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在宮廷》
對於研究清代的宮廷飲食乃至於部份的傳統魯菜,這本《食在宮廷》是舉足輕重的一本著作。不過,這本書的原作者卻並非中國人,而是一位日本女子。
原名嵯峨浩的愛新覺羅浩,原是日本藤原北家閑院流嫡傳三條家嵯峨實勝侯爵之女,曾祖父正親町三條實愛是明治维新初期的功臣(明治維新後改姓嵯峨),祖父嵯峨公勝是貴族院議員和侯爵。嵯峨浩的祖母中山南加,則是明治天皇的生母中山慶子的妹妹。
嵯峨浩於1914年誕生於日本東京府,1937年4月3日,與末代皇帝溥儀之弟溥傑在東京千代田區的九段軍人會館(現九段會館)結婚。
而溥傑當時是在1928年到日本的學習院高中留學。在此之前,他與後來成了張學良情婦,後來成為畫家,逝世前捐贈多件現存於台北中國文化大學華岡博物館作品的唐怡瑩有過一段婚姻。1933年三月,溥傑從學習院高中畢業後的那年九月進入了日本陸軍士官學校本科,並在1935年七月畢業,進入日本步兵第五十九連隊做為實習士官。而嵯峨浩正是日本關東軍為了強化「日滿一體」,而為溥傑精挑細選的妻子。
嵯峨浩與溥傑結婚後,於1937年九月回到滿洲。由於當時的「滿洲宮廷」還是沿用著清朝舊制,連廚師也是清宮出來的。因此,愛好烹飪的她,就是向宮廷廚師長常榮氏等人學習烹調的。《食在宮廷》這本書原本是用日文寫的,1961年由東京ハースト婦人画報社出版。中文版則由曾任中國食品報社副總編輯與北京市食品研究所副研究員的王仁興教授翻譯,並於於2012年由北京三聯書店出版。
這本書分成介紹清朝的宮廷、清朝宮廷的食事、清朝的歷史、皇帝的日常生活、皇帝的食事、承德離宮等的第一部份,以及介紹了包括松鼠黃魚、燒明蝦、瓦塊魚、紅燒肚當、紅燒鯉魚、糟熘魚片、清炒蝦仁、抓炒魚、炒魷魚、乾燒鯽魚、拌蝦腰、燻魚、清蒸比目魚、蟹肉海參、紅燒魚翅、奶汁二白、燴蟹肉、清蒸鯉魚、酥魚,豆瓣鯽魚、燴兩雞絲、白斬雞、燴雞蓉、清蒸口蘑鴨、肥雞火燻白菜、豆絲鍋燒雞、叫化雞、炸八塊、雞片燒豆腐、雞丁蝦仁、炒木樨肉、荷葉肉、紅燜肘子、燒羊肉、扒羊肉、酥肉、蘇灶肘子、腰丁腐皮、炸丸子、炒肉末、紅燒獅子頭、焦熘裡脊、爆三樣、扣肉、白肉、紅燒肉、熘肉片、糖醋櫻桃肉、蔥椒羊肉、鍋肉蘿蔔、齋菜、冷菜、花果類菜、鍋子菜、湯菜、宮廷點心、宮廷小菜等166種宮廷菜餚的來歷、用料、做法、注意事項及食用方式等的第二部份。
其實清宮飲食要一直到了乾隆的時代才開始逐漸重視起來,而其風味特色,根據嵯峨浩的說法,則有山東烹調、滿族固有烹調、以及蘇杭烹調等三種。
由於明朝時,宮廷廚師多為山東人,因此山東烹飪在清朝宮廷中也原封不動地留了下來;滿族固有飲食,則源於其遊牧生活所承襲的以羊、雞等獸禽肉,尤其是羊肉菜為日常飲食原料的烹調方式;至於蘇杭烹調,則是因為乾隆前後兩次巡視江南都到蘇、杭二州,因此特別喜愛當地美食,還命蘇州廚師張東官為御廚。
1945年日本戰敗後,溥傑、溥儀在奉天機場被蘇聯紅軍逮捕。 而嵯峨浩則和末代皇后婉容一起,作為戰犯隨部隊輾轉東北。婉容死後,嵯峨浩和女兒愛新覺羅・慧生被釋放,並經過一年多的輾轉回到日本。
1955年的時候,嵯峨浩的大女兒愛新覺羅・慧生寫信給周恩來,希望與能讓自己與母親與失聯多年的父親取得聯繫。1960年,溥傑獲得特赦後,嵯峨浩終於自東京經香港,於1961年5月12日到達廣州與溥傑團聚。
只不過,他們的大女兒慧生,卻在1957年她19歲時,因為與同為學習院大學二年級的青森縣出生的男同學大久保武道相戀,被身為貴族的母親強烈反對,而在該年12月10日,被發現與大久保武道頭上有彈孔地一同陳屍於伊豆半島的天城山,被判定為一起殉情事件,成了當時轟動一時的「天城山心中」(あまぎさん しんじゅう)。
然而,在慧生的母親嵯峨浩看來,卻是種種跡象都顯示慧生並不喜歡大久保,甚至還對大久保的追求感到困擾,因此認為應該是大久保脅迫慧生與他同死的單方面情殺事件。
#食在宮廷 #嵯峨浩 #清朝宮廷飲食
蘇聯紅軍東北 在 城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細看歷史 08/07/2021
細看歷史(二十四):細看黨史:8變14的玄機 - 08/07/21
本集連結:https://youtu.be/ye7Z9cu5nSc
(逢星期四 8:00pm 準時開放)
1929年國民政府聯同張學良收回沙俄在晚清取得的東北中東鐵路沿線權益,是中華民族振起之舉,同蘇聯爆發戰爭,中共的立場,竟然提出「武裝保衛蘇聯」,這是民族主義者所為嗎?兩年後918事變,最先起來抗日的是原東北軍丶山賊土匪丶馬占山將軍,1931年中共正忙於組成江西蘇維埃政權,分裂中國,其後到共產國際指示,需要武裝保衛蘇聯,1936年,中共才組成東北抗日聯軍,「抗聯」1940年退入蘇聯成為紅軍遠東方面軍第88步兵旅,其中一個營長叫金日成,不受中共指揮。1936年是蘇聯決定在反法西斯聯盟中拉攏蔣介石抗日,才有中共抗日統一戰線。
最後中共利用民族危難,趁機顛覆了國民政府。
- - - - - -
支持城寨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kowloonsingjai
蘇聯紅軍東北 在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洗劫美國空軍要塞 🇺🇸🇦🇫
「雄獅一般地襲來,鼠輩似地離開...來喔!來喔!美國軍品大拍賣喔?」苦戰將近20年,美國史上費時最久、耗資最貴、結局卻又最為空虛的阿富汗戰爭,即將於秋天來臨前,以西方盟軍的全面撤離為落幕。為了履約和平協議,承諾要在2021年9月11日前全面撤走的美軍,7月2日也趁著深夜的黑暗掩蔽,在全無預警的機密狀態下,離開了一級戰略要塞——曾是美國10萬大軍優勢骨幹的「巴格蘭空軍基地」(Bagram)——但為避免洩密而遭趁亂追擊,美軍的巴格蘭撤離行動,竟然故意不通知身為「在地盟軍」阿富汗政府軍,這不僅讓阿富汗軍方極為憤怒而失望,更讓周邊百姓趁機「撿尾刀」闖入機場放肆洗劫發大財。
.
巴格蘭空軍基地位於首都喀布爾西北40公里處,是阿富汗中部陸空交通的戰略要衝。此地興建於1950年代,雖然冷戰初期曾是美國援助阿富汗的重點設施,但在197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後,巴格蘭基地也被蘇聯紅軍佔領,並成為蘇聯補給、調度與空優轟炸的戰爭大本營。
.
但隨著蘇聯的終戰撤退,巴格蘭基地不僅被荒廢,更成為各路軍閥長年內戰的殺戮戰場。一直到2001年911事件爆發,為了剿滅蓋達組織與賓拉登的美軍,帶著10多萬北約盟軍攻入阿富汗,巴格蘭基地才重新被外國聯軍控制,並成為美軍在阿富汗最大規模、也最重要的戰略基地。
.
根據阿富汗軍方的說法,在美國總統拜登今年4月宣布「將依從川普之前的約定承諾...從5月1日起、至9月11日止『收回所有駐阿美軍』」之後,巴格蘭基地的撤退與移交久已成板上釘,但究竟美軍什麼時候要撤收基地?包括協防巴格蘭基地的阿富汗前線士兵,都沒有得到美軍的切確說法,一切風聲都無人回應、無從證實,「大家都知道美軍要走,卻沒人通知是什麼時候。」
.
「7月2日傍晚,我們一班駐守在巴格蘭基地外圍的阿富汗士兵,剛從戰備下哨要準備晚餐,基地就突然斷電了。一時間,我們完全搞不清狀況,還一度以為是塔利班的敵襲。但沒過多久,自來水也沒了,斷水斷電、到處聯絡不到人,一直到入夜後弟兄們才終於搞清楚狀況——原來美國佬撤軍了!他們一聲不吭,連句再見都不講,就這樣捲舖蓋走人了。」
.
幾名戍衛在巴格蘭基地的阿富汗軍人,滿腹怨懟地向《華爾街日報》表示:「如果説20多年的朝夕相處,理當讓我們與美國大兵培養出什麼樣的默契與好感的話,在基地人去樓空而我們最後才知道的這個瞬間,盟約、友情什麼的...全都破滅了。」
.
巴格蘭基地的美軍「不告而別」,於戰術顧慮上固然有其必要性。因為在北約聯軍一一撤走後,留在阿富汗的美軍總數已不滿千人;再加上從7月開始,塔利班就在阿富汗東部發動大規模的夏季攻勢,南北夾攻勢如破竹。假若美軍提前走漏風聲,巴格蘭基地很可能遭遇敵軍趁亂圍攻,這對於最後的基地交接與斷後美軍的安全,都可能帶來不可挽回的安全威脅。
.
「但美軍說走就走也太看不起人,太過分了!」然而美軍的無預警撤退,卻也讓阿富汗軍方極為惱火,像是緊急從喀布爾帶兵接收基地的阿富汗指揮官柯希塔尼少將(Mir Asadullah Kohistani),就很不高興地向卡達《半島電視台》證實:「美軍事先都不打招呼的!留下一屁股爛攤,害我們很難收拾。」
.
柯希塔尼將軍與阿富汗國防部,一直要到7月2日深夜、美軍發出「巴格蘭撤收」的公告後,才搞清楚美國人已經撤出基地,並單方面地傳來了數千份的交接點收清單。一片混亂中,阿富汗軍方只能臨時從喀布爾抽調部隊,但又擔心夜間出動會遭遇伏擊,因此明明只有1個多小時的部隊車程,接管軍團一直要等到7月3日天亮才抵達巴格蘭基地。
.
比起中央軍團的遲到降臨,美軍全員撤走巴格蘭的風聲,反而飛快地傳遍了基地附近的所有村莊。因此從7月2日晚間開始,就有不少「亂入鄉民」闖入基地趁亂洗劫——除了基地營房與辦公室被洗劫一空外,基地裡殘存的補給品、軍車零件、水槽水管、鐵門...都被鄉民們當成廢五金一般的拆除破壞。
.
雖然巴格蘭基地內外,阿富汗軍方同樣著有基地守衛軍,防守兵力不足又一路恐慌狀況外的部隊,卻完全無力組織鄉民的瘋狂洗劫。一直到喀布爾部隊來增援後,洗劫村民才心滿意足地帶著「戰利品」凱旋歸去。
.
阿富汗軍方證實,美軍在巴格蘭基地留下了350萬項交接軍品,其中包括數千輛軍車、卡車、各式火砲與彈藥;但也留下了許多根本用不到的「制式垃圾」——像是升旗用的旗桿、備用的辦公桌抽屜、沒喝完的汽水飲料...等等。要在鄉民洗劫破壞後重新點收,對於阿富汗軍隊而言,也是令人頭痛的行政災難。
.
但除了交接惡夢之外,與美軍撤離同步降臨的,還有塔利班部隊的大規模進擊,已在阿富汗東北邊境造成政府軍的「總崩潰」。根據美軍方面的估計,阿富汗全境400多個縣市行政區中,已有將近30%的區域落入塔利班之手,而光是巴格蘭基地撤軍之後的48小時內,塔利班就一口氣攻陷了其中的15個行政區,並造成上千政府軍逃亡到鄰國塔吉克境內。
.
「美軍終究是要走的,阿富汗人以後就只能靠自己了。」在整理完基地後,柯希塔尼將軍與他士氣低落的部隊,如此無奈地表示。
.
Photo Credit:
(1)Reuters/打劫之後開跳蚤市場的阿富汗鄉民。
(2)美國國防部/戰機升空。
(3)Reuters/接收基地後,苦中作樂的阿富汗軍隊。
(4)AFP/撤軍前一天降落在巴格蘭的美軍運輸機。
.
#美國 #阿富汗 #美軍 #塔利班 #戰爭 #US #Afhan #Afghanistan #Bagram #國際新聞 #udnglobal #轉角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