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來蟲蟲🐛洗版😅這真是怕蟲如我人生中的大玩笑!為母則強用在這也恰當⋯⋯親朋好友不要轉台啊🙏
還在感嘆蠶蛾孤獨終老的同時,昨晚發現躲在土裡2個月的雞母蟲,竟然都羽化成獨角仙了!預計離回店裡還有一週時間,詢問店家該怎麼處理,老闆說到時不用土,要佈置成水苔底材然後可以先餵食了!剛好有之前養鍬形蟲剩的果凍(而且沒過期😆😆)或是一般水果也可以🍎
公的獨角仙跟過動兒一樣,母的冷靜不為所動,真是雌雄不變的定律(喂)早上一看,果凍吃個精光,公的還玩起來,然後又鑽回土裡了。
話說獨角仙四腳朝天跟阿蟑的模樣根本只在一線之間😱😱為什麼小強再小我都無法對抗😭😭這應該就像甲蟲跟蟑螂、蠶寶寶跟毛蟲、倉鼠跟老鼠的區別(別再說了)范加一
#我的蟲蟲人生 #獨角仙 #蟲趣昆蟲生態館
蠶蛾公母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世上沒有永遠的獨一無二,只有許多獨一無二的片刻。
希望單獨被愛沒什麼不對,因為愛的本質就是對等的交互關係,在彼此感情流動當中自然容不下其他人。但是錯就錯在對時間的感受上,如果我們不僅希望單獨被愛,同時還要求永遠這樣持續下去的話,那麼就錯了。
獨一無二的片刻是不容否定的,而重拾這些讓人懷念的時刻,雖然短暫卻是真切的。隔著餐桌對坐,為寶寶單獨哺乳,兩人在沙灘上追逐,一同尋找貝殼,或是分享彼此的寶藏等等,這些單獨相處的片刻都是不容否定的,但是它們並非永遠。
取自《來自大海的禮物》
************************************
各位朋友,早安:
我其實很驚訝這本書蘊含的智慧,平實的文字,但擋不住文字裡透出的光。
林白夫人的思想相當深刻,那種片刻即永恆的概念,她用不同的文字重現。我們專注在每個片刻,每個片刻便只剩當下,沒有過去與未來,便如同永恆。
每個當下,都可能是獨立的存在,只有我們的記憶,把這些幻影串起來。我們的記憶,便是我們誤認為的時間的存在。
但回到地球上,兩個地球人讓自己片刻回到關係的最初,這是重新連結的重要儀式。藉著這個儀式,重新確認過彼此的承諾,是否願意繼續遵守,以愛意為基礎,承擔責任與義務。
自己跟自己獨處,伴侶之間的獨處,父母的某一方跟某個特定孩子的獨處,這些都極其珍貴。每一段關係都珍貴,每一段關係都獨一無二,難以比較,或者相互取代。
不過,真的進入家庭,有些家庭成員彼此之間,難以獨處,我們也可以接納這種事實存在。譬如說,因為很多家庭中的父親不擅經營關係,所以如果沒有母親在,其他家庭成員可能難以單獨跟父親相處。
關係常要取捨,難以每段關係都圓滿。有時候,關係最美也就是侷限在某個時刻,好像有賞味期限,過了期限,也就失了風味。
都好啊,舊的關係不一定回得去,但我們願意開放自己,就會有新關係來臨。祝願您,多看見關係中的自己,還有自己跟自己!
************************************
【文/ 安妮.莫羅.林白(林白夫人)】
像櫻蛤殼這樣單純美好的關係一旦褪色之後,是否還能夠再回復到原先的樣子呢?當然,有些關係一旦變質之後就再也無可挽回,因為問題的關鍵不再只是彼此需求不同那麼簡單。在兩個人角色逐漸變化的過程中,可能各自朝著不同的方向發展,也可能彼此以不同的速度成長,使得兩人只能夠維持短暫的櫻蛤殼關係,卻不能以它做為基礎而有更深刻長久的發展。事實上,在一段不斷成長的關係裡,最初的美好本質並沒有消失,只是被埋藏在生活的重重負擔之下,而我們所需要做的只是將它挖掘出來,並且再次予以肯定。
重新找回櫻蛤殼關係的方法之一,就是複製從前的環境。丈夫和妻子不僅應該各自擁有獨處的時間,同時也應該偶爾兩個人攜手去度假。因為既然女人可以在獨處的時間中找回自己,那麼夫妻也同樣能在屬於兩人的假期中尋回最初的美好。許多已婚夫婦確實都在這樣的假期中發現無比的樂趣,也許是一個月、一個星期或者只是在小旅館共度一個晚上,把孩子、家庭、工作及生活中的種種責任與義務拋在身後,兩個人隔著桌子和自己當初相戀的人共進早餐,完全不受外界干擾,而櫻蛤殼的旭日便這樣神奇地再次重現。
在多年的婚姻生活中,家裡的餐桌不知不覺地擴大了,四、五個孩子圍繞著,電話在一旁不時鈴聲大作,一方面要注意學校公車,一方面要留意上班趕車的時間。這種種紛擾的事務在無形中擴大了夫妻之間的隔閡,同時也導致單純關係的改變。而現在,單獨和另一半相對而坐,彼此之間除了咖啡壺、麵包、果醬之外別無他物。這樣簡單易得的愉快,卻沒有幾對夫婦能夠在忙亂的生活中真正享受。
除了夫妻之間,我相信暫時回復到最初關係的純淨,對親子來說也是非常好的。我在手掌中一邊把玩著這只櫻蛤殼,一邊想著:如果我能和每個孩子在一天之中、一個月之中、甚至一年之中都有一段時間單獨相處的話,那該有多好!這樣一來,孩子們不是會更快樂、更堅強,同時也因為更富有安全感而變得更獨立嗎?哪一個孩子不暗中渴望能夠重溫那段依偎母親懷裡、獨自擁有母親的純淨時光呢?如果我們能實踐這個信念,花更多的時間與每個孩子單獨相處的話,那麼孩子們不僅能夠更堅強、更具有安全感,同時也能學習到他們在往後成年時期重要的人際關係第一課。
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希望被單獨地愛著,就像一首流行老歌的歌詞寫著:「除了我之外,請別和其他人依偎坐在蘋果樹下。」也許正如詩人奧登(譯註2)在詩中描述的,這正是人類最基本的錯誤。
在每個人的骨子裡,不論男人或是女人 都深藏著一種錯誤 渴望一個他們得不到的東西 不是博愛 而是獨一無二地被愛
這種渴望難道真是一種罪過嗎?我曾經和一位印度哲人討論過這個問題,獲得了一個相當具有啟發性的答案。這位印度哲人說:「希望單獨被愛沒什麼不對,因為愛的本質就是對等的交互關係,在彼此感情流動當中自然容不下其他人。但是錯就錯在對時間的感受上,如果我們不僅希望單獨被愛,同時還要求永遠這樣持續下去的話,那麼就錯了。」是的,人們不僅一味浪漫地堅持獨一無二的愛、獨一無二的終身伴侶、獨一無二的母親,以及獨一無二的安全感,同時還冀望這種「獨一無二」持續不變、永遠存在。我想這種渴求永遠存在的欲望,才是根植於人類內心深處的錯誤。誠如一位友人曾經說過:「世上沒有永遠的獨一無二,只有許多獨一無二的片刻。」
獨一無二的片刻是不容否定的,而重拾這些讓人懷念的時刻,雖然短暫卻是真切的。隔著餐桌對坐,為寶寶單獨哺乳,兩人在沙灘上追逐,一同尋找貝殼,或是分享彼此的寶藏等等,這些單獨相處的片刻都是不容否定的,但是它們並非永遠。
到後來人們終究會了解,世界上根本沒有、也不應該有永遠存在的純淨關係。我們不該奢望永恆純淨的感情。因為那樣單純美好的關係,不論在時間與空間上都受到限制,它的本質原來就隱含著排外的性質。這樣的關係排除了生活中的其他部分,排除了其他的人際關係,排除了個人人格的其他層面,排除了其他責任,排除了未來任何其他的可能性,也排除了成長。但是現實生活並非如此,當一個母親在房間裡單獨為寶寶哺乳的時候,她同樣也愛著在房門外吵吵鬧鬧的其他孩子;隔壁房間傳來電話鈴響時,她也希望透過話筒和朋友聊聊天。收拾了早餐的杯盤殘羹,我們也必須考慮下一餐或是明天吃些什麼。這些都是生活的真實面,無法被排除。
無論如何,日子還是要過下去。然而,這並不表示暫時重溫過去單純美好的關係就是浪費時間,相反的,這些獨一無二的片刻不僅帶給兩人煥然一新的感受,同時讓感情更加穩固。夫妻對桌而坐的時間雖然短暫,但是灑落在小餐桌上面的燈光卻足以照亮兩個人一整天、甚至未來的許多日子。在海灘上追逐、泡在海水裡,這些都足以讓人重返年少天真的時光,但是我們畢竟已經長大,人生也不只是一片小小的海灘,這樣的回歸畢竟是種暫時的調劑。
漸漸地,人總會學著去接受這個事實,明白我們不可能永遠回復到過去某一時期的關係,或者更深切地說,我們不可能將一種關係永遠停留在某一種狀態裡。不過,這並不是什麼人間悲劇,而是生命與成長中不斷循環的微妙現象。所有存在著的人際關係都同樣持續地變化、擴展及更新。但是它們的變化並沒有一定的模式,也許應該說每段持續成長的關係裡都包含著各種不同的形式。也許這趟旅行結束之後,我將在家中的書桌排上各式各樣的貝殼,提醒自己婚姻關係和其他任何人際關係裡的不同狀態。
我的這只櫻蛤殼會排在這一列貝殼的最前端,因為它反映每一段關係最初階段的實際形象:兩半邊完美無瑕的貝殼相互連接,全然對稱,將初昇的旭日反映在彼此臉上,自成一個獨立的世界。這不正是詩人不斷試圖描述的景象嗎?
讓我們向甦醒的靈魂道早安 它們彼此相視,沒有恐懼 因為是愛、相互之間的愛掌握了一切 它在每個地方都空出一個小小的空間 讓海洋探險者出發航向新世界 讓導引至其他世界的地圖從此展開 讓我們擁抱一個共同的世界;同時 每個人都擁有屬於他自己的世界 每個人都自成一個世界
然而,櫻蛤殼畢竟只是一方小天地,正如詩人鄧恩在上面這首詩中所寫的「小小空間」一樣,它必須繼續而且快樂地成長擴大。不過,縱然櫻蛤殼美麗、脆弱而易逝,但是它絕非虛幻不實,我們不必因為它無法持久就將它視為虛假不實,而落入憤世嫉俗的窟窿裡。事實上,持久與否並非判斷事物真假的關鍵,就像紅蜻蜓只存在世上一朝、天蠶蛾只停留世間一夕,但這並不代表牠們不存在。這是因為事物的真實性與時間的長短之間並沒有關聯,兩者分屬於不同的層面,必須以不同的標準來衡量。所謂的「真實」,也只能就一時一地來看,確確實實地存在過,便是真實。我深深知道所有美麗與易逝的一切,在這只櫻蛤殼之中早已成了永恆的真實。
譯註 2.奧登(Auden, 1907~1973):著名詩人、批評家、戲劇作家及歌劇作家,西元一九○七年出生於英國,一九三九年移民美國,並於一九四六年歸化美國籍。出版多集詩作,被公認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詩人之一。
.
以上文字取自
來自大海的禮物:在紛擾世道中,重溫簡單生活的慢步曲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49685
.
【已因疫情取消】3/28台中免費公益講座_如何陪伴與傾聽孩子的情緒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853315441996/
5/15 台北免費公益講座_談家庭衝突調適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266384843569683/
5/30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蠶蛾公母 在 StoryTeller 說故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這一秒故事:#雙十一】
「叮噹。」聽到門鈴一響,她的同事立即衝向門口。因為,同事知道她期待已久的東西經已送抵了。
剪開膠紙、打開紙皮箱、拆開一層又一層泡泡紙,同事終於在混亂中,發崛出一件連身裙。
「看,很漂亮吧?是雙十一那天買的,」她開始侃侃而談,「雙十一買東西真的好抵!那天⋯⋯」
而公司,早就堆滿了大同小異的各種在雙十一添置的貨物,以及包裝那些貨物的重重包裝紙。
「說起來...好像只有你還未收貨呢?」同事問她。「要不要查一下貨物運到哪兒了?」
「不。」她輕輕微笑。
小時候,她試過因頑皮而用剪刀剪爛了她母親珍而重之的絲綢連身裙。她的母親自然痛心得很,卻也沒有狠狠責罵她:
「你知道嗎?布料是很珍貴的。」母親說。
「以這件絲綢連身裙為例吧,當蠶蟲寶寶準備羽化成蠶蛾時,牠會結繭成蛹,而在未破繭之前,養蠶人就要用熱水烹煮蠶繭,殺死蠶蟲寶寶再抽絲。這樣,才能製成絲綢,並用來製成人類的衣服。」
「這樣⋯⋯不是太殘忍了嗎?」她問。
「當然,妳這樣想也沒有錯。但正因為蠶蟲寶寶對人類有這麼大貢獻,人類也會因而盡力保護、養育蠶蟲寶寶。人類學懂養蠶取絲的5000年來,一直都是這樣和蠶蟲一起共存共生的。」
「我們沒有別的選擇嗎?」她問,「比如說,用別的⋯⋯東西來造衣服?」
「傻女,」母親摸摸她的頭,「難道棉花就沒有生命嗎?無論是麻抑或羊毛,都是人類從其他生命中借來的。那些我們不斷奪取的生命,讓我們得以繼續存活下去,無論是衣食住行,都不例外。」
人類一直依賴大自然生存,棉花、麻布、羊毛,和絲綢,無一不是人類從其他生命中借來的。如今,就算我們發明了各種人造物料,先不論化石燃料曾經也是生命,任何東西在生產過程中也一樣會對環境造成負擔,會有污水流入大海,會有工業廢料和包裝物料運送到堆填區。
「剪爛衣服,就如撕開自己的皮肉一樣。」母親當時說。
自此,她便學懂要珍惜身邊擁有的一切。衣服穿舊了,可以送給別人,也可以物盡其用,用來做洗碗抺布、餐檯布。至於那件被剪爛的絲綢連身裙?當時,她的母親一針一線地把裂口縫好,雖然「疤痕」仍是清𥇦可見,但母親卻笑說那連身裙是世上獨一無二的特別版,珍而重之的時刻穿著;後來,就轉贈給她,成為了她衣櫥中的寶物。
人類和大自然從來都是置身於同一個大瓶子裡,困在同一個地球,沒有任何一方可以獨善其身,完全不消耗是不可能的,我們所能做到的,是珍惜擁有的東西、慎重選擇想要的東西,以及時時刻刻謹記:
「那些我們不斷奪取的生命,讓我們得以繼續存活下去。」
_________
#這一秒.....
自2009年起,阿里巴巴推出「雙十一」活動,到今年已是第九個年頭。在持續發展下,雙十一早已超越美國的Black Friday和Cyber Monday,成為世界最大的網絡購物節。
今天又來到雙十一,淘寶由零時開賣2分鐘已突破110億港元,這一秒裡,全球各地的瘋狂消費額將近一億元,而每淘一件貨物,背後所產生的廢物多不勝數,例如:紙盒、膠袋、膠紙..... 還不計你胡亂淘,貨物送到家後也不過是被擱在一旁變成廢物。你也在淘嗎?想清楚才按下那個購買鍵吧!
Text by 黃宇恆.
Illustration by The Odd Little World
#沒有你的故事也是你的故事
蠶蛾公母 在 桑葉與桑葚- 六.蠶蛾交配1.野蠶公蛾交配母家蠶蛾...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六.蠶蛾交配1.野蠶公蛾交配母家蠶蛾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357390171038929/permalink/1665421183569158/ 2.野蠶母蛾交配公家蠶蛾... ... <看更多>
蠶蛾公母 在 20170522 蠶蛾的交配與產卵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昨天晚上又是春光無限......搭配文字說明,一定要看到最後唷! 蠶蛾 的交配天性真的很明顯,用影片來說話吧!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