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數學:九九乘法、乘除法
昨天在社團發的文章,今天整理好到部落格,順便來粉絲團也分享一下😌 乘法是哥哥提出疑問與興趣所驅動的學習,之前有發摟過的朋友大概就知道,我是先 #用加法來教乘法 的概念,並透過蒙氏數學教具 #乘除法板,帶他走過9x9乘法每一道計算,接著自己推導算式與答案(例如從2x1=2, 2x2=4...自己推敲寫下一遍)。
等他能熟練乘法的概念,我開始間斷性地請他用腦中講出九九乘法,一次練習一個數字,例如3的九九乘法。之所以用「講出」而不是背出,是因為他沒有真的背,而是一直在腦中進行連加告訴我答案,因此有時候速度可能會比較慢一點,也無所謂。
除法與乘法是相互有關係的概念,所以有段時間我們也會一下做乘法、一下做除法。會一下子進入除法,主要是他可能在學校聽到同學說「除法」,回家後好奇問我除法是不是很難?我說不難啊!很簡單的,其實你已經會一些了(我盡量不會先入為主告訴他什麼難,這樣小孩會有成見,難與不難他可以自己去感受)。例如以「分蛋糕」為例:「如果一個生日蛋糕切成6塊,你跟小龍小鳳都想要吃很多,想要一樣多,那一人可以拿到幾塊?」「2塊!」他秒回答。你看,這就是除法的概念,非常生活化,小孩已經有能力處理,不要把數學想複雜了唷!「 #複雜的事情簡單說簡單做」是我們家長的功課也是功力喔(笑)
再練習過一段時間,會發現有些乘法他已經直接記住了,越記越多,媽媽就能開始進行單一九九乘法抽考,並請他試著把一些還不熟的記下來,或提供他更快速推算的選擇,例如利用7x5 跟7x10的答案,去順推或逆推 7x7, 7x8, 7x9的答案,會比從7x1開始推算要來得快。還有像是推導乘法跟加法一樣能互換位置的訓練,9x6=6x9都是一樣的答案,也會有幫助。另外,也能請他背一些比較有趣的,例如2x2, 3x3, 4x4, 5x5..... 對角線這排也很有趣,翰翰真的也是最熟練對角線數字XD
隨著時間慢慢過去,就能開始混背抽考,再演變到像我這週一樣,限時五秒內要回答出來,否則就算錯(魔鬼老師)翰翰用preschool prep乘法字卡只錯了10題,也是很厲害(我把11, 12, 0, 1拿掉了)告訴他答案,在練習一次,錯了我就請他在數學筆記本上練習寫加深印象了。
乘法練習不用每天做,只要定期回顧與複習就能收到效果,除非翰翰特別興致高昂,不然我目前大約一週複習一次。學習方法可以用乘法矩陣表填入、抽背、乘法題卡、乘除法板教具、實體物品、默寫等,多變化就不枯燥。
除了九九乘法的背誦與乘除法的推敲,#解釋意涵 也很重要。數學不是只有計算,許多的邏輯推演、應用題、闡述能力也很重要,所以我常會請他解釋意思或舉例,確保他是真的懂,而不是只會死記。
最後,我覺得 #沒有什麼要謹守年紀的學習內容,我也沒有覺得翰翰這樣是「超前學習」。事實上,我們接觸乘法很長一段時間,至少半年以上,因為是按照著他的興趣與能力學習,他學的也只是皮毛而已,我們也沒照什麼課程系統安排或大量刷題,只是在他稍微感興趣的領域上,提供一些啟蒙,日後他要學得好,還得靠自己走很長一段路。
我認為真正最棒的學習方式應該是由孩子發起,然後我們 #順應孩子的好奇與當前的能力,#給予他學習的資源與機會,只要他感興趣、他可以理解,就能一直往前下去,無需被任何課綱與進度給束縛,適時給一點挑戰反而能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趣,也不會養成孩子自傲的心理,特別是可以補充課外內容,但 #千萬不要把學校課本教材全部預習走一遍,不然去學校就會變得很無聊,上課都不聽就本末導致了。
同理,當孩子不感興趣、不能理解時,也 #不要太強迫他和大部隊一起前進,尊重他的步伐,但也 #別放任他停在原地或逃避,這樣感覺是在教他放棄或放棄「他」,每個孩子都充滿潛力,有時候只是開竅時間不同,或需要累積更多能量才能爆發,目標還是要幫助他慢慢向前、多練習,他才有辦法在屬於自己的時程表開花結果。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熱門講座】溝通,和你想的不一樣~07/25(三) 或 08/02(四)19:30 報名連結: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241 【8/30 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17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
複雜的事情簡單說簡單做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熱門講座】溝通,和你想的不一樣~07/25(三) 或 08/02(四)19:30
報名連結: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241
【8/30 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17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8/12(日)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我是一個運動迷,如果你跟我一樣,你可能也會發現一個共同的現象,就是有些選手喔,當他還是新人的時候,第一年表現得特別亮眼,而通常到第二年就會比較不ok,這叫做俗稱的「第二年魔咒」。
但事實上來說,關於「第二年魔咒」的這件事情,我們可能會做很多的歸因,比如說啊一年呢,功成名就之後第二年就懶惰了…等等等等的。
但是無論我們的歸因是什麼,事實上「第二年魔咒」當你深思細想之後,你會發現哦,這些球員是他們第二年成績真的變很糟嗎?還是他們第二年的成績其實只是沒有像第一年那麼好,那麼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如果按照一個常理來看的話,如果一個球員第一年表現的真的太好了,所以當他第二年表現的沒有那麼好的時候,因為對比效應的落差,所以我們會覺得他第二年陷入了魔咒,第二年表現的不好。
可是如果把他第二年的表現,放到一般球員的平均數來看,搞不好他還表現的還不錯呢!但其實這對我們多數的運動迷來說,我們不會這麼看事情,我們可能會去歸因他在精神上面,他的心理素質的問題,他太早成功所以放鬆,或者是他已經不再幸運了!
然而如果我暫時跳脫出運動迷這樣的一個身份,我們回到統計跟心理現象的理解的話,那關於「第二年魔咒」就很容易解釋了。其實所謂的「第二年魔咒」在心理學裡面,有一個名詞叫做「無視回歸均值」。
這什麼意思呢?就是喔從統計學上面來看大自然,其實大自然的一切,它的運作都不是朝向「極端值」發展的,它是朝向「平均」值移動,也就是它會有一個「回歸平均數」的這樣的特性。
簡單說,如果你的爸爸跟媽媽都是非常高的高個子,那麼你就很有可能,雖然也是高個子,但是不會像他們一樣那麼高,比較合理的狀況是你爸媽的身高,都已經接近了極限值,所以你要往平均值的方向,你會比他們矮一些,這才是正常的「平均回歸」。
所以如果回到「第二年魔咒」的這件事情,真的冷靜下想一想,難道真的是這些球員第二年打不好嗎?或許有這樣的狀況,可是更多的是什麼?更多的是他只是回歸一般球員的正常表現,如此而已!
所以這樣的一個現象,一切都會「回歸平均值」,對於我們每個人的生活能有什麼啓發呢?我想這個啓發就是我們很常聽到的三個字叫做「平常心」。
因為在我們的生活裡面,我們經常會因為自己的幸運或者是不幸,去做不合理的放大,要麼就是在主觀感受上太過於挫敗,或者是太過於興奮,那這樣的狀況其實都是不健康的。
其實一切都會回歸到「平均值」,甚至於我們經常會把那些幸運或不幸,去做一些複雜原因的歸因,可能這些歸因會讓我們感受上好一點,會讓這些眼前的不順,得到一個還算合理的解釋。
這也就是為什麼算命的生意,始終很好的一個最主要的原因,然而當你有「回歸平均數」這樣的想法的時候,這時候你反而比較能夠靜下心來,去做一個長期的努力。關鍵在於你的平均數,是不是能夠持續成長的,而不是在於每個區段時間的數字跟表現,都要比上一個區段來得更好。
如果你永遠要比上一個時間區段的表現更好的話,那你只會得到一個結果,叫做「逼死」你自己,所以囉!有句話是說「平凡中見偉大」,如果要我來做進一步的解釋的話,我會說:「平常心才是偉大」。
希望你能夠永遠保持對生命的熱情,而永遠活在「平常心」的期待裡,我是凱宇跟你做分享。
如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那麼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近期的課程是在8月30號開課的『人際回應力』課程。在我錄音的這個時候,我們的名額已經在倒數了,所以我很期待能夠在8月30號的教室裡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啟點文化 #心理學 #人際關係 #凱宇 #人生成長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_gpt2DfPutU/hqdefault.jpg)
複雜的事情簡單說簡單做 在 合方開動啦|善用圖像力量說服力輕鬆up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本次活動由精緻內睡衣品牌Rosemaid 羅絲美冠名播出】第07期我們為大家獻上的加菜議題是:『善用圖像力量說服力輕鬆up』, 複雜的事情簡單說 , ... ... <看更多>
複雜的事情簡單說簡單做 在 馬雲說:「複雜的事情簡單做,你就是專家;簡單的事情重複做 的推薦與評價
馬雲說:「 複雜的事情簡單做 ,你就是專家; 簡單 的事 情重複做,你就是行家;重複的 事情 用心做,你就是贏 家。」 清代紀曉嵐也曾說:「心心在一藝,其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