:一、紓困救急普發現金1萬元。二、大買國際認證疫苗。三、超前部署二代疫苗。四、夏季電價暫不調漲。五、入境立即全面普篩。呼籲蔡政府以蒼生為念、苦民所苦,社會上還有9大慘業亟待政府紓困、救急,協助國人度過疫情難關。
總召費鴻泰表示,台灣人、人不如狗;蔡英文總統管到天涯海角,管到美國佛羅里達州大樓倒塌,就是看不到因染疫而死亡的國人,台灣人的死活,她就是不管。費鴻泰指出,近期接到不少年輕人到中壯年紀的人詢問,何時可以打得到疫苗?他們可以打得到甚麼樣的疫苗?他們仍需要外出上班、工作、賺錢養家餬口,更擔心染疫,感染到家人,甚至強褓中的孩子。
費鴻泰明確指出,在青年到中壯年這個年齡層,是擔負家庭經濟重擔的支柱,他們需要打疫苗,但是更希望能有選擇疫苗的權利。費鴻泰表示,國人都支持國產疫苗,但是更期待國產疫苗完成三期期中報告,受到國際認證,但是近期在網路上披露,國產疫苗EUA審查委員名單中,有參與國產疫苗研發人員、國衛院研究員,更有護航疫情指揮中心決策的醫生,這種球員兼裁判的審查小組,還有公信力?國人還有信心?
費鴻泰表示,國際已經著手開發二代疫苗、次世代疫苗,蔡政府開始著手超前購買疫苗了嗎?網路上盛傳,「現在的這個時中,不要再鬧了」,國民黨團呼籲蔡英文總統,從防疫2.0、3.0到現在,國人都看到陳時中的能力結果:「甚麼都不做」;也看到他努力的結果:「染疫死亡632人」,呼籲蔡英文總統撤換陳時中,再不撤換,人民就會暴動!
書記長鄭麗文表示,從諾富特到3+11,國民黨中央、立院黨團到執政縣市長一再呼籲蔡政府、疫情指揮中心,只要入境全面普篩,就能阻絕病毒於境外,結果換到是,疫情指揮中心藉口、理由一大堆,不肯做就是不肯做,直到印度變種病毒Delta入侵,入境全面普篩還是「慢郎中」,依舊只做半套,實在讓人無法理解。
鄭麗文指出,Delta病毒已經侵襲全球80多個國家,而不是疫情指揮中心所匡列的7個高風險國家而已,難道諾富特、3+11慘痛教訓還不夠嗎?入境篩檢,14天後再篩檢一次,會很難嗎?如果讓此刻疫苗缺乏的台灣遭到感染性超強的Delta全面侵襲,我們該怎麼辦?3+11陳時中說要負責,那Delta病毒進入台灣後,又是誰要負責?怎麼負責?
鄭麗文表示,Delta變種病毒爆發後,全球先進國家開始布局二代疫苗研發,WHO多次公開表示要開始檢討一代疫苗,考慮必須淘汰的可能,在新的技術和科技開發下,包括輝瑞、莫德納等國際大廠都在研發二代疫苗,台灣呢?
許多國際專家學者都提出過,新冠病毒未來可能流感化,每年至少都要補一劑疫苗,台灣呢?現在連第一劑都沒辦法打。鄭麗文指出,二代疫苗的防護力,是根據變種病毒研發,現在國產疫苗遭到中研院士質疑,為何沒有加入英國、印度變種病毒來研發?
鄭麗文指出,新冠病毒防疫作戰是長期性、持續性,國產疫苗慢了國際好多拍沒關係,現在投入二代疫苗研發加入各種變種病毒研發防護力,到了明年、後年國人劑可以打得到有防護力的國產疫苗,不需要有政治力下指導棋,國內生技產業依然能蓬勃發展。
現階段蔡政府必須用盡辦法購買國際認可的疫苗,參考韓國為國際認可疫苗代工,這才是為國家生技產業做好戰略布局的做法。鄭麗文最後呼籲蔡政府,不要阻擋民間團體購買疫苗,不要說一套、做一套,又是空話、騙局一場。
首席副書記長陳玉珍表示,防疫3級警戒不斷延長,造成更多的基層商家哀鴻遍野,幾乎經營不下去,蔡政府雖然推出許多紓困方案,但現實是,還有很多商家或個人等不到紓困。例如,因營業額銳減而減班休息的勞工,受限於勞保投保門檻,資格不符領不到紓困;108年所得在勞動部所制定紓困門檻邊緣勞工,實際收入受到影響也領不到;109年失業勞工更是領不到。
陳玉珍指出,包括零售業、餐飲小吃店完全撐不下去被迫關門,這群人也領不到紓困;打零工,沒有勞保、沒有工作證明的最底層勞工,更領不到紓困。陳玉珍進一步指出,在急難救助的部分,個人需要紓困,但礙於須整體家庭總收入做為基準,又因各種因素個人與家庭並沒有居住在一起,也領不到紓困。陳玉珍表示,國民黨團一直強烈主張紓困普發現金1萬元,這是有其意義,才是真正能幫助到需要幫助的民眾度過難關。
其次,陳玉珍也強烈建議蔡政府,3級警戒持續到7月12日,蔡政府採納國民黨團建議,宣布6月暫緩實施夏季電價計費,但是馬上就7月份,未來3級警戒是否能如期調降2級?Delta病毒又來勢洶洶,短期之內調降警戒的可能性不高,再次強烈建議政府取消今年夏季電價計費方案,讓民眾能安心宅在家防疫。
立委曾銘宗表示,早在去年3月國民黨團強烈要求蔡政府、陳時中入境必須普篩,將病毒阻絕於境外,但陳時中部長不置可否;今年6月25日印度變種病毒(Delta)已經入侵台灣,造成多人確診之後,27日疫情指揮中心才宣布入境必須全面普篩。未來Delta病毒若在台灣引發重大疫情,國民黨團要求陳時中必須為錯誤的政策下台、道歉負責。
曾銘宗指出,依據《傳染病防治法》規定:「人民有疫苗接種的義務,政府有提供充分疫苗的責任,國內疫情已經造成632人死亡,台灣疫苗嚴重不足,政府購買疫苗遲未交貨,民間或個人表達願意捐贈疫苗推三阻四、甚至多加嘲諷,直到蔡英文總統出面才表態願意積極協助,民間購買疫苗協助防疫,還需要政府特許嗎?政府不思感謝反而阻擋,這是什麼心態?政府失職、失能,難道也生病了嗎?
關於紓困部分,曾銘宗表示,受到疫情影響,全台目前放無薪假廠商高達987家,人數高達10,222人數今年新高,現行紓困措施掛一漏萬,許多產業如餐飲等小商家面臨倒閉危機,亟待政府紓困。曾銘宗再次要求蔡政府全面檢討紓困措施,從速、從寬、從簡辦理紓困,經費來源除了特別預算外,也可挪用公務預算及基金預算支應。
蔡明里生病 在 青鳥 Bleu&Book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青鳥Search #1週年生日快樂
2020 年是台灣 Podcast 元年,當年 4 月 1 日,我們開啟了青鳥書店第一檔線上廣播節目#青鳥Search,這不是愚人節計畫,而是一整年,紮紮實實的節目產出。
每週我們找來最當紅的作者、策展人、文化產業從業人員來到節目,就是為了帶給聽眾朋友最優質、最跟得上時代脈動的節目內容。
走了一週年,我們要再次感謝#每一位參與嘉賓、#每位忠實的聽眾朋友,期待再與您共度下一個週年!
🐦| 青 鳥 Search 里 程 碑 |🐦
✨✨線上直播人數31萬觀看。
✨✨線上直播+聲音下載,超過40萬
—————— 1 週 年 播 放 清 單 ——————
EP00|讓我們與書更靠近 【#青鳥Search】4月1日正式開張
EP01|#張鐵志:用文字和媒體傳遞價值與相信(4/1)
EP02| 蔡詩萍 :西門慶拉攏政商關係,潘金蓮享樂當下,都是人性本色(4/08)
EP03|《#武漢封城日記》當自由逐步被剝奪 人與人的連結如何重新建構?(4/15)
EP04| 蔡傑曦 :我不會把自己定義為文藝青年(4/22)
EP05| 宇文正 :在脆弱、枯竭的時候,詩滋潤了我的生命(4/29)
EP06| 蔣雅淇 Vivian Chiang :就算是苦難,也是化了妝的祝福(5/6)
EP07| #葉言都 :科幻小說重要的是「人性不變」(5/13
EP08|《#地球盡頭的盡頭》你如何真正去愛?如何拯救所愛?(5/20)
EP09|青鳥五月選書《#街屋台灣》:什麼建築代表台灣真實的生活面貌?(5/27)
EP10| 小林賢伍 KengoKobayashi :如果沒有原住民文化,我可能不會留在台灣(6/3)
EP11| 陳栢青:只有單一的聲音不就是「恐怖」的來源嗎?(6/17)
EP12| #邱文傑 :公益與建築理念間的平衡,是很大的挑戰
(6/24)
EP13|#楊照:歷史是思辨的題材,不只是故事(7/1)
EP14| 張惠菁 :與作者、譯者心靈相通,是出版人最感動的時刻(7/8)
EP15| #余宛如 :我們關心的公平正義 可以從一杯咖啡去實踐(7/15)
EP16| #詹偉雄 選讀《#輝耀之山》:不只書寫登山旅程,更兼及時代動盪(7/22)
EP17| #許菁芳:因為願意,所以吃的苦不是吃苦,甘願的力量其實很大(7/29)
青鳥x左岸巷弄沙龍計畫| 方序中:閱讀找到不同的自己,那是生命的顏色和擴展(8/3)
EP18| #嘉世強 深聊《#正常人》:不寫愛情多偉大 在尋常故事裡體驗當代年輕人的情感與混亂(8/5)
青鳥x左岸巷弄沙龍計畫| 吳可熙 Wu Ke-Xi :人生兩個轉捩點 都需要紅色的勇氣(8/10)
青鳥x左岸巷弄沙龍計畫| Teresa Daley 紀培慧 (Official) :我們都是沉睡的英雄 只是等待醒來(8/17)
EP19|《#鄉下創業學》x #游智維:掌握眼前的兩三步 可以做到就盡力往前(8/19)
EP20|《#王童七日談》x #藍祖蔚:王童導演作品 開啟80年代電影新文化的先河(8/26)
EP21|《#尋常的社會設計》x #鄭陸霖:從尋常開啟後設思考可能 重新調配人對物件的知覺(9/2)
EP22|2020南國漫讀節x 米力 :有些書在記憶裡留下一點味道 把它變成咖啡的味道會是怎麼樣(9/16)
EP23|《#國寶》x 李明璁 :不只進入到歌舞伎 而是在催眠式場景裡進入到一個宇宙(9/23)
EP24|《#借殼上市》x #汪浩:國史資料爬梳蔣介石 從爭議人物反看國際角力(9/30)
EP25|《#豐蔬食》x 田定豐:照亮黑暗的光 成為蔬食者的生命告白(10/7)
EP26| #大稻埕國際藝術節x 周奕成:1920年代的召喚 從大稻埕出發的文化復興(10/21)
EP27| #密室殺人 x #李昂:新作觸犯禁忌 大膽祭祀過往五十年作品(10/28)
EP28| #編劇魂 x #小野 :編劇,給了我預知未來人生的機會(11/8)
EP29| #遊目 x 林予晞 Allison Lin :當代融入的不適切感是生命的基調,透過攝影回頭擁抱(11/11)
EP30|《 #行銷江湖》x #曾孟卓:Model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追求的核心價值觀(11/18)
EP31|《 #作家新手村》 x 朱宥勳 :想著我要寫一本書,不要先被形式綁住。(12/9)
EP32|《 #非比尋常的一天》 x #沈方正 :從幫助別人找到自己的價值,我想這是服務業真正的涵義。(12/16)
EP33|《 #間隙》X 平路 :生病是一個停頓,經過這個間隙體悟生命的無常。(12/23)
EP34|《 #回得去的地方與回不去的時光》X 四分衛阿山 :少年玩團到大叔 阿山的紙質紀錄片(12/30)
EP35|《 #二地居:地方創生未來式》 x 林承毅 :深耕心之所向,建立台灣創生未來式 (1/13)
EP36|《 #書情點播》X 祁立峰 :尋找閱讀的意義:一首寫給閱讀的書情歌(1/20)
EP37|《 #向夕陽敬酒》X 王浩一:聰明慢老的50+哲學 活出不設限的第三人生(1/27)
EP38|《 #孤獨培養皿》x 鄭宜農 Enno Cheng——在培養皿中照見故事,以“字”滋養孤獨靈魂(2/3)
EP39|《 #戀物絮語》x #許育華——戀物者怦然心動的選物人生(2/10)
EP40|《 #曲盤開出一蕊花》X #洪芳怡:找回當年的耳朵 重返臺灣曲盤的摩登時代(2/17)
EP41|《 #社會溝通》X #鄭家鐘:一堂人人都需要的群體對話課(2/24)
EP42|《 #歌唱台灣》X #陳培豐 :臺語歌變遷史,喚起臺灣人的記憶(3/3)
EP43|《#捌零・潮臺北》X 倪重華:重返八〇年代,美好又燦爛革命樂章(3/17)
EP44|《#玩真的!一堂藝術文化的必修課》 x 朱宗慶 :以“打擊樂”,「敲」響臺灣藝文的一片天 (3/24)
主持人| 蔡瑞珊、張鐵志
節目企劃|蔡孟諭
🐦|青 鳥 search 這 邊 聽 |🐦
🔎 SoundOn 聲浪
https://reurl.cc/pdMdm4
🔎 Apple Podcasts
https://reurl.cc/4mGvrR
🔎 Spotify
https://reurl.cc/9EpE5v
🔎 Google Podcasts
https://reurl.cc/MdGLOW
🔎 KKBOX Podcast
https://reurl.cc/av78qY
蔡明里生病 在 煮婦養成日記 Cooking Diary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吃飽才能看這支影片~
https://www.instagram.com/iamphoebeliu/
上禮拜因為生病了
幾乎天天都在跑醫院 所以沒有上傳新影片
健康真的太重要了!
前幾年去過阿里山
那時候只有回台北時 順路隨便吃了一家雞肉飯
結果覺得也太好吃 就一直很想找機會好好來嘉義玩
謝謝大家給我很多的嘉義美食推薦
我把大家推薦給我的東西 整理在下面~
🍙 早餐:
蔡阿姨
珍珍海產粥、虱目魚(也是宵夜)
嘉喜油飯(要早起~很快賣完)
洛伯豆漿(香芋起司蛋餅)
峰炸蛋餅
早餐好樂
🍙 早午餐:
二樂(好多人推)
桔吉力
小自由
暖肚皮早午餐
🍙 正餐:
林聰明砂鍋魚頭(可以買冷凍的)
(這個被推到我怕我沒吃等於沒去過嘉義)
阿霞火雞肉飯
阿樓師雞肉飯(我同事叫我去吃)
和平雞肉飯
劉里長雞肉飯(雞肉飯中最多推)
莊家雞肉飯
郭家雞肉飯
大同火雞肉飯
微笑雞肉飯
(有嘉義人說除了噴水其他都好吃🤣)
(完蛋了有第二個人說嘉義人不吃噴水)
Hana廚房
好寶寶藥膳
大盛居(唐揚雞)
安南河粉
筷趣大飯店(家庭感的溫馨料理)
清風濤月 漢方蒙古鍋
黃記涼麵(聽說嘉義的涼麵加美乃滋)
慶昇小館炒飯
樂檸漢堡(我在台北吃過了🥺)
隱燃燒肉丼
鼎神麻辣鍋
燒肉觀止
安禾伍燒肉丼飯
🍙 小吃:
文化路夜市(郭家雞肉飯、豆奶攤)
國華街排骨酥
劉湯圓
大林火車站前的臭豆腐
豆豆小籠湯包
阿岸米糕
方櫃仔滷味(豬肝推推)
興加臭豆腐(豬腳也讚)
花中傳奇臭豆腐
紅樓(麻辣燙、臭豆腐)
東門市場(王家牛肉湯、米糕)
🍙 下午茶:
起風(有人說我一定會喜歡哈哈)
阿娥豆花
豆漿豆花
品安豆花(芋泥讚)
秘密客咖啡(上次去過了 我喜歡!)
咖啡漫步
霜空咖啡(這個也在我的名單上!)
小花麵包店(只開二跟五,我遇不到了😫)
兩顆蛋甜點
小口品很棒、花磚咖啡不錯
幸福山丘的甜點跟麵包
木更咖啡
Noname
弓箭手
33號咖啡店
Roji錄記咖啡
小口品咖啡
黛西的雜貨店
白日夢
芙甜
自由之丘
咱台灣人的冰(蜜地瓜)
琪琪健康舖優格
貓尾巴泡芙
🍙 飲料:
御香屋 葡萄柚綠茶、凍頂檸檬
(中正路二店人比較少)
冷凍芋(民生北路)
細鳳果茶
🍙 其它:
蓬來漢堡(也是麵包店
幸福山莊下的幸福馬場
-
🍉 這次在嘉義住這邊:
嘉楠風華酒店
-
📩:vvntree@gmail.com
合作請來信謝謝!目前不接任何食品及保養品。
蔡明里生病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你是一切的答案」新書介紹
專訪編輯:蔡承歡
內容簡介:
所有你的過去,都不能定義你是誰。
你現在的選擇,每一個此時此刻,才是真實的你。
獻給所有為孤獨而不安、為黑暗而恐懼、為人際關係煩惱、為前景感到迷茫的人!
我們比自己以為的更軟弱,也更強大,
你不需要勉強自己不難過、不糟糕、不痛苦,
因為你終究會依賴自己的力量,找到答案。
你是問題的起始,也是一切問題的答案。
你有沒有過這種感覺?
外面明亮,心裡卻一片黑暗,看不清楚前方。
沒有生病,卻感覺自己病懨懨,永遠不會好起來。
雖然活著,卻總是在想像死亡。
這種時候,很多人會求助心理諮詢,
但其實,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比你更了解自己。
我不會騙你說,生活美好,未來富裕,
老實說,生活並不理想,現實甚至殘暴。
我無法賦予你信心、勇氣和力量,
因為那些東西早已存在你的身體裡。
我只是像考古學家一樣,
將它們拂去層層灰塵,現出原形,
讓你重新獲得使用它們的能力。
當你做好了準備,決定要幫助自己,
當你翻開這本書,那一刻,我跟你站在一起。
你仍要在黑暗中行走,但能夠帶著勇敢上路,
不讓誰帶領誰,不要誰拯救誰,
讓我們並肩而行,找到生命的答案。
作者簡介:簡里里
「簡單心理」平臺創始人兼CEO。2016年富比士「亞洲30 Under 30」青年精英。
20歲即獲得倫敦大學學院認知神經心理學碩士學位,在後來成為一個心理諮詢師的過程中,她花了很長時間來了解和探索自己。在諮詢室中,她看見人的孤獨,看見友善,也看見故意;看見被禁忌的、被誘惑的、被壓抑的、不被說出來的情感;她見證了自己和他人的不易,也從暗處看見光芒。
2012年起,她以心理諮詢師的身分在豆瓣網站撰文,並成立電臺、微信等自媒體,贏得大量關注,文章也被一再轉發。
2014年,她辭去大學教職,前往矽谷參加「英雄學院」計畫,並獲得投資創立中國第一個心理諮詢網路平臺「簡單心理」。
微信公眾帳號:簡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