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22 第160集
在你的人生當中,有沒有遇到這樣的一種人?
這種人就是我常常說的『有能力的大姐』、『有能力的大哥』,
一個家裡面常常有這樣子的人,他努力的讀書、他盡可能地討好父母、他盡可能地照顧家裡面比較弱的那一個孩子, 當他的有成就了之後,他常常還要負擔家裡面其他的人費用。
我們的人生裡面有很多這樣的人,他們經常到許多人在往他身上丟責任的時候都不會覺得愧疚,甚至覺得非常的理所當然。
這樣的堅強,連哭都沒有權力,連累到慘也哭不出來。
在親子教養裡面有很多這樣子的孩子,看起來他好像很會讀書,看起來他好像還撐得住,就更多的書、更難的習題,而不是往外擴孩子的廣度,跟孩子的思維模式。
欲知道詳情,請聽,我的podcast
『王麗芳的親子觀點.......每個親子教養都是個人觀點!』
Apple podcast:
https://podcasts.apple.com/podcast/id1558404254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show/6cEr35bMaexbovFpAWMx6F
Google Podcast:
https://podcasts.google.com/feed/aHR0cHM6Ly9vcGVuLmZpcnN0b3J5Lm1lL3Jzcy91c2VyL2NrbTAxcno2nB0bzYwODc4dW5qbnE5NG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想知道各種語言角度的重要性為何?
生活中怎麼帶孩子各種的語言敘述?
語言的敘述怎麼影響到學科的理解?
王麗芳與生鮮時書的線上課程已經開始募資了,【王麗芳的語言思考課】10堂課建立孩子與你的理性對話:
https://www.pressplay.cc/project/B8EB5BC69CD1DDBFBE07931C3D380979/about?utm_source=nv-antonia&utm_medium=nv-antonia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謝稀如 Michelle Ts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觀迎來到【療癒過去,圓滿重生】的第一天,探訪內在小孩,療癒過去模式,今天我會先講講解一下內在小孩是甚麼,如何影響成年的我們,然後我會在另一段影片帶領一個療癒內在小孩的靜心練習,記得每一天的靜心練習是這個課程很重要的部分,不要跳過靜心練習啊! 其實內在小孩就是我們的潛意識,我們的信念跟原生家庭、父母...
「討好父母」的推薦目錄:
- 關於討好父母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討好父母 在 兒童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討好父母 在 李亦喬 Monnie Li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討好父母 在 謝稀如 Michelle Tse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討好父母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討好父母 在 Re: [討論] 老婆收入比老公高很多的情況- 看板Boy-Girl 的評價
- 關於討好父母 在 腦科學家解說:父母是如何養出「討好型人格」的孩子? - 媽媽經 的評價
- 關於討好父母 在 【精華版】不願再討好父母?親生女兒傷痛欲絕一招神回擊 的評價
- 關於討好父母 在 老園丁的想法- 切莫討好孩子1100505 公立學校都設合作社 的評價
- 關於討好父母 在 余玥(YouTuber)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的評價
- 關於討好父母 在 Re: [討論] 老婆收入比老公高很多的情況 - PTT評價 的評價
討好父母 在 兒童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兒童心理師談送禮物
<讓禮物不只是禮物>
身為父母甚麼時候會送禮給小孩呢?
我詢問孩子的經驗大多數在:
1.成績(考試第一名、成績進步)
2.節日或紀念日:兒童節、生日、聖誕節。
3.光榮時刻:(比賽得名、畢業)。
每個孩子都喜歡收禮物,但實務上我遇到很多孩子告訴我
「我考第一名我爸媽會帶我去吃…」
「同學們都用iphone這次的生日禮物,我跟媽媽要iphone」
「媽媽說如果沒做到…,我就不可能擁有…」
「這個禮物根本不是我要的,我不知道該怎麼說」
「哥哥、姊姊的禮物好像都比我好」
父母送禮可能無心地造成
1.孩子的手足競爭、社會比較。
2可能功利取向地去完成自己的任務和學習。
3.孩子壓抑自己的心情,一昧討好父母的喜好和期待。
我建議父母在送禮物,
可以參考以下原則:
1. 多觀察了解孩子的特質、喜好、興趣。挑一個你與孩子共同有興趣的。
2. 依據年齡和發展階段挑選其合宜的禮物。
3. 送禮時不需要跟孩子說價錢,不要比較其他物品優劣。
4. 禮物可以在孩子努力的過程送,不要只有在孩子表現好時送。
5. 平常的時候可以送禮(不用拘泥節日),可以是下班途中、旅行的路上、考試前的祝福和打氣、或是孩子很挫折,給予安慰的小卡片或紙條。
6. 增加禮物的意義感。如:這是我們一起的紀念。想跟你分享一個很棒、很美、很有用的東西。知道你喜歡、你對甚麼有興趣,所以我選了…
7. 如果孩子不喜歡禮物,不用生氣和失望,就當作了解孩子喜好的一次嘗試。如果是因為不熟悉,可以先陪孩子一起接觸、試試看這玩具給他的感受。如果真的不喜歡,可以一起討論怎麼處理。千萬不要強迫孩子喜歡或展現開心。
媽媽,爸爸們,你挑好禮物了嗎?
討好父母 在 李亦喬 Monnie Li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長文慎入‼️
琴晚終於播出咗我喺《生存演技派》進入深造班嘅內容。
我係一個好感性、好重視家庭嘅人,由細到大為咗討好父母,不惜放棄所有自己嘅玩樂時間一放學就返舖頭幫手,但總係覺得永遠得唔到媽媽嘅認同。媽媽曾經有意無意講過:「我本生無諗住生你,你係一個意外。」
其實我很在意的,但一直沒說出口。
有些觀眾說,有時未必係後生的做錯,點解要佢哋道歉?
坦白講,上一代嘅思想、教育同我哋截然不同,要去改變/糾正佢哋,係好難嘅事,再加上,好多時長輩嘅無心之談,在意嘅係我哋自己,既然係咁,點解我哋唔願意主動踏出一步,將諗法拎出嚟講,話俾對方知自己嘅感受?講出嚟一刻,你會發現,其實你已經釋懷,因為你最想的,不是表達憤怒/悲傷,而係得到對方嘅重視同愛。 說到底,都係在意彼此的人,何必執著於誰對誰錯?
最後,要再次多謝兩位導師:
蝦頭 @yeunghatou
喺深造班時,蝦頭講過一句: 「你有做演員嘅潛質。 」其實我聽完開心到飛起,平時嘅我總係笑臉迎人,但其實我內心經常會無自信,唔知其他人鍾唔鍾意自己嘅作品同演技。 蝦頭係一個我十分鍾意、覺得佢十分好嘅演員,每次嘅小劇場都見識到佢一秒投入嘅神技,今次仲可以透過節目同蝦頭一齊演戲,真係我嘅榮幸。
仲有火火 @playfire ,火火俾我感覺好親切,可能因為個名同我爸爸一樣🙈所以我成日都叫佢做Daddy,激到佢扎扎跳🤣 火火總係可以好輕易咁帶我哋投入、用好舒服嘅方式教我哋去諗、去表達。我無諗過可以由睇造星1 見到火火去帶領學員代入情景,到有一日我有機會親身被教。
多謝 @viutv
多謝仍然有電視台做好多創新、香港未有過嘅節目。
一個電視節目,時間有限,未必可以將所有經歷都呈現曬俾大家睇,令觀眾完全理解明白,但作為其中一個參與者,我慶幸我有成為其中一個拍攝參與者。
最後,要講多次:
@mayying1221
媽咪,我愛妳。
#viutv #生存演技派 #新節目
#深造班 #成長 #願意放下的人最快樂
討好父母 在 謝稀如 Michelle Tse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觀迎來到【療癒過去,圓滿重生】的第一天,探訪內在小孩,療癒過去模式,今天我會先講講解一下內在小孩是甚麼,如何影響成年的我們,然後我會在另一段影片帶領一個療癒內在小孩的靜心練習,記得每一天的靜心練習是這個課程很重要的部分,不要跳過靜心練習啊!
其實內在小孩就是我們的潛意識,我們的信念跟原生家庭、父母、社會文化有很大的關係,童年的經歷塑造了我們,有些未被療癒的傷口,就成了我們受傷的內在小孩,內在小孩一直都在我們心裡,內在某些未被滿足的需要,在成年後的關係互動裡,很容易勾動我們強烈的情緒。如果我們小時候覺得不被愛,我們需要獲得被認同的話,我們就可能會在跟伴侶關係,或跟上司下屬的關係中,去找這份被愛的感覺、被認同的感覺。過去,我們的內在小孩就是這樣不斷被外界的限制性信念餵食、並被告知你不能哭、不能有情緒、不能犯錯、你不能違抗命令、你要為家庭犧牲、你怎樣做都不夠好、你的鄰居比你好得多,等等,然後我們會壓抑自己,會討好父母、長輩,並不自覺地成為了一個我所不是的人。
例如如果我是一個女生,生在重男輕女的社會或家庭,我的內在小孩就會無意識地故意要比男生更強,或者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好,要比兄弟更乖巧更成功才能被愛,愛是有條件的;又例如如果父母經常吵架,甚至把自己交給祖父母或朋友帶,我們的內在小孩就總覺得是自己做錯事、做得不夠好,所以父母才吵架,把自己交給別人,不喜歡自己,就算我們長大後明白父母迫不得已,但內在小孩並不了解,所以我們要去跟內在小孩會面,親自療癒他,讓他做回真正的自己。
剛剛說的是對自己的內在評價,其實我們還從原生家庭與社會下載了金錢、親密關係、人際關係、疾病或健康的信念,如果內在小孩相信了別人告訴你「買樓才是成功,沒有樓就是失敗者」、「有名有利才證明你的價值」、「有錢人都不是好人」、「不辛苦怎得世間財」、「年紀大機器壞」等等,我們就會按著這些信念行事,可是事實上,沒有一個信念是百分百真實的,我們要告訴內在小孩價值不是別人賦予的,為甚麼要用父母與社會的標準去衡量自己?現在的你可成為自己最慈悲的父母,帶著理解去療癒內在小孩,讓內在小孩知道自己無論好的壞的,他也是無條件被愛的,現在的你會去陪伴他,讓他不再孤單,並可帶著安全感及無條件的愛成長,讓內在小孩成長為最好版本的自己,甚至反過來為現在的我給予提醒。
最後,我們要了解父母跟我們一樣受到他們的父母與社會的影響,他們的成長可能令他們無法感受到愛,不是他們不想給你愛,而是他們根本不懂得愛人與愛自己,所以也自然無法給你愛,然後我們慢慢可寬恕父母,並寬恕自己。
整個世界都是象徵,其實我們跟父母的關係就象徵著跟神或宇宙的關係,父母給予我們生命,是我們「身體的創造者」,跟父母的關係其實只是象徵著我們跟「心靈的創造者」——神的關係,跟這源頭、真我的關係。
當我們在母親子宮裡出生為人,就象徵著我們從宇宙的一體意識中分裂成個體的意識(若現在不明白也沒關係,我們第三四天會再講多些),所以若跟父母修和其實不單是跟父母修和,而是跟整個宇宙,甚至所有人修和。
舉個例:當你跟易憤怒的父親修和後,現在看到易憤怒的人,你也會較有同理心慈悲心,你自然會越過他們的表相,看到他們看似不好的特質,其實只是他未被療癒的傷口,這樣我們就比較容易寬恕與放下,人際關係會更好,活得更輕鬆喜悅。
一會後,我會在另一段影片帶領一個「療癒內在小孩」的靜心,這個靜心你可以重複去做,尤其當你感到恐懼不安的時候,任何時間都可跟內在小孩連結,了解他的需要,然後給內在小孩愛,滋養他成長。
#請分享 #內在小孩
活動詳情:http://www.hypnohealinghk.com/rebirth0/
Facebook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nowmichelle
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michelletse

討好父母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之前我們說過,當你的小孩說謊,懲罰並不會令他們變得誠實,於是有家長問:「咁講大話點都係唔啱,唔罰又可以點糾正?」其實你有沒有想過,問題可能根本不在小孩身上,而是父母在不自覺間,令他們不敢講真話?想知更多,請看POPA Channel的短片。
=========
全新副刊,推動知識文化多元。培養品味,立足香港放眼世界。不畏高牆,我們站在雞蛋一方。
《果籽》 栽種品味,一籽了然。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

討好父母 在 腦科學家解說:父母是如何養出「討好型人格」的孩子? - 媽媽經 的推薦與評價
正面的語言可以激發孩子的無限潛能,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和自我認同感,而否定和打壓的成長環境,換來的是孩子不健全的心理,膽小自卑、懦弱討好他人的性格。 ... <看更多>
討好父母 在 【精華版】不願再討好父母?親生女兒傷痛欲絕一招神回擊 的推薦與評價

給陳珮甄一個大大的讚鼓勵她!擁有重男輕女的 父母 有多可怕?為何連親生女兒的婚禮都不願參加?女兒傷痛欲絕一招神回擊...受夠情緒勒索了! ... <看更多>
討好父母 在 Re: [討論] 老婆收入比老公高很多的情況- 看板Boy-Girl 的推薦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