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真假鄭成功?!究竟這幅「鄭成功畫像」裡的是誰?|
說起鄭成功的樣貌,許多人第一個浮現的是這幅「#鄭成功畫像」。但是這幾年隨著古物鑑定的發達,也開始出現了許多不同的疑雲。
究竟畫像裡,藏著什麼秘密呢?
#到底鄭成功有幾個版本
這幅穿著綠袍,頭戴冠帽的「鄭成功」,在1898年時,原先屬於山坡庄望族「#鄭維隆」所有。
據傳,鄭維隆的祖先是鄭成功的堂兄「#鄭正」。隨著明鄭王朝來台,鄭克塽投降到清朝後,鄭正便將這幅畫收藏保管,也成為鄭維隆家的傳家寶。
而日治時期的台北縣知事,「#村上義雄」知道後,便收購了這幅畫。然而幾個月後,卻發現商談時有些誤會,鄭維隆並非想要把畫像賣出,因此村上只得從日本歸還此畫像。
又因為「鄭成功畫像」,是日本法律中認定的「#國寶」,這件事被當時的總督府知道了,總督府便希望鄭家能給予時間,讓畫師有時間可以臨摹這幅畫像。
於是在1911年時,鄭成功畫像便留下了兩幅摹本,第一幅摹本贈給了「#開山神社」收藏,也就是如今的「#鄭成功文物館」前身。第二幅的摹本贈給了鄭家,照片則收藏於「#國立臺灣博物館」,本身如今則下落不明。
因此,如今傳世的鄭成功畫像圖片,也大多是這兩個二十世紀初的摹本。原件的細節,許多部分已經模糊不清。
#鄭成功穿得到底對不對
臨摹的圖中,日本畫家增添了不少細節,再加上原作者在繪畫時,為了凸顯鄭成功的氣勢,做了不少更動,
首先鄭成功的畫像,乍看非常像明代親王所穿的「#袞龍袍」,但明代龍袍大多是將團龍補子縫製於素色衣袍上;而非像畫中所繪,整件龍袍充滿了繡製,非常的華麗。
另外,鄭成功的冠帽,雖然形制與明代「#翼善冠」相近,但畫中裝飾的紅色圓球,與冠帽「橋」(也就是兩側上折的「紗翅」前端),則裝飾了金黃色的波浪。不只「紗翅」比明代的文物小了很多;金黃波紋、紅球裝飾,也更接近十八十九世紀,戲曲裡的皇帝扮相。
最重要的是,在分析原作的顏料成分時,發現使用了一種稱為「#鐵藍」的顏料,這種顏料在十八世紀後才出現,也因此這幅畫應在十八、十九世紀完成,而非明鄭時期。
#到底真的還是假的?
雖然摹本並非原件,但也由於1900年代的保存,讓這幅畫經過了幾個世紀的流傳後,得以被保留它的細節;而原來認定的明末清初,也在文物鑑定的過程中被推翻。
然而,台博館也對以上論述提出質疑,因為原件在流傳過程,也曾經過後人多次修補,其中的鐵藍顏料,極有可能是後人修補時所繪製的。
不管是摹本或是原件,這幅鄭成功的畫像,仍然是用著他那雙眼睛,凝視這這幾百年的歷史,而如今這雙眼,也隨著文創商品的傳播,成為了啤酒與洋芋片的包裝。
鄭成功是偉人或是惡人,畫像是真的還是假的,仍然是人們吃著洋芋片與啤酒的閒話家常。
參考資料:
盧泰康《文化資產中的古物研究與鑑定 臺南瑰寶大揭密》;〈台博館收藏國寶 鄭成功畫像被疑是仿品〉;http://ntmedu.blogspot.com/2010/10/blog-post_11.html
袞龍袍 在 台灣服飾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明鄭時期──延平王穿什麼?|(常服)
◆明鄭時期「延平王」
「延平王」,乍聽之下很像指鄭成功的「延平郡王」,但事實上,「延平王」是一個位階。明朝滅亡後,剩餘的明朝宗室在南方成立了南明政權。而鄭成功來台之後,便是遵從南明政權,以郡王的位階,在台灣繼續為反清復明努力。
所以在很多人想像中,鄭成功在台灣是一個類似「皇帝」的身分,但基本上鄭成功一生遵循禮制(至少〈先王實錄〉是這麼說的),在台灣謹守郡王本分,死後,也將「延平郡王」位傳承下去,因此「延平王」並非單指鄭成功一人,而是一個世襲的郡王位。
在這裡我們雖然選用了漢人的郡王服裝,但是鄭成功在歷史上的形象,卻也不只如此,比如《梅氏日記》裡提到的:「國姓爺坐在帳幕正中央的一張桌子後面,桌子鋪著刺繡得很貴重的桌巾,他身穿一件未漂白的麻紗長袍,頭戴一頂褐色尖角帽,式樣像便帽,帽沿約有一個拇指寬,上頭飾有一個小金片,在那小金片上掛著一根白色羽毛。他後面站著兩個穿黑綢長袍的英俊少年,每個都手拿著一面很大的鍍金扇,高約八、九呎,寬約三呎。」
若是這段文字屬實,那麼鄭成功在此穿著的便不是漢人的服裝,或許與南洋的服裝有關,但這裡我們仍是選用大眾對於鄭成功的主要印象來繪製。
◆郡王服裝
[#袞龍袍]
圖中的延平王穿著的是屬於郡王的「常服」,當時的「常服」與現在定義不一樣,並不是指「平常穿的衣服」,而是「常朝視事」時穿著的衣服,平常穿的衣服為「便服」。
我們參考了清朝時期繪製的鄭成功畫像,但由於該畫像繪製於清朝時,可能會有臆測的成分,所以我們又參考了《大明會典》裡,明朝時期諸王服飾的紀載,才繪成了圖中的服飾。
這種領口為圓形的衣服,被稱為「圓領袍」,因為其王的身分,胸口、雙肩又有著蟠龍的刺繡補子。由於諸王(郡王、親王)的常服大致和皇帝一樣,這種衣服又被稱為「袞龍袍」。
在畫像與延平郡王祠裡,延平王穿著的是綠色的袞龍袍,歷史上袞龍袍大多為紅色,但並沒有詳細規定顏色,因此沿用圖片裡的綠色,#但大部分情況下仍是紅色為主。
[#烏紗翼善冠]
延平王頭上戴的冠帽為「烏紗翼善冠」,因烏纱覆之,折角向上因名翼善冠。帽緣環繞金色邊飾,並綴有紅色寶珠,該裝飾同為清代畫師臆測,明末時期,餘烏紗翼善冠上使用裝飾已不多見。
「袞龍袍」的衣袖,因明末風氣影響,較為寬大,衣襬也至腳踝。衣袍內穿褡護(背心式),搭上白色的護領,腰部有玉帶(革帶)環繞,腳則是穿黑色的皂靴。
◆第一個漢人政權
明鄭王朝是第一個在台灣建立的漢人政權,而在政權覆滅後,也開始了清朝兩百多年的統治,在清軍接管台灣後,有些反清復明的人被遣回中國,有些在台灣躲藏起來,有些則遠渡至南洋,留下「皇明」的標示在墓上,在許多人心中,鄭成功都有其地位。
然而歷史事實是,鄭成功只有在台灣待了一年多的時間就病逝,與台灣這塊土地相處最久的是他的兒子,鄭經。然而他總較常自稱「延平王世子」而非世襲的「本王」(延平王)稱呼。在英國、日本的書信中,則可以看到他被稱為「東寧國王」、「King of Tywan」的資料。
「遠絕大海,建國東寧。於版圖疆域之外,別立乾坤。」,「東寧」是一個很美的詞,對於鄭經又是象徵什麼呢?也許這就待歷史學家慢慢考究了。
參考資料:〈鄭成功畫像修復成果展〉、《大明會典》、《Q版大明圖誌》、《中國古代服飾研究》、〈先王實錄〉
委託繪師:Cheng-zhu Fang(Ajahweea)
袞龍袍 在 台灣服飾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雜談 |──延平郡王穿什麼?
相信很多人都在歷史課本上看過這幅畫,「延平郡王」鄭成功坐在椅上,目光透漏著不可一世的霸氣、威嚴、沉穩……酷炫(???),這幅畫之後也成為延平郡王祠神像的依據。 .
但其實,「延平郡王」不是單指鄭成功一個人,而是一個世襲的「郡王」位階。所以延平郡王可以是鄭成功、鄭經、甚至是鄭克塽🤓🤓。
那麼問題來了,「延平郡王」應該要穿什麼呢? 🤔🤔. 其實這幅畫,為清領時期的鄭成功後人繪製,並不是真正的鄭成功肖像。但是他的衣服,仍是有其可考性。
比方他的冠帽「烏紗翼善冠」、還有服裝「袞龍袍」,皆是明朝郡王常穿的常服形制。 🎉🎉
但是還是有其出入,比方說在晚明時,已經不常在「翼善冠」上使用裝飾了,而大多數的郡王袞龍袍,多是紅色,雖然沒有被禁止綠色,但綠色的郡王袞龍袍並不常見。
希望之後當大家說起「延平郡王」時,不要以為那只是單指鄭成功啦!不然鄭經和他的兒子們都很委屈呢QQ。
#taiwan #costume #traditional #history
#台灣 #台灣服飾 #漢服
#明鄭時代 #明朝 #南明 #延平郡王 #大航海時代 #古風 #鄭成功
袞龍袍 在 【M有料】《衣袖紅鑲邊》拍攝花絮公開!俊昊熱跳袞龍袍break ... 的推薦與評價
【M有料】《衣袖紅鑲邊》拍攝花絮公開!俊昊熱跳 袞龍袍 break dance|MTV NEWS. 429 views ... ... <看更多>
袞龍袍 在 袞龍袍- Home 的推薦與評價
Log In. or. Create New Account.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