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拍電影》開場是許鞍華於金馬獎頒獎典禮前的梳化,大導演與化妝師計較著畫眉的深淺,隨之盛裝站上星光大道,畫外音是主持人唱名,鏡頭拉背,眼看她與電影團隊就要踏上紅毯,接受群眾喝采和歡呼,但畫面一轉,她步履蹣跚行於香港山路,置身《明月幾時有》拍片現場,山路坎坷,她踩在泥濘之中,一步一個陷落。
紀錄片拍了許多許鞍華走路的姿態,拍她在香港日常生活的行走(片中說她是香港最會走路導演),拍她在電影路上的千山獨行。紀錄片也拍了許多許鞍華的臉,導演文念中是香港資深美術指導,與許鞍華合作過《男人四十》、《桃姐》和《明月幾時有》等片,也許是兩人逾二十年的交情,讓許鞍華在老搭檔面前顯得真情流露,片中每當許鞍華講述她生命中起起落落失落困惑時,甚至是對自己的臉不甚滿意,年過花甲也想動刀整形什麼的.....文念中總把鏡頭緊緊框著她的臉,喜怒哀樂皆形於色,即便是記錄片,也有劇情片的跌宕。
即便自己很愛很愛《天水圍的日與夜》《半生緣》,但並必須老實招認並非許鞍華大粉絲,她的電影也是看得有一搭沒一搭的(我對第一爐香很擔心!!!),她太不像同期的徐克杜琪峰在特定電影類型大放異彩,也不若比她後期的王家衛有強烈個人風格美學,或關錦鵬關注特定議題,武俠,驚悚,喜劇,傳記,她甚都拍,把自己放得很小,電影該怎麼拍就怎麼拍。故而《好好拍電影》能在許鞍華從影以來聲色各異的作品整理出清晰的脈絡,是太用心也太細心了。
不看電影不知道,原來《客途秋恨》張曼玉與陸小芬的愛憎脫胎自是她與母親早年緊張的對峙關係。林青霞主演《今夜星光燦爛》嫁接了她讀港大的學生回憶,《女人四十》《姨媽的後現代生活》是她對女人老去的感慨和反思,《桃姐》也暗渡了一個老去的導演要不要把一個更老邁的母親送進養老院的徬徨和掙扎。
母親的意像始終無所不在,最初是與生母的情意結,隨之擴大成對香港的愛。時代巨輪從填海的土地輾壓過去,她始終掛念著那些夾縫中的小人物,如《千言萬語》中的社運神父和《天水圍》裡的香港小市民們。
紀錄片拍了三年,剪接一年,後製又一年,深愛著香港的大導演對這座城市破壞中還有更大的破壞要來的現況作何感想,我們從電影無從得知。但電影下半段,有個段落是她在中國馬不停蹄地宣傳《明月幾時有》,某個電視錄影現場才被告知要對香港回歸二十年表示祝福,許鞍華在鏡頭面前堅決地說她不說祝福的話。在這個禁聲的城市,表態需要勇氣,咬緊牙關不讓千言萬語說出口同樣也需要勇氣。
電影從金馬開場,尾聲是她去年領威尼斯金獅獎的片段,她在台上說:「感謝大會在這困難時間,給予我鼓勵......或許你們不知道,這個獎同時給予香港人很大的鼓舞......與此同時我想將獎轉贈香港這個城市,我在此成長、生活及接受教育,獲獎學金到倫敦學電影......我珍惜香港,就算在此我遇過挫折甚或冷漠以致瘋狂的人,戲院長存。」
故而最後最後的段落,是一個特效鏡頭,空蕩蕩的電影院,空蕩蕩的椅子,螢幕上播著歷年香港電影金像獎宣布她得獎的畫面,她喜出望外,開心,意外,感動,真情流露的臉,因為這是一個香港養大的導演,她愛香港,香港人也愛她。
許鞍華 來客 在 Being Hong Ko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走咗,就一天都光晒?
近期隨著《金都》、 《幻愛》和《叔叔》三部電影的熱烈反應,又令人再度關注起港產電影的特色。其實一直以來,不少港產片都將香港人的生活情態及身處的時代脈絡呈現和昇華,移民便是其中最重要的主題之一。
由六十年代初講述內地大江南北移民來到香港後如何共融的《南北和》系列,到七十年代李小龍《猛龍過江》講述移居歐美的華人在種族歧視下的反抗,乃至八十年代初,香港成為第一收容港後,許鞍華以越南船民為主題的《來客》、《胡越的故事》和《投奔怒海》三部曲,都是箇中表表者。這些作品都以香港數十年來成為內地及其他地方難民或移民目的地或中轉站為背景。
到了八十年代中後期開始,在香港面對九七回歸,大量港人選擇移居他方的背景下,更多電影開始以香港人移民到外國的處境為主題。張婉婷導演的《秋天的童話》(1987) 、 關錦鵬的《人在紐約)(1989) 、羅卓瑤《浮生》(1996) 和陳可辛《甜蜜蜜》(1996) 等,這些作品不約而同帶出移民在他方生活的文化差異和衝突,也突顯出香港複雜的地緣政治及文化脈絡,但同時將個人命運放在大時代之間,交雜著香港人面對異鄉生活時的不同取捨、個人理想的追求、家庭倫理的糾結,以至男女關係的交錯失落⋯⋯九七回歸之前,亦是香港移民電影的高峰期。
夏季號《就係香港》以香港人在不同世代如何向外移民為大主題。其中「港產片中的移民情結」一文,更邀來曾為本屆香港電影金獎像候選作品創作插畫的新一代創作者楊宗穎@imnotsorrymum,將上述幾部經典港產片的精彩畫面用畫筆再現出來。
#港產片#移民#2020就係香港夏季號
許鞍華 來客 在 政變後的寧靜夏午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快訊)方才威尼斯影展宣布本屆終身成就金獅獎將授予香港導演許鞍華,她是香港新浪潮揭竿者之一,其作品題材涉獵甚廣,無論是武俠、社會寫實、驚悚、政治等不同題材,皆駕馭有道。許鞍華在華語影壇擁有崇高地位,威尼斯影展的肯定更是將之一舉拉升到了國際影壇大師的位階,與柏格曼(Ingmar Bergman)、費里尼(Federico Fellini)齊名。
.
現年73歲的許鞍華擁有中、日兩國血統,自五歲起定居香港。1972年自香港大學畢業後,赴倫敦電影學校進修。1975年,她開始擔任胡金銓的助手,並在香港無線電視任編導。
.
1978年,她以《獅子山下》中的短片創作《來客》初試啼聲,作品描繪了當時越南難民的命運。該作與後來的長片《胡越的故事》(1981)和左派資助之作《投奔怒海》(1982)並稱「越南三部曲」。期間她也創作了奠定其新銳聲望,後世封為香港新浪潮電影代表作的《瘋劫》(1979)。
.
九〇年代,許鞍華一連推出《客途秋恨》(1990)、《女人四十》(1995)、《半生緣》(1997)、《千言萬語》(1999)等佳作。其中《女人四十》是她首部在歐洲三大影展有所斬獲的作品,在柏林影展抱得最佳女主角殊榮。《千言萬語》則囊括香港金像獎與金馬獎最佳電影/影片獎,其大師名號逐漸確立。
.
進入21世紀,許鞍華的創作力依然蓬勃,代表作包括《男人四十》(2001)、《玉觀音》(2003)、《姨媽的後現代生活》(2006)、《天水圍的日與夜》(2008)以及榮獲威尼斯影展影后的《桃姐》(2012)等作。近年她的作品以中港合拍片為主,包括描述蕭紅生平的《黃金時代》(2014),她以該作獲得她第三座金馬獎最佳導演殊榮。
.
威尼斯影展的終身成就金獅獎自1969年首創,過去榮耀過的亞洲影人僅有四位,分別是印度導演薩雅吉.雷(Satyajit Ray)、日本導演黑澤明與宮崎駿以及香港導演吳宇森,許鞍華是亞洲第五位獲獎者。今年與許鞍華同獲表彰的則是英國演員蒂妲.史雲頓(Tilda Swinton)。
.
.
(圖為許鞍華導演,轉自金馬影展官方網站。)
許鞍華 來客 在 YuuCoo - 投奔怒海- 許鞍華呢套係繼《瘋劫》之後,我最鍾意 ... 的推薦與評價
投奔怒海- 許鞍華呢套係繼《瘋劫》之後,我最鍾意嘅許鞍華作品。呢部係佢越南三部曲最後嘅一部,《來客》同《胡越的故事》都十分之吸引。新浪潮導演佢永遠係我嘅首選! ... <看更多>
許鞍華 來客 在 最佳美術指導(區丁平)及最佳新… | Film, Old movie posters, ... 的推薦與評價
主要演員有林子祥、繆騫人、馬斯晨、劉德華等。投奔怒海是許鞍華「越南三部曲」的最後一部。之前兩部為《來客》(1978年)及《胡 ... ... <看更多>
許鞍華 來客 在 「獅子山下」1978年《來客》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許鞍華 編劇:黃志、舒琪攝影:林松文剪接:余燦峰助導:曾家傑、翁子忠監製:張敏儀演員:曾泉盛、李國松、敬海林、張堅庭、 游慶豐、翁華斐、梁潔芳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