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我創作〈小情歌〉,寫下這句歌詞:「我想我很適合/當一個歌頌者」,2019年,我引申創作了〈歌頌者〉這首歌,「歌頌者」三個字我自引〈小情歌〉歌詞。今天,他卻表達「歌頌者」三個字,是他給的建議,讓我不可置信。
從兩年前這件事發生以來,除了法庭上,我從未公開談過此事。我一直不懂為何會發生這樣的事,一直希望是一場誤會,也一直覺得或許不談論,是對心中那位曾視為父親的人,最後的尊重、寬容與一點保護。但事實上,這樣的盼望落空了,一次又一次,我終究心死了,也覺得必須好好對關心我的你們交代一次這些事。
【事件經過】
我和林先生在2008年有簽署一份詞曲授權合約,原訂2014年底結束,而因我信任對方,一直自動延續到2018年底。
2018年的9月20日,我跟林先生約在他家開會,我向他表示,覺得自己快40歲了,一直以來感受到人生無常,我擔心自己要是突然死掉,家人什麼都沒有,希望詞曲版權拿回來自己處理,他也同意。
我認為依照我們十多年來互相信賴的關係,當面口頭講是比較尊重的方式。我10月26日寄發存證信函提及此事,怕嚇到他,我也先用LINE知會他,他也表示沒問題。
接著在12月6日,我們簽署「合約終止協議書」在雙方律師見證下,確認詞曲合作終止,也將10月26日的存證信函寫進終止書,以「全部遂其所願」表示同意。林先生也親自在電話裡跟環球版權總經理確認以後我會自己處理版權,也發訊息給我「12月31日前這些轉移的對象都會知道你即將自己做」。
原先我想讓一切靜靜落幕,而林先生要求我擬稿,必須在12月31日公開聲明,對外表示以後我將自己處理自己的工作。我記得他一直告訴我要「妥善處理、好聚好散」,並且希望我們能「樹立典範」,告訴大家,不是每一個藝人跟經紀公司結束都要撕破臉。後來也公開聲明結束合作,沒有一點點讓我懷疑我們還有存續任何合約的可能。
一直到2019年4月,我突然收到他的存證信函,我非常錯愕,何況中間我多次在節目上演唱自己創作,他從未有任何反應。收到存函後我不斷跟他聯絡,好幾天他不接電話、我用各種通訊軟體訊息他也不回,最後用email,他才回覆宣稱詞曲授權還在他身上。
沒多久,林先生開始對我提起假處分、民事訴訟、甚至到刑事,還把我所創作的歌名搶註商標。我的律師苦笑地說:「他送給你全餐耶」。
10月,在被告後第一次見到林先生,記得檢察官希望能促成和解而問他「如果要和解,你的條件是什麼?」我記得他表示「我希望他把寫給蘇打綠的所有詞曲都給我,我想keep住我跟蘇打綠的美好回憶!」我記得檢察官當場回應他「這要求已經超出案件範圍,你告『吳青峰』,現在卻要求『蘇打綠』,連我都覺得強人所難,你怎麼能要求他接受,不要講得很漂亮說是美好的回憶,但其實你是想要某些東西。況且現在都告了,也不美好了。」後來我嘗試庭外再約他和解,他提出的條件依然是「繼續授權所有蘇打綠發表過的詞曲,要使用不需經我同意」,並告訴我「只有他知道我的歌怎麼用最好」。當時訴訟的開端是〈歌頌者〉這首歌,和解條件卻是「蘇打綠過去和未來的歌」,過去近百首歌曲,甚至未來我還沒寫的歌?難道不令人懷疑這才是目的嗎?
【一次又一次的死心】
經過幾次出庭與報導,很多人漸漸發現這件事,但你們不知道的是,你們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兩年多來,我不斷收到無數書狀,幾週一次,一次動輒數十頁。應該談法律的書狀,卻成為一次比一次荒謬且攻擊性、情緒性的字眼。你們偶然看到報導覺得氣憤的,卻是我的日常心碎。
合意不續約,安分守己唱自己的歌,卻被形容成「無視法紀,不斷膨脹放大自身之權利。」;
為了承接他瞞著我簽的合約,卻被說成「違約在先,企圖霸王硬上弓」;
一個創作者、著作權人反被「被授權人」稱為「不潔之手」;開庭被往事勾動而難過,卻被描述為「其妄尊自大、不可一世的霸道心態與作法,與其前次開庭時的楚楚可憐形象,根本南轅北轍、判若兩人。」;
在高雄演唱會前被觀眾質疑我不能唱自己的歌,卻說我是「利用『創作者不得演唱自己的作品』之悲情訴求,企圖博取大眾之同情,以炒作演唱會熱度之宣傳手法」;
說一個中文系畢業生「曲解電子郵件文字到這種程度」;
連林先生當時委任的律師,都出庭作證所有人都很清楚三份合約皆已結束。對方卻可以寫成是林先生「隱忍退讓,百般之退讓與成全」,說我「令人瞠目結舌」;
當對方提出假處分,要求法院令我四年四個月內不能使用自己作品,他們說凍結我的作品「影響不大」。為了抗辯,我們提出《太空人》的銷售,以及過往歌曲紀錄,這時對方回應「辯稱因為銷售量大所以就應該容忍其侵權云云⋯⋯然還以此沾沾自喜⋯⋯豈非財大氣粗者就可以任意侵權而可以不負法律責任」、「小情歌歌曲並非著名,亦未與『吳青峰』有密不可分的連結。小情歌歌曲僅有1619萬次之觀看次數⋯⋯實難謂其非過於膨脹自身之評價」、「無與倫比的美麗僅有1019萬次之觀看次數」等等辯稱凍結我的作品,對一個創作歌手影響不大。
這樣的言語已歷時兩年,在此所提也只是冰山一角,我真的分不清,到底是寫書狀的林佳瑩律師、張志朋律師的言語,還是林先生本人的意思,但無論如何,就算是律師的意思,肯定也經過林先生同意;就算是林先生的意思,也是律師下筆的。
一次又一次,我真的不敢相信,這些話是從一個,我曾視為父親的人口中說出。一直以來盲目相信他、永遠感恩報答的我,為什麼要這樣被對待?就因為不合作,十幾年的情誼都不重要了嗎?那些他曾說是家人、是partner,口口聲聲的好聚好散,都是假的嗎?
網路上看到許多擷取片段發表意見的法律人說「青峰犯的錯是沒有在三個月前以書面表明不續約」,但他們不知道我的經紀合約包含了著作權條文,2018年12月我與林先生新簽署的〈合約終止協議書〉終止了「詞曲版權、經紀、唱片三份合約,終止書的副本公開聲明即是不續約的書面文件,這點民事判決書也說:「以後約修正或取代前約,致無須在該年12月31日前3個月為之」。
上一次開庭,林先生當時的委任律師有一段證言讓我很驚訝,她說2018年終止合約時,她詢問林先生三份合約,林先生回答她:「版權早就談好了,是沒有爭議的部分,其他兩份因為有工作需要交接,所以要特別寫清楚。」林先生給了她經紀合約與唱片合約,並表示「詞曲合約找不到。」我驚訝的是,我知道林先生全部合約都交給會計張小姐保管,他告訴律師找不到合約的同一禮拜,我也曾向會計張小姐要過詞曲合約來看,不可能找不到。這句話讓我不免驚嚇地懷疑,難道一開始就別有用心?
上一次開庭時,我沒有想到我會哭出來,在證人的證詞中,勾起太多我早已不願回想的往事細節,包括「林先生很擔心我不願意承接騰訊這份合約,他會違約」;但連證人都很訝異我「全盤接受林先生要我承接的」;我曾詢問林先生「是否能聘請你當製作人」卻被林先生拒絕「要斷就斷得乾乾淨淨」;協議結束後我甚至「挽著林先生的手,告訴他:『你不願意一起工作沒關係,我們還可以是家人』」⋯⋯這種種,實在讓我一時沒忍住情緒。
我哭,不是因為我想博取同情,是因為我有真感情。我哭,是因為我至此徹徹底底死心,如同第二次經歷「失去父親」的過程。我哭,是因為我一切都為他著想,但最後換來了什麼,而這一切,竟然是由當時的「對方律師」替我見證的,真是諷刺。
【我對每一個創作者想說的話】
事件開始時,我正面臨《歌手2019》決賽演唱〈歌頌者〉的掙扎,我沒有告訴周遭的人發生什麼事,自己每天回到飯店默默流淚。
坦白說,最開始我問律師:「我們能不能乾脆認輸?他要錢,就照他說的賠,當花錢學教訓、認清一個人,也就不用浪費生命在他身上了。」我很心痛,但我實在不想花費心思在這件事上,依照我們對他以往與其他對象諸多訴訟的了解,他總是纏訟到底,而對我一個創作者而言,我一開始希望版權在自己身上,就是有感於人生無常,就是因為珍惜生命、珍惜時間,而現在我卻要浪費這麼多生命訴訟,這些時間如果我能拿來寫歌,該有多好?
但律師說:「你是第一個唱自己寫的歌被告的,沒有前例。如果你不力爭到底,你會害到以後有一樣遭遇的創作者。」正因如此,我一直在為了未來我不認識,但可能面對一樣事情的創作者,拼命面對著。同時,一旦看清蘇打綠的歌曲是被搶奪的目標,我也必須為了蘇打綠六個人十多年的心血奮戰。
我們從小的環境、教育,一直被教導要「尊師重道」、「忍耐是美德」,但就是這些教導,讓過猶不及的我,因為懷著感恩,所以一路以來從不懷疑、盲目相信,最後變成這樣。對於「尊師重道」、對於「感恩」,我自認我一直以來都是做到最好,絲毫無愧於心,於情感、於實際收益,我相信我已報恩百倍萬倍。但遇到錯的事,無止境「忍耐」並不是美德,只會縱容、寵壞他人,最終不但會反過來吞噬自己,更有可能害到他人,甚至親眼看著自己最愛的母親、家人陪你難過。
我希望每一個年輕的創作者,記得一開始就要看清楚合約。常懷感恩、努力回報,這些都是理所當然,但一方面,保護自己更理所當然。如果你合作的「長輩」是正直的,就不會因為你「合理」地詢問自己的權益而惱羞成怒。我希望有所有創作者一定要保護好自己,不要像我一樣遭受這樣的打擊,讓生命如此虛擲。
我從未想過會遭逢如此巨變,也驚覺有時法律保護的,並非對的人或善良的人,而是「懂得怎麼利用法律的人」。我沒想到,創作有時變成一種原罪,為了自己的作品不被奪走,需要浪費這麼多生命、花這麼多心力。我也從未想過,其實有時律師會力挺的,不是法律、不是真相,也不是正義,而是付錢給他的客戶,如此而已。
【結論:我於理、於情都毫無虧欠,更是合理合法、仁至義盡】
我相信我今天一番話,一定會再被對方以各種曲解和利用法律刁難,畢竟對方連我私人臉書的發文都要自行對號入座、要求我登報道歉。但我不怕,因為我沒有一句話是謊言。我也知道這件事還有一段很長的路得走,我相信對方會不斷想辦法繼續纏訟,而閉上眼睛寫寫書狀就有錢領的好差事,亦有很多律師趨之若鶩。我也希望每個要興訟的人多想想自己的家人、孩子,你怎麼忍心讓他們查詢自己的家人,都是這些新聞。
面對這件事到後來,不只是我,書狀中的無端攻擊,從針對我,也變成針對六個個別團員,更沒想到,連馨儀也遭受這樣的對待。看著身懷六甲的馨儀接著被告,跟看到吳媽媽要面對一樣令我心痛不已。
我是一個創作者,還在努力創作著,我深知,音樂一旦失去靈魂,就只剩下技巧;而法律一旦忽略人心,產生漏洞,就只是文字罷了。
蘇格拉底曾言:「不只要活著,還要良善地活著。」活在這世界上,我相信我期許自己擁有的,不只是作品、名字,而是良善。我一向問心無愧,沒有一絲虧欠,於情,於理。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5萬的網紅新聞挖挖哇!,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青峰單飛後首場演唱會,開唱沒多久就爆哭10秒鐘...背後原因讓人好心疼 蔣萍泣訴痛苦婚姻 一席話逼哭所有人 https://youtu.be/FTT2fSPmJDI 愛撫之後搞上床 媽媽勾引尪的背後真相... https://youtu.be/AoirsP-40ks 女兒就是賠錢貨!母親的殘忍...
蘇打綠 演唱會 多久 在 CHA 帶瑜去旅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角頭音樂 #我不流行二十年 電影紀錄片
CHA的影評及CHA與角頭的瑜伽故事
••••• 我 • 是 • 防 • 雷 • 分 • 隔 • 線•••••
感謝角頭的VIP票讓我像拼圖般串連起來這些年的故事,影片拍攝的那兩年,剛好也在角頭教大家瑜伽了。看見了許多當時跟現在的工作人員,那時候兩次上課前被通知說,如果時間剛好搭得上,也會來錄大家上課的過程,雖然很恰巧的沒有搭上時間,但終於串連起一切~
電影回到了角頭音樂一開始,看見了當年青澀戴著金框眼鏡有著嬰兒肥的阿信及超金髮的怪獸,當年在錄音室錄製的模樣,突然喚回國、高中時期喜歡的樂團的記憶,四分衛、董事長樂團、蕭煌奇、及許多原住民歌手陳建年、紀曉君、南王姐妹、昊恩、家家.....當年錄音室及初舞台的真實又青澀的模樣~
看到著內心真的很感謝台灣獨立廠牌「角頭音樂」的張四十三,身為瑜伽老師非常明白在哪還默默無名時,能夠有人賞識是多麼的珍貴,他就這樣孕育出多少台灣的音樂人,當然更感動的是這二十年看見大家成長後放手讓大家自由高飛,這是多麼不容易的事,內心是多麼的強大。
也看見那些年角頭辦的「海洋音樂祭」看見了蘇打綠、旺福及很多當年所謂地下樂團,能夠浮上檯面,讓搖滾在台灣蓬勃發展~並看到許多的幕後故事與辛苦~真的沒有角頭沒有現在台灣如此多的音樂文化~
音樂舞台不只是瑜伽如此簡單,我們瑜伽老師有著教室、櫃檯及頂多一堂課3-40個學生甚至10多位就不亦樂乎,而不論是小時候誠品前的演唱會,都比我們需要更多人才能完成,而那些的壓力與抗壓性是多麼之大。
影片看沒多久時,我突然明白為什麼我會在這「角頭音樂」教課,因為老闆喜歡黑道的那股「義氣」,我是很重義氣的人,而且當時聽到「角頭音樂」跟我很喜歡街頭的感覺很像。
影片中也看見了許多當年的音樂公司因為資金、流行,而結束或是賣給更大的海外企業。當然角頭也遇到了如此深奧的議題。到底這些年獨立音樂的堅持、非主流音樂的堅持,以及如何讓音樂在台灣流傳下去,看見了一個男人如何有肩膀扛下這一切這麼多年~又加上了所謂的中年危機~非常的佩服老闆~
坦白說這也是這些年身邊有許多瑜伽老師、健身有氧產業共同的疑惑,身邊有許多男人也都開始困惑著自己到底要不要持續堅持下去,堅持是為了什麼,轉型延續那要、還是要持續為五斗米折腰⋯⋯到底主流跟非主流這真的很深奧,如何有大家喜愛同時又能保有自己的獨特成為了大家的課題~
映後座談後,有些是二刷的觀眾,其中有一位男士他分享到他此時也遇到類似的情況,很有感慨因此來二刷希望能在找到不同的靈感道路。
幾年前那時在海島旅遊正要回國後機時,收到了朋友的訊息,問著我接下來那個時段有空,角頭音樂請她介紹老師,他們想練習。那時候想著哇~小時候學古典樂,國高中也很喜歡樂團,雖然沒有在音樂道路上,但竟然能透過瑜伽持續跟音樂人有交流,而那時候有時也在台北市立管弦樂團教課,覺得能有這些融合,誰說音樂、瑜伽只有一條路~
第一次到了角頭,那個同天梯的四樓真是一大考驗。看見這些有個性的音樂人,本來以為會非常的社會,但打開門後,卻是如此接地氣,而且也太熱情友善了。
影響很深刻,到音樂公司教課,那這樣音樂是主角還是瑜伽是主角,這是我第一堂課前問自己的問題。第一堂課四分衛虎神哥跟阿辰在第一首歌結束後的嬰兒式休息時,不約而同的說著:哎唷~有在拍點上的結束。那一刻我知道黑黑小P老師總是在意音樂與瑜伽的能量連結,當然也深深影響了我們,那刻感覺不虧音樂人,終於有人發現了,(我要感謝我的老師黑黑及小時候鋼琴老師、提琴老師、管弦樂老師及指揮....)
一次次的瑜伽課他們總是認真的練習,現在還有許多新朋友像四分衛山哥加入,很感動有時候演出、通告後還會立刻趕回來練習,跟他們練習台語是乎進步了那0.00001,而且他們總是會邊跟我分析這有是什麼樂器,是什麼什麼地區的樂器..... 根本是在瑜伽及音樂課共存的一堂課。每次都還有音樂製作人虎神哥幫忙裝音響設備,調燈光很專業的前置作業。
也很佩服及感動這些工作人員,這是我第一次應該是紀錄片中看見最多認識的人,真的很感動大家對於音樂的熱愛。
很感謝張四十三成立角頭音樂,也感謝讓我有機會在這用瑜伽跟大家交流,感謝在這下課後我們可以一起滑板、運動、吃飯、看展。
最後的最後,想要用瑜伽老師的角色,這呼喚老闆 張四十三 先生,你有段時間沒有來瑜伽課了,影片拍完了,改回來練習了,不要只是一直拉大家來瑜伽,你自己也要,這樣就身心平衡就能輕鬆度過中年危機唷~ 大家也都在課堂上等你😀
謝謝一個人可以堅持二十年,謝謝一個人可以堅持非主流二十年,謝謝音樂祭讓搖滾樂、原住民樂讓大家看見,謝謝你讓員工享有瑜伽課的福利,謝謝來瑜伽的張四十三、四分衛虎神哥、四分衛山哥、家慈、盈利、Sabrina、阿辰、阿汪、品邑、金寶哥、力芸姐、甜甜、毛毛、Iris、芝芸、yaya、子薇、文星、文亮、蕾蕾、泰咪及三隻狗兒以及其他幾位來玩過的大家~
也期待那天音樂節前的草地上一起瑜伽,搭配音樂一起練習~一起打滾
我不流行二十年 現正熱映中
TCM, taiwan colors music 角頭音樂
#影評 #電影 #紀錄片 #搖滾 #音樂公司 #音樂
蘇打綠 演唱會 多久 在 換日線 Crossi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來自印尼的蘇打綠粉絲】#你有任何外語學得跟她的中文一樣好嗎
採訪前,早已看過 Yusni 的簡單介紹影片,知道她是蘇打綠的粉絲;當天,她穿著蘇打綠演唱會 “In Summer” 的衣服赴約。
「你直接給我看吧!」訪談開始沒多久,Yusni 見我翻看著訪綱,便將我的手機拿去。正當我擔心她會不會看不懂時,她已毫不猶豫地一字接一句回答著訪綱上的問題。「訪綱裡的中文用字都不是很容易,她也太厲害了吧!」我偷偷在心中佩服著。
在我們的好奇下,Yusni 拿出自己的筆記本,上面是一句又一句自己最近手寫的箴言,抄下她在網路上喜歡的句子,練習寫漢字,也激勵自己。我們也在筆記本中看見青峰說的一段話:「溫柔地推翻這個世界。」字跡工整筆畫流暢,我讚嘆她的筆跡同時,也緩緩遮起自己潦草的手寫字,不敢在大師面前獻醜。
花了三分之一的人生在台灣,即將回印尼的她感慨地說:「我好像有一點忘記我在印尼怎麼過的,哈哈。我有點怕回去會變得不習慣,或是在自己的國家變陌生人。」⋯⋯
▍全球疫情資訊分析 → bit.ly/2vgTGhl
▍本月徵稿:世界職人故事 → bit.ly/2ObiUTH
▍探索後脫歐時代 → bit.ly/3dHEgEl
▍追蹤換日線 IG 世界盡收眼底 → bit.ly/2q2IeiX
▍2020 換日線套刊 → bit.ly/2WTKF9n
▍讀者投書必讀攻略 → bit.ly/2JyY5PM
蘇打綠 演唱會 多久 在 新聞挖挖哇!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青峰單飛後首場演唱會,開唱沒多久就爆哭10秒鐘...背後原因讓人好心疼
蔣萍泣訴痛苦婚姻 一席話逼哭所有人
https://youtu.be/FTT2fSPmJDI
愛撫之後搞上床 媽媽勾引尪的背後真相...
https://youtu.be/AoirsP-40ks
女兒就是賠錢貨!母親的殘忍逼她潰堤
https://youtu.be/PqzhLdfrcCA
【高以翔錄影猝死&操煩到大】
完整版請點▶▶https://youtu.be/gfMUolwLP8c
精華版 請點▶▶http://pse.ee/5PTNK
每周二到周六凌晨00:30準時上傳最新節目!
支持正版,尊重版權請訂閱【新聞挖挖哇】官方 Youtube 頻道喲!
臉書請搜尋【新聞挖挖哇粉絲團】http://www.facebook.com/newswawawa
#新聞挖挖哇 #鄭弘儀 #狄志偉 #呂文婉 #欣西亞 #允潔媽 #呂可欣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jeZHQktznI/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