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讀推薦~《藝術的故事》The Story of Art】
在漫長的藝術學習之路上,有些時候就是由一本書揭起序幕作為開始。
細細回想起來,因為與《藝術的故事》(The Story of Art,1950)相遇,引導我往前邁出重要的一步。
《藝術的故事》中譯本於1980年發行初版。初次發現它,是在揹著書包追著公車跑,每天被大考小考模擬考不斷轟炸,為賦新辭強說愁,下課不忘打排球的的年紀。
然而因為書中廣博如百科全書式的引導,涉及繪畫、雕塑、建築與人文,橫跨史前、古希臘羅馬、中世紀以降至現代,遍極歐美非亞各地區,書寫角度如此恢弘博大,使得青少年的藝術世界從此波瀾洶湧翻攪奔騰,在眼前無限開展。
話雖如此,灌籃高手、七龍珠、快打旋風和魂斗羅也不能在年少青春中缺席啊~
========================
被封為是史上最受歡迎的藝術史書籍,《藝術的故事》著述者學識之深厚既必要又必然。
作者-宮布里西爵士(Sir Ernst Hans Josef Gombrich,1909-2001),出生於維也納富裕的猶太家庭,父親是一名律師,母親則是鋼琴家,熟知眾多音樂圈人士,包含作曲家兼指揮家-馬勒(Gustav Mahler,1860-1911)。
雖然當時奧匈帝國已如強弩之末,但在這樣的環境之下成長,宮布里西自小便與藝術十分親近,據說他自己的大提琴演奏技巧也相當出色。宮布里西後來進入維也納大學攻讀藝術史,並以古典建築主題獲得博士學位。
猶太身份在二戰時期的歐洲相當敏感與危險,幸虧宮布里西先行一步,在大戰爆發之前移居倫敦,成為倫敦大學沃伯格研究所(Warburg Institute)研究助理。
二戰期間,宮布里西也為對抗納粹極權貢獻心力,在英國國家廣播公司翻譯德語無線電廣播資訊→頗有諜報戰爭電影之意味。戰後再回到沃伯格研究所,1959年成為所長,教授古典傳統史,直到1976年退休。
在學術領域的斐然成績,讓宮布里西教授成為英國學術院(British Academy)和眾多機構院士,除了倫敦大學,也曾在牛津大學、劍橋大學,以及美國哈佛大學和康乃爾大學擔任職務,甚至在1972年被授予爵位。
對於因戰亂流離的異鄉人來說,這應該是莫大的肯定了。
========================
這些專業領域的頭銜與成就,或許讓我們老百姓聽起來既崇敬卻又遙遠,然而老先生從很早之前便抱有為兒童製作藝術書籍,傳播審美知識的想法。
正是因為著眼於普及推廣,而非將自己置身於學術高塔不食人間煙火,《藝術的故事》成為少年與成年人的藝術入門之道。若要我說,本書內容還是適合青少年以上閱讀,對多數兒童來說,或許仍是沉重。當然少數天分特別天資聰穎者,不在此限。
書寫藝術史,就訓練有素的學者來說,自有其專業訓練,可能含括:社會學、心理學、鑑賞、哲學、題旨研究、風格歷史…等面向。為了親近大眾,老先生非常體貼地盡力避免學術論文的艱澀聱牙,同時迴避美學和藝術批評,畢竟所謂藝術評論少不了牽涉個人情感與喜惡。就他而言,藝術家個人在作品中所表現技法、象徵、品味和形式上的創新才是重點。
========================
宮布里西另外著有圖形與心理學研究:《藝術與幻覺》(Art and Illusion,1960),此書被評論家認為是他最具影響力的著作、論文集《木馬上的沉思》(Meditations on a Hobby Horse,1963)和《圖像與眼睛》(The Image and the Eye,1981),與《秩序感》(The Sense of Order,1979)…等諸多著作。
另外,老先生特地在《藝術的故事》書末為讀者推薦許多專業英文書目,而且他還說了〝翻譯永遠是不得已的替代品〞。或許我們老百姓受限於種種條件,無法將老先生提供的原文藝術書單一一瀏覽,其中可能有些看了也不見得了解,但作為推開藝術大門的啟蒙寶典,《藝術的故事》包羅群象,廣博通泛,非常需要入手。
========================
關於這麼厚厚一本書,在此分享個人閱讀方式提供參考。
為了避免長篇大論導致精神不濟提早陣亡,或許可以試著從有興趣的章節入手,以跳躍式方式擴散閱讀範圍。跳來跳去跳久了,這些網絡自會互相連結,匯聚成型,養成屬於自己的知識庫。我通常都是如此對付書籍界的巨石強森。
========================
曾經相伴度過少年時光,待到大學時期選修西洋美術史之後,《藝術的故事》成為考試必備教科書,此時已然改版,尺寸也增大。多年之後的現在,偶爾翻閱,感受自然不同。雖說目前市面上相關書籍已經不少,對藝術愛好者自然是好事一件,然而經典依舊是經典,廣度與深度仍值得稱許。
若真要雞蛋裡挑骨頭,大概就是若能段落更分明,排版更有系統的話,應該更有助於閱讀效果。然後老先生是上個世紀的重量級學者,又經歷過戰亂,走的是四平八穩誠懇說故事路線,我們就別強求人家要搞笑了…
========================
根據Wiki表示,這本《藝術的故事》自1950年出版,至今銷售超越700萬本,已修訂至第16版,翻譯成近30種語言。
史上最暢銷的藝術書籍,天經地義理直氣壯。或許你手上也有一本。
你的藝術學習啟蒙契機,又是從何而來呢?
#藝術的故事
#放著隨翻隨讀也很美
#老百姓走入藝術史的好朋友
#手上也有書的人舉手喊一聲啊
圖片來源:Junie Wang
《Copyright © 2020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版權所有,禁止擅自節錄,若需分享請完整轉貼並註明來源出處》
西洋音樂 史書 推薦 在 《好歌推薦》史卡博羅市集(中英字幕)Scarborough fair (with ...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這是一首清淡感傷的英國民歌,訴說著一段雋永而感人的愛情故事,這首歌曾作為第40届奥斯卡提名影片《畢業生》(The Graduate)的插曲,旋律優美婉轉, ... ... <看更多>
西洋音樂 史書 推薦 在 環球音樂西洋- [新曲推薦]...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新曲推薦] 搖滾詩人史汀(Sting)聯手葛萊美牙買加裔歌手夏奇(Shaggy),推出一首全新的加勒比風格的悠閒歌曲"Don't Make Me Wait ",今年兩人將會合作帶來更多作品敬請 ... ... <看更多>
西洋音樂 史書 推薦 在 Re: [請益] 請推薦西洋音樂史的書- 看板Musicteach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sdf (\(ˊ~~ˋ)/)》之銘言:
: ※ 引述《phanccata ()》之銘言:
: : 我想找本內容較深入的西洋音樂史
: : 希望音樂家部分寫多一點 (不要只是簡單幾行帶過:p)
: : 樂理部分 樂曲形式等不要求
: : 希望大家推薦囉~
: : 之前有翻到劍橋音樂入門
: : 感覺好像不錯
: : 不知道有沒有人看過?
: : 又
: : 中國音樂書房 和 大陸書店
: : 哪家會有比較多這方面的書 (不想兩邊跑 :p)
: : 謝謝大家回答^^
: 有一本美樂出版社出版的
: 音樂史與欣賞/楊沛仁
: 還蠻不錯的 裡面介紹音樂家也都很詳細
: 可以去找找
劍橋音樂入門還不錯 編者是很有名的音樂學者
整本書給讀者的音樂觀較完整 也少不了文化背景的部分
相關史料有一些圖片可以看(讀者比較不要模糊不清)
分類較細 翻譯的部分也沒啥問題(沒有讓我錯愕的)
那美樂這本的話(我也有不過一時找不到 所以無法詳細說明)
內容沒有劍橋豐富(不過便宜)
內容比較片段(作曲家介紹有限等等的)
優點是 排版字挺大的 篇幅輕
非科班的或是國中小學生讀起來比較不會有壓力
唯一我覺得比較不好的事
有些述文可以發覺是作者主觀的認知(而初學者卻又無法得知這一點差異)
我的意見 供您參考囉.....(我幾乎每本中文音樂史書都小小給他仔細讀過囉)
西洋音樂史最好還是讀STOLBA啦
至於那兩家店的話...有點懶的說..你還是跑一下吧
因為有些重疊有些不同
(大陸書店還是以鋼琴譜為最主要)
中國音樂書房的話 老闆要進什麼就賣什麼 有時候會有意外收穫
你也可以只去環亞或台大附近的誠品 裡頭音樂史的書就很多夠你讀的了
(這兩本都有誠品都有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9.79.20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