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鮮少購買劇照書,即使忍不住偷偷結帳也不太會列入分享的書單中,並不是說劇照書相較之下缺乏分享的價值,個人覺得,類似出自對一部影視作品喜愛到選擇自我滿足的一種衝動,包括原聲帶、藍光光碟甚至是周邊等等,屬於較為私密的事物。但是,《#親愛的房客電影劇照書》可能要打破如此慣例了,沒有刻意,卻不知不覺蒐集了關於這部電影的一切,各版海報、明信片、首映卡、拍立得,CD 與 BD,最後是定格在紙上的淡紫色溫暖擁抱,翻閱一幕幕滿版劇照的過程,詩情畫意的影像故事猶如跑馬燈般自動於眼前上演,像是縮時攝影。
⠀⠀⠀⠀⠀
照片的國際版海報是私心最喜愛的一張,雖然正式紫色的那張也極為美麗,但有著鋼琴倒影的這張還是比較少見一些。拍照時,看著光影交錯之際,想起了年初為 CATCHPLAY+ 寫的一篇相關文章:從《#影裏》、《#囍宴》,看《親愛的房客》捕捉影子裡最暗的那一處。
⠀⠀⠀⠀⠀
綜觀整部作品,《親愛的房客》觸碰著許多議題,最有理由施加力道的必要元素莫屬「同志戀情」,然而導演卻選擇讓其成為背景,打造出更深一層困境,並不是非同志身分不可,亦能替換成其他隱性、弱勢或長期被誤解的族群象徵,透過傳統刻板印象與社會觀點溫柔衝撞再熟悉不過的相似情感,畫面從失焦慢慢轉向清晰,真誠刻劃著剝開各類表層、無異於世間萬物的愛之本質。
⠀⠀⠀⠀⠀
因此可以說 —— 愛,才是《親愛的房客》亟欲透過健一的人生傷痛點滴滲透的核心價值。但創作者刻劃愛的鑿痕可深可淺,可輕可重,在情愫的明與暗之間,有時淡極始知花更豔,有時輕盈的力道更像是鈍器重擊;烈焰燒得炙熱的模樣令旁觀者羨慕,而綿延不斷的餘燼則在一片焦原中更顯動人,餘燼是愛過的痕跡,也是愛從未真正消失的印記。關於王爾德所謂不能說出名字的愛,導演鄭有傑分享的片單裡,只有一部涉及了同志戀情,為不久前才上映的大友啟史同名改編電影《影裏》,以及飾演王立維的姚淳耀,也特別點明台灣相當有代表性的作品:李安《囍宴》。
⠀⠀⠀⠀⠀
「你所看到的,不過就是那短暫被光線照亮的地方,看一個人要往他的裡面去看,去看他影子裡最暗的那一處。」
⠀⠀⠀⠀⠀
影子遮蓋之處,就是人與人相處時無法透過言語表達,卻又為兩顆心親近彼此時相當重要的一部分。《影裏》的魔法正如導演所言,綾野剛與松田龍平一來一往的對話幾乎都言不及義,觀眾卻能同步感受主角的內心世界,就像見不得光的情愫暗暗流動,像捉摸不定的情感無聲舒展,看似朝九晚五的生活照常上演,表象之下的細微變動卻翻轉了整個宇宙的運作模式。真實的生命從不喧嘩,蒼天也不會給予答案,望穿那些不值得被愛的一面,那些陰暗自私的一面,才是真正瞭解自己與他人的唯一途徑。
⠀⠀⠀⠀⠀
《#親愛的房客》慢慢往真相靠攏的過程,不出往傷口凝視的深度,我們一寸一寸踏入陰影,去認識習慣不卑不亢的林健一,去認識無法力挽狂瀾的林健一,去認識背負誤解與自責的林健一。莫子儀也表示,很多情感是無法用言語解釋的,有時是一個背影,一個眼神,一個猶疑,一個擁抱,人性的幽微與世界的複雜就這麼攤在能感受到相似生命經歷的人眼前;而我們始終明白,愛,是明知前方伸手不見五指,也義無反顧往裡面尋找光明的模樣。
⠀⠀⠀⠀⠀
隨著在日本上映、千呼萬喚終於即將上線 Netflix,這些細水長流的好消息持續傳出,我相信,此本劇照書對於曾將自我投入其中的觀眾而言,是非常具有珍藏價值的,一張照片宛若一幅美麗的畫,你會看見,這部電影於戲裡戲外真正在人們心底留下了什麼充滿溫度的情節記憶。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6萬的網紅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去年國片票房冠軍的孤味,其實有個短片版,而且一點都不輸正片! 🔥兩個版本一樣好看,但韻味卻很不同? 🔥正宮與小三互動更多?配角背景大改?蝦捲變成主角?新影片一次告訴你! 在上映後一直叫好又叫座的《孤味》,在女主角陳淑芳拿下金馬雙金之後,一路後來居上,成為了去年票房首部破億的國片冠軍。而且現在也已...
親愛的房客 背景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綜觀整部作品,《親愛的房客 Dear Tenant 》觸碰著許多議題,平心而論,最有理由施加力道的必要元素莫屬「同志戀情」,然而導演卻選擇讓其成為背景,打造出更深一層困境,並不是非同志身分不可,亦能替換成其他隱性、弱勢或長期被誤解的族群象徵,透過傳統刻板印象與社會觀點溫柔衝撞再熟悉不過的相似情感,畫面從失焦慢慢轉向清晰,真誠刻劃著剝開各類表層、無異於世間萬物的愛之本質。
⠀⠀⠀⠀⠀
因此可以說 —— 愛,才是《親愛的房客》亟欲透過健一的人生傷痛點滴滲透的核心價值。但創作者刻劃愛的鑿痕可深可淺,可輕可重,在情愫的明與暗之間,有時淡極始知花更豔,有時輕盈的力道更像是鈍器重擊;烈焰燒得炙熱的模樣令旁觀者羨慕,而綿延不斷的餘燼則在一片焦原中更顯動人,餘燼是愛過的痕跡,也是愛從未真正消失的印記。
⠀⠀⠀⠀⠀
關於王爾德所謂不能說出名字的愛,導演鄭有傑分享的片單裡,只有一部涉及了同志戀情,為不久前才上映的大友啟史同名改編電影《#影裏》,以及飾演王立維的姚淳耀,也特別點明台灣相當有代表性的作品:李安《#囍宴》。
⠀⠀⠀⠀⠀
「你所看到的,不過就是那短暫被光線照亮的地方,看一個人要往他的裡面去看,去看他影子裡最暗的那一處。」
⠀⠀⠀⠀⠀
影子遮蓋之處,就是人與人相處時無法透過言語表達,卻又為兩顆心親近彼此時相當重要的一部分。《影裏》的魔法正如導演所言,綾野剛與松田龍平一來一往的對話幾乎都言不及義,觀眾卻能同步感受主角的內心世界,就像見不得光的情愫暗暗流動,像捉摸不定的情感無聲舒展,看似朝九晚五的生活照常上演,表象之下的細微變動卻翻轉了整個宇宙的運作模式。真實的生命從不喧嘩,蒼天也不會給予答案,望穿那些不值得被愛的一面,那些陰暗自私的一面,才是真正瞭解自己與他人的唯一途徑。
⠀⠀⠀⠀⠀
《親愛的房客》慢慢往真相靠攏的過程,不出往傷口凝視的深度,我們一寸一寸踏入陰影,去認識習慣不卑不亢的林健一,去認識無法力挽狂瀾的林健一,去認識背負誤解與自責的林建一。莫子儀也表示,很多情感是無法用言語解釋的,有時是一個背影,一個眼神,一個猶疑,一個擁抱,人性的幽微與世界的複雜就這麼攤在能感受到相似生命經歷的人眼前,而我們始終明白,愛,是明知前方伸手不見五指,也義無反顧往裡面尋找光明的模樣。
⠀⠀⠀⠀⠀
「I watch, I hear, I learn.」
⠀⠀⠀⠀⠀
以將近三十年前的《囍宴》來思考社會觀感和上一代期許下的同志孩子處境,對照《親愛的房客》而言,會發覺大環境或許沒有多少進步,我們用盡一切力氣仍在追求父母的理解與接納。李安著眼於早期保守風氣下的同志愛情,談中華文化五千年的禮教壓抑,談華人在美國立足的生存不易,談延續香火的由重轉輕,談婚姻觀念的由厚轉薄,談女性角色為家庭奉獻轉變成追求人生目標,傳統的父母渴望抱孫享受天倫之樂的心願也慢慢落得子大不由母的感慨;但真正挑明的核心議題,則聚焦在維繫一個完整家庭,必須仰賴著兩代人的退讓妥協以及睜一隻眼閉一著眼。
⠀⠀⠀⠀⠀
顯然人生沒有標準答案,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理由和苦衷,衝突也誕生在對與對的強碰之下,然而,愛永遠比恨容易復原,相較於同情心,更重要的依舊是同理心,唯有理解、體諒與妥協,足以換得退一步海闊天空的機會,所有的怨恨、憤怒與冤冤相報,最終才能殊途同歸成一個和解與釋懷。健一對悠宇對阿嬤的愛裡有贖罪,有內疚,有彌補,也有寄託,透過行動、時間、無微不至的照顧,溫柔而徒勞地與世界單打獨鬥,因為他殷殷企盼的不是公理正義,他渴望的只是自己視之為親人的對象,有朝一日能親口表達發自內心的諒解之情。
⠀⠀⠀⠀⠀
「你跟我兒子在一起快不快樂、有沒有幸福?」
⠀⠀⠀⠀⠀
那些愛的餘燼,就此點亮了我們影子裡最暗的一處。
⠀⠀⠀⠀⠀
⠀⠀⠀⠀⠀
⠀⠀⠀⠀⠀
▍《親愛的房客》現在於 CATCHPLAY+ 獨家上架,也可觀賞《影裏》、《囍宴》等更多好電影:http://bit.ly/3biuAiT
親愛的房客 背景 在 Elainee.'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晚想來點眼淚嗎?
-一個三十幾歲女子在2020這年看的一些台灣電影與那些流過的眼淚
在下標題時就有一些疑慮,考慮是否要說明自己生於西元198x年、生長在台灣、一個生理女性、在2020、在台灣... ...,需不需要補充學歷、工作經驗、戀愛經驗、家世背景等等,種種元素形塑現在我這樣的愛哭包。
先算了,先說說在被幾乎是全世界標注的2020(因為大家怕死了的COVID-19疫情)我在台灣看了的這些國片。
我一直以來是個情緒放縱的人,說話口無遮攔,不敢對人發脾氣,但傷心時就大哭哭到慘絕人寰六親不認,常常嚇到身邊的人,有時他們是我朋友或家人,或曾經可能成為愛人的人,因為太常哭了,眼淚顯得很廉價,一滴眼淚在夜市裡可能比做現代的民生必需品譬如手機充電線,一條40三條可以100的單位數值,所以此篇文章我將自己稍微理性以及數字整理.以下這些電影都會有一個淚滴指數試圖量化這些觀影感受.
我是一位治療師,常常我們會詢問病患主觀感覺,假如是疼痛,10是很痛、幻聽干擾嚴重;0是不痛、無幻聽干擾,現在是幾分,在病人極度疼痛或是極端麻木的狀態問這些其實蠻蠢的,但就只是一個指標(醫院評鑑會看),這篇文章就先以5顆眼淚作為最大值.
再來我要提一個’last’效應,不難很簡單理解,其實就在說越接近此時此刻寫文章的我看過的電影,就可以加值許多眼淚,讀者可想像,越是最近看過的電影,我們對它越有感覺,last再加上去就會情緒滿棚,就是這樣。整篇文章last+++為最大值。但看了沒fu的電影就算再這麼last+++還是沒什麼作用.
或許可以為也剛好三十多歲的你尤其妳給點觀影流淚指引(就可以判斷自己的荷包、發洩流淚慾望與支持台灣國片的心如何平衡)。避免話多描述劇情已裝避雷針,但仍有部分雷,斟酌觀看。
腿 A Leg
上映日期:2020年12月24日
片長:115分鐘
院線觀看330NTD
幾滴眼淚:💧💧💧💧last++
如果執念(此片翻譯為vision蠻有趣的)與笨也能換算成眼淚(所以沒有什麼是無法換算成眼淚的>正解),那這部片值得這樣流淚。一開始看真的沒什麼哭點,一度讓我擔心怎麼辦我寫不了這篇,根本淚滴不出來,長達快兩小時到後面約莫25分鐘開始流淚,一開始是哈欠的淚水直接強而有力地轉換成真正的淚。我愛你,就是愛這樣的你,即便你笨到死掉自己,相愛相殺還是離不開你。腿是這部片執念的具體形象embodiement,而我為了想寫一篇眼淚文章擔心自己無法流淚的執念也跟這部電影的執念互相呼應。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這部片被我歸類在此批國片中的佛法電影。
消失的情人節My Missing Valentine
上映日期:2020年9月18日
片長:119 mins
CatchPlay觀看80NTD
幾滴眼淚:💧💧💧💧 last+
厲害的地方是對於角色時間感屬性的設定,快一點的女主角沒有太多好討論,倒是我覺得慢一點的男主較有趣。一個什麼都慢一點的人,像是每天都無法過盡地存了一點錢到小豬撲滿,好幾年後他可以存到24小時,能量守恆來說,這種設定其實無誤很有新意。但存的是時間,那不禁令人納悶時間可以停止嗎?根據物理學,答案應該是無法,因為在那樣的時空,人幾乎無法有自由意志,給一顆眼淚💧哭哭。但時空旅行確實還是有可能的,我開始看霍金的時間簡史發現很難懂再給一顆眼淚。
此部被我歸類成此批的科幻電影。
同學麥納絲Classmates Minus
上映日期:2020年11月20日
片長:122 mins
院線觀看330NTD
幾滴眼淚:💧💧💧💧💧last++
我特別有感覺的是電風與納豆飾演的罐頭。電風工作能力很強,在劇中身為他上司及同學跟他說你就是能力太強才升不了官,你表現得如此好好到人家覺得好像沒有你不行,這句話讓我受益良多,有時候儘管自知能力強過同事,還是裝笨在職場會比較好。罐頭的女神情愫可以給到兩顆眼淚,每個人多少內心裡有座神壇,把最珍視的回憶與人放在神壇之上,偶爾想到拿出來膜拜那是心靈最堅強的寄託,因為神壇的存在我們得以鼓起勇氣面對每一天。罐頭的女神就是這樣的存在,所以在這邊想給為情所困的眾生一點小建議,把你深愛的那個人塑成像,放上神壇吧。偶爾想起膜拜就好,不驚不擾,是真愛。
(主要是不想變成變態啦)
孤味Little Big Women
上映日期:2020年11月6日
片長:123 mins
院線觀看330NTD
幾滴眼淚:💧💧💧last
如果是身在台灣,一個中產階級家族出身的女性,我想這部片賣的就是共鳴。用最近很紅的一個詞彙:「情緒勒索」,你會尤其有感覺。此部片的故事情節平平淡淡,情緒層層疊起,到最後達到高峰,高峰還是很平淡。嘗試想整理滾動式閱讀的書單,發現太多我一定看不完,又會引發我的「讀不完」焦慮,還是等有時間再問谷哥。
親愛的房客Dear Tenant
上映日期:2020年10月23日
片長:106 mins
院線觀看330NTD
幾滴眼淚:💧💧💧💧💧last
在寫這篇文章時,last效應讓我有點不知如何下筆,閉上眼睛回想,在我腦海裡的第一個畫面居然是帳篷。屋頂上的帳篷、山上的帳篷,再加上一對戀人。所以一開始就很好哭,可以說是從頭哭到尾。久病床前的照顧者(這點恕我治療師職業病發作)的煎熬也很值得哭。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Your Name Engraved Herein
上映日期:2020年9月30日
片長:118 mins
院線觀看330NTD
幾滴眼淚:💧💧💧💧
同志電影即便不死人都蠻好哭的,所以想發洩哭一下的話可以隨便找個同志題材電影。上述有個佛法電影,這部是西方的神電影。馬太福音7:8:「凡祈求的就給予,尋找便尋見,叩門就給他開門」,但我喜歡你你也喜歡我,為什麼不能在一起?為什麼那時候這樣現在又這樣為什麼你這樣他那樣為什麼你們都這樣!!!!讓從小喜歡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我仰天長嘯為~~~什~~~麼~~~但還是被命運呼了巴掌覺得好痛所以哭死。不能在一起就是不能在一起,能在一起就是能在一起!!!!沒有為什麼!
這部片的眼淚獻給求知若渴的你,這輩子早點認清沒有為什麼,眼淚可以少流一點。
這部是2019插進來也可以哭一下
陽光普照
上映日期:2019年11月1日
片長:155 mins
幾滴眼淚:💧💧💧💧
會想寫這部是因為它只用一句話戳中我哭點。
「就只是來看你啊。」此句話擔綱整部片的眼淚總監。如果沒有太多時間哭,這部不適合,選上面幾部CP值較高。
整體評估下來,如果很想發洩大哭,大概是這種順序:
同學麥納斯
腿
消失的情人節/親愛的房客
孤味/刻在你心底的名字/陽光普照
還沒看親愛的殺手,未看先估計大概至少💧💧💧💧
消費時間大約三個月,淨流淚858分鐘,總共花大約1730NTD在哭的消費上,能量守恆,我越來越相信人一生有什麼是固定的,所以人一生能流的眼淚應該也是固定的,希望這些眼淚花的值得,以後不用在真實世界裡為了誰哭。
RUEI 寫於2021.1
—————
親愛的房客 背景 在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去年國片票房冠軍的孤味,其實有個短片版,而且一點都不輸正片!
🔥兩個版本一樣好看,但韻味卻很不同?
🔥正宮與小三互動更多?配角背景大改?蝦捲變成主角?新影片一次告訴你!
在上映後一直叫好又叫座的《孤味》,在女主角陳淑芳拿下金馬雙金之後,一路後來居上,成為了去年票房首部破億的國片冠軍。而且現在也已經在Netflix影音平台上可以看得到囉!
但你知道嗎?其實在2018年,有另一部短短半小時,也是由編導許承傑以及陳淑芳阿姨一起合作的《孤味》短片在公視上播出過。靈感源自許承傑導演的真實故事,是他在美國紐約大學(NYU)電影製作研究所的畢業作品,也在當時被選進美國影藝學院的學生奧斯卡獎(Student Academy Awards)決選作品之一。
所以在今天的節目裡,我們會先簡介短版故事、再將重要的差異列舉出來。在繼續看下去之前請先訂閱頻道並且按下小鈴鐺。另外如果你想欣賞《孤味》短片,現在在各大影音平台上也都可以看得到囉!
【Podcast 收聽資訊】
Apple Podcast:https://apple.co/3fZIWpl
KKBOX:https://bit.ly/3aJntQ8
Spotify:https://spoti.fi/2BGZ4Nx
Google Podcast:https://bit.ly/2BeuhrA
SoundOn:https://bit.ly/2CD0edl
Castbox:https://bit.ly/2CMjgy8
SoundCloud:https://bit.ly/2BhmAkh
#孤味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Netfli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