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里鄉農會推動:竹林資源循環應用~羅山社區 + 休閒業者 + 有機米產銷班 + 農業師傅,我們一起來參與!
記者張柏東/富里報導
花蓮縣富里鄉羅山村有大約 60 公頃的竹林,隨著竹製手工藝的沒落而隱沒在時代的洪流中,但是花蓮縣富里鄉農會總幹事張素華領導的工作團隊,看見了這片竹林的龐大商機潛能,目前已和羅山社區凝聚共識,在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工業技術研究院等單位的大力支持下,目前正積極展開一項天蠶再變的行動,要從這片竹林中掏出黑金!
富里鄉農會目前積極推動的天蠶再變行動是:竹林資源循環應用~羅山社區+休閒業者+有機米產銷班+農業師傅。除了在羅山社區與居民們,同心協力參與竹林資源循環應用之外,再結合休閒業者(民宿業者、旅遊業者、交通業者、導覽業者等等),然後在農會有機米產銷班(農特產品、在地美食、在地手工藝品)的配合下,充分運用農會培訓的農業師傅以彌補現階段農村生產人力之不足,相信只要大家一起來參與,天蠶再變行動一定可以成功。
羅山村世外桃源
羅山村位於花蓮縣最南端的富里鄉,地處海岸山脈四面環山,其間有東富公路貫穿,成為銜接台東縣與花蓮縣富里鄉的交通命脈。由於遠離塵囂,如今依然保有原始的農村風貌,雞犬相聞的古早傳統農村生活方式,保存良好的自然生態體系,置身其間宛如穿過時光廊道,回到過去那古老又遙遠的憶往兒時,令人戀戀舊情若似來到世外桃源,不禁徘徊留連、不忍離去。政府看好羅山村的傳統農村景觀,2002 年積極規畫成為全國第一個農村土地重劃區、全國第一個有機示範農村、全國第一個有機米出口產地,更曾經在民國 93 年獲得魅力城鄉獎、農委會優良農建獎、內政部優良生態旅遊地等等獎項,在農業發展、生態旅遊方面的前景不可限量。
竹編傳統手工藝消失
富里鄉農會總幹事張素華看見羅山村的美景,卻也發現羅山村曾經盛極一時的傳統竹編手工藝的消失。早在 50、60 年代,羅山村是台灣數一數二的斗笠和竹製手工藝品盛產地,曾有家政班員製作出竹子殼造型娃娃,美得令人不敢相信這是竹製品。滿山的竹林曾經是村民們眼中的金山、銀山,只是上山採竹製成斗笠等手工藝品,就可以賺進收益、養家活口。除了耕田務農之外,這 60 公頃的竹林,曾經是村民們的另一項重要經濟命脈。也因此羅山村的地名起源,相傳就是跟斗笠有關,其地名據說是從羅山村內有一條螺仔坑溪,取其「螺」而命村民;不過也有村民認為,是來自閩南語斗笠「瓜笠仔」的「笠」發音而來。
可惜的是隨著時代的演變,羅山村的斗笠等等傳統手工藝品,在那個還是屬於傳統舊情的年代裡,難敵工資低廉的中國大陸,以及接著厥起的東南亞各國廉價人工,羅山村的斗笠等等傳統手工藝行業逐漸沒落,如今這 60 公頃的竹林,早已淪為人跡罕至的荒廢山林了。失去了原本賴以維生的謀生依持,光是種田已經難以養家活口,於是人口開始外流,如今只剩老人、小孩而已,如何振衰起蔽,成了當前最重要的課題。
竹生物碳的興起
近年來國外研究開發的生物炭(biochar)是一種通氣性和透水性極佳的多孔性材料,對於土壤保水、保肥以及調節土壤酸鹼值和水、肥、氣、熱等土壤微環境相當有效。亦可改善微生物的生存環境,為其生長和繁殖提供有利條件;而微生物代謝不但能提供氮肥,也能提高作物附近的二氧化碳濃度,達到增產的效果。國際間早已將生物炭應用於改良土壤酸鹼質、有機碳含量、鹽飽和度等方面,促進植物生長。
行政院農委會林業試驗所,近年正積極運用農林廢棄資材開發生物炭應用,發現可以有效循環使用資源,也能減少廢棄材料衍生的環境問題。國內生物炭產業發展雖然正處在起步階段,但是台灣目前每年約有 50 萬公噸林業剩餘資材,逾 6 成以燃燒、堆肥或就地掩埋等方式處理,可能產生環境汙染,未來發展動能和市場都相當大。
林業試驗所長張彬表示,為帶動國內循環農業產業加值與創新產業能量,減少農林業廢棄物並提升營林收益與環境保護等多元目標,已積極投入生物炭的相關研究。例如用在林業苗圃經過試驗後顯示,添加生物炭後,育苗介質在含水率與酸鹼值上都有顯著增加。用在市區路樹或公園綠地、校園等方面,如針對樟樹、櫻花、臺灣欒樹的苗木進行土壤生物炭添加試驗,已經發現生長狀況比未添加生物炭者為佳。研究團隊並以台南市 3 所校園的樹木為對象,施用刺竹炭進行土壤改良,希望能應用於都市林的培育。
張彬強調,林業本身是可再生循環利用的產業,幾乎所有林業資材均可回收再利用。國內森林經營者與利用者應在追求新林產與循環經濟時,發揮森林資源的最大效益;而生物炭加值應用無疑是取之於林、用之於林的範例。
台中花博的「竹籟」文創創作
2018 年台中花博竹跡館展出的文創作品「竹籟」,一座金碧輝煌的人文藝術創作精品,完全是用竹子來打造完成的,獲得各界極高的評價,也成為富里鄉農會師法的對象之一。「竹籟」其意有二,一是:「風吹動竹子發出的聲音」。唐賈島《夜集田卿宅》詩:「滴滴玉漏曙,翛翛竹籟殘。」,其貳指笛聲:元貢師泰《過仙霞嶺》詩:「竹籟笙鳳鳴,籐雨淵珠滴。」,在傳統的台灣社會,竹製品一直是家家戶戶的必需品,不論是竹籃、竹椅、童玩,都是由生長快速,取
得容易的竹材,經由手工製作而成。用低成本、高效益的竹子來營造羅山村經濟發展和生態平衡,已經成為成究明日旅遊王國的新指標。
古坑鄉麻園社區成功的案例
雲林縣古坑鄉麻園社區,發展竹子相關傳統產業已經有 30 年以上的歷史,麻園社區主要生產烏殼綠竹筍的面積廣達 40 公頃,其中古坑鄉蔬菜產銷班第八班的種植面積就高達 22公頃,一年可生產500 公噸竹筍。過去本土竹子是重要的紙漿原料,但是台灣製紙產業沒落後,搶手的竹子變為廢棄物,燃燒又引發環保空汙的問題,2017年社區年開始導入生物炭科技,將廢棄竹子燒製成生物炭,作為肥料、除臭使用,吸引廠商前往購買生物炭,社區發現了生物炭科技的商機和生機,目前正大力發展生物炭科技,要讓竹子這項已經沒落的傳統產業起死回生。麻園社區成功的案例,已經成為台灣各地師法的重要指標。
竹子變生物炭 初階加工易上手
曬乾後的竹子容易點火燃燒,也不會有大量濃煙產生,燒到火焰變小,竹子尚未成為灰燼前,就用水澆熄火苗,冷卻溫度就能獲得生物炭,每 10 公斤廢棄竹子可燒成 4 公斤生物炭,運用範圍包含肥料、除臭等。麻園社區將廢棄竹子作為生物炭運用的契機,來自農委會水土保持局南投分局農村的再生輔導。除了麻園社區之外,目前還有彰化縣、臺南縣,也都已經開始有人燒葡萄籐作為生物炭,用菱角殼燒製生物炭,廢棄竹子製作成為生物炭,經多次試驗也都發現效果良好。社區農民平均年齡在65歲以上,導入竹炭技術有相當難度,設備建置費用也很貴,若燒製一般的生物炭可直接田間處理,不見得要定點燒製,燒製器材也可隨意移動,比較容易上手。如果先透過產銷班、社區理監事會等活動,與大家分享生物炭用途,讓農民願意去嘗試、接受新事物,先從產銷班先推廣,將生物炭拿回去自己田裡使用,推廣效果會更好。
羅山村發展生物碳科技正是時候
富里鄉農會總幹事張素華認為,羅山村有豐富的泥火山資源,溫度約 35 度,工研院正在研究是否可以運用碳化竹子的熱能,加上熱溫泉水之後來發展旅遊產業;竹子也可做成圍籬和其他裝飾品,發展地區文創。羅山村有 60 公頃的竹林,若能好好發展林業經濟,在林務局和中研院的技術指導下,運用碳化竹子技術,供應當地有機肥和熱能,建立循環農業,將農業從生產進一步擴大到生活、生態,打造全臺最大的里山聚落,不僅可以替羅山有機村加分,更可以提供當地更多的就業機會,在生態保育和經濟發展上雙贏。
將採里山模式來發展
里山(Satoyama)概念來自日本,原意是指結合淺山樹林如竹林等,以及週遭濕地、草地、聚落,建立複合式的生態系,尋求人與動物、大自然的平衡。對羅山居民來說,推動里山第一個注意到的就是桂竹筍,手編斗笠沒落後,除了居民日常行進路線,羅山村大片桂竹筍林多半荒廢,雖是保育類動物山羌、環頸雉天堂,卻苦了當地居民,水果、黃豆等各式農作物,不斷遭受侵害。將來採用里山倡議模式來發展,可以讓人文發展、生態保育取得平衡點,進而達到用永續
經營的目的。
林務局造林組組長李允中欣見里山倡議融入林業經濟。羅山居民曾提出用當地的造林樹種相思樹、闊葉樹,發展手作步道、竹籬笆等等,林務局樂觀其成;近年林務局也開發出許多林業產品,若社區有需要,可以提供技術、設備,協助整合林業資源。
羅山村與農會已經達成攜手經營的共識
富里鄉農會總幹事張素華近年積極推動農村旅遊,和羅山村有許多密切合作的地方,雙方關於里山倡議的做法也都已經達成共識,林務局也大力支持羅山村發展里山倡議,保育組長夏榮生曾走訪羅山村,他認為當地居民很有想法,且是少數有農會協助的里山倡議案例,讓農會體系進入羅山村,對於居民的推動改革再造將會是事半功倍。不過夏榮生也提醒羅山村,不論是政府或農會,都只是陪伴、協助角色,羅山想變成什麼樣子,必須由居民自主討論,凝聚共識,這樣的
里山才有成功的機會。羅山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林益誠和居民們充分溝通和討論後,決定重新規劃現有登山步道,整理沿途竹林,培育解說員,重新吸引遊客,再創羅山村旅遊發展的新契機。林益誠希望推動里山除了發展地方經濟之外,更重要的是讓居民重新認識家鄉,讓年輕人能夠留在自己的故鄉工作、生活和發展。
圖:「竹籟」文創創作團隊於今年台中花博竹跡館的展出作品。(竹籟提供)。
圖:竹工場師傅以輪口編技法製作的半成品。
圖:斗笠製作曾經是羅山村的重要農村經濟景觀。
圖:羅山村景色秀麗。
圖:羅山村是全國第一個有機示範農村。
圖:羅山村的泥火山是重要觀光地景。
圖:農業師傅將投入羅山村竹林資源循環應用成為生力軍。
圖:羅山村發展休閒旅遊潛力無窮。
圖:富里鄉農會總幹事張素華看見了羅山村廣達 60 公頃竹林的龐大商機和潛能。
圖:富里鄉農會觀摩學習竹林資源循環應用相當用心。
圖:羅山村竹子殼造型娃娃。
圖:羅山村在地美食充滿濃濃鄉情。
圖:竹生物碳科技發展已成為當務之急。
行政院農業 委員會 林業試驗所 所長 在 林務局-森活情報站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台灣地理氣候條件適合竹子的生長,讓桂竹有極佳的韌性、彈性,並且不易斷裂。日本人製竹劍也都指定要使用台灣產的桂竹來製作,由此可知我們的台灣桂竹品質非常的優良👍👍👍
整根竹子🎋最珍貴的地方在前端4~5尺長,也就是製作竹劍的原料之處,在台灣竹劍的全盛時期,是會趕貨趕到二九暝(除夕),來不及回家做粿呢!即便台灣人力上漲,工廠外移印尼發展,品質可都比不上臺灣桂竹做的竹劍喔!
林務局將2017年定為國產材元年,積極研擬地方木竹產業發展喔!希望大家一起支持國產材,為在地產業再創佳績!
#國產的材好
🔊「窮人的木頭」走過黃金年代,臺灣竹產業復興下一步?
各方聚焦法規修訂,有望兼顧地方發展與國土復育
文/林慧貞、林宜潔 攝影/謝佩穎
常看日本漫畫或電影的人對劍道一定不陌生,但鮮少人知道,許多日本竹劍出自南投縣竹山鎮的老師傅之手。臺灣優良的桂竹品質一向是日本人第一指定品牌,但因竹製品是勞力密集產業,市場遂逐漸被工資低廉的中國和東南亞國家取代。2017 年,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喊出「國產材元年」口號,占全臺灣森林面積11%的竹林再度成為焦點,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已盤點出臺灣四大竹林生產潛力區約3 萬6 千公頃,研擬發展地方產業,但與此同時,部分竹林地主選擇領取每公頃3 萬元的禁伐補償,不供應竹材給下游業者,斷裂的產業鏈難以銜接,臺灣竹產業復甦之路仍布滿荊棘。
整根竹子最值錢的部分,莫過於前端4~5尺長的竹劍原料。日治時期便知道臺灣桂竹有韌性、不易斷,非常適合作為竹
劍原料,1960年代末期,日本勞力成本上漲,看中臺灣低廉勞力和優質竹材,特地派師傅到臺灣傳授竹劍製作技術,1970年創立的竹育股份有限公司就是當時眾多學習者之一。
參與竹育股份有限公司草創時期的老師傅描述,1980年代是工廠全盛時期,「以前趕貨趕到二九暝(除夕),都來不及回家做粿!」那時日本派出國內三大著名師傅來教,即便後來因為臺灣人力成本上漲,部分廠商外移印尼發展,但品質都比不上臺灣桂竹做的竹劍。
臺灣許多地方都有竹子,唯有竹山鎮是加工重鎮,當地竹批發業者辜玠文表示,竹前端4尺2(約127公分)品質最好,粗細最均勻,可以做竹劍。一臺車約可載運2萬8千~3萬斤竹,其中能做竹劍的重量僅15%,個個都是一時之選,外皮不能有嚴重擦傷瑕疵,目前販售給工廠行情1斤約9元,占整體竹利潤4成。
長期習劍的林業試驗所所長張彬,家裡就擺著1把本土製竹劍,他解釋,臺灣氣候環境讓桂竹韌性很強,彈性佳、不易斷,其他國家雖然也有桂竹,但韌性比不上臺灣,至今仍有許多日本人指名臺灣桂竹做的竹劍。(摘錄自豐年雜誌2018年7月號)
#竹 #竹產業 # #竹業小旅行 #復興在地文化 #竹產加工 #南投縣竹山鎮
✔共同關心農業,歡迎訂購支持,請至豐年農市
http://www.pcstore.com.tw/store1471832541/
✔電子書平台
📖udn讀書吧
http://bit.ly/2utigYQ
📖TAAZE 讀冊生活
http://bit.ly/2uCi8Gz
📖HyRead
http://bit.ly/2L6rAvR
📖Zinio
https://goo.gl/MhwZDa
📖華藝線上圖書館
https://goo.gl/AM3GcY
▼伐竹需要經驗和技術,鋸完後須讓竹借力順勢滑落,方便集材。
行政院農業 委員會 林業試驗所 所長 在 國立臺灣大學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蔡明哲教授及邱祈榮副教授獲2016年第40屆全國十大傑出農業專家】
臺大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教師獲獎蔡明哲教授及邱祈榮副教授獲國際同濟會臺灣區總會「2016年全國十位傑出農業專家」。十大傑出農業專家選拔,至今年已經正式邁入第40屆,而歷年來的得獎者更被視為是農、林、漁、畜牧、養殖、產銷及水保等方面最高的榮譽。
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蔡明哲教授的專業研究主要在木構造建築非破壞性檢測,此專長尤其在木構造古蹟建築修復貢獻良多。臺北大龍峒保安宮於1995年到2002年期間,依照文化資產保存法規定,進行大規模修復工程,蔡教授被邀請以現代之科技進行保安宮木料的損壞檢測與修復、修復用新料的選挑與防腐防蟲等工作,該次古蹟修復深受國內外各界矚目,並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競賽中脫穎而出,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03年亞太文化資產保存獎的殊榮,蔡教授因此獲頒「大龍峒保安宮文化獎」,並於2005年12月獲內政部頒發「功在古蹟」獎座,表彰他對文化資產之貢獻。
自2014年8月擔任臺大實驗林管理處處長後,溪頭自然教育園區2015及2016年連續榮獲「讀者文摘信譽品牌」大調查臺灣地區「家庭旅遊景點」類獎項,蔡教授更致力於森林療癒的研究與推動、有機茶園之建立及推廣、積極推動與信義鄉的共榮計畫以及社區林業,落實森林示範經營,並與原住民共榮,蔡教授的許多服務項目除與專長相關外,服務層面並加以延伸與拓展,盡力推廣產學合作及社會公益,非僅含括學術界、更充分與社會脈動結合。
邱副教授專業研究主要在森林資源調查及森林資源規劃,長期協助資源調查規劃與資料庫建置,提供林業管理決策基礎資訊,自2000年起,前後長達16年協助林務局推動造林資料資訊化,從造林地籍圖數位化技術建立、造林臺帳卡資料建置,獎勵及平地造林登記卡資料建置、獎勵及平地造林資訊系統建立及檢測資訊化技術等,逐步建立完整的調查與資訊管理體系。邱副教授亦長期關注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議題,自2005年起連續11年間代表參與10次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締約國會議,收集國際林業因應氣候變遷減緩及調適作為資訊,並協助國家代表團掌握林業會議重點,對外爭取國外人士對於臺灣林業碳匯發展之認同。同時亦建立國際FSC森林驗證制度國家標準,推動本土森林驗證制度,積極引進國際森林驗證FSC制度,除與國內相關學者專家共同研擬FSC臺灣地區國家標準,也輔導國內林業業者通過FSC的驗證工作,先後輔導正昌製材廠、永在林業公司與利得公司通過FSC驗證,讓國內FSC驗證制度得以落實。另外也積極推動國內本土森林驗證制度,投入「國產材產地證明制度」研擬。
邱副教授對於林業有強烈使命感,為人隨和、熱情與平易近人,專業方面能夠理論與實務兼顧,公益服務及培育人才方面也能全心投入,不但能在學術建立理論架構,更能在第一線實務落實推動,從地面調查、資料分析、技術發展、策略研擬、標準建置、林農輔導、合作社組訓與輔導驗證等多方面具體實踐,傳承過去經驗與成果,為林業開創新局,邁向創新、就業與分配的永續林業。邱副教授更於2016年1月起借調擔任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副所長,更能實現其多年積極致力於林業現代化經營研究與推動林業實務改革,舉凡森林資源調查、林業資訊管理、林業因應氣候變遷、發展林業組織、落實森林驗證、生態系服務評價等議題研究與實務推動,成效卓著並能落實於林業經營單位,提昇經營管理品質,促進林業經營現代化,對於提昇林業管理技術與參與政策研議,成效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