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總統府遭入侵的背後,可能有中國的政治動機
昨晚深夜,許多記者突然收到一封來歷不明的信件,附上數篇總統府內部的會議記錄。府方很快就啟動相關程序,處理這件事情。
我們該怎麼看這件事情?我個人有些不專業的看法,在此跟大家分享。
首先,這樣的手法雖然好像是第一次在台灣出現,但其實有些國家的選舉期間就曾發生過。
在法國大選中,當時的參選人馬克宏的文件被洩漏出去;在美國總統選舉中,希拉蕊的電郵也曾遭到外洩。
就過往案例來看,這樣的作法一方面是擾亂該國的輿情、影響討論風向,另外一方面其實也是給當事人一個威嚇:**你的資訊我已經有所掌握**。
誰有動力做這件事情?我個人認為,以台灣周圍的狀況來說, **中國** 應該是跑不了關係。
**中國即將在5月21召開人大、政協兩會**。雖然兩會行禮如儀,但是習近平在最近卻受到了很大的壓力。
此次的兩會,是中國十三五(第十三個五年計畫)的成果盤點,以及十四五的雛形規劃。十三五中,有個重要的目標是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但近年的中國,一方面遭到美國的貿易戰、科技戰壓力,經濟數字已經不甚理想;今年又有武漢肺炎肆虐,除了中國狀況不佳,全世界的經濟遭到拖累,也影響中國的經濟。同時,習近平過於高調的行事作風,以及大外宣的作法,也開始遭到國際社會的圍堵。
中國的疫情一旦再次失控,復工進度遭到拖累,經濟成績又會再一次受到打擊,還有機會可能爆發金融風暴。近期武漢已經在普篩武漢肺炎的病例,想必這個數字可能也會成為重要指標。
如果習近平要有成績,除了經濟上死鴨子嘴硬說自己有做到之外,另一個出口,就是 **台灣** 與 **香港**。
目前,香港已經被中國拿下;但台灣的部份卻非常驚險。
2018年底時,國民黨大幅度取得地方政權、韓國瑜的當選,都讓習近平拿到不錯的成績。但在習近平開口講出一國兩制台灣方案之後,戰況卻急轉直下,最終居然還讓蔡英文當選,還拿到史無前例的817萬票。
國際上,雖然WHO不斷維護中國,但在川普開始指責中國之後,中國也開打了全球範圍的輿論戰,除了把病毒起源甩鍋到美國或其他國家身上之外,還想營造自己在幫助全世界的形象。但是,中國卻無法解釋自己為何一開始審查相關訊息,口罩和試劑品質也不佳,看起來效果並沒有想像中的好。
因此,就近期來看,有幾件事情對習近平來說是重要的。
一個,是 **6月6日的韓國瑜罷免案**。此案對於中國來說是重要的關鍵。如果中國代理人真的遭到罷免,那麼習近平將會臉上無光,近期,中國佈置在台灣的各大系統也開始有些動作,罷韓的假消息開始變多。
另一個,則是 **蔡英文520的就職演講**。就職演講是新任總統定位自己和未來方向的演講,若是演講內容提及某些中國不想看到的內容,那麼習近平一定會再接下來5月21日後陸續舉行的兩會上遭到一些挑戰。
近期,又有民進黨立委蔡易餘提案要刪除「國家統一前」等字樣,這些種種,確實都會讓中國方面比較擔心。因此,我認為,這次的資料外洩,非常可能是中國要在520之前,**利用這個的資料外洩,給蔡英文一些「警告」**。
這個警告有很多層面,包含「你的資訊系統遭到我的入侵」、「我可能掌握到你的演講稿中的關鍵字眼」等等。除了警告蔡英文的講稿不要脫稿演出之外,可能也包含威脅台灣政府,軍方的機密資訊也可能遭到中國掌控。
過往在烏克蘭的克里米亞一事中,俄羅斯就曾入侵烏軍的資訊系統,做出假命令要求烏軍不得開火,讓烏軍不敢輕舉妄動,反而讓俄羅斯的特種部隊小綠人如入無人之境而掌控該地的重要基礎設施。我相信這個威脅也包含這個層面的威嚇。
同時,這樣的郵件也可能不只是散佈資訊,**附件還可能被埋入當前防毒軟體都掃不出來的木馬**。這些記者未來都很有可能會採訪高層政治人物、進入總統府或參與政府出訪。若是可以透過埋設木馬的方式持續從這些記者身上竊取資料、或是以他們作為關鍵節點,發送病毒信或入侵更多人,都能進一步竊取更多資料。
若竊取到的資訊有部分人員的個資,還可以用以嘗試入侵這些人周圍的資訊設備。
另外,信件內容的資訊則能透過挑撥蔡、賴、蘇之間的關係,嘗試讓台灣的政府的治理和人事安排遭到破壞。另一方面,則嘗試透過這樣的威嚇,讓台灣人沒有膽挑戰中國的威權。
我個人認為,中國的目的就是希望台灣人大幅度的討論信件內容,擾亂520的相關布局,包含人事布局、蔡英文的講稿,最終目的就是要 **成就習近平在兩會上面的形象** 。但是,中國最害怕的,其實是團結、捍衛民主的台灣,以及知道真相的全世界。
我們該做的,就是 **看清楚這次攻擊背後習近平的目的** ,然後, **繼續讓大家看到在防疫作為上千瘡百孔的中國** 。另外,則是讓大家更進一步[看清中國的手法](https://medium.com/…/%E7%96%BE%E7%97%85%E4%B8%8B%E7%9A%84%E…),讓大家看到中國利用謠言、有問題的敘事,犧牲全世界民眾的福祉,成就習近平的形象。
當然,更重要的是, **請大家一起幫忙宣傳罷韓,罷免韓國瑜,洗臉習近平** 。
在接下來的幾週之內,為了習近平政權的穩定,中國一定還會再出手,還請大家多多小心。
蔡英文訪美演講稿 在 我是台灣人.台灣是咱的國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柯韓戰線是否被料中合一了?!
來看看
被尊為「民進黨新潮流黃守達的自由時報柯黑記者女友楊淳卉」的這篇報導「綠營︰韓柯戰線正在形成 總統挺韓、不分區禮讓民眾黨」,實在非常精彩。
柯文哲現在確實已經轉藍了。光是揚洋老闆謝俊州跑去挺陳明義就非常誇張。陳明義當年是18%的死忠護航者,那時候有位退休教師匿名投書自由,說自己拒領優存;陳明義就嗆,如果真的有這個人,就改他的姓。後來涂姓退休教師現身了,陳明義也沒改姓。
至於柯文哲今年度的親中語錄,還真是洋洋灑灑,不及備載:
1月18日,柯文哲接受台視專訪,比喻台灣是強盜,搶銀行時眼中只看到錢(美國),卻沒看到警察(中國)。並大罵美國,只要台灣拿扁鑽向前衝,但扁鑽還要自費。
2月15日,柯文哲表示,台灣不能全部壓美國,可以選擇在國防與中國合作。
5月8日,柯文哲立接受三立專訪,批評蔡英文總統全面倒向美國是「親美抗中」。
5月12日去台中參訪時,柯文哲用「草螟仔弄雞公」重批蔡英文「親美抗中」。
5月13日,柯文哲咆哮要蔡英文「說明清楚」,他對蔡英文的戰略非常存疑。
5月14日,美國眾議院外交委員會嗆聲中國,美國的一中政策不等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中原則。柯文哲當天下午連聲冷笑說,台灣只有蔡英文在挑釁中國,不然兩岸在蔡當選後是更安靜還是更緊張?
5月15日,柯文哲再罵,就是因為蔡英文嗆聲習近平的一國兩制,才引發軍艦、飛機繞台。
5月16日,柯文哲說,面對敵人第一步要露出笑容,先表達善意,不可以讓他討厭。還說,他是中國可忍受的人,獲得55分可以補考的分數。
5月18日,柯文哲說,兩邊分治70年,隔閡還是有;就算你與鄰居平常沒有往來,也不要惡言相向。
5月24日,日本東京台灣商會設宴歡迎柯文哲訪日,被問到為什麼都罵蔡英文卻不罵中國?柯文哲說,不是批評就是敵人,雖然他平常愛亂講話,但對於中國的每句話,都必須按照演講稿唸,不能說錯話。
5月28日,柯文哲接受「阿北真心話」專訪。自誇「兩岸一家親」是表達善意,不像民進黨連這都不願意說,還去中、去蔣化,中國就會不相信。他還說要多鼓勵中國,讓他們往新加坡方向移動,而非北韓。
5月30日,周威佑在市議會詢問,蔡英文說台灣不接受九二共識、一國兩制,算不算挑釁?柯文哲答覆,其實什麼都不要講就好。
5月31日,蔡英文說她身為總統是代表國家、全台灣人民的意志,還是要講清楚。柯文哲反嗆,不要那樣講話才是上策。
6月3日,中國國防部長魏鳳和在新加坡表示,六四事件不僅是一場政治峰火,更是政治動亂,中國果斷制止並平息動亂,維護了穩定。柯文哲回應,我們不要去理他就好了。
6月6日,柯文哲接受台視專訪。他表示,蔡英文就是民調低,才要把把強硬對待中國當作強心劑。
6月12日,中國國台辦發言人安峰山稱讚柯文哲積極正面看待兩岸關係,共同追求兩岸人民美好未來。
6月13日,陳建銘市議會詢問,支不支持一國兩制?柯文哲避答,只說,這在目前台灣是不可行的。
6月17日,面對香港反送中運動。柯文哲說,作為旁邊的台灣,也不要去給人家指三道四、也不要去講人家哪裡不對。
6月21日,上高嘉瑜節目。柯文哲說,不要讓中國覺得你去中國化、當美國的打手;台灣對中國一點都不重要,是小英把他弄得重要,這樣講她一定不服氣,但挑起這情緒做什麼?
6月27日,被詢問挺不挺反送中。柯文哲表示,重點不是對單一條例的反應,而是堅持民主自由等價值的理念,敵人犯錯不需要再補一腳。
7月6日,立法院完成「國安五法」後,蔡英文宣示,將繼續完成「中共代理人」的修法。柯文哲反駁,先不要把人家當壞人。
7月16日接受專訪。柯文哲強調,中國紅色供應鏈對台灣企業絕對需要,所以不要把中國真的惹毛了。
8月4日,柯文哲因為中國停止自由行發臉書批評,你每天捅它、你每天罵我,為什麼要給你賺錢,我是愿頭?
8月6日,柯文哲幫中國緩頰停止自由行,可能是香港每年到台灣旅遊人數很多,都被台灣人汙染了,才變成這樣。
8月18日,柯文哲以開刀手術諷刺蔡英文的兩岸立場,講得天花亂墜,手術成功、病人死掉有什麼用?但面對記者數度追問,台灣人是不是中國人?就拒絕回答、轉身離去。
8月24日,柯文哲上壹電視「十點上新聞」。被問到為何不對香港問題表態?柯文哲說,如果隔壁住的是大吵大鬧的神經病,說你家的東西都是他的,你要跟他吵?還是好好做自己的事情?
8月28日,柯文哲接受陳之漢專訪。他說,中國對付台灣下一步是關稅,美國總統川普怎麼修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習近平就會怎麼修理總統蔡英文。還說兩岸政策應該是一天混過一天,微笑面對。
8月29日,柯文哲回應台灣購買F-16V。他說,網軍跟無人機、無人載具,比較符合台灣。
9月3日,柯文哲接受蔡詩萍專訪。他質疑為何買M1戰車?這對台灣的橋梁無法負荷,聽了就怪怪的。還謊稱,AIT告訴他,美方沒有要台灣買M1戰車。
9月14日,接受中資鳳凰衛視專訪。柯文哲罵蔡英文,如果繼續當總統,兩岸到底要怎麼解決?因為弄得太僵了;我們都是Chinese中國人,很愛面子的國家,你還這樣給人家大聲小聲…
9月28日,義大皇家劇場粉絲見面會。柯文哲強調台灣與香港是不一樣,沒有想像中危險;民進黨要讓恐懼瀰漫全台,仇恨和恐懼是政治動員最有效的方式。
10月2日,香港警察朝近距離青少年胸口開槍後。柯文哲說,一個學生被警察開槍,這聽起來就很聳動,這種紛擾一下去,難免擦槍走火。又說,香港年輕人憤恨才會上街頭,高房租、房價問題,造成階級剝削,否則不可能200萬人會因為一條法律就上街頭。
10月7日,外交部長吳釗燮稱台美關係堅實穩固、穩健發展,是40年來最佳。柯文哲反駁,那與中國關係30年來最爛也沒人否認。
10月7日,17頒獎典禮。柯文哲致詞時表示,台灣社會每天都是謾罵,特別是總統大選快到了;他不曉得香港人為什麼要帶口罩,但在台灣,最大的理由是怕被口水噴到。8日表示,社會常常就笑一笑就算了,需要這樣每一件事情擴大、帶風向嗎?
10月9日,中央社專訪。柯文哲說,友中是可以讓台灣在國際上獲得最大生存空間,友是按照他的需要友。
10月9日,柯文哲回應蔡英文,兩岸關係不好符合台灣的最大利益嗎?
10月11日,板橋拜票。柯文哲稱,兩岸關係最好是2017年台北世界大學運動會時,讓台灣拿到90面獎牌,中國也沒有拒絕參加。
10月19日,教育創新X官民協力論壇教育永續發展論壇。柯文哲說,如果花1000億把教材輸出到中國,威力比買戰機強。
10月23日,北市府公安督導會報。柯文哲表示,西藏喇嘛用自焚的方式自殺,給中共帶來很大的困擾。
10月31日,議員江志銘詢問對一國兩制立場。柯文哲拒絕表態,強調自己不會為了選票的需要,跳來跳去。
10月31日,議員陳怡君詢問,對於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批台灣搞外交是癡人說夢。柯文哲答覆,不要理他就好。
11月13日,蔡英文受訪表示,很多人會擔心,若韓國瑜當選總統,台灣主權可能會一直退讓,到什麼都沒有。柯文哲嗆,如果她當選勒?
11月20日,柯文哲上「蘭萱時間」。柯文哲說,蔡英文連任後一定會轉彎,不然他兩岸關係要這樣撐下去嗎?
11月24日,柯文哲站台敖博勝。柯文哲說,現在台灣97%以上都是台灣派,沒必要在這個島上分什麼台灣派、中國派。
11月25日,柯文哲說,中國一定對台灣有動作及計畫,重點不是有沒有而是要準備,什麼都不做,每天喊賊來了沒用。
11月25日,柯家軍蔡宜芳上「新聞龍捲風。蔡宜芳質疑,台灣除了有共諜,難道沒有CIA?有中共資金介入,難道沒有美國的資金?要查就要不分統獨,全部查出來。
12月3日,柯文哲上ETtoday雲端最前線。柯文哲說,要不是香港問題,這次蔡英文一定很難選,只要煽動對中國大陸的仇恨就可以了,實在太便宜有效。
12月15日,民進黨規劃在12月31日通過「反滲透法」。柯文哲說,如果要強行表決,當年反服貿的故事不要忘記。
#國台辦台北辦事處
#支持柯文哲就是挺中國
#票投民眾黨台灣就完蛋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3009924
綠營︰「韓柯戰線」正在形成 總統挺韓、不分區禮讓民眾黨
蔡英文訪美演講稿 在 皮筋兒 Journe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民主與獨裁是不可兼得。
支持小英❤️
首先我認為是先有台灣,才有中華民國。
以前國民黨把中華民國帶來,中華民國等於國民黨,國民黨也等於中華民國,如同黨徽跟中華民國國旗,整個憲法圍繞的思想都是大中華,後來中華民國融入了台灣,台灣也走向民主自由的社會,擁有言論自由,還能監督政府,創立政黨互相制衡,台灣成了多元的社會,有許多不同民族,都深愛台灣的土地,吃台灣米,喝台灣水,土地認同是指這塊土地孕育我們生命,而非黃種人膚色跟使用中文字,我們必須守護台灣價值,因為先有台灣,才有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在國際上被打壓,我其實根本不想理會一個中國、兩個中國、幾個中國,到底搶這個名字如今還有什麼意義?
我們不是生來就國民黨,也不是生來就必須要先愛國民黨帶來的中華民國(中國),我始終對於生為台灣人而感到驕傲。
中華民國的確佔領臺灣好一陣子,但不是真正完全擁有台灣,但是中共政權從來沒有擁有過臺灣。所以台灣人啊!是否能放下中(華民)國,用臺灣走向國際,無比重要,如果2020我們不能守住,後代依然得面對現實,究竟要民主自由還是要依靠芝麻信用的獨裁中國?
#蔡總統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演說全文
(資料來源:中央社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907135001.aspx)
能受邀來這所以言論自由及多元包容著稱的校園演講,我實在備感榮幸。我在1980年畢業於康乃爾大學,再度回到久違的紐約校園,勾起我許多的回憶。雖然,或許在場有人會說,任何紐約市以外的校園都不能算是紐約。
然而我在1979年夏天曾經真正住過紐約,協助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研究所的一位教授做研究。而我在通過紐約州律師考試後,就更常走訪紐約,有時是在前往華府做貿易談判時會經過紐約。
對一個來自當時尚未完全民主化的台灣的法律系學生來說,1980年代的紐約生活真的令我眼界大開,多元化和不同的見解竟然才是正常。我很高興,從這講台放眼望出去,一切都如此熟悉,絲毫未曾改變。
今天,我來這裡要講的是有關「改變」的故事,發生在台灣的故事。一個位居中國大陸沿海的小島如何設定民主化的進程,進而為世界各國的民主轉型樹立標竿。
我們在政治轉型初期,很多人說在中國陰影的籠罩下,我們的民主不可能存活下來。然而,現在台灣已然成為民主社會和政治制度蓬勃發展的居所。
有人說,人口只有兩千三百萬而且資源匱乏的小島,無法成為經濟的主要推手,然而現在我們已經變成美國的第11大貿易夥伴了。
有人說,先進的價值觀無法於東亞社會生根。但今天,我是以台灣第一位女總統的身分站在各位面前,而今年台灣也已經躍為亞洲第一個同婚合法的國家。
簡言之,台灣就是在不可能的環境下成就了可能。許多人稱台灣為「民主奇蹟」,但我不是奇蹟的信徒。我相信的是人民的意志,以及對更美好未來的願景。
和美國一樣,在我們追求民主的路徑上滴滿了先人的血汗及淚水。現在輪到我們接下他們的棒子,繼續高舉火炬,為還在往民主道路奮力掙扎的國家,照亮前途。
我們背負的責任重大,這條路並不好走。因為台灣民主當今所面臨的挑戰,和數十年前我們所克服的截然不同。而21世紀所有民主國家都面臨相同的挑戰。全世界的自由都正遭遇到空前未有的威脅。
我們看到這個威脅正在衝擊香港,年輕人沒有管道發聲,只好走上街頭為民主自由拚搏。我們台灣人民決心和他們站在一起。
香港的「一國兩制」經驗,向世界明白揭破了獨裁和民主無法共存的事實。因為獨裁政權只要一逮到機會,即使是一絲的民主微光,也會毫不留情地悶熄,過程可能是漸進的,但手法精巧到人們都無法察覺。
想像一下:獨裁勢力伸入我們的日常生活,突然間,在自己家的書店賣某本書,就違法了;在社群媒體貼文批評某項新政策,就遭傳審訊。當你突然察覺到一股看不見的勢力在監視你的一舉一動,一切都已經太遲了。
你開始審查自己的言論和想法,不再和朋友討論時事,因為害怕被竊聽,大部分時間都提心吊膽的前瞻後顧,根本無法好好面對未來。
我剛剛描述的未來聽起來也許不可能發生,與哥倫比亞大學的自由校園完全迥異。但在現實中,這種情形就在我們眼前發生。這也就是為什麼現在比以往更需要讓全世界聽到台灣的故事。
我們的故事是堅毅不撓的故事,是力抗萬難,堅守民主的故事。我們的故事在訴說,為什麼核心價值如此的重要。台海兩岸在文化及政治上的歧異日趨擴大。台灣選擇言論自由、人權及法治的每一天,都讓我們與獨裁政權漸行漸遠。我們的故事,乃至我們的存在,是喚醒世界的警鐘,讓大家醒悟過來,民主是人類最珍貴的資產,必須我們不惜代價地捍衛守護。
台灣每天都站在民主的最前線,面對資訊時代的新威脅,台灣並不孤單。事實上,世界各地無論大國或小國,現在每天都在對抗滲透和認知戰。獨裁政府企圖利用民主社會的新聞自由,在我們之間挑撥對立,要讓我們懷疑我們的政治制度,好讓我們對民主失落信心。
台灣多年來一直站在這場戰爭的前線,我們有太多經驗可以與世界分享。在數位化時代,假訊息可以在短短數小時內積非成是,而因應這個威脅最困難之處,是如何在國家安全和言論自由間求取平衡。台灣已經邁出了第一步,將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列為首要之務。
我們已經強化了辨識及防止散布假訊息的法制架構。我們已經開始掃蕩外部勢力製造的洩密事件。讓我們與各國密切分享情資,我們就能為降低這種威脅做出更多貢獻。然而民主還面臨其他挑戰,特別是暗藏算計的經濟誘惑。
世界上許多國家都被迫在民主與經濟發展間做出抉擇,而正確的選擇似乎變得日漸困難。我擔任總統以來,台灣不斷向世界證明,民主和經濟成長不僅相輔相成,更是緊密不可分。
我們的經濟依賴中國市場,從而限縮了我們在兩岸事務的自主權,中國藉此要脅,滲透我們的社會,並試圖以此為籌碼,要騙取我們的民主。
但台灣已決心開闢一條新路來發展經濟,如果民主不能活化激發創意和新思維,那麼民主的意義又何在?我們著手經濟轉型,打造有利的投資環境,海外臺商回流數已創下新紀錄。同時,許多外商,特別是一些主要外商公司也正在擴張在台營運。
單就今年,這些企業就在台灣投資了數十億美元,創造了上萬個就業機會。投資的流入在未來幾年將繼續成長。我們努力在以規範為基礎的區域貿易秩序中扮演建設性的角色,並與南亞和東南亞市場建立更強勁的經貿連結。
我們的「新南向政策」在過去3年來為區域帶來驚人的貿易成長,更重要的是,這種成長具永續性。當若干國家落入隱藏債務陷阱時,我們仍然致力推動共榮發展的永續合作。而這點,我們與南亞和東南亞的合作夥伴關係就是彼此受惠的最好明證。
在中國一心掠奪我們的邦交國來孤立我們時,我們全心推動計畫,真實幫助這些國家成為更宜居的地方。我們在世界各國,協助建構經濟民主實力,培養21世紀所需的勞動力,以及建立透明的硬體和數位化基礎設施。台灣又再一次為全球提出建設性的發展模式。我們拒絕參與掠奪,並且一再證明誠實和開放式的合作會帶來真正的長期成果。
我們因應美中貿易戰的挑戰時,民主並沒有阻礙我們,相反的,幸虧是我們的民主才讓我們克竟其功。民主制度使我們擁抱多元和創新的思維,當常規不再適用,我們仍能靈活應變,打破框架。很多人問我如何在民主與經濟成長之間作出抉擇,我的答案很清楚,就是:兩者密不可分。
歷史告訴我們,民主國家團結時最強,分裂時最弱。理念相近國家要通力在國際社會上將我們的價值觀傳承給下一代,如果沒有台灣,形同失去一個關鍵的鏈結。
台灣是一個寶貴罕見的例子,曾經走過獨裁,現在已大力吹起民主號角,因此,自由民主的台灣,現在比以往更加迫切需要國際社會的支持。台灣的生存不只關乎兩岸關係,我們是印太地區重要的民主堡壘,全世界都在密切注視我們即將要為未來民主開創的先例。
台灣是全球理念相近國家社群的一員,我知道我們並不孤單。美國前總統胡佛曾經說過:「自由是一扇敞開的窗,而人類精神與人類尊嚴的陽光就從這扇窗傾瀉而下。」
我們面臨的挑戰可能令人卻步,但有國際社會同行,台灣會堅定不移。只要我們選擇打開自由之窗,眺望前方未來,我們就可以一起讓這縷陽光照耀全世界的每個角落。
* * *
小編的話:
我常在看一些跟美國歷屆總統有關的傳記,有時候也會看他們的演講稿,或是在YouTube上面聽這些總統的原聲。像是小羅斯福總統的就職演說、雷根總統的柏林圍牆演說…等,這些演講稿都是現代史上的名篇,誇張一點說是「傳頌千古」也不為過。
即便是幕僚操刀,演講稿也是總統本身人格的映射;作為同時代或下一個世代的人,要研究這個總統的理念與人格,必定會先從他在各個場合的演講稿來著手。
而我認為蔡英文總統在哥倫比亞大學的演講,應該是足以成為台灣政治史上的名篇。
她指出了台灣作為一個民主國家所應堅持的核心價值、台灣與世界各民主國家所面臨的空前挑戰、獨裁國家精巧而滲透性的破壞,但是,整篇從頭看到尾,沒有算計,沒有哭訴,沒有盲目的樂觀主義,有的是總統對時勢的精準認識,與帶領台灣維護民主的堅定信心與意志。
這,是一篇政治家(statesman)的演講稿,而不止步於政客(politician)的格局。
而我們該問自己的是,我們對於政治的品味,是否足以辨認出,誰是政治家?誰是投機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