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詩人管管 (1929-2021)】
本名管運龍的詩人管管,是文壇少見的全方位藝術家,他精彩的一生見證著時代的波瀾起伏。管管在1929年出生於山東青島,年少便遭逢國共內戰,被國民黨強拉為軍伕,其後更被迫離開家人與故鄉,隨軍來臺。
在軍人生涯中,管管著迷於現代詩,乃至於1959年在《藍星詩頁》發表〈放星的人〉,成為早期代表作之一。管管投身詩壇的年代,也是臺灣戰後現代詩及其不同流派蓬勃發展的時期,管管由閱讀「藍星」詩人而轉入「創世紀」詩社、成為創世紀詩雜誌的社長,標誌著其養分來源不僅有傳統抒情的成分,更擁抱超現實潮流與表現,進而形成他獨樹一幟、難以歸類的風格。
詩文以外,管管的才華還擴及繪畫、朗誦、編劇,乃至於影視演出等多方面。不僅他參與編劇、演出的《六朝怪談》(1979年由王菊金執導)入圍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肯定,作為演員的管管還在如《孽子》、《策馬入林》、《梁祝》等電影,以及舞台劇《暗戀桃花源》中出演,所涉領域豐富而廣闊。
即便如此,管管的讀者最印象深刻的,或許還是他充滿童趣、天真爛漫的生命態度。彷彿時代劇變與漫長的年歲從未在身上烙下印記,他一生優游,活過了詩人「荒唐裏有一點輝煌」的人生。
#管管 #詩人管管 #管運龍 #藍星 #創世紀 #現代詩 #現代文學 #白先勇 #柯慶明
#報時光UDNtime
日期:1992/3/21
圖說:六o年代風靡台灣文壇的《現代文學》雜誌重新印刷出版,於敦化南路上誠品書店地下一樓誠品藝文空間舉行重刊酒會。圖左三為白先勇,右一為管管。
攝影:游輝弘
來源:聯合報
歷史新聞
【1992-03-22/民生報/14版/文化新聞】
他們不是褪色遁入歷史 而是融入廣大文化世界
文壇參商敘舊
回味「現代文學」進入高潮
【記者 張夢瑞/報導】
誠品書店三週年慶特別策劃的「現代文學與六○年代」系列活動,昨天進入高潮;當年參與編輯與寫作的作家齊聚一堂,把酒言歡,重溫那段浪漫、理想、狂喜的時光。
為了表達對六○年代作家與文學永恆的尊重,主辦單位在現場四周,貼滿了六○年代文壇風貌的相片及資料。專程自美返台主持「現文重刊」酒會的作家白先勇說,好像回到從前。
當年在「現文」經常有作品發表的詩人管管、張默、辛鬱、羅門、蓉子、向明、洛夫幾乎全到齊了。「現文」復刊才加入的馬森、林清玄、張大春、古蒙仁也來了。馬森著名的長篇小說「夜遊」,在「現文」連載一年,最近將重印。不斷有作品推出的馬森說,雖然文學作品今不如昔,但是他捨不得停筆。
白先勇的老師朱立民昨天也來參加酒會,令白先勇相當感動。朱立民說,最近他將應邀到上海參加莎士比亞研討會,將準備帶一套新版的「現文」送給對方。朱立民同時鼓勵白先勇不要放棄寫作,繼續文學創作效命。
曾擔任「現文」主編的台大教授柯慶明向大家透露,目前台大有15位中文系的學生正在研究「現文」的作品,「現文」中不少文章,已被大學中文系列為必讀的作品;另外,高中、國中的國文教材,有好幾篇是出自「現文」。柯慶明說,「現文」並沒有走入歷史,相反地,它已經走入廣大的文化世界裡。
預定29日回美的白先勇說,人到中年,才體會出杜甫的「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境界。人生聚散如此匆匆,下次「現文」的朋友何時聚會,他不知道,因此他格外珍惜此刻。
藍星詩社抒情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永遠的青鳥:#蓉子詩作特輯※
蓉子〈藝術家〉
我們藉著你的翅膀飛翔
升起於一片雲海之上
緩緩地浮過萬重山崗
有時它自己便是那萬重山崗
沒有人知道這山嶽中的高峰和低谷
恰似為萬年積雪掩覆的深山一樣
往往它是廣闊的草原 無邊無際
牧羊人在淺草深水的牧場上
輕輕地點著他的手杖 點著群羊
咳,雲是天際取之不竭的白石哪!
雕鏤了多少人間形象
請讓我知道那雕刻家的名字
難道他不肯留下名字?
他不斷創造又不停摧毀他底傑作
難道他竟如此地無視於永恆?
其實他也是善於用色的畫家
最長於潑墨山水 以及繪
較正午光芒更奇麗的夕陽
你看見白晝和夜在天邊交接的偉象
沿著整個海岸垂落鮮紅茜金的桌巾
──黃昏是被命定了的監交人
於是 他用整瓶墨汁
把殘留的絳紅與金黃一古腦塗沒
我遂拉上窗帘沉入椅座中的睡鄉
〆〆〆〆〆〆〆〆
#蓉子 創作
#林蘅 選篇
#李傑 手寫,粉專 Jie′s 療癒.修行路徑
※本篇選自《#台灣詩人選集 11 #蓉子集》(#國立台灣文學館出版,蓉子著,#吳達芸 主編,2008年12月)
※蓉子(1922-2021.01.09)
原名 #王蓉芷,江蘇省揚州人。1949年隨國民政府遷臺,50年代開始創作。在1955年與詩人 #羅門 結褵;並曾加入 #藍星詩社,執行《#藍星詩刊》編務工作。
早期詩作抒情雋永,受到現代主義影響後,更為知性,作品塑造現代婦女的新形象,也表現充滿生命力的大自然及豐盈的人生觀。創作以詩歌為主,亦有散文和兒童文學作品。著有《#青鳥集》、《#七月的南方》、《#維納麗沙組曲》等詩集。
在文學界,蓉子常被雅稱為「永遠的青鳥」,又被譽為「現代李清照」、「不凋的青蓮」。曾獲頒國際婦女年國際婦女文學獎、中國青年寫作協會第一屆文學成就金鑰獎、英國國際學院榮譽人文碩士、世界文化藝術學院榮譽文學博士、國際詩人獎及國家文藝獎等重要獎項。
※編按:手寫原為一張,省略六、七兩段,小編自行後製為三張顯示。
藍星詩社抒情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永遠的青鳥,溫婉美麗的前輩女詩人蓉子,已於昨日(1/9)下午返回上帝懷抱。感謝這位優秀的女詩人,留下那麼多溫暖動人的詩句。除本篇外,我們將從下週三(13日)開始,連續三天分享「#永遠的青鳥:#蓉子詩作特輯」。
※
蓉子〈白色的睡〉
這是失去預言的日子:
在憂鬱藍的穹蒼下
我們採摘不到一束金黃
很多很淡的顏色湧升
很多虛白 很多灰雲 很多迷離
很多季節和收割闊離
(為煥發陽光遺棄了的
怎能曬乾她濡溼的衣裳?!)
像滿園蘭蕊
你禁錮的靈魂
正翕合著一種微睡
一群白色音符之寂靜
-我的憂悒在其中
在紫色花蕊。
儘管鳥聲喧噪 滴瀝如雨 滴落
也喚不醒那睡意
冷冷的時間埋葬了歡美
冷冷的靜睡不再記起陽光的顏彩
鳥聲滴滴如雨 濾過密葉
密葉灑落很多影子
很多影子 很多萎謝 很多喧嚷
我柔和的心難以承當!
五月是火底眼眸
在喧呶的季節裡
她睫毛的陰影猶濃
有甚深的期待……
〆〆〆〆〆〆〆〆
#蓉子 創作
#林思彤 手寫、引言,粉專 林思彤的臨詩瞳
※本篇選自《#台灣詩人選集.11 #蓉子集》(#國立台灣文學館出版,蓉子著,#吳達芸 主編,2008年12月)。
※蓉子(1922-2021.01.09)
原名 #王蓉芷,江蘇省揚州人。1949年隨國民政府遷臺,50年代開始創作。在1955年與詩人 #羅門 結褵;並曾加入 #藍星詩社,執行《#藍星詩刊》編務工作。
早期詩作抒情雋永,受到現代主義影響後,更為知性,作品塑造現代婦女的新形象,也表現充滿生命力的大自然及豐盈的人生觀。創作以詩歌為主,亦有散文和兒童文學作品。著有《#青鳥集》、《#七月的南方》、《#維納麗沙組曲》等詩集。
在文學界,蓉子常被雅稱為「永遠的青鳥」,又被譽為「現代李清照」、「不凋的青蓮」。曾獲頒國際婦女年國際婦女文學獎、中國青年寫作協會第一屆文學成就金鑰獎、英國國際學院榮譽人文碩士、世界文化藝術學院榮譽文學博士、國際詩人獎及國家文藝獎等重要獎項。
(小編 #李蕪 自留言所附新聞剪裁、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