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心外婆分享時間 #第四話 #關於副食品 #表格是嬰兒副食品攝取量期望值
其實幼兒斷奶,是嬰兒們將主食母奶或配方奶粉改為一般飲食的過程,過程中,我們所添加的食物就稱為副食品。台灣稱做「副食品」;但其實我覺得日本的叫做「離乳食品」更為準確一點,而斷奶過程中的副食品代表意義有,一、飲食方式的改變─用湯匙、碗作為餵食的工具;二、開始吃固體食物。
#執行時間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純母乳餵食者,6個月開始添加副食品;前提是( 純母奶餵食 )這是對貧窮國家的建議,因為親餵母奶可減少感染的風險,且親餵母乳的吮吸對嬰兒是口腔的訓練,吸奶瓶則無法。
而在台灣不是特別貧窮的環境下,其實滿四個月大即可進行,並且在一歲前添加副食品。因為,
一、嬰兒在四個月大開始對食物產生了興趣 ( 模仿大人進食 ),
二、嘗試及訓練吞嚥能力
三、嬰兒的腸胃道在四個月大已準備好可接受副食品;又身體免疫系統開始準備有免疫耐受性的產生,所以在這黃金時期(4~9個月)給嬰兒嘗試不同食物,可減低對食物的過敏機率。
太晚開始進入副食品容易失敗,因為7~8個月已有自己個性、懂得挑食;而依照不同月齡,會把副食品分成四個階段來進行。
一、副食品初階段4~6個月
那副食品最初的目的只是「嘗試」與練習吞嚥,份量都不用多!濃度是十倍粥的濃度,水分較多的糊狀食物。在喝奶前比較肌餓的時候給,從一次一、兩口,到一次進食15~20分鐘;一開始不用期待他吃多,如果很餓、想喝奶,也不必勉強他。
二、中期副食品7~9個月
這個時期可以加入更多的全穀根莖類、蔬果、豆肉魚蛋,新食材高過敏原食材就從量少的原則開始給。食品的濃度大概是5-7倍粥,也就是比初期來的黏稠些。傳統的副食品餵法、魚貝類、堅果類、蛋白易引起過敏,都放在周歲後餵食,而我會在這階段後期極少量的給予。(堅果類一定要打成粉粉粉粉超粉),到了8個月大餵食量應可取代一餐奶了。
三、後期副食品10~12個月
到了可隨心添加各類食材,或是跟著大人的食材進食,這個時期可以開始準備finger food,寶寶成長到10個月大時已經發展出自己的個性,也想吃大人的食物、也不喜歡人家餵食;這階段可準備一些可讓孩子自己用手抓食的手指食物。只要是不要太硬的食物,任何種類都可以,如:吐司撕成一塊塊、燙熟的紅蘿蔔,或是馬鈴薯切成一塊塊,放在盤子讓他自己拿;finger food的價值在於有趣並可促進手眼協調的方式,這時候媽媽可以忍耐一下baby把食物弄的滿地髒亂。
(4)完成期副食品13~15個月
每個孩子當然有自己的食量,但是理想的狀態就是把一天的總奶量分幾次給;在喝奶前給副食品,而隨著月齡成長;隨著副食品的量增加,相對的奶量會減少,約在8個月大可以減少一餐的奶量,10個月大的時候可少兩餐的量,期望在寶寶一歲的時候可以跟大人一樣完整吃到3餐。
#觀察過敏現象:身上或嘴巴附近有疹子出現;大便會現血絲或拉肚子;大便偏酸導致接觸的肛門或屁股紅呈現尿布疹。如果有過敏現象就暫停二周後再試試,還是呈現過敏現象,那就等一歲後再給食。
記得將副食品安排於白天餵食,容易觀察有無過敏;必要時好安排就醫。
#可供應食材
第一順位 ☛ 米精、糙米粥、麥精、燕麥粥 ( 全穀類 )
第二階段 ☛ 南瓜、地瓜、馬鈴薯 ( 根莖類 )
第三階段 ☛ 蔬果類 ( 有些人主張把水果味道重的放最後)
第四階段 ☛ 豆腐、肉、蛋黃、肝、魚 ( 蛋白質類 )
✓ 紅蘿蔔、萵苣、菠菜、甜菜等含有nitrate(硝酸鹽),大量給恐引發貧血,所以在此階段較後再給,並且控制為少量。
✓ 味道較甜的水果在6個月再給,先讓baby習慣蔬菜味,稍後再給水果才不至於嗜甜份而導致偏食不愛其他食物,且水果泥或果汁須稀釋,也可放置於飯菜裡一起食用。
✓ 餵食母奶者,baby滿六個月後,容易有缺鐵現象;所以開始添加蛋白質。蛋黃則是在滿六個月後給,但蛋白因為蛋白分子較大易過敏,所以延後並從少量開始給予。
✓ 牛雞豬肉類請選擇少油脂部位。
✓ 開始攝取副食品就要開始補充水份,否則開始有纖維質的攝入,容易引起便祕。
更詳細的文章探討關於 #過敏的避免 ☛ http://loislinlin.pixnet.net/blog/post/220772649
#歡迎分享
Search
表格是嬰兒副食品攝取量期望值 在 並且在一歲前添加副食品。因為, 一、嬰兒在四個 ...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心心外婆分享時間 #第四話 #關於副食品 #表格是嬰兒副食品攝取量期望值 其實幼兒斷奶,是嬰兒們將主食母奶或配方奶粉改為一般飲食的過程,過程中,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