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在MOD的電影街看到這部《劍岳:點之記》,由早年黑澤明的資深攝影助理,現已成為攝影大師的木村大作初執導筒,在2009年上映後就奪下六項日本奧斯卡獎。
故事講述日俄戰爭爆發,野心勃勃的日本陸軍為了描繪完整的日本地圖,也為了日軍的榮耀和面子,命令擔任測量員的柴崎(淺野忠信)必須比民間的山岳會更早登上還沒有人踏過的「劍岳」峰頂。這座海拔2999公尺的峻山,在1906年是不可能登頂,也是當地居民認為人類無法接近的神聖領域。
「點之記」就是說這些測量員努力開拓路徑,在峰頂設置「三角點」的故事。1908年歷經千辛萬苦,測量部一行人終於成功登頂,卻發現一個令人震驚的事實(就不爆雷了)。值得一提的是,日本人在臺灣開始測量設置三角點就於隔年1909開始。
木村大作的生日是1939年7月13,與劍岳首登日同天,可能是導演想拍這部電影的動機之一(純屬猜測),為了證明這部電影能夠開拍,導演以70歲高齡登頂後,在山頂高喊「虎!虎!虎!」(日軍偷襲珍珠港的行動代號,意思是突襲成功)所以片子裡的年輕演員也沒有拒絕上山的理由了。
非常喜歡導演堅持實景拍攝的風骨,拒絕任何特效和直升機的輔助。然而劍岳周圍的景色又絕美得那麼失真,比任何花大錢的特效都要來得衝擊。視覺上的震撼讓人非常惋惜當初沒有進大螢幕,欣賞導演老牌又扎實、平穩的攝影風格。(這樣的風格在2014年的《春之峰》又往上推到另一個高深莫測的境界!)
片中大牌演員很多,特別想提的是在《賭博默示錄》壞到讓人恨不得扁他一頓的香川照之所飾演的協作員長次郎,在電影裡化身成為一個樸實的山癡,默默地協助大家,甚至願意放棄成為第一個踏上峰頂的日本人。
謙遜的他出身平凡,說自己的任務是協助別人上山,「初登頂」這種偉大的事情還是交給長官柴崎吧。但柴崎拍拍他的肩膀說:「我們已經是同伴了」(淚)
最後劍岳這條雪溪路線就被稱為「長次郎雪溪」,旁邊的山谷也被命為「長次郎谷」,小人物取得不朽的成就,而香川照之也憑藉這角色拿下最佳男配角獎。
*人家都說一大早發長文沒有點閱率但是我就是這麼早起呀
*有時候覺得乾脆寫成部落格好了
*大家早安!終於放晴了,快去爬山吧!
_
#客廳裡的戶外影展 #週末戶外電影院 #TaiTai看電影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萬的網紅賢賢的奇異世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亞特蘭提斯 #地心世界 #世界是虛擬的嗎? 各位大家好,歡迎來到HenHenTV的奇異世界,我是Tommy. 今天我們繼續我們的地心探險,如果大家記得我以前的影片裡面,曾經說過希特勒有被帶到去西藏的地心基地,這裡的地下基地,並不是指地心世界啊~~不同的。在昴宿極端分子那裡知道了種族的基因起源,還...
「行動代號意思」的推薦目錄:
- 關於行動代號意思 在 TaiTai LIVE WILD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行動代號意思 在 賢賢的奇異世界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行動代號意思 在 大麻煩翻譯組JackO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行動代號意思 在 ERNEST案內所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行動代號意思 在 [心得] 美國軍事行動命名原則- 看板Warfar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行動代號意思 在 我們最常做的事是什麼?... - 保良局Po Leung Kuk 的評價
- 關於行動代號意思 在 中共打來怎麼辦?《行動代號2027》告訴你!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行動代號意思 在 兩岸和談的可能性? |《行動代號2027-訪談篇》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行動代號意思 在 帳號代碼簡介- Android - YouTube說明 的評價
行動代號意思 在 賢賢的奇異世界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亞特蘭提斯 #地心世界 #世界是虛擬的嗎?
各位大家好,歡迎來到HenHenTV的奇異世界,我是Tommy.
今天我們繼續我們的地心探險,如果大家記得我以前的影片裡面,曾經說過希特勒有被帶到去西藏的地心基地,這裡的地下基地,並不是指地心世界啊~~不同的。在昴宿極端分子那裡知道了種族的基因起源,還有得知地球是空心的秘密,更讓他一直沉迷在這些神秘的科技裡面,在二戰時期,他派遣了很多的部隊去探索外星人和尋找這些神奇的力量,更是派遣軍隊去尋找地心世界的入口,那就是南極。
為了方便探索南極這個極寒之地,他們在南極洲的新本瓦本地建立了秘密基地。據說,拜爾德少將,也就是上一集我們說到去過地心世界的那個人,他在1946年8月26號負責的Operation Highjump,外界就說是南極探險的行動,其實是他們在南極發現不明的飛行物體,而且上面還印有納粹的標誌。所以派遣13艘船和33架飛機,加上1300名士兵來到南極探索個究竟。然而如果只是探索南極,需要用上那麼多的飛機和士兵嗎?莫非那個就是傳說中納粹所研究的飛碟?這是一個二戰時期的都市傳說,納粹黨得到一些外星人的飛碟,研發它們的動力,並且開始著手於超越當時飛機破壞力的納粹飛碟,而在二戰時期,他們曾經有測試過用EMP也就是電磁脈沖來攻擊盟軍的飛機,這些技術是在那時還沒有的,是在1962年核爆實驗中不小心發明的。雖然他們有著手研發V7,V8,和V9的飛碟式的飛機,但是盟軍那時已經攻陷柏林,所以沒來得及用上就淪陷了。
而科學雜誌講:以當時的科技根本不可能製造出來超越時速2200公里的飛碟,只是德國要給予盟軍一些心理壓力而已。實際上大部分的V7飛碟的計劃書和設計圖都在二戰時期不見了,所以現在網上的飛碟設計圖大部分都是捏造的。
回到我們的南極入口。
在最近曝光的德國納粹U209探索地心的報告,裡面有U209潛艇的艦長,卡爾。昂格寫給U209總指揮官海因里。希布格達,信裡面寫到他們已經遵照希特勒的命令去到了地心世界裡面,並聲稱他們不再回來了,不知道這封信是怎樣寄出去的呢?加上也有報告,還有英文的翻譯,大家可以去看看。
在這個報告裡面,也有幾個U209潛艇的秘密航線,最後到達的地方是叫一個代號Agartha阿加德王國的地下區域,當時的潛艇可以潛入最深的海域為117到最深226公尺,但是南極的冰厚度大概是3000公尺,如果是在南極冰原的海底裡面隱藏著巨大的洞口,那就有可能。
大家可以看看這一張南極的地圖,這張是由著名的繪圖師海因里希。波嵐Heinrich C. Berann在1966年為國家地理雜誌所繪畫的一張特殊南極地圖,如果把南極的冰塊移走,那就會出現好像這張地圖,你可以看到所有的海水都湧向中心的地方去,幾乎就湧進一個空心口裡面去了。那如果真的湧進去一個入口,那麼它的海水又會在哪裡出回來呢?除非它只是在那裡循環然後又回到那裡吧?
那除了這些南極和北極的入口傳說之外,還有一些人通往過地心的傳說,例如是1972年4月,3名美國伯克利大學學生登上了沙斯塔山頂,高達4318米。沙斯塔山是一座熄滅多年的死火山,就在這裏,他們看見有一些碟形飛行物在火山口附近飛過。更令人奇怪的是,他們在火山口看到了5個“高個子白人”,並且很快在火山口內的一塊巖石後面消失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同侵緬日軍作戰的美國士兵希伯與戰友失散,他被遺留在緬甸,迷失在森林中。一天,他冒險進入了無意中發現的一處洞口,洞口被巨石隱蔽。他發現洞穴裏面亮如白晝,儼然是地下的一座龐大的城市。正當希伯看得入迷時,他突然被抓住關了起來,而且關了4年,後來才尋找機會拼命逃了出來。據他說,這個地下王國有7條通向地面的隧道,另有其他秘密的出入口分布在世界其他一些地方
那究竟地心王國是怎樣的一個世界呢?他描述:首先,每一個星球裡面的構造都是空心的,在亞特蘭提斯人來到地球時就已經知道了,那什麼是馬爾加塔人呢?首先如果你在網上尋找馬爾加塔人是找不到任何的資料,除了我的影片會出現。。。
馬爾加塔人只是Lyra(就是天琴星類人族)逃到太陽系的一個分支,逃到昴宿星團的Ple昴宿星團人還分為Atlantis Hila等等,逃到Sirius的有 Sirius B,還有許多分支在宇宙的不同地方。
那地下世界的科技有哪些呢?他形容一些叫無限電能飛船,直接從空氣中吸取低頻電子轉換為高頻電子充能,每一樣東西都是電子,都是光,完全可以利用。或是一些超高速的火車,可以以非常快的速度橫跨地下的大陸。
至於地心的人為何不幫助地表的人,他表示地表的人需要更多的靈性上的進化,試想想,如果人類真的有機會去到地心王國裡面,第一件事可能去想如何佔領這個地方,去採集豐富的礦石,一些已經絕種的動物,或是一些植物,再來就是如何去用這些東西來賺錢。。。等等
如果我是他們,我一定不會讓人類進入地心裡面居住。
那有人問究竟三維,四維和五維的分別在哪裡?
那他的回答是:三維屬於物理層,四維半物質半星光狀態,五維脫離物理層進入星光層。一維生命體是海螺貝殼那些生物,二維是類似蝦魚青蛙蛇螳螂蟑螂螃蟹這樣生物,三維是貓豬狗人類猴子猩猩牛馬這樣的生物,三維生物與前兩維不同的特點在於具有同情心,面部表情會有歡笑流淚等等的狀態。
那我們的世界是否是虛擬的?
如果在高頻的視角看物質層,會感覺是虛擬化的,但實際上卻又不是,因為未來可以改變。如果是虛擬的,意思是你所體驗的只是你腦部給予你的感官訊息,其實應該是肉體的知覺給予你靈魂上的訊息吧,世界是真實的,你的感官也是真實的。我比較覺得是好像平行世界交叉的感覺,所以才會讓人有虛擬感吧!
人類會覺得世界是虛擬的是因為太多的東西我們無法理解,宇宙無邊無際,世界是如何構成的等等的無法解釋的東西,讓人一度懷疑我們只是被編入在這個世界體驗的靈魂,而我們真實的肉體只是在某處荒廢的星球上苟且生存著。就好像The Matrix裡面的虛擬世界一樣,我們只是機械人的電池嗎?
我還是會選擇相信世界是真實的,我家人是真實的,我Youtube頻道是真實,世界存在的愛也是真實的,如果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是體驗愛,體驗人與人之間的感情,那就來好好的去享受這一次的人生,不要只是為了生活忘記了自己的人生。
好了!這一集就來到這裡,下一集我會整理一下所以的問題,然後再想一個主題好好回答大家的問題吧。
好!我們下個奇異世界見,Bye Bye
行動代號意思 在 大麻煩翻譯組JackO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Skullgirls #Filia #Story
Skullgirls是一款2D平面格鬥遊戲,故事圍繞在Skull Heart(骷髏之心)這項神奇的物品上,有許願的功能,但只要許願的人心不夠純潔,願望則會扭曲,遊戲中講述各角色自己,以及與Skullgirl所發生的故事
影片中許多部分並未完全照英文字面意思翻譯,為了能盡量淺顯易懂,並傳達本作故事的劇情與要素,會在一些地方稍做調整讓[中文]看起來能夠更加流暢
並且 所有遊戲內的特殊名詞與姓名皆不翻譯
為了保留最原始的發音
並使觀眾能更清楚辨識哪些是遊戲裡有其他含意的特殊詞
所有特殊名詞與姓名皆保留英文
如有任何問題歡迎留言告知
-----名詞與註解-----
6:11 rears her pretty... heads
這句真的是多重雙關的很讚
Skullgirls這種玩雙關耐人尋味的說話方式真的不少 (而且很多都很讚~)
Rear one's ugly head 這句有口語上的用法
意思是某人某事(通常是不好的事) 即將發生
或者(壞事)"又"將再次發生
這裡用在Filia身上 也可以說是醒悟(採取行動) 的意思
然而, Valentine在這邊說故意說Pretty Head
我想應該只是稍微"故意換掉詞彙"來形容Filia罷了
從對話中看來 她們(Valentine和Double)似乎是知道Filia身分的
Valentine應該是不認識她的, 可是連她失憶這點都很清楚
而且還有一件有趣的事XD
Pretty講完Valentine還頓了一下才講出Head"s" (複數)
因為Filia頭上有Samson XD 嚴格來說是兩個頭沒錯XDD
9:15 The blood I have sworn to spill!
雖然Marie確實說得相當酷
不過這裡轉成中文也是沒辦法太直翻Orz
完整轉達含意 會是"那個血脈 那個我所發誓要使其血灑大地的"
看過其他人劇情(尤其Peacock)會知道, Marie當初許願就是為了向Medici報仇
這裡她雖然見過Filia, 但在看到Filia的當下Marie沒有很憤怒
應該表示她們只有一面之緣, 且Marie應該不是討厭這個人的
可是Marie誓言殺光Medici
Filia就算失憶, 也改變不了她的血脈仍是Medici家族的事實
12:12~12:17
在老師介紹Painwheel時, 她說Miss...(頓一下) Painwheel?
這邊是因為, 英文我們會先說先生小姐, 然後說名字(與中文相反)
老師在看到她名字時可能有點小訝異
Painwheel作為人的名字一定是超奇怪的啊
(本來的設定裡這只是代號, 她本名是Carol)(就跟Peacock也是代號, 本名Patricia一樣邏輯)
所以下一句老師才說"Hmm, must be foreign"
"嗯...(想了一下) 是外國名字吧?"
老師可能覺得, 外文名字被直翻當成英文名, 才有可能出現這樣的特殊名字XD 這樣
影片內容非一人完成,十分感謝與我一同製作此影片的朋友們
也希望大家能多多支持我們翻譯組!
訂閱頻道追蹤更多我們的影片!
關於我們翻譯組: https://home.gamer.com.tw/creationDetail.php?sn=4035888
動畫與額外翻譯的網誌:https://weedtrouble.blogspot.com/
我們的Twitter: https://twitter.com/TransWeed
遊戲官方網站:
http://skullgirls.com/
Skullgirls Steam網站:
http://store.steampowered.com/app/245170/Skullgirls/
行動代號意思 在 ERNEST案內所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寒戰2影評: 為李文彬(梁家輝)平反,周潤發戲份很重
想和我一樣30天升10000訂閱:http://goo.gl/zNT6Ck
寒戰2012票房以4000幾萬港幣成為香港年度華語片冠軍,香港電影金像獎掃了9個獎項,所以我對寒戰2的期望非常高,而且還有周潤發發哥座陣,所以我在上映第一日已經買飛了,還決定出影評。星期六日睇戲真係要買定飛,最後好彩搵到豪華戲院有位,如果唔係出唔到影評喇!
影評 (無劇透)
如果要徘徊係呢個位make唔make sense,果個位有無理由會咁呢類型嘅問題的話,寒戰2並唔適合你睇。如果你想在港產片中看到專業攝影剪接,有意思的戲本對白同埋三大影帝(周潤發、梁家輝、郭富城)鬥戲鬥力的戲碼,廢話少講:Shut up and pay your money啦
要聽多D批評的影評相信你可以搵到好多人講,而睇得Ernest DoCRAZY,就知我比較中意講D正面ge內容。(同埋性感的內容)寒戰2 Class非常強,好耐無睇過 周潤發 發哥做戲,初頭以為周潤發 發哥只會像上集的劉德華一樣只出幾秒,原來戲份咁重。看他做戲真係會被他吸了入戲中的,相比之下郭富城呢位新影帝有點比下去,整體發揮是不錯,不過略嫌他說話的語氣太單調。點都好,3位影帝在醫院那場戲真的令人透不過戲來,這一幕是我近年看港產片最深刻的一幕,好正。我覺得寒戰電影的特點是透過對白建立雙方緊張的氣氛和感覺,所以才改名為寒戰 Cold War。因為Cold War 冷戰是在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和蘇聯一個長期緊張的政治氣氛,叫冷戰的重點是雙方並未正式交戰,與電影建立的氛圍也吻合。
接下來係一個劇透影評講李Sir李文彬,現在我給5秒時間大家迴避,如果未睇寒戰2的建議先看完電影再返來看。
劇透影評-為李文彬(梁家輝)平反
今次嘅影評係想為戲中李文彬(梁家輝)平反,因為有好多人話唔知點解蔡元祺一出現李文彬(梁家輝)就變節,明明佢係一個連自己個仔(彭于晏)都可以大義滅親的警察,為什麼這麼容易變節呢。而我認為戲中其實有唔少鏡頭交代李Sir並唔係一見完蔡元祺就變節,其實佢一開始仲係好猶豫究竟過唔過檔好,直至到一件事發生咗。(先賣關子)
首先,在蔡元祺見李Sir的最後,彭于晏繹演嘅李家俊送了一副眼鏡比李Sir,相信大家都會記得李Sir換眼鏡個陣大大個溥儀眼鏡logo出現咗。Anyway,呢個舉動好緊要,一套好電影唔會亂出一D無意思嘅鏡頭比觀眾睇。眼鏡可以代表一個symbol暗喻李Sir換了另一個框架去睇嘢,可以代表著一個新觀點,而眼鏡出現在蔡元祺叫他加入那幕,暗示佢要準備改變價值觀加入他們。之後幾場戲都反映他有猶豫,暗示他未真正決定要過檔。
第一,李文彬(梁家輝)與發哥在立法會辯論個場戲(姑且先叫辯論),在那場戲中,李Sir在要決定引不引述李家俊(彭于晏)話劉Sir有收5000萬賄賂的時候,他把眼鏡除下之後一路用眼鏡布抹眼鏡,暗喻他(彭于晏)在抹黑劉Sir時,他不清楚自己這副新的價值觀是否真的正確,抹眼鏡的舉動可以暗示他正在猶豫。但為什麼他仍然要說出劉Sir可能被賄賂的言論?在我們眼中,可能會覺得他是變了節抹黑劉Sir,但這句對白可以是在於李Sir大公無私這個設定而說的。
第二,在李Sir第一次參與蔡元祺班人的會議時,最後乾杯時每人都舉起了酒杯,但鏡頭到最後都只是影著李Sir並沒意欲拿起酒杯,反而一臉無奈地坐著沒動,此舉更顯得李Sir對此組織開始心存疑問,不甘同流合污,直到下一幕我更加覺得他根本不會與此組織共事。
亦即是第三,到了李Sir與兒子(彭于晏)道別時,他叫兒子(彭于晏)離這班人越遠越好,希望他能夠安全活下去,到了這場戲用對白交代李Sir立場,明顯地他不認同這幫人的做事手法,在他心目中兒子的性命比起他的權力更緊要,所以在劉Sir一開始單獨行動救妻子時,李Sir跟劉Sir說留他兒一命,也說明他其實很緊張兒子。所以劇情去到下場隧道戲當劉Sir開槍射李家俊後,李文彬才真正的變節!轉捩點便是他唯一的牽掛真的被劉Sir射到昏迷,這才是他變節的主因,而且所謂變節都只是希望為兒子報仇。
一套好電影不會無緣顧交代非要表達的鏡頭,大家唔好以為寒戰2李文彬緊張兒子這一點只是用幾幕戲來交代。遠在寒戰1的劇情早已交代了這點,當李Sir知道兒子連同4位警員被失蹤之後,啟動一級戒備行動,行動代號寒戰,他說是因為香港不容許有一次這樣的脅持警員事件發生,所以要親自介入指揮,但劉Sir便說他為救兒子公器私用。其實重看第一集,便會發現李Sir在啟動寒戰時表現激動,心急以氣勢蓋過其他文官incharger兒子被失蹤事件,其實某程度上已在寒戰1表現了他緊張兒子的特點。所以我認為李文彬並不是一開始就變節,而係去到個仔受傷之後。
另外李文彬(梁家輝)這個角色我覺得有代表近年的香港人。一個希望控制香港的團體想他加入,並會給他權力和金錢,而且自己的家人或包袱被他們控制著。活在猶豫之中。點都好,希望大家喜歡這段影評,如果你喜歡嘅記得Like同share,仲有記得subscribe Ernest DoCRAZY喇!我們下次見!
想留意更多我的動態,記得緊貼Ernest DoCRAZY
Ernest DoCRAZY社交平台:
Ernest DoCRAZY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ErnestDoCRAZYTV
Ernest DoCRAZY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ErnestDoCRAZY/
Ernest DoCRAZY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ernest_pch/
點評-寒戰2 (超粒方)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ndNHRectF4
【寒戰2】爆裂青春+超狂槍火完整版幕後特輯
https://youtu.be/v-eF0VRkcDQ
[有雷]《寒戰 2 Cold War 2》觀影想法
https://youtu.be/BPMuM9gc5q4
行動代號意思 在 我們最常做的事是什麼?... - 保良局Po Leung Kuk 的推薦與評價
行動代號 ❗青年社工篇❗】 在抗疫期間,我們最常做的事是什麼? 應該是買外賣吧! 「外賣」一詞在社福界同工間,原來有另一個意思,究竟是什麼呢? ... <看更多>
行動代號意思 在 中共打來怎麼辦?《行動代號2027》告訴你!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本集完整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LHdvSId7Z4&t=16s追蹤《#范琪斐的美國時間》掌握全球脈動 https://bit.ly/3vG5Nhg范琪斐YouTube 官方 ... ... <看更多>
行動代號意思 在 [心得] 美國軍事行動命名原則- 看板Warfar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文中各英文名詞的中譯依照個人喜好,故一律附上原文。
引言──在入侵巴拿馬之前
1989年,某位哈佛畢業、當過太空人還意外穿越時空的美國兔子特戰少校即將率領海豹小
隊入侵巴拿馬的前夕,聯合參謀本部在最後一刻對入侵計畫做出緊急修訂。
修訂的內容不是作戰細節,而是整個任務的名稱。
特戰司令部司令官James Lindsay上將打了通電話給聯合參謀會議的作戰官Thomas Kelly
中將:「以後你會希望告訴你的孫子說,爺爺當年參加了『藍色湯匙』作戰嗎?」
經過簡短的討論,入侵計畫的名稱改為「正義之師(Just Cause)」。這個名稱開啟了美
國軍事任務命名的新紀元,命名的目的不再僅止於保持任務隱密性或振奮軍心,公共關係
、外交關係、宣傳效果都被納入考量。
一、二戰前的任務命名
以代號指稱任務的習慣應該是發源自一次大戰的德國,主要目的當然是保持任務內容的
隱密及安全。德軍1918年皇帝攻勢中的作戰階段及任務從宗教、歷史、星象與神話中借用
了許多名稱作為代號,如大天使(Archangel)、聖米歇爾(St.Michael)、
聖喬治(St. George)、羅蘭(Roland)、馬爾斯(Mars)、阿基里斯(Achilles)、
北河二(Castor)、北河三(Pollux)、女武神(Valkyrie)等等。這些命名可能來自
攻勢策畫者魯登道夫所受的愛國教育,意圖藉由響亮的作戰名激勵已顯疲憊的德軍將士。
相對的,美國在戰間期習慣以顏色命名,例如對日本作戰稱為橙色計畫(Orange)。
由於顏色有限、作戰無窮,美國人很快必須採用新命名方式。新的命名表在1942年出爐,
其中包含大約一萬個常用的名詞或形容詞,且這些詞彙避開了特定的人名、地名、船艦名
以免洩密。這些詞彙很快地由作戰部分發到各個戰區使用,例如「市場」、「花園」被
分發到歐洲戰區,而「燧發槍」(Flintlock,1944年馬紹爾群島作戰)、「奧林匹克」
(1945年九州登陸作戰)則被分到太平洋戰區。
理論上,英美的命名是隨機挑選的,但考量重大作戰可能帶來的政治效果,國家領導
人自己跳下來取名字的例子也屢見不鮮。邱吉爾不僅試圖主導所有重大英國作戰的命名
(後來因為不堪重負而放棄,作為英國首相,他有比成天幫作戰取名字更重要的事情要
忙),還寫出了作戰命名的一套標準:
1.可能造成重大傷亡的作戰應該避免過於樂觀誇耀或輕浮隨便的名稱;同時應該避免
過度尋常、隨處可見、會引起太多聯想的字眼;活人的名字不准用。
2.世界很大,字典很厚。參謀軍官如果偷懶就自個兒去向陣亡將士的遺族說明「您的丈夫
為了國家在『兔子抱抱(Bunnyhug)作戰』或『大吵大嚷作戰(Ballyhoo)中不幸為國
捐軀』。」
3.良好命名的來源:古代英雄、希臘羅馬神祇、星座、名馬、英美戰爭英雄都可以用。
邱吉爾依照他提出的原則,強烈反對美國將轟炸羅馬尼亞油田的行動命名為「肥皂沫
(Soapsuds)」,經過協商,作戰任務改稱「浪潮(Tidal Wave)」。
不得不說,邱吉爾在命名上最大的貢獻就是為人類史上最大的登陸作戰起了個夠稱頭的
名字。
1944年諾曼地登陸原名「圓錘行動(Roundhammer)」,這個名字來自兩部分組合:
1942年的登陸計畫名為「大槌(Sledgehammer)」,1943年則改稱「集結(Roundup,
這個字有多義)」,取43年的Round和42年的hammer拚出了個當時還不存在的新字,英國
官方戰史稱這個字為「離經叛道的新造字(revolting neologism)」。
總之感謝邱吉爾,作戰名稱最後改為我們熟知的「大君主/霸王作戰
(Operation Overlord)」。
日本通常是使用假名命名作戰,但是對於重要作戰也會特別命名,例如雷伊泰灣作戰
就稱為捷號作戰,取大捷之義。
德國也一樣,但是和英國歷史學家兼文學家不同,德國水彩畫家在取名時雖然會考量歷史
典故,但是在任務保密上就做得很差。例如1941年侵蘇作戰原名「弗利茲(Flitz)」,以
作戰參謀Bernhard von Lossberg上校的兒子命名;元首大筆一揮改為巴巴羅薩作戰,取腓
特列一世將日耳曼民族疆域東擴的史蹟。但這個名字很明顯代表納粹德國即將向東用兵。
另一個案例則是海獅作戰,英國情報單位從任務名稱中猜出了作戰目標。
二、韓戰及越戰的任務命名
美國在二戰後把任務代號(code word)和任務代稱(nickname)分開,前者是機密,而
後者一般非保密,可以用於宣傳用途。
第一次考量公關效果的任務代稱是比基尼環礁原子彈試爆,指揮官Blandy中將選了「十字
路(Crossroads)」這個詞以顯示核武將海權、空權乃至於人類存續帶到了一個前所未至
的十字路口。(不過部分媒體不太領情)
韓戰初期,麥克阿瑟下令在作戰行動開始後,任務的代稱就不再保密。但是麥帥並未善用
這個新規定帶來的宣傳優勢,任務仍依照標準的用字表命名,例如鉻鐵礦作戰(Chromite
)。首先善用任務代稱效果的將領是第八軍團的李奇威中將。他給反攻作戰取了一系列
殺氣騰騰的名字:雷霆(Thunderbolt)、集結(Roundup)、殺手(Killer)、開膛手
(Ripper)、勇敢(Courageous)、大膽(Audacious)、無懼(Dauntless)等。這些
名稱多少提振了第八軍團的士氣,但是也給李奇威帶來不少麻煩,一些國內報紙指稱
「殺手」這個詞彙總結了美軍在朝鮮半島的目的,反正就是去殺中國人的;國務院也跳出
來插一腳,表示這些命名讓美國很難和中共和談等等等等。
至於李奇威本人則表示非常無辜:「美國人民應該知道戰爭就是要流血的,我反對任何把
戰爭包裝成一種溫和運動的企圖」。不過從後續命名可以看出,他多少還是屈服於這種
政治壓力。
到了越戰初期,作戰代稱常常形象化的影射任務性質。例如1966年對北越的擴大空襲稱為
「烈焰飛鏢(Flaming Dart);之後的戰略轟炸則稱為「滾雷(Rolling Thunder)」;溪
生(Khe Sanh,或譯為溪山)戰役期間,六千美軍與南越軍面對兩萬北越正規軍的猛攻,
全天候火力支援守軍的任務命名為「尼加拉(Niagara)」,意義再明顯不過。
李奇威的慘劇在1966年又重演一次。第一騎兵師原本將作戰命名為「粉碎者(Masher)」
,媒體全天候強力播送的結果是詹森總統大為震怒,因為這個名稱和他的和談企圖完全
衝突。魏摩蘭將軍(Gen. Westmoreland)出面關切後改為白翼作戰(White Wing),
而魏摩蘭稍後則下令改用美國國內城市、戰場或歷史人物命名作戰。
經歷兩次教訓,美軍繼續修訂作戰命名規定:過度好戰的命名不可以;和外交政策衝突
的命名不可以;不能冒犯特定的族群、種族、宗教、自由世界盟邦;過度艱澀的詞彙或是
知名商標都不行。
三、「正義之師」時代
越戰結束之後美國國防建立了一套專用於任務命名的系統,全稱為Code Word, Nickname
and Exercise Term System,俗稱為NICKA。這套系統並非隨機任務名產生器,而是收集
經認可的任務名稱的字彙庫。國防部下總共有24個單位分工生產任務名,每個單位被分到
幾組字母排列,各單位的任務就是依照這些排列生名字出來。
例如大西洋司令部(USACOM)分配到的六組字母排列是AG-AL、ES-EZ、JG-JL、QA-QF、
SM-SR、UM-UR。作戰名稱的第一個字前兩個字母必須符合這些排列。例如1983年入侵
格瑞那達的「緊急狂怒(URgent Fury)」就是來自最後一組UR。
1975-1988年的軍事行動命名原則倒退回二戰,多半是按照規定的隨機名稱,例如
「黃金國峽谷」(Eldorado Canyon,1986空襲利比亞)、「祈禱螳螂(Praying
Mantis,1988空襲伊朗)」、「黃金野雉(Golden Pheasant,1988威懾尼加拉瓜)」。
上面提到的「緊急狂怒」算是個例外,當然也難免淪為民間嘴砲的對象。某作家就批評,
這名稱過於好戰,如果美國真有必要入侵一個小小島國,還不如把任務叫做
「必要之惡(Reluctant Necessity,我個人有點想翻成不情不願只好幹下去)」
在美國軍事任務命名史上最為重大的一次作戰是1989年入侵巴拿馬。
任務名稱為藍色湯匙....所幸及時改稱「正義之師」。前面沒提,Kelly中將有新聞學碩士
學位,取這個名字考量過媒體效果。當媒體(半被迫的)使用「正義之師」代稱「美國在
巴拿馬的軍事干預」時,同時向美國國民灌輸「美國此舉具有道德制高點,軍事干涉是正
當行為」的價值判斷,吸引國民同情。
當然啦,不買帳的媒體在民主國家永遠不會消失,紐時某編輯就直接把名稱改為「高調唬
爛(High Hokum)」。不過整體而言,正義之師這個名字的宣傳效果很不錯,同時也把美軍
作戰命名帶往「後正義之師」時代。
四、後正義之師時代
1990年起,兩個趨勢使任務命名更加重要:第一,媒體的影響力加強,軍方也意識到媒體
可以幫忙形塑極強力的政策助力與公眾支持(或反之);第二,後冷戰時期的任務規模
漸漸變小,一個成功的任務名稱可以含括一整個軍事行動並且留名史冊。例如大君主作戰
只是二戰的歐洲戰場的一個部分,但正義之師、緊急狂怒這兩個任務代稱指涉的就是美國
入侵巴拿馬/格瑞那達的整場軍事行動。
失敗案例先談,1991年孟加拉被颱風摧殘,美軍提供人道救援的任務原名為「建設性效果
(Productive Effort)」,這命名可能是哪個參謀偷懶的產物,因為命名準則要求不准
取會有非建設性效果(non-productive effort)的名字。鮑威爾將軍承認他從頭到尾都
不喜歡這個鳥名字。
轉機在任務開始隔天。美國媒體報導孟加拉災民看到美軍搭乘登陸艇、直升機時歡欣鼓舞
大喊「天使從海上來了」,任務隨即改稱海上天使(Sea Angel)。
到這本書成書為止,最成功的軍事作戰命名莫過於波灣戰爭。
波灣戰爭的作戰命名是美軍聯合參謀總部的力作。第一階段的防衛作戰原本要命名為半島
之盾(Penisula Shield),但是考量到會使不在半島上的盟邦(例如以色列)產生疑慮而
作罷;第二版名稱則是新月之盾(Crescent Shield),也未受採納;最後才結合當地地貌
特色並保留一些模糊空間而訂為沙漠之盾(Desert Shield)。
名稱的第二部分也含有心戰要素在內:海珊先「拔劍」破壞了和平,因而聯軍需要「盾」
作為防禦。
史瓦茲柯夫將軍隨後決定一系列作戰均以「沙漠」開頭:地面部隊攻勢稱為「沙漠之劍
(Desert Saber,一譯沙漠軍刀,此處從星光出版社很久以前的翻譯)」、重新部署部隊
任務稱為「沙漠送別(Desert Farewell)」、以多餘軍用物資捐助美國弱勢人民的任務
稱為「沙漠分享(Desert Share)」。
五、命名一般原則
(一)、要有意義:任務名稱是公共關係工具,別放棄努力。但是也不要喇叭過度變成
對自家民眾洗腦文宣戰,「正義之師」剛好在兩者間的那條線上。
(二)、注意關鍵聽眾的反應:聽眾可能是己方官兵、國民、盟軍、受救援民眾甚至敵軍。
使用的文字要依照關鍵聽眾變更,例如美軍很喜歡在聯合軍演中使用「團隊精神」
一類的字眼,甚至可以視情況採用外國語言,如Fuertes Unitas─西班牙文的
「聯合部隊」。
(三)、不要盲目跟風:這本書成書時期流行動詞加受詞,例如「促進自由」、「重建希
望」、「守護民主」、「提供願景」,以提供(Provide)這個字氾濫的程度最嚴重。
雖然這些任務名稱有其價值,但是用太多就會爛大街而被混淆遺忘。
(四)、獨特利於記憶:獨特、具體、音節利於發音。像上面那個建設性效果完全不符合
這三項,海上天使就好得多。
個人意見,近年來最成功的任務命名是美軍救援311震災的 Operation Tomodachi。
參考資料
Naval War College, 1995, "The Art on Naming Operations".
--
Tier1 似乎很好玩的樣子... Tier7 你能面對白板車嗎?
Tier2 新主砲真是太令人高興了 Tier8 把組員賣掉的我,真是個笨蛋
Tier3 已經沒什麼好研發的了 Tier9 那樣的前置變速箱,我絕不允許
Tier4 死組員、壞零件,都是存在的 Tier10 再也不依靠隊友
Tier5 怎麼可能會爆彈藥架 Tier11 最後留下的科技樹
Tier6 燒兩次車絕對很奇怪啊 Tier12 我最好的開發商(W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1.149.5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431354723.A.8B3.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