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茜問:創造世界一天四首Rachmaninoff 協奏曲演奏紀錄、2020年台灣古典音樂會場場Sold Out的女王:陳毓襄》
本週《茜問》創世界紀錄鋼琴天后- 陳毓襄【茜問完整版】
https://bit.ly/3gNzrwX
她是我在2020年的人生驚喜,也是台灣2020年古典音樂界令人難忘、感動、不斷創紀錄的鋼琴天后。
是的,她非常美麗,一點也看不出已經五十歲。但她的年齡不呈現於外表,卻沈澱於她近四十二年的音樂技巧、音色掌握、純淨又戲劇性的鋼琴演奏能力。
認識陳毓襄的人都知道她充滿了毅力。但她同時擁有極好的音樂教養,這並非自然而然。所謂好的音樂教養不是音樂的技巧之外,而是包括音色之美,包括一個音樂家必須具備的優雅氣質,尤其音樂家對人生及藝術的真誠。
所謂音如其人。
她常常笑稱自己的音樂之路,是從搭牛車開始。父母不只沒有任何概念期盼她成為鋼琴家,甚至學琴之事,都是她主動向父母要求的。
九歲至美國,也不是爲了栽培她,而是哥哥。她的家世沒有任何顯赫,就是疼孩子的小康家庭。至於尋覓好的鋼琴老師,一路都是靠小小的她,對於自我已經有非凡的期許。
沒有人鞭策、施壓,她在美國從兒童組、少年組、到青少年組一路得全美鋼琴冠軍。
如果陳毓襄有個好運氣,除了老天給她的才華之外,是她一路上幾位鋼琴老師給她的特殊教養。
高中時她參加全美青少年組比賽,英文報紙刊登如果Edith Chen(陳毓襄英文名稱)再度得冠軍寶座,她將創下紀錄。
那一次她的老師把報紙藏起來,要求她的父母不要讓陳毓襄看到。
因為站在純淨的對面是虛榮,而虛榮的品格正是一個音樂家最大的忌諱。純淨,不誇浮,是一個好鋼琴家的基本條件。
回想起來,即使事隔三十多年後,2021年一月底陳毓襄再創了世界紀錄,同一天下午及晚上,彈奏四首Rachmaninoff 協奏曲:陳毓襄感受到的不是榮譽、更非驕傲:而是我辦到了!尤其不到兩個星期接下任務,她卻做到全世界鋼琴家未曾創下的歷史紀錄。
而且她不儘是順利彈完,當天剛從美國Curtis 趕回來聆聽的鋼琴家劉孟捷全場結束後,告訴我:She is so powerful !她彈得如此出色,而且幾近完美,尤其終場Rachmaninoff 3。
去年八月中起,台灣開始可以有大型音樂會,八月底陳毓襄開始馬拉松式的演奏會,場場爆滿Sold out。曲目從Rachmaninoff 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貝多芬第五號鋼琴協奏曲,李斯特全套超技練習曲,Rachmaninoff 第三號鋼琴協奏曲,柴可夫斯基第一號鋼琴協奏曲⋯⋯沒有一場演出是容易的,直到到2021年1/30,她又創下紀錄,連續一天內彈奏Rachmaninoff 1.2.3及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1/31再彈奏柴一。
這麼短的時間,考驗一個鋼琴家什麼?
第一個當然是平常的準備。如果不是天天練習自律甚嚴的鋼琴家,根本辦不到,甚至手會因此終身受傷,變成肌腱發炎的患者,從此以後只能彈奏小品慢曲。
第二個是毅力。陳毓襄除了平常每日練習鋼琴至少六小時之外,她是一個不認輸的女人。「女」及「美麗」這兩個符號,加上亞裔,以及出生官方不重視古典音樂的台灣,這些一直都是陳毓襄一路走下來的障礙。她向來不服輸,也不願被此打敗。
她不是沒有挫折。她的恩師Bryan Janis,也是美國冷戰時期派至蘇聯演出的美國國寶級鋼琴家、也是Horowitz 生期惟一主動收的神童學生,曾經介紹陳毓襄至巴黎見一位著名的歐洲音樂經紀人。結果那位經紀人只看她一面,根本不聽她彈鋼琴,即主顴的認為Bryan Janis會介紹她,因為她是一個「Pretty Woman」。
今年一月底她創紀錄的Rachmaninoff 演奏,原本國台交邀請的是柴可夫斯基鋼琴大賽最著名的冠軍得主馬祖耶夫。票已近售完,突然因為疫情,馬祖耶夫進不了台灣:於是擔任駐團藝術家的陳毓襄臨時接下任務。她答應的時候沒有想太多,只覺得這是自己對國台交的義務,結果練琴及Rehersal時,才意識到自己的手可能受傷。她一度想退卻,後來還是毅力與榮譽感支撐了她。
她想向台灣觀眾証明不要外國人已經輕視台灣音樂家,台灣人自己還要永遠只相信外來的和尚,外國的鋼琴家才是大師。
從17歳開始,陳毓襄即愛上俄羅斯音樂,尤其Rachmaninoff 3。為了拜師學藝,她不惜一切,先找到Horowitz 的莫斯科音樂學院同門同學,接下來拜師Bryan Janis。我們笑她,如果當時Horowitz 還活著,她可能每天會跪在他家門口,只為拜師學藝。
20歳,陳毓襄茱莉亞音樂學院尚未畢業,一個人拎著皮箱,征戰莫斯科。一個月後,她連闖了三關,進入決賽入圍。
23歲她獲得波哥雷里奇鋼琴大賽冠軍🏆⋯⋯那是90年代,全球惟一沒有年齡限制(蕭邦大賽28歳),獎金最高的鋼琴大賽。她以為自己是去見識場面的,尤其看偶像波哥雷里奇,結果得了冠軍:並且被波哥雷里奇夫婦收為弟子。他們教她一種完全不同的指法,如少林武僧的功夫,以丹田呼吸、下腹部使力,貫穿手臂,重音不噪,輕音深沉又優雅潔淨。
許多人以為陳毓襄的身材是健身房運動出來的,其實是這套運功演奏的方法,已足以使她彈奏一小時,全身大汗淋漓。
台灣最出色的樂評家焦元溥從高中即認識陳毓襄,他曾經感嘆.我的鬍子都白了,為什麼陳毓襄卻愈來愈年輕?尤其他最佩服陳毓襄的鋼琴技巧不斷的進步。
一般鋼琴家二十五歳是一個門檻,沒有得大獎,即Out。三十五歲體力高峰過了,就開始走下坡。很少音樂家可以不斷的進步,超越自己。焦元溥特別推崇陳毓襄,沒有驕傲,只有埋首苦練,並且嚴格要求自己。
陳毓襄第一次彈鋼琴,坐著牛車:關於她人生的鋼琴故事,也是一牛車。
這一集茜問採訪間是二月初,剛剛創世界紀錄的陳毓襄。如果你想了解更多這位傳奇人物的故事及她對Rachmaninoff 音樂及蕭邦⋯⋯等鋼琴演奏想法,可以下載訂閱:文茜.毓襄.元浦古典藝想。我只是分配時間,但你們可以聽到兩位國際級的演奏家及樂評家,對古典音樂深入淺出精彩的介紹。
本週《茜問》創世界紀錄鋼琴天后- 陳毓襄【茜問完整版】
https://bit.ly/3gNzrwX
「蕭邦國際鋼琴比賽年齡」的推薦目錄:
- 關於蕭邦國際鋼琴比賽年齡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蕭邦國際鋼琴比賽年齡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蕭邦國際鋼琴比賽年齡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蕭邦國際鋼琴比賽年齡 在 [新聞] 范克萊本鋼琴賽中國天才、日本盲人雙列第一- 看板clmusic 的評價
- 關於蕭邦國際鋼琴比賽年齡 在 [第18屆華沙蕭邦國際鋼琴大賽的初賽入選] The results of... 的評價
- 關於蕭邦國際鋼琴比賽年齡 在 [閒聊] 第18屆蕭邦鋼琴大賽Stage 3 直播&討論 的評價
- 關於蕭邦國際鋼琴比賽年齡 在 新唐人國際鋼琴比賽(2019)年報名開始,金獎10000美金 的評價
蕭邦國際鋼琴比賽年齡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鋼琴的大千世界】♩.♪ 今天是我曾在德國Koblenz上過一週大師班的已故蘇聯鋼琴家 魯道夫·凱勒 (Rudolf Kerer)逝世七週年,分享他在1963年的一部電影裡為飾演列寧的演員演奏的貝多芬奏鳴曲「熱情」!
Rudolf Kerer (10 July 1923 – 29 October 2013) was a much-recorded Soviet and Russian classical pianist.
▪️童年與少年時代
鋼琴家Rudolf Kehrer於1923年七月十日出生於喬治亞首府提比里斯的德裔家庭,其先祖在1816/7年間移民自德國的符騰堡,是當時許多移民至烏克蘭以及高加索地區國家(包括喬治亞、亞塞拜然、亞美尼亞)的德國家庭之一。
Rudolf Kehrer成長在提比里斯的德裔社區,附近有一間基督教教堂、德語學校,以及一間固定有德國籍醫生值班的醫院。當地的德裔家庭維持著德國的文化傳統,其中也包括了活躍的音樂會活動。
在莫斯科、列寧格勒、奧德薩、基輔等地之外,當時在蘇聯各地頻繁舉行演奏會的眾音樂家也經常到提比里斯演奏。正如同著名的音樂家包括歐伊斯特拉赫、柯剛(Leonid Kogan)、李希特皆來自烏克蘭,巴許基洛夫(註一)、伏拉申科(註二)以及薇莎拉茲(註三)都是出生於喬治亞的提比里斯。提比里斯確實是當時蘇聯的音樂重鎮之一。
(註一:Dmitri Bashkirov 1931-,俄國鋼琴家,任教於莫斯科音樂學院以及馬德里蘇菲亞皇后音樂學院,學生包括Arcadi Volodos、Dmitri Alexeev、Nikolai Demidenko、Eldar Nebolsin以及鄧泰山。)
(註二:Lev Vlassenko 1928-1996,1958年柴可夫斯基鋼琴大賽首屆的銀牌,學生包括普雷特涅夫)
(註三:Eliso Virsaladze 1942-,喬治亞鋼琴家,1962年柴可夫斯基鋼琴大賽第三名,李希特非常讚賞她的才氣跟舒曼鋼琴作品詮釋,也多次來台演出)
Rudolf Kehrer父親Richard為鋼琴製造師及調音師,繼承了祖父Hermann的小工作坊。在這樣的社經背景中,Rudolf Kehrer與他的弟弟一起成長。家族的其他遠親也都住在提比里斯。
▫️跨出第一步
在父親的鋼琴事業耳濡目染下,Rudolf Kehrer在六歲便開始接受專門的鋼琴教育。Kehrer的第一位老師是德國女鋼琴家Erna Krause,在德國習樂而後來到提比里斯開設私立學校。儘管Kehrer日後回憶起Krause鋼琴班上的六年,認為學習成果相對而言沒有第二位老師Anna Tulaschwili的課程來得豐碩,但兩位老師都幫他打下了紮實的技巧基礎。
父親在各音樂廳以及演奏會的鋼琴調音工作也讓Rudolf Kehrer在很小的時候有機會認識到頂尖鋼琴家們的演出曲目。
十一歲時,Rudolf Kehrer被選為潛力新秀青年演奏家的一員,獲得了蘇聯文化部的支持,得到機會可以進一步深造鋼琴演奏。Rudolf Kehrer一直到十八歲都受教於Anna Tulaschwili的指導。
Rudolf Kehrer在十二歲時就能夠彈奏蕭邦的練習曲集;在著名鋼琴家Egon Petri(註四)某次來訪提比里斯的音樂會中,Rudolf Kehrer有機會在他面前演奏蕭邦的C小調練習曲《革命》,兩年後Rudolf Kehrer則可以彈奏幾乎全部的蕭邦練習曲。
(註四:Egon Petri,1881-1962,受教於布梭尼,其門下學生包括Earl Wild和John Ogdon)
▪️政治迫害和家庭拆散的年代
德裔喬治亞人長久以來安居在提比里斯的德語區,到了1930年代他們被迫愈來愈屈服於史達林政權對蘇聯境內少數族裔的壓迫。
早在1934年,所有居住於蘇聯地區的德裔居民都必須被造冊登記,而蘇聯政府稍後幾年便利用這些名單逮捕德裔居民並且驅逐其出境。
所謂的「俄羅斯化政策」指的是關閉蘇聯境內少數族裔的文化設施,而俄文則是唯一的法定官方語言。
Rudolf Kehrer也因此只能在德語學校上到四年級結束,最後在另一間俄語學校拿到畢業證書。
隨著蘇聯境內的德裔居民的基本人權不斷地遭到限縮,位於阿爾泰山脈區的蘇聯德語區主管機關也於1938年十一月遭到強制解散,烏克蘭則在1939年的三月底關閉所有的德語區主管機關。
1937/8年蘇聯政府開始了第一次大規模的逮捕行動,德裔、猶太裔、甚至是俄裔的知識份子都牽連於其中。Rudolf Kehrer的兩個叔叔在1938年遭到逮捕,他們之後便下落不明,唯一的可能就是遭到處決。Rudolf的父親則在1939年被指控擔任德國間諜而遭到逮捕,1943年過世在拘留所裡。母親只收到一張短短的通知信告知其夫已死,信上沒有任何關於死亡地點與原因的訊息。
隨著1941年六月二十二日德國與俄國的全面戰爭開始,德裔居民在蘇聯的生活情況變得更加惡劣。光在1941年的七月到十月就有大約十萬名德裔居民被強制遣送到哈薩克、吉爾吉斯、塔吉克。
德語區在1941年八月也全面被蘇聯陸軍以及內務人民委員部(簡寫為NKVD,也是日後KGB系統的前身)的特種部隊佔領,與國內其他區域的聯絡也被截斷。
1941年八月二十八日,來自蘇聯最高領導人的命令生效,蘇聯境內的德裔居民皆被指控涉嫌與德國通敵且密謀策反,並被大規模地遣送至蘇聯的中亞地區。
光是九月初,就有大約有四十萬名居住在伏爾加河流域、八萬名左右來自蘇聯其他鄰近歐洲區域,以及約兩萬五千名來自喬治亞與亞塞拜然的德裔人口,被強迫遷徙到西伯利亞以及中亞地區。在1942年到1944年之間則又有約五萬名德裔居民從列寧格勒及境內其他殘存的德語區被強迫遷出。
1941年的十月十八日,Rudolf Kehrer和母親、弟弟,以及兩位阿姨一併遭到遣送出境。他們被送上了卡車以及載運牲畜的貨運列車一路被送到了裏海旁的巴庫市(位於亞塞拜然),接著在顛簸動盪中渡過了裏海,繼續被遣送到哈薩克。最後在抵達塔什干(今日的烏茲別克首都)前的七十公里左右,遣送他們的火車停在一片荒漠的正中間。負責遣送的蘇聯士兵讓所有人在荒野中下車,而這些人經過了漫長的等待最終被運送牲畜的卡車分載到不同的當地村落。
▫️軍隊的監視
在嚴刑的威脅下,這些德裔居民只有得到當地指揮官的允許才能夠離開被分派遷居的中亞村落。這樣的執法嚴格地控制了當地居民的行動。
直到1956年,對於被遷居人民自由移動的限制才得以解除。只是這並不意謂德裔居民得以遷回到他們被蘇聯政府移居前的居住地區,他們一直等到80年代才得以回到家鄉。
Kehrer一家人先抵達哈薩克南部的村落Slawjanka,1946年後他們住在名為PachtaAral(字面上的意思是「棉花鋪成的海」)的集體國營農業公社。
當地的居住環境以及生活資源都非常惡劣:住的地方四壁都是乾土牆,沒有窗戶,屋頂是芒草鋪的,地板也僅是夯實的乾泥土;前幾個月配給的主食是玉米,偶爾有一隻陸龜(譯註:原文真的是這樣)。
嚴酷的氣候條件也讓居民吃了很多苦:當地冬天酷寒,而夏天沙漠地區的氣溫則可以來到四十度。
這些德裔居民被迫去做各種不同的勞力工作;Rudolf Kehrer得辛苦地負責照顧好幾片棉花田。
▪️勞工隊的生活
從1941年開始,當地所有能工作的男性都被徵召進勞工隊(Labor Army),1942年開始徵召的對象加入了沒有子女的女性,再晚一點則進一步增加了沒有嬰幼兒的母親們。最後算起來被徵召入勞工隊的德裔人數高達十萬人。
勞工隊負責的工作包括了建造工廠、鐵路、鋪路、以及開鑿運河。極端的工作量和惡劣的伙食條件使得許多人死於營養不良,有些人則是因為在小地方違反了規定便遭到毫不留情地射殺。
Rudolf Kehrer本來也會被徵召進入勞工隊。起初Kehrer因為生了重病而免於入伍,之後他在最後一次動員中受到徵召。正當Kehrer已經坐在準備出發的列車上時,一個舊識在月台上看到了他,讓他下車。舊識並且利用在警察單位服務的職務之便讓Kehrer不會再受到徵召。
▫️沒有鋼琴的十三年
儘管Rudolf Kehrer並沒有受過完整的教師訓練,他在接下來的幾年間開始在小學校教數學,而他的教學成功也讓他最後得以獲准接受函授教育。
在高分通過教師考試之後,Rudolf Kehrer取得了正式的教師證書。Kehrer選擇走入教育事業,卻是因為他很早就放棄了成為職業演奏家的希望。
在這段日子裡Kehrer既不能聽音樂也不能演奏。德裔的蘇聯人民持有收音機是違法的,Kehrer為了能夠記得他最心愛的鋼琴演奏,便在一塊板子上畫上了鋼琴的琴鍵,就著那塊板子舞動手指,讓音樂在腦海中響起。
這樣的生活持續了整整十三年。
▪️新的開始
遷居人民自由移動的限制在1956年得以部分地解除。這時終於出現了一道曙光,前往大城市得到進一步的教育或是新的生涯規劃變得不再那麼遙不可及。
Rudolf Kehrer這時已經三十一歲了。在家庭會議中,Kehrer向家人表示他打算重新接受演奏家的養成教育,只是這個理想自然被認為只是一廂情願,甚至被懷疑根本不可能實現。
Rudolf Kehrer於是報名了塔什干音樂學院的入學考試。他花了一個月的時間準備,順利地通過了考試,馬上從三年級開始上課(五年制)。
在重做學生的這幾年Rudolf Kehrer非常努力,有一陣子甚至是一天花上七到八個小時學習。這些努力帶給他非常傑出的成果:畢業考一結束Kehrer便馬上獲得了該學院的教職。
▫️決定性的大突破
要不是參與了1961年的戰後第二屆全蘇聯音樂大賽(註五),Rudolf Kehrer一定會一輩子都一直待在在塔什干的音樂學院教琴。1945年的戰後第一屆全蘇聯音樂大賽的鋼琴首獎正是李希特和Victor Merzhanov。
(註五:全蘇聯鋼琴大賽舉辦年度以及各次相隔年份實在不可考,可以得知的大概是吉利爾斯為1933年第一屆的鋼琴首獎、Yakov Flier為1935年度的首獎得主)
儘管超過參賽者的年齡限制,Rudolf Kehrer仍然被破例允許參加比賽。這一次的成功再次超乎預期:Kehrer獲得了評審團前所未見的五十分的滿分,抱走了大賽首獎。大賽的評審在參考意見中是這樣寫的:「Rudolf Kehrer絕對是蘇聯音樂界的奇蹟,他擁有非常獨特、個人化且圓熟的天賦,他的演奏也具備了鋼琴演奏所能企求的最完美音色特質。」
Rudolf Kehrer馬上獲得了當時蘇聯境內最聲名顯赫的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教職,他同時也成為了莫斯科愛樂固定合作的獨奏鋼琴家。
▪️僅限於鐵幕內的活動
不同於李希特與吉利爾斯等演奏家,Rudolf Kehrer儘管經歷了這些成功卻很長一段時間無法踏上西方國家演出。Kehrer的活動被限制在包括東德在內的東歐國家。儘管巴黎那邊公布了他的演奏會訊息、美國也發出了無數的邀請函,Rudolf Kehrer卻一直無法得到出國許可,也沒能得知蘇聯當局任何的拒絕理由。其實Kehrer的出國文件一再被擋下的真正原因來自於他父親與兩位叔叔死於史達林政權的冤獄,這讓蘇聯當局擔心Kehrer一旦到了西方國家就不會再回來。也因此Rudolf Kehrer的名聲只流傳於東德小小的圈子裡,這些人認識Kehrer要不是因為在音樂會或是廣播中聽過他的演奏,就是聽過他為蘇聯國營唱片公司Melodiya眾多錄音中的其中一張唱片。
▫️終於到達西方國家
在八零年代的末期Rudolf Kehrer第一次得到允許前往西方國家旅行。在1990年──也是在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樂院執教的二十九年後──Kehrer受聘為維也納音樂學院的客座教授,他在這裡一直教到了1998年。
Rudolf Kehrer最後定居在瑞士蘇黎世,他在那裡待到2013年至他在柏林過世,他下葬在柏林弗里德諾的一個所謂的藝術家墓園區。
Rudolf Kehrer教授一生獲獎無數,他同時也是眾多鋼琴大賽的評審團之一,並且舉辦了許多鋼琴大師班,也有愈來愈多他的學生在國際著名的鋼琴比賽中展露頭角。
Rudolf Kehrer在幾近八十歲高齡的今日才被西方世界所認識並獲得肯定,實在是太遲了。史達林的恐怖政治扼殺了一個本來可以向世界開展的偉大藝術生涯,讓人唏噓不已。
(內文文字引用自:http://mainlyclassicalmusic.blogspot.com/2015/03/rudolf-kehrer.html?m=1)
蕭邦國際鋼琴比賽年齡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掌聲中孩子的的家教》
如果你有一個天才般的孩子,你該不斷的告訴他,他如何優秀,如何大受歡迎?還是保護他的純真,讓他有足夠的人格培養期,甚至阻斷他對名利過早的痴迷?
前幾天廣播節目中訪問陳毓襄,談到古典音樂界吹噓自己國際比賽得獎紀錄做假的現象,或者迷失掌聲之後無法面對殘酷被淘汰的人生,從此不幸走上一路自我欺瞞撒謊之路。
古典音樂本來是最美的東西,為什麼學習古典音樂者會成為靈魂迷失的人?
她想了一個下午,突然悟道:這個行業太危險。
因為古典音樂孩子成名的年齡有的甚至只有十二歲,或是頂多二十五歲。這麼小的孩子,如果只有音樂的老師,而沒有人生的導師,太危險,環繞著他們充滿著名利、以及無法面對人生起落的陷阱。
一個人,即使是天才,也有人性的黑暗面或是盲點。不到二十,登台獨奏演出,節目主辦單位派禮車接送你,演奏完畢,全場起立,鼓掌叫好聲不絕。台下有部長、有著名企業家,有各領域佼佼者。那一刻他們站起來,毫無保留地為妳的琴聲感動。
你用音樂征服了他們。
然後呢?散場之後呢?
Tomorrow is a lie.
明天過後一切如常,你回到孤獨音樂家角色,苦練著琴,收入普通。又回到一個人,昨夜之掌聲,只是琴音的小背景,下一場演出,仍是困難無比的曲目。一個音彈錯,忘了譜⋯⋯從此,你什麼都不是,沒有了,在競爭激烈的國際樂壇,甚至會徹底沒有了。
所有教導天才孩子中,最著名的是當代最傑出的鋼琴家Kissin 的父母。
焦元溥提供一段他訪問Kissin 的談話。
Kissin 12歲時於莫斯科登台演出蕭邦鋼琴協奏曲,經由電視台轉播,轟動全球。陳毓襄的解釋,因為這個孩子彈出了令人屏息的「純真」(Pure)。
結果他的父母和老師不改初衷,那場音樂會一結束後,立刻帶Kissin 到莫斯科城外一個古老的小鎮Zvenigorod度假。
Kissin長大以後才知道,父母不希望他留在莫斯科,在眾人的掌聲與讚美中迷失,特地讓他遠離這些干擾。他那時雖看了報紙評論,但知道別人的好評,僅此而已。
名、利、掌聲、社會地位⋯⋯這些我們當代衆人追求的目標,其實是一埸魅影。它是面具,使你看不清自己。它是半真半假的虛妄,使你的靈魂不再純真,使你蒙塵。隨著歲月增加,你的處境會愈來愈糟,你的身體其實已是一片混亂、解離、黑暗。
如果身為一個音樂演奏家,你不能超越俗世中最污塵的厄慾,此時音樂只是一個工具,一門生意。Music never lies. 也因此某些人技巧再好,他的音樂頂多流暢優美卻永遠無法動人,他只是一個彈奏的工匠。在追逐名利中,他把自己最重要的價值:音樂的使者,毀了。
陳毓襄廣播訪問:
https://youtu.be/iyZ5Zcg3aC0
蕭邦國際鋼琴比賽年齡 在 [第18屆華沙蕭邦國際鋼琴大賽的初賽入選] The results of... 的推薦與評價
第18屆華沙蕭邦國際鋼琴大賽的初賽入選] The results of the qualification for the [PRELIMINARIES] of the 18th International Fryderyk Chopin ... ... <看更多>
蕭邦國際鋼琴比賽年齡 在 [閒聊] 第18屆蕭邦鋼琴大賽Stage 3 直播&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第18屆蕭邦鋼琴大賽進行至此,曲折離奇, 到底是命運的安排、評審的耳朵進 ... 51 F →bben900911: 最終評價的就只是他在這場比賽演奏的蕭邦如何不是? ... <看更多>
蕭邦國際鋼琴比賽年齡 在 [新聞] 范克萊本鋼琴賽中國天才、日本盲人雙列第一- 看板clmusic 的推薦與評價
范克萊本鋼琴賽
中國天才、日本盲人 雙列第一
【本報系記者劉景勝、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19歲中國青年張昊辰7日在美國德州勇奪2009年第13屆范克萊本國際鋼琴大賽金牌,創下
中國人首次在這項國際鋼琴大賽奪冠的紀錄。張昊辰獲得兩萬美元(約台幣65萬元)獎金
、三年酬勞達一百萬美元國際演奏合約及發行專輯音碟。
2日剛滿19歲的張昊辰出生於上海,畢業於深圳藝術學校,被公認為是繼郎朗、李雲迪之
後,最具潛力的中國青年鋼琴新星。
范克萊本國際鋼琴大賽是美國鋼琴大師范克萊本(Van Cliburn)於1962年創辦,每四年
舉行一次,地點在德州沃斯堡,與蕭邦國際鋼琴比賽、英國里茲鋼琴比賽及柴可夫斯基鋼
琴比賽,並列國際鋼琴四大賽。論流行程度及影響力或許比不上蕭邦鋼琴大賽,但論技巧
及比賽曲數都是超高難度。中國青年鋼琴家問鼎范克萊本大賽最好一次的成績是在2005年
,也是畢業於深圳的「鋼琴才女」陳薩獲得第三名。
本屆大賽的決賽自5月22日到6月7日舉行,在進入決賽的29名、來自14國的選手中,張昊
辰的年紀最小,但一路過關斬將,7日的決賽演奏曲目包括布拉姆斯「韓德爾主題的變奏
和賦格,op. 24」、拉威爾「夜之幽靈」(Gaspard de la nuit)、莫札特「第20號D小調
鋼琴協奏曲,K. 466」,以及「普羅高菲夫第2號G小調鋼琴協奏曲,op.16」。 決賽中,
張昊辰與日籍全盲鋼琴家辻井伸行難分軒輊,結果評審決定兩人並列第一,范克萊本親自
頒獎。
張昊辰是國際鋼琴比賽常勝軍,曾獲得第四屆柴可夫斯基國際青少年音樂比賽鋼琴第一名
,第五屆亞洲蕭邦國際鋼琴比賽的無年齡限制協奏曲組金獎他目前仍就讀於柯迪斯音樂學
院。張昊辰表示,他能和日本盲鋼琴家同獲冠軍,深具意義,他很高興,也很感謝母親。
【2009-06-09/聯合報/A12版/國際】
-----------------------------------------------------------------------------
中日韓包前三名 創紀錄
【本報系記者劉景勝、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7日在德州沃斯堡閉幕的第13屆范克萊本國際鋼琴大賽寫下多項紀錄,這項大賽成立47年
來,第二度出現兩位金牌得主,第一次前三名都由東亞的國際鋼琴新秀包辦,更是全盲參
賽者第一次奪冠。
與來自中國的張昊辰同獲金牌的辻井伸行(Nobuyuki Tsujii),今年20歲,出生時即全盲
,完全靠聽力學琴,1998年就獲得全日本盲生音樂大賽首獎,當時他才7歲,從此展開毅
力驚人的鋼琴生涯。他7日於決賽出賽時,全場觀眾起立鼓掌表示欽佩。
大會宣布辻井伸行獲得金牌後,他由翻譯人員陪同走上台,抱著范克萊本咧嘴大笑,觀眾
全體起立,掌聲、歡呼聲與口哨聲久久不絕。范克萊本說,聽他的演奏有如神韻,有如奇
蹟。
23歲的南韓鋼琴家宋悅雲(Son Yeol-Eum)贏得銀牌,三人都獲得兩萬美元獎金,三年國
際演奏合約以及灌錄一張專輯。
進入決賽的六名選手,還有一位也是來自中國、目前旅居紐約的24歲青年女鋼琴家吳迪
(Di Wu)。
【2009-06-09/聯合報/A12版/國際】
※ 編輯: MP56 來自: 123.194.102.231 (06/10 01:5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