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末世凋零的王佐之才】有德之士的悲劇
前情提要:
為曹操效力的荀彧,先是在初期為曹操穩固根據地,並且在團隊發展期招攬眾多人才,後來更堅定的擁護「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戰略,使得曹操變成天下間最強大的勢力。官渡之戰尤其是兩人相互信任並創造事業巔峰的光輝時刻,然而,巔峰過後往往就是下坡,合作無間的兩人互許都沒料到他們未來對彼此的結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ㄕ自己看書有個沒意義的習慣,我會先翻到書的最後一頁,然後再按順序繼續讀下去,這其實真的沒有什麼意義,但有時候卻會有「我已經看到結尾,那我現在的內容將要如何接上結尾」的一種神祕感(按電影學來說,這或許可稱為非線性敘事手法吧)。
如果拿老ㄕ的看書方法去翻閱紀錄荀彧事蹟的《三國志·魏書·荀彧傳》以及《後漢書·荀彧傳》,會發現荀彧的結局分別是:「以憂薨,時年五十。」甚至是更驚人的:「操饋之食,發視,乃空器也,於是飲藥而卒。時年五十。」
憂鬱而死?
飲藥自殺而亡?甚至跟曹操有關?
身為曹操頂級謀士的荀彧在憂鬱什麼?曾經合作無間並深受器重的荀彧又為何與曹操惹上冤仇?為了解開這極為錯愕的結局,一切我們還是要回到史料去找出端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官渡戰後,《三國志》紀載曹操將女兒嫁給荀彧長子為妻,可見兩人關係很鐵。至於公務上,當曹操決定南征荊州劉表時,有向荀彧徵詢意見。荀彧回答:「我們平定中原的事蹟已經讓南方人感受到壓力,所以如果我們大張旗鼓地從宛城出發可以麻痺劉表的注意力,明公挑選精銳部隊急行軍突襲,可以達到出其不意的震撼效果。」而曹操後來南征,的確採納荀彧建議並且立刻見效。可見此時雙方對彼此的信任度非常的高且契合。
再往下翻,荀彧下一次在史冊登場已經是五年後,那時董昭等人問荀彧:「您覺得讓主公(曹操)進爵為魏公,然後加九錫以彰顯身份的尊貴,這個建議如何?」荀彧則回答:「主公本來的用意是興義兵以匡復朝廷還有安邦定國,君子應該秉忠貞之誠,守退讓之實,你們不該這樣建議主公呀。」
這個發言傳到耳中,史書敘述曹操的反應是:「心不能平。(講粗俗一點……心中很淦)」
然後再下一個場景,則是同年曹操征討孫權時,派荀彧到前線慰勞軍隊,之後留下荀彧並任命他為「侍中、光祿大夫,持節,參丞相軍事」(按現代可以理解的職位就是:皇帝身旁的掌管機要的政務官+監察委員長官,持節則是代表當事人擁有皇帝代理人的身分,最後的參丞相軍事應該是最簡單好懂的:協助曹操進行軍事決策)。
如果光看官職,不知大家有何感覺?我自己認為從官職來看,除了參與闊別18年的前線任務顯得特別,荀彧依舊顯赫。
可再沒多久,荀彧因為生病而留在了譙縣,沒能繼續隨軍推進,又沒多久,他就過世了,並且連接上我們先提前洩漏的結局:憂鬱而死,或是服毒自殺。
究竟荀彧遇到了什麼情況使他的命運急轉直下?這時我們就要參照不同史料來進行推測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首先在統一北方的西元208年,曹操的官職從「司空」變成了「丞相」。
這其實是當時東漢朝廷的一件大事,因為漢朝早在西漢哀帝時期就將丞相改稱大司徒。那當初漢朝為何要廢除丞相之名?主要原因就是藉廢除丞相之名,趁機消除政務官的部分權力好擴增皇權。但現在曹操恢復丞相之名,這其實代表政務官在恢復以往地位的同時反向削弱皇權。
(順帶一提,在曹操之前,其實已經有人幹過一樣的事,那人就是董卓,他讓皇帝任命自己為「相國」,而相國之名,只有西漢初年的蕭何、曹參兩人用過。而相國與丞相最大的不同,就是丞相可以分給兩人擔任,相國卻是一人掌握大權。說到此處,如果大家熟悉董卓後來的所作所為,就不難想像曹操就任丞相,其實很像是沒有那麼囂張的董卓罷了。)
丞相除了比司空的權位更高,尤其關鍵的一點:就是丞相擁有開府的權利。
所謂開府,指的就是可以成立自己的工作團隊。在此之前,曹操的屬下雖然實際是聽從曹操,但名義上的老闆還是漢朝皇帝,所以荀彧的官職是漢朝的尚書令,曹操的鐵桿─夏侯惇則是漢朝的伏波將軍,他倆在法制上都是為漢獻帝效命;可曹操擔任丞相後,有些人的頂頭上司就是曹操而非皇帝,像是崔琰,他的官職是丞相府的東曹掾,也就是丞相的人力資源部長,跟漢獻帝可就沒直屬關係了。
舉個現代的觀念,曹操開丞相府,就好像成立了自己的子公司,來丞相府工作的成員,雖然原則上也是為漢朝這個母公司效力,但真正給薪水以及需要負責的對象,是曹操這個子公司老闆。
對於曹操來說,開府的好處眾多,除了能夠更有效的延攬所需人才,更重要的是能區別人才的目的。
以前他是司空,來投靠他的人才,有可能真正效忠對象是漢獻帝,但現在來投靠人才如果表示:「我想在丞相府工作。」其實就是在拋送一個訊息:「我真正效忠的對象是曹丞相您哪!」
然後讓荀彧與曹操開始出現裂痕的原因,正是出現在「開府」這件事上。
對於丞相府的人才來說,他們怎麼會甘心只做子公司的員工?尤其又是在子公司(曹操集團)明顯比母企業(東漢朝廷)還要更強大的時候。
所以絕大多數的人,一定會找機會不斷鼓動老闆(曹操)開始逆襲併購母企業,因為只有老闆地位提升,他們的地位才會跟著提升,甚至就算曹老闆自己不想提升,底下人也會逼著他提升。而老闆在這種前提下,若想要底下人持續效力,也只能往更高層的目標前進,不然在沒前途的情況下,又怎麼會有人才願意為曹丞相效力呢?如此丞相府就成為一個企圖心不斷膨脹的利益共同體。
而我們觀看荀彧,從他的一些經歷可以看出荀彧對漢室尊崇的態度。
首先荀彧當初主張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我想有些看官或許當初會叫:「曹操陣營的口號不是『挾天子以令諸侯』嗎?」其實「挾天子」的口號是由袁紹集團提出,之所以大家對這個口號比較有印象,其實也不難理解:這個口號比較霸氣。但也從口號可看出,荀彧是主張尊崇漢室的「奉」,而非威脅的「挾」。
如果各位有注意到史書的敘述,當「奉天子」成功後,荀彧就不再隨曹操奔赴前線,他的職位是中央朝廷的機要官員,從他後來坐鎮許都來看,荀彧相是曹操與漢室間的連接管道,一方面他在曹操外出時為其監護漢室及疏通朝廷事宜,但另一方面,他也是漢朝的守望者,時時刻刻在提醒曹操要注意對漢室的尊崇。
為了證明我所言非需,一切還是從史料來佐證。各位還記得我有說荀彧後來隨曹操親征孫權,然後他有一個身分─持節。這個皇帝代理人的身分,根據《後漢書》紀錄,是曹操對獻帝說:「我現在要討伐逆臣,需要文武並用。如果讓荀彧這國之望臣持節並隨我出征,就可以向外宣示國家的命令。而我之所以有這樣的請求,是因為軍隊是講求速度及時機的,無法像平常一樣照程序來,所以才需要荀彧擔此重任。」從曹操專門點名荀彧,而皇帝也同意荀彧當代理人,都可以看出雙方對荀彧的信任。而荀彧能獲得皇帝的認可,也可以證明他對漢室的立場是比較親切的。
既然荀彧的立場貼近漢室,自然就與不斷竄起的曹操集團有立場衝突,這一切都在212年的時候開始浮上檯面。
這年1月,曹操被授予「贊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如漢初第一代相國─蕭何一樣的殊榮(這裡解釋一下,以前人叫自己名字是表示自己地位的低下,所以曹操以前見皇帝要講「臣曹操」,現在只要說「臣」即可;然後以前見皇帝要小跑步,現在曹操可以晃悠悠地漫步;最後,以前的人是坐在榻墊上的,所以要赤腳,但曹操則是穿鞋上殿,甚至還可以帶著儀式性配劍),這時地荀彧並沒有講話,因為蕭何當年是忠心耿耿的漢臣,把自己搞得跟蕭何一樣,荀彧可以接受。
但等到董昭等人要擁立曹操成為「魏公」並授予九錫,荀彧可就徹底坐不住了,因為漢朝歷史上也有一個人進爵為公並且加九錫,那個人叫王莽……熟悉漢朝歷史的就會知道,王莽後來滅了漢朝,那如今地曹操不就是昔日的王莽嗎?
所以荀彧用了一種「捧殺」式的反對,就是不斷強調:「君子是不會強求地位的。」隱隱然地在嗆曹操:「你要是還要臉面就別妄想以及做出格的事!」
這下曹操不爽了,而荀彧應該是知道曹操不爽地,這也代表……曹操真的有出格的企圖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們設想一下荀彧面對形勢:長期為其效力的主公打算摧毀自己重視的漢朝,請問該如何是好?(大家不妨也想想自己的答案)
挺身對抗?如今的曹操實力之強大,光憑荀彧的一己之力是根本對抗不了的。
那放棄曹操,轉投其他尊崇漢室的主君?
我們姑且不論曹操此時是天下間最強大的軍閥,請問當時還有其他有實力的人物尊崇漢室嗎?孫權早就在奉行魯肅的「漢室不可興」的戰略,那難道荀彧要去投奔乍看之下還在力挺漢室的劉備嗎?答案是……基本不可能,尤其對講求操守的荀彧更加不可能!
我舉個例子來代換一下狀況。
麥當勞是速食界的龍頭老大,而他的最大對手是肯德基。假設麥當勞中有一個超強總經理,憑著他優越的商業能力讓麥當勞蓬勃發展,甚至過程中還因此削減了肯德基好幾個百分點的市佔率。結果這位總經理在服務20多年後,突然說要跳槽到肯德基去,各位覺得輿論會怎麼說他?只怕什麼內線交易、晚節不保、忘恩負義……之類的批評絕少不了。
這時我相信會有人說:「诶老ㄕ,這種老將跳槽的案例也不少見呀(像美國職籃NBA,就有不少長期待在同一隊的名將,為了獲得一枚冠軍戒指,跳槽到另一隊去也),荀彧怎麼就沒這麼做呢?」
那我就要回答:「以前人跟現代人想的不一樣。」
這裡要岔出去講一個春秋時代的故事─二桃殺三士。簡單來說齊景公手下有三名大將恃功自傲,晏嬰為了避免可能的禍患於是設了一個局:讓齊景公賜給三名大將兩顆桃子,在無法平分的狀況下,就讓三人自比功勞,功勞大者就可獲得一顆桃。兩名大將立刻自報功勞然後拿走桃子,第三名大將眼見自己沒桃,氣得也自報功勞並拔劍指責前二人不如自己,結果前兩人一聽:「對呀,我功勞不及你呀。」然後就自殺。第三名大將眼看別人因自己自殺而備感羞恥,也立刻自殺了。
這故事要現代人看下來,應該是覺得:「挖靠,這三人也太玻璃心了吧?一點指責都受不了?」
但這恰恰顯示古人非常看重名聲,看中到名聲就跟命一樣,受損了就跟死了沒啥區別。如果你跟我說你還是不懂,我只能說:「我也不懂。」畢竟我不是那個時代的人,不能理解他們的想法,可我知道這的確是他們當時人的邏輯。
所以回到荀彧身上,縱使他發現曹操已經不是他能扶保的對象了,他能跑到其他陣營(例如最愛講興復漢室的劉備)重啟事業嗎?這其中可能遇到批評或白眼,以及違背自己信念的精神折磨,都使得荀彧絕無可能選擇這個方案。
那退隱呢?荀彧不是被稱為曹操的張良,那何妨效法真正的張良,在協助漢高祖劉邦打下天下後就歸隱山林躲避危難呢?
先說以荀氏大家族的影響力及財力,荀彧要享受退休生活是不難辦到的。那為何他沒選擇退隱?原因在於:他跟張良的狀況不一樣。
張良的人生目標,一是滅秦、二是振興韓國(因為張良的祖先是戰國七雄中的韓國人),在韓國無法復興後,他選擇投靠劉邦,協助他打天下。所以等到大漢建立,他的人生目標都滿足了,接下來就是做到完美收官並且避免接下來劉邦對功臣的逼迫,所以他可以選擇歸隱山林(甚至對外的理由,還說是要學習如何成仙,這理由也真是挺ㄎㄧㄤ的)。
但荀彧的人生目標是興復漢室,他完成人生目標了嗎?恰恰相反,漢室此時已到存亡危急之秋,也就是說荀彧並沒有完成他的人生目標。如果是老ㄕ遇到這情形,那我就破罐子破摔,反正難救或沒得救,那我一走了之也行。可荀彧卻是一個有追求甚至是有責任感的人,所以他不願意丟下漢室不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支持曹操、不投靠其他陣營、不退隱自保,又無法阻止天下大勢的發展,所以為何《三國志》描述荀彧:「以憂薨(憂鬱而死)」,因為荀彧的晚年就是生活在一個不由己意卻又無路可走的困境之中。而如果荀彧是如《後漢書》所說,在接到曹操空便當的暗示後選擇服藥自殺,我個人揣測荀彧當時的心態可能是:
「我無法改變天下大勢,但我無法接受這個潮流!我情願用我的生命證明對自我理念的堅持,也是對天下大勢的抗議!」
荀彧死了,荀彧是因他的對理念堅持而走上了末路。亂世證明荀彧的才幹、亂世成就了荀彧的地位、亂世終結了有志的道德之士的生命。這是時代下的悲劇……
但,這也只是從荀彧的角度來看而已。
(明日,荀彧篇大結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6smB6HelV8
裂痕 秦三 見 在 歪畸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中國歷史會不停重演,但世界歷史只會繼續向前
每當言及香港獨立,大多數人都會認為主張激進,輔以諸多理由否定,但當反問佢地喺現行局面之中,可以點樣爭取民主自由,大眾往往都係啞口無言,忽然失語。呢種情況之所以常見,係源於大家都未意識到獨立從來只係手段,而非目標,同時太受中國灌輸嘅歷史框架所影響。事實上,只要大家認清兩點:一、香港嘅終極目標係爭取自由,以及二、中華文明以及中共體制嘅核心都係反對自由,咁就會更易理解獨立作為手段之必要,而獨立路上嘅各種抗爭模式都自有意義,毋須內耗。
要洗刷香港人對獨立嘅恐懼,首先要談論香港人以至世界嘅選擇性失憶。自中共開始部署奪取香港起,香港人嘅國際視野亦都開始自我設限——由港英時代嘅冷戰思維,逐漸倒退至中國主導嘅華夷秩序,格局日窄。過去,香港雖未至於喺國際間舉足輕重,但至少喺東亞及東南亞區域佔有一定地位,東西陣營前哨站之名,可謂當之無愧,因此從來都廣受世界關注,亦係世界窺探中國嘅最佳窗口。其後,英國一方面內外交困,自顧不暇,一方面又誤以為中共將會改變,香港落入中共之手,香港就成為西方掌握中共進步幅度嘅實驗場。至此,香港可以話係中共測試西方反應嘅緩衝區,英美檢驗自身眼光嘅參考對象,亦係美國試探中共同世界秩序距離尚有幾遠嘅試金石。
因此,自香港前途商議有成之後,英美社會都一直密切留意以及討論香港局勢,而主權移交前嘅兩個月,《紐約時報》一篇名為〈救助香港〉嘅社論就直接提到香港嘅價值。「而家,美國要挺身而出,阻止香港嘅自由社會遭受破壞。而香港嘅主權移交,只係重大問題嘅其中一部分。呢個更重大嘅問題,就係中國將會以強國姿態擠身強國之林,呢個恐怕係現代世界所迎接嘅最艱鉅挑戰。十二億人口同不斷發展嘅經濟,加上渴望成為軍事強國嘅志向,中國將來勢必成為美國嘅對手。」中共接收香港背後嘅意圖同佈局,社論作者心知肚明,可見當時國際形勢絕非不明朗,大家都知道中共野心必須提防,只係中共姿態低調,而美國又無意出手,於是以美國馬首是瞻嘅各國都不了了之,靜觀中共變化,香港亦唔例外。
然而,香港人呢種獨善其身嘅態度,就為日後中共嘅為所欲為,大開方便之門。中共以一國兩制之名立約,意在善用香港英治遺產,將香港逐漸塑造成中國版新加坡,協助中共走資,掩護黨內密謀顛覆世界秩序嘅如意算盤,本來計算未至於高明,但多得香港人隻眼開隻眼閉,中共就得以上下其手,任意魚肉,而西方亦因為出師無名而無法插手援救。中共多次干預香港內政,一國兩制名存實亡,但香港泛民議員出訪美國之時,竟然向美方表示香港狀況尚好,力證《基本法》行之有效;中共大推送中惡法修訂,香港司法獨立出現裂痕,但香港百萬民眾上街之後,竟然只係要求撤回修訂,而非爭取完整主權,從根本上遠離中共管治。當香港人自上而下所選擇嘅,都係任由自由社會慢慢腐爛,甚至為中共隱惡揚善,試問即使世上有識之士早有先見之明,又如何提示香港自由之路何來何從?
中共自立國起,就視高舉自由旗幟嘅美國為敵對國,而戰略方向,就係吸納願意靠攏自身嘅小國,逐步擴大勢力,最後一舉殲滅敵對國。呢種模式,其實同歷代中華帝國嘅經營模式一脈相承,而香港就正正係近在中國周邊嘅屬邦,有待收復,繼而重新納入秩序體系,滲透吸收。中共對世界輸出嘅一套,係文化羈縻加以力服人,文化之中所承載嘅核心價值就係最原始嘅權力同暴力,中原地區戰國末年秦國尚未擊敗其餘六國前所刻於竹簡之上嘅《秦律》,就已經具備呢種原始思想——周邊諸國,可分為臣邦、屬邦及他邦三類,臣邦為已經臣屬嘅諸侯國,屬邦為位於國內嘅少數民族,而他邦則為勢力均等嘅敵對諸侯國。中央力量要得以維持,就要臣邦拱衛,現實中嘅臣邦,就係武力上對抗唔到中共嘅中國各省;而需要擴張之時,就需要改造異質政治共同體嘅思想信仰,令屬邦如香港澳門相信,即使文化未能相容,都要記住武力無法對抗中共;當勢力範圍之內亂局已經平定,就係時候動員全國,向絕不屈服嘅他邦發動進攻,一較高下,而美國就係中共嘅終極對手。
每次中華帝國累積力量,呢種一雪民族恥辱嘅對外侵略就會發生,直至發現自己真係比唔上敵對國,敗興而回,就再一次韜光養晦,等待又一次嘅改革開放。漢帝國先係同匈奴保持貿易往來,到武帝時期至出擊匈奴,無法北上之後就議和劃界;唐帝國君主先贏得「天可汗」之名,然後於塔拉斯河戰役大敗於伊斯蘭帝國,無法西進之後就議和劃界;滿清帝國准許廣州通商,因鴉片貿易而對英夷先發制人,無法排外之後就議和賠款——呢啲歷史所反映嘅,就係一個個「改革開放—挑戰對方—韜光養晦」嘅循環,而七十年間中共嘅發展趨勢,其實仍然不脫中華帝國模式,分別只係世界已經全面開發,美國勢力已經深入亞洲,中共想避開民主改革浪潮,都已經無路可退。有中國學者曾經提出,中華帝國嘅治亂週期以八百年為一循環,但秦帝國立國距今不過二千二百年左右,粗略否定歷史潮流線性發展,以及經歷地理大發現後全球已經連成一體嘅重大改變,立論未免過於樂觀。
相比起迷信中國歷史會不停循環,明白到改革開放只係中共爭取時間積聚實力已為常態,去理解中共嘅改革開放,就會比較容易,因為中共提出富有中國特色嘅社會主義,只係意在稀釋中國進入世界秩序期間嘅本質上不相容,而非誠心求和。中共輸出新世代奴隸,為資本主義世界供應廉價工人以自肥,同時以自由之名掩飾國家暴力,促進資本集中,國內街頭圍板上宣傳嘅中華文明倫理觀,只係誘導民眾賣身工作嘅花言巧語。改革開放迎合以美國為首嘅新自由主義,中國民眾化身世界工廠,表面上係參與緊全球化,實際上則係暗渡陳倉,換取時間同空間去加強國家暴力。三十年間,中共鼓勵工廠興建,然後安插黨員於企業管理層監管營運,一邊粉碎民間自發組織工會機會,孤立工人,一邊以高壓手段阻止工人爭取公義,同時縱容富士康生產模式,放任資本家剝削工人,一邊保持國民生產總值增長,一邊任得馬克思理論中嘅勞動異化分解人性。呢啲西方國家早就經歷過嘅工業革命時代弊端,美國早就了解,但美國之所以對所有暴行視若無睹,就係因為西方國家各大公司都可以從中取利——減低企業生產成本,同時轉嫁環境污染。當中國生產成本逐漸增加,再無利用價值,初生之犢習近平又自以為反擊美國時機已到,二零一九年,就成為咗中國證明自己嘅民族復興時刻,同時亦係八國聯軍聯手關閉過氣世界工廠嘅時刻。
一八四零年至今,中國革命同復興嘅目標都係打擊西方霸權,而非融入世界秩序,因為願意接受美國輸出嘅世界秩序,就意味住主動瓦解以中國為核心嘅國內秩序,而秩序一亂,等同自殺。不論係滿清帝國,定係中華人民共和國,都承受唔到外來秩序對自身秩序嘅徹底調整。正如歐盟要建立,必須消弭德國稱霸嘅野心,秦帝國要建立,必須鎮壓六國國內嘅反動,自由陣營要擴張,亦必須解決反對自由嘅政治共同體,例如中國。中國為世所不容嘅根本原因,就係在於國內缺乏民主自由根基,一切疑似資本主義自由市場嘅表徵永遠都只會係表徵。
另一方面,美國亦係以類似方式攻陷世界,鞏固自身權力,最大分別只係秩序核心係自由,而非暴力。假如美國都有一套朝貢體系,佢所要求嘅就係所有國家都務必接受自由民主制度,以自由國家圍堵敵對國,而日本、韓國同台灣,都係美國嘅臣邦。香港人處於兩套秩序之間,對美國而言,就係心態難測嘅游離政治共同體——到底香港係想成為中共屬邦,致力消除自身西化成分,融入中國,抑或及時投向自由陣營,決心追求自由民主,寧為玉碎,不作瓦全?美中碰撞正烈之際,香港人若然忘記自身定位,忽視可行選擇,所得到嘅下場大概就只有昧於局勢跟錯大隊,最後淪為炮灰。
要民主定賺錢,要親美定親中,其實都唔係最急切嘅問題,因為香港人首要思考嘅係,到底我地想唔想成為炮灰,而如果唔想,思維又可以點樣盡快調整。如果我地渴望自由,就要堅決拒共,而要堅決拒共,就必須以行動證明自己。如果中共志在吸納屬邦去打擊他邦,香港人必須撫心自問,自己要唔要為取悅中共而得罪美國,要唔要為成為中國人而拋棄自由。要自由,就唔可以做中國人,呢點所有流亡海外嘅中國民運人士都心中有數,而中共擺出嘅專橫姿態,亦顯示出中共黨內已有共識,杜絕西方自由思想。根據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近日發表嘅〈國際形勢和中國外交藍皮書〉,其中嘅「國際權力日益由西向東轉移」,對美國「一超多強」嘅批評,以及有關「新一輪技術革命有利於非西方國家抓住機遇後來居上,撬動大國實力」嘅描述,可見中共仍然無意息事寧人,接受美國體制優於自身嘅現象。因此,如果香港忤逆中共意願,搵出爭取民主嘅可行辦法,就等同否定中共嘅官方文件,否定中共以暴力征服世界嘅春秋大夢。
故此,獨立與否,反而可以從長計議,因為大家慢慢就會意識到,點樣至係爭取自由嘅最佳辦法。而要掙脫「改革開放—挑戰對方—韜光養晦」嘅循環,必定要自外於中國。只要有意脫中,路線分歧都無關緊要,因為就算係和平理性反共,勇武抗爭反共,大家日後回望,都會發現原來喺香港獨立路上,彼此一早就係視死如歸嘅忠實戰友,無分高低,因為香港人嘅所有抗爭,都必定係為保護香港核心價值而生。
gnimmm.com/2019/06/24/keep_moving/
photo credit: Hanna Barczyk
裂痕 秦三 見 在 家庭法律急診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發生了外遇,要怎麼救火才不會越燒越大?-談談外遇保密協議🔹
〖新聞內容〗TVBS女主播秦綾謙3年被前夫林炳輝(吳炳輝)率徵信社,拍下與小鮮肉安德烈共處畫面,雙方簽訂保密協議,由秦、安各支付190萬元,換取林不得提告並銷毀蒐證資料,但此事竟被報上媒體,秦懷疑林家人洩密並追討380萬元返還金獲勝訴,不過林名下已無資產,秦再次提告追討,法官今判林母須代為支付380萬元。(本文同時刊載於 法律新幹線)
.
無獨有偶的,最近藝人阿翔也鬧了外遇風波。
.
當感情出現了第三者,但還是想給對方一個機會時,關於帶有懲罰及保密性質的協議書,該如何寫,才可以保障到自己的權益,又可以對對方產生嚇阻作用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專業的說明。
.
.
🔴〖#協議書的內容不得違反公序良俗〗
.
如同我們之前在介紹婚前協議書該如何約定時(連結在此👉https://reurl.cc/qjZ3R),曾經跟大家說明,任何約定的內容,不能違反公序良俗(#民法第72條 規定參照)。
而目前實務見解認為,只要是和 #涉及離婚條件預立 的情形,將會被認定為無效(#最高法院50年台上2596判例意旨 參照)。
.
因此,倘若在協議書中約定他方若違反一定條件,需 #無條件同意離婚。例如他方若再被發現有外遇情形,則無條件同意離婚,就會因為上開的實務見解,而遭法院認定為無效。
.
「那麼,該如何約定,才能達到一定的效果呢?」
.
這時,我們可以考慮加註的是有關 #違約金 的條款。
以阿翔的例子為例,假設正宮Grace願意為了三個孩子再給阿翔一次機會,但希望阿翔簽下協議書,給自己一個保障的話,建議Grace可以在協議書中加上:
「若阿翔於簽立本協議書後,再有與本人以外之第三人有逾越社會通念所認知之正常朋友交往分際之行為(包含但不限於傳送內容曖昧之訊息、易使用引人誤會之稱謂、精神外遇等),同意無條件給付本人新台幣○○元」。
.
.
🔴【#關於刑事告訴權的拋棄】
.
依照現行#刑法第239條、#第245條 規定,通姦罪是告訴乃論之罪(中翻中:被害人需向檢察機關明確表示要對什麼人提出刑事告訴的意思,檢察機關接下來才能進行訴追)。而 #刑事訴訟法第239條 亦明定了,若對配偶撤回告訴,此時撤告效力並不及於小三(小王)。
.
換句話說,若配偶一方的行為構成刑事通姦罪,那麼他方配偶縱然對自己的另一半表示原諒之意,並不當然等同於也原諒了第三者。
.
因此,在擬定外遇善後協議書的同時,若有他方要求需同時拋棄刑事通姦告訴的權利,記得事先確認清楚,拋棄刑事告訴權的對象是誰,有無包含及於第三人。以免雙方因認知不同,而再次產生摩擦、誤會。
.
.
🔴【#民事侵權行為責任】
.
處理完了刑事告訴的問題後,請大家別忘了,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夫妻間互負有貞操、互守誠信及維持圓滿之權利與義務,此種利益即 #民法第195條第3項 所稱之「#基於配偶關係之身分法益」。
因此,侵害配偶關係所生身分法益之行為,並不以通姦行為為限,倘夫妻任一方與他人間存有逾越朋友交遊等一般社交行為之不正常往來,甚而肌膚之親,其行為已逾社會一般通念所能容忍之範圍,已達破壞婚姻共同生活之圓滿安全及幸福之程度,就會構成侵權行為,他方配偶就可以向出軌一方及第三者請求侵權行為的損害賠償。
.
回到新聞本身來看,據報導內容,主播當時與對方簽立的保密協議,亦提及要求對方不得提告。但此處的「不得提告」,請大家務必注意,除了刑事通姦的告訴之外,別忘了可能還有民法上的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責任。
.
而雙方既然寫了下協議書,記得就此部份亦應一併清楚約定,以免事後除了發生法律效力的爭議外,又在雙方心中種下心結。
.
.
😽文後呢喃
婚姻的維持,靠的其實是雙方的信任。若是雙方的互信產生了裂痕又無法即時彌補,任憑再周全的書面約定,也挽救不了千瘡百孔的婚姻。
.
看完了今天的說明,還是請大家平常多多花心思經營夫妻生活,以免暈船後,找了再厲害的律師,也無濟於事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