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醫師的角色。
我服務的機構是一級外傷中心,所以無論是設備或是治療方式,一定是依照國際期刊或指引,用最新最尖端的方式進行。很多其他醫院無法處理的病人,會轉到我們這邊來;很多複雜與高難度的手術,也只有這樣等級的醫院才能提供。
前幾天的門診,有個老太太一跛一跛進診間,左腳大拇趾痛了好幾天,鞋脫掉一看發現腳趾整個腫起來,趾甲縫都已經化膿了。
「醫生!拜託,我的『凍甲』好痛!」
「要把趾甲邊緣剪掉拔掉喔。」我看了傷口一眼。
「好好好!上次診所的醫生也是拔掉,馬上就好多了。」
「幫我準備外科器械。」我回頭告訴護理師,我需要的東西。簡單消毒麻醉之後,就在診間完成了這個拔趾甲的小手術。
「你的服務範圍真廣!有的醫生會嫌麻煩不處理這種東西,或是叫病人去掛急診。」門診護理師事後跟我說。
「這真的是舉手之勞的小手術而已啦~我很多年前在鄉下服務過,那邊的外科門診真的是『外科』門診,各式各樣你想的到想不到的『外科』問題都有,一個診可能要拔五六個『凍甲』。」聊到這裡,突然想到以前的那些經驗。(我一直不太理解,為什麼很多基層醫療院所的「外科」業務,還包括「皮膚」與「泌尿」科~~)
昨天寫了一篇文章,在講人生每個時間點,都有它的任務與里程碑。其實我想談的倒不是我多麼順遂,想強調的是「人生不該走冤枉路」,每一段經歷都應該有些收穫,或許過程是痛苦的,但回頭來看還是值得。
我在醫學中心完成訓練之後,主治醫師階段去過各層級的院所服務,包括社區醫院或地區醫院,我曾在北港值過班(還在那邊開了一堆刀~~)、在虎尾、草屯看過門診....
跟尖端醫學中心比起來,能做的事當然差得多。可是也就因為在這麼基層的機構服務,或許我開不了最新最高級的大手術,反而可以更全面地服務病患,補足自己行醫過程中缺少的那一塊,當一個完全外科醫師。
有個老伯來門診看香港腳,當我表示要幫他轉皮膚科時,還被他抱怨:「啊你做外科,不會看喔?」後來發現,這類病人來掛外科還真不少,多看幾次之後,就知道要開什麼藥了~~
很多住院醫師不相信,我會開痔瘡和割包皮,或許刀法比不上大腸直腸科與泌尿科那麼熟練,但技術上要完成這個手術不是問題。這些都是我在基層醫院學會的,有個比我資深許多的老醫師,手把手帶著我做。當時他還唸我:「年輕人開刀越來越專精是沒錯,可是基本能力要有,小地方沒辦法讓你選病人選刀。」
某天在鄉下醫院值班,臨時有台緊急手術,事出突然也沒辦法幫病人轉院,我只能用很克難的手術器械,和一個護理師硬著頭皮開進去~(這種手術在醫學中心多的是,而且我們都用腹腔鏡來進行,當我回頭用開傳統開腹手術完成時,突然覺得技術有另一層領悟。)
無論處在什麼層級的醫療機構,外科醫師的角色都是服務病患,當我們追求最新最尖端的醫療之時,反而忘掉最基本的能力。
回想過去那幾年,或許沒有大醫院大醫生的意氣風發,但也是另一番風景。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