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嗨大家!
又來分享活動了
拍謝這次的企劃活力十足一波一波的、
希望大家不要厭煩再請多包涵🙇♀️
這個禮拜六(7/4)受 好丘Good Cho's的邀請到好丘信義店做似顏繪的活動!
感謝好丘的帥企劃帥老闆 @黃致瑋
也感謝經紀人 小路映画 黃米露 辛苦打點活動流程和細節💙
從去年12月的藝術自由日後久違的再次畫人像、這次人像會搭配著著幫好丘畫的視覺!
空間也會有幾張畫作展覽!
如果剛好在附近的話來打聲招呼吧!
期待當天看到大家😄
🌟活動採預約制
(這樣大家時間都可以好好安排)
報名頁面這邊
https://reurl.cc/d0kAMM
然後相關的活動企劃連結一樣放在留言區!
再麻煩有興趣的人歡迎點擊連結看資訊喔✨
還有演唱會跟選物布包等等
一起去吃冰吧!GoGo🏃♀️🏃♀️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 心藝十三生活創藝/手作陶製 木頭雕刻 吳宗彥專訪 陳佩吟專訪 二位藝術家都是屏東人、屏東中學相差一屆,但當時不認識,一直到台藝大,一個走木雕創作,一個走立體創作,後來透過老師的介紹才大約知道彼此,最後又因為租房子而住在隔壁,然後就這樣漸漸的認識、漸漸的在一起…...
藝術自由日 在 夏仙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嗨嗨大家(文長打預防針)
前陣子個展因為疫情的關係所以從 御書房生活藝術空間移展到 V-1 fitness
目前個展已經結束了!
比起疫情的防疫工作我覺得展覽之後一定還有機會再看、所以除了在Instagram動態宣傳外我沒有做其他的公布、
但是現在也可以線上瀏覽跟購買了喔!
連結會貼在留言處下方!
再請有興趣的大家點進去看看😊
雖然感謝的話已經說過很多次
但還是要再次謝謝
謝謝 Chang Tzu Ching 張子晴的引薦我才有機會可以在畫廊展出,子晴真的是一個很優秀又大方的前輩!而且很不藏私真的很感謝子晴!還給予很受用的建議真的很感謝!🙏💙
也謝謝 isart Gallery 御書房藝廊 願意給予我機會到他們那邊展出、也因為移展的關係(我的個展大概是最讓他們勞累的一次展覽吧🤣)看到他們對於創作者的用心付出、真的非常感謝!
更謝謝我的經紀人 黃米露 小路映画 這次的個展理念也是米露很神奇的幫把我的日記式文字
轉化而成、然後我們從去年11月東區櫥窗快閃到12月參與的台北藝術自由日就開始前置個展的展覽計畫,最後到高雄個展發表、我覺得她大概是最辛苦最勞累的經紀人了!最感謝她💙
我真的覺得自己很幸運、人生中一直遇到願意付出以及給予我機會的貴人!其實每每感受到別人為自己付出的時候心裡總有不知所措的心情、因為也實在不知道自己可以怎麼報答?(這時候就跑去捐血了🤣回饋社會)但也因為感受到這些更覺得感謝感謝再感謝!
不論如何希望疫情能盡快過去、
也希望大家保重身體!天佑台灣🙏🙏
藝術自由日 在 王建揚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如果......
如果有外星人
如果有披著人皮的外星人
如果,我就是外星人
By 孟耿如 」
文 / 王建揚
孟耿如即將於3月7日(六)起在小巴廊舉辦第一次的個展「如果」,此次她將展出平面繪畫、水泥雕塑等三十多件作品。
還記得一年前的3月8日我與佼哥和耿如去看眼球先生的戲,在吃飯前佼哥告訴我耿如很喜歡畫畫,立志想當個藝術家,我當時就跟耿如說,那妳有作品時可以給我看,沒想到當晚她就傳了三件小作品給我,並且跟我分享她將畫中創造的角色取名為"ARU"(我到了很後面才意識到原來是她的名字阿如),她說這個頭與身體分開的"ARU"就代表著每個人都有分內在的跟外在的面向,但不管內外,都是共同體。
從第一天傳了三張畫給我後,基本上每天都傳作品進度給我看,當時我非常佩服她每天花很多時間在創作,而她時常利用工作結束後晚上十點多開始創作到半夜兩三點,她每次給我看作品時,我都會被她天馬行空的想像力給驚艷,未受過科班訓練的她,用筆很自由、用色也很大膽,我時常誇她說我已經被學院派的技術給限制了,所以我畫不出她那種畫面中的生命力。後來她更愛上了用手畫的感覺,因為她覺得用手直接接觸顏料與畫布,可以更有感受力,我想這就是所謂的身心靈合一吧。
接下來我聽到她除了畫畫外,還去學習了水泥與木雕課程,外表看起來這麼纖細的身材,但卻喜歡這麼粗礦的媒材,我想她的身體裡面應該是個男的無誤(哈)。一開始我也曾經想過她是不是玩票性質,覺得好玩所以學習了很多課程,她後來甚至因為不喜歡壓克力顏料的塑料感而去跟西班牙的老師學蠟彩。但後來我很快的打消了這個念頭,因爲她驚人的創造力與拼命三郎的個性,在短時間內看到了許多水泥的作品與畫作一一問世,我常跟別人形容她是用生命在做作品,她也時不時就告訴我她的手因為刻木雕而扭到或是被刀劃傷,或是她在用水泥塑形時手被硬化的水泥給割傷,時常做一做都要找復健師或是按摩師報到,就算復健師說要休息個幾天,她也當沒聽到包好回來繼續刻。
有一天她告訴我她想要租一個工作室,因為她家的作品已經多到塞不下了,牆上桌上地上滿滿的作品已經佔據了整個客廳,所以在她說了沒多久後,就租了一個工作室(執行力真的很強),過一陣子後她跟我說她進了幾台木雕會使用的電動台座與切割機,還從大溪搬運了幾塊大的原木回來準備要刻,那時我也發現她是玩真的(哈)。
在我們認識的這一年裡,她告訴我她每天滿腦子都在想創作的事,每次半夜想到很酷的點子隔天就會迫不及待的想要畫出來,她也時常在跟朋友的飯局裡或是工作中時跟我透露她其實很想回家畫畫,我常想她到底是有多愛畫畫,讓她可以常常像是魂牽夢縈似的想一直在畫畫中度過她的人生。我也很佩服她滿腦子有畫不完的想法,她跟我說有一部分是她不想面對她弟離開所帶來的傷痛,所以她想將她內心的情緒用畫畫來填滿,另一方面,她會在畫畫的時候不帶任何的想法,因為她想讓她弟引導她作畫來傳達一些從外星來的訊息。而在那段時間裡,我可以從她的畫中感受到她對弟弟的思念,因為她將所有的情緒都透過畫來呈現,作品非常的有感染力與生命力,而生與死在藝術的脈絡裡也是相當重要的題材。
我時常在網路上看到有不錯的比賽或是展覽徵件都會丟給她,她總是一邊唸著好煩喔然後硬著頭皮寫著不拿手的作品概念與企劃,也在這其中促成了一檔在東京的展覽(身為師父的我還飛過去幫她佈展)以及藝術自由日,而去年9月我策劃了一檔潮當代藝術展「WAVE」找了15位藝術家,當時因為覺得她的作品很適合潮流藝術,所以也邀請她一起加入,而那時我給她的建議就是要做限量公仔與周邊商品,她也盡力的完成了多樣週邊與限量短T,50件的限量公仔更是每件親自手工上色,還畫了好幾款不同的圖案,把公仔當成作品來做。
在身旁看著她的成長,只能用飛快來形容,而從她開口跟我講她想成為藝術家時的一年後,她已經經歷了大大小小好幾場的展覽與合作代言,而現在她即將迎來她的首次個展「如果」(師父眼眶泛淚),此次與小巴廊合作的展覽,畢卡索與馬諦斯等藝術家都深受影響的「部落藝術」也和“ARU”相遇了,讓她創作了非洲系列的作品,本週六開始在小巴廊展出,也希望能邀請大家來參與孟耿如新的篇章:「藝術家 孟耿如 之如果我是外星人」
『 如果 』
小巴廊 x 孟耿如
開幕茶會 3 / 7 , 11:00 - 18:00
展期: 2020 3 / 7 - 4 / 4 , 11:00 ~ 19:00(星日 休息)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建國南路一段202號
44artgallery.com
#孟耿如
#小巴廊
#如果
藝術自由日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 心藝十三生活創藝/手作陶製 木頭雕刻
吳宗彥專訪
陳佩吟專訪
二位藝術家都是屏東人、屏東中學相差一屆,但當時不認識,一直到台藝大,一個走木雕創作,一個走立體創作,後來透過老師的介紹才大約知道彼此,最後又因為租房子而住在隔壁,然後就這樣漸漸的認識、漸漸的在一起…,後面宗彥去當兵,而佩吟因為有申請到金車文藝中心的展覽檔期,所以急著找工作室創作他的作品,最後來朋友的介紹下,佩吟一個人來到了三義藝術村成立工作室,當時是2014年,後來宗彥退伍後,也一起加入,從此這個工作室就變成他們每天的生活創作空間,2位也成為全職的藝術家,每一個月都有基本開銷,所以他們每個月一定要有收入,想辦法參展、參賽,有時也要接代工賺生活費。從2014到今年,2年多過去了,大家一起來聽兩位年輕藝術家情侶的故事,堅持創作理念,勇敢追求夢想,他們過去是學長、學妹,現在是生活的伴侶、創業的夥伴,我們一起來認識他們的故事。
吳宗彥簡歷:
2007 國立屏東高級中學-社會組畢業
2011 長榮大學美術學系畢業
2012~2014 擔任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陶塑》助教
2014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碩士班畢業
2014~2015 服兵役、退伍
2015 在苗栗三義與陳佩吟共同創立「心藝十三生活創藝」創作工作室
2015 9月~1月苗栗縣銅鑼鄉新隆國民小學指導陶藝課程
2016 木雕藝術薪傳創作營-薪傳組(鰲魚)
2016 9月~1月苗栗縣銅鑼鄉新隆國民小學指導陶藝課程、美勞課程
2016 2月~7月苗栗縣銅鑼鄉新隆國民小學指導美勞課程
獲獎記錄:
2010 「99年府城美展」,入選
2012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第三屆袖珍雕塑展暨競賽》」,入選
2013 「第七十六屆臺陽美術展覽會」,入選
2013 「新北市美展-雕塑類全國組」,入選
2013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第四屆袖珍雕塑展暨競賽》」,入選
2014 「第二屆麗寶國際雕塑雙年展《方圓之間─永續》」,入選
2014 「彰化縣第15屆磺溪美展」,入選
2016 「2016三義木雕創意茶具設計競賽」,銀獎
2016 「2016 第6屆臺灣國際金壺獎陶藝設計競賽展」,入選
2016 「台北藝術自由日 Taipei Free Art Fair《藝術美味ARTasty》」,入選
2016 「2016 屏東美展」,入選
陳佩吟簡歷:
2008國立屏東高中美術班
2014臺灣藝術大學 雕塑系
臺灣藝術大學 圖文傳播學系(雙主修)
2015與吳宗彥共同創立【心藝十三生活創藝】工作室
2016三義木雕薪傳創作營 薪傳班助手
獲獎記錄:
2010「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第一屆袖珍雕塑展暨競賽》」佳作、佳作,板橋。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師生美展》」素描銀雕獎、木雕優選,板橋。
2011「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第二屆袖珍雕塑展暨競賽》」優選、佳作,板橋。
2012「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師生美展》」入選,板橋。
「第一屆麗寶雕塑新人獎」入選,台北。
「臺灣國際木雕競賽」入選,苗栗三義。
2013「新北市美展 雕塑類全國組」第二名,板橋。
「第十七屆裕隆木雕創新獎 木雕創新組」入圍,台北。
2014「2014 木雕藝術薪傳創作營」最佳工藝獎,苗栗三義。
「第32屆桃源美展 雕塑類」第二名,桃園。
2015「第七屆藝鼎盃 中國木雕現場創作大賽」入圍,中國莆田。
「2015臺灣國際木雕競賽」入選,苗栗三義。
2016「2016臺灣國際木雕競賽」入選,苗栗三義。
「第34屆桃源美展 雕塑類」佳作,桃園。
「2016三義木雕創意茶具設計競賽競賽」佳作,苗栗三義。
「第34屆桃源美展 雕塑類」佳作,桃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