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甘苦談】神秘的尿布
文/小米嘛
一大早送鴨鴨去上學後,回到家正準備把麵包放進烤箱時,眼角就瞥見剛脫下鞋子的依比皺著一張臉蹲在沙發旁的角落,嘴裡嚷著:「肚子好痛~~」
眼尖的媽媽迅速放下手中的麵包,手刀抄起孩兒置入馬桶,深怕皺著臉的小孩一個用力就把門口的東西傾洩而出;迅速褪褲脫尿布後,直接把娃兒“種”入馬桶,一邊還要努力用腳把遠在廁所角落的椅子勾過來,端莊筆直活像訂婚要坐正正一樣地端坐在孩兒身前。
『好了,用力大喔!』媽媽宣布。可神奇的是,剛剛那個皺著一張小臉直嚷著肚子痛的小孩,不知為什麼一坐上舒服的免治馬桶坐墊後,竟然便意全消,不管媽媽我怎麼輕聲細語軟言相勸,甚至彎著腰把小孩擁入懷讓她安心,那個明明已經到門口的神祕物體依舊不見蹤影。
咱們母女二人就這樣在馬桶上奮戰了十分鐘,累到媽媽腰酸背痛小孩滿頭大汗,搞到不小心跟著用力的媽媽我都差點要大出來只好再用力縮回去(不用說這麼仔細)了,這小孩神秘的便便還是說不出來就不出來。
眼看孩兒臉頰通紅,眼淚就要出來了,媽媽我也實在不忍心強逼,只好軟聲問道:『你還要試試看嗎?』
小依比眼角含淚,委屈地搖頭。『那我們要穿上布布嗎?』媽媽妥協。「嗯,我要穿布布大便。」小小聲的,彷彿受盡委屈。
然後神奇的事就這麼發生了......尿布才剛穿上不到一分鐘,媽媽也不過轉個身去洗個手,就聞到一股臭味,明明剛剛奮戰十來分鐘也無風雨也無晴,這會兒馬上就是一場腥風血雨,到底尿布是有什麼神奇的魔力,可以如此催逼便意?!
話說回來,不知不覺間依比已經快要三歲五個月了;雖然媽媽我實在不想面對,但「戒尿布」這件事似乎也到了迫在眉睫的時刻了。這陣子最常聽見的“建議”就是:「她怎麼還穿尿布?阿怎麼還不幫她戒尿布?」而且是鄰居說路人說上課的老師說連娘家的媽媽都在說,搞得全職媽媽無限焦慮,好像孩兒還沒戒尿布就是為娘的十惡不赦。
還記得鴨鴨小時候尿布戒得非常突然,當時的新手媽媽深信教養專家說的:「孩子有自己的時程,等他準備好了就會戒了。」所以爹娘們真的不急;卻是在唸幼幼班時,老師聯絡簿上一句:「我們覺得她已經可以練習戒尿布囉!」就開始戒尿布練習,而且還真的沒多久就順利戒掉白天尿布。
不過戒是戒了,可戒了尿布後接踵而來的問題才是真的麻煩,也或許是因為經歷了姐姐剛戒尿布時的困擾(戒尿布的煩惱在這: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459130754188725&id=1009336952501443),那種隨時要在奇怪地方找廁所的恐怖回憶至今難忘,所以對於妹妹依比要不要戒尿布這件事媽媽我還真的一點都不急,懶媽媽深深覺得很多時候包尿布還比戒尿布來得輕鬆(大誤,好媽媽不要學~),至少媽媽不用煩惱在塞車時有小孩大叫:「馬嘛,我要尿尿!」,也不用在剛出門不到五分鐘就得折回家讓小孩尿尿......
可媽媽天生就是個矛盾的生物,一方面告訴自己不用急,孩子有孩子自己的時程;一方面又因為身旁六七八張嘴一人一個意見而焦慮。原本一兩個人說我可以當耳邊風,三四個人說也還可以笑著說:『她還沒有準備好。』;可尷尬的是,眼看著馬上就要上幼兒園了,該面對的總是要面對,鴕鳥媽媽我終究也到了不得不準備替孩兒戒尿布的時期了。
偏偏像今天早上這種神秘事件卻一再上演,坐在馬桶上無論如何擠不出一滴水來,一穿上尿布就馬上山洪爆發,孩兒還會用無辜的眼神看著你表示她真的不是故意的。
眼看著入學日子一天天近了,親朋好友左鄰右舍也你一言我一語不斷提醒,這個略帶炫耀:「我們家兩歲就戒了耶!」、那個善意分享:「再給她一點時間讓她準備吧!」,不是惡意,但媽媽實在很難不焦慮,到底該怎麼幫助三歲多還不肯坐馬桶的孩兒脫離尿布的安全感呢?還是說真的有一天等她準備好了,就能像年初戒奶嘴時一樣無痛成功呢?
#不只孩子還沒準備好
#其實媽媽也還沒準備好
#戒尿布的煩惱只有媽媽才知道
#不想拍小孩上廁所只好隨便找張照片充充數
同時也有33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50的網紅解世博開講 哥跟你談銷售,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疫情籠罩 #covid19 #居家辦公銷售 #沈澱 #思考 #付諸行動 #放慢銷售角度 #學習謙卑 #思考產品轉型 #重視每一個客戶 #銷售線上化 #線上互動研討 #線上銷售工具 #綽敗難免 #臨時卡關 #從疫情受益 #解世博 #超業攻略 抗疫即戰力| EP.12_居家辦公跟我這樣做銷售 |【銷...
該面對的總是要面對 在 獨立評論在天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這一波的少子化浪潮來襲有多嚴峻?根據人口模型預測,到民國117年,大專入學生人數將只剩15.6萬人,至少有30家學校以上得關門大吉。去年已有5家技職院校倒閉,109學年度教育部也己核定一般大專校院共有105系所停招或裁撤。
未來10年,大學顯然將面臨一場大洗牌的高教疫情。而除了關門退場,大學還有其他選擇嗎?http://bit.ly/2uGoPua
該面對的總是要面對 在 余若晴katrina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該面對的總是要面對的💪
來吧!
全力以赴💪💪💪
#大學學測日
該面對的總是要面對 在 解世博開講 哥跟你談銷售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疫情籠罩 #covid19 #居家辦公銷售
#沈澱 #思考 #付諸行動
#放慢銷售角度 #學習謙卑
#思考產品轉型 #重視每一個客戶
#銷售線上化 #線上互動研討
#線上銷售工具 #綽敗難免 #臨時卡關
#從疫情受益 #解世博 #超業攻略
抗疫即戰力| EP.12_居家辦公跟我這樣做銷售 |【銷售維他命特輯】
在這一波疫情壟罩之下,居家辦公期間,請問一下你做了什麼事情?
第一件事情叫做:沈澱,第二件事情叫做思考,第三件事情叫做付諸行動。
*沈澱:
疫情來得又急又兇又猛,讓大家都在摸索了好一段時間。
有個長官跟老師分享,自己其實很感謝這波疫情,
主要原因是因為還好有這波疫情,讓我們學著能放慢腳步,讓我們不得不停下來,這是我們過去做不到的事情,因為平常我們都太忙了,忙得昏天暗地,
忙著每天完成眼前目標,又找下一個目標。
我們人就像陀螺一樣,一直在原地打轉,但是我們都沒有沈澱的時間,
因為這一波疫情的沈澱,讓我們學著更加謙卑。
因為疫情,讓我學著敬畏大自然、敬畏這個環境,
過去的我們太意氣風發,覺得都按以前的套路就可以達成了。
可是你有沒有發現,以前的套路、以前的招數,都完全不適用了對不對,
因為疫情讓我們學著沈澱、謙卑。
*思考:思考我們是不是該做一些方向的轉型或調整,像是調整客戶族群,像是過去企業都是我的主要客戶,也因為這波疫情,我們開始重視每一個人,每一個人都是我們的寶貴資產,這就是種轉型。
比如說各餐廳的新聞,以前客群都是來店客,那現在餐廳有沒有轉型了?
有,改做外賣對不對,因應時勢變化轉型。
還是思考有沒有銷售的方向或產品要做一些調整?
這邊以保險業銷售夥伴為例,之前賣的都是儲蓄類型的保單,該是思考是不是該做一些轉型了,所以他轉向做一些健康類的保單,雖然這類保單金額沒有那麼高,但是夥伴覺得成交率有提高,這也是產品的轉型。
以老師的講師行業來說,之前也是面對面的培訓居多,老師的授課也是轉型到線上,透過線上跟學員們互動、研討、有思考有轉型之後不就是新天地了嗎?
*付諸行動:付諸行動的過程當中,總是會有一些些挫敗感,像是從前很少碰線上的工具,現在卻要學Webex,怕自己不會操作,解老師建議大家不要有這樣子的心態,這種綽敗感難免,不要因此否定了這些新的方法,這時,建議您可以告訴自己,我只是臨時卡關這樣而已。
當有了沈澱,有了思考,當有了行動再出發,我相信這波疫情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從中受益,加油!
00:00 - 開場+提問
00:11 - 提問:居家辦公期間,你做了什麼事情?
00:31 - 居家辦公三件事之一:沈澱
02:10 - 居家辦公三件事之一:思考
03:48 - 居家辦公三件事之一:付諸行動
04:25 - 結論
✔ 訂閱解老師Youtube頻道【解世博開講 哥跟你談銷售】:
https://reurl.cc/7y0G6y
✔ 按讚解老師粉專【行銷表達技術專家 解世博】:
https://www.facebook.com/callvalue
✔ 華人第一套系統化數位銷售攻略【業問100】:
https://www.815tutor.com/Herbert/Dealer/OPAJCYT/index.html
✔ 博客來 銷售類 年度暢銷第一名【超業攻略:比銷售技巧更值得學的事】:
https://reurl.cc/NXQkX9
✔ 訂閱解老師主持的Podcast【銷幫-藉著銷售幫助每個人】
【Apple Podcast】 https://reurl.cc/Z75lbV
【Google Podcast】 https://reurl.cc/pyjKL4
【SoundOn】 https://reurl.cc/9XYb4v
【Spotify】 https://reurl.cc/GrRGKd
【KKBOX】 https://reurl.cc/5qybO7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tWv7PEcLuj8/hqdefault.jpg)
該面對的總是要面對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贊助專區
Paypal傳送門: https://paypal.me/HsuehHeng
綠界傳送門: https://p.ecpay.com.tw/706363D
歐付寶傳送門: https://reurl.cc/eENAEm
翁P國際教室今天要跟大家聊聊美國霸權是否真的不霸了?然後連德國梅克爾也被阿富汗拖累了?撤軍阿富汗事件的警世錄
美國歷史上最長的戰爭告終,但是從撤軍阿富汗看到拜登的崩盤危機,根據中央社的報導指出,總統拜登在美國完成從 #阿富汗撤軍 ,結束長達20年戰爭後首度公開發表的談話中,宣稱阿富汗撤離行動驚人成功,從阿富汗撤軍符合美國的利益。拜登今天(8/31)在白宮發表的演說中表示:「我們完成史上最大規模之一的空運行動。在歷史上,沒有國家曾經做過這樣的事,只有美國有能力、有意志、有能耐做這樣的事。」他為撤軍的決定辯護說:「我們在阿富汗無限度的任務中,不再有明確目的。這是正確的決定,明智的決定,對美國來說最佳的決定。」
但是事實真是這樣嗎?聯合新聞網是這樣說的,根據上月31日發布的一項摘錄,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與阿富汗前總統甘尼(Ashraf Ghani)之間的最後一次通話中,拜登表示「需要改變外界對神學士迅速發展的看法」。
「每日郵報」報導,在喀布爾淪陷的四個星期前,甘尼曾懇求提供更多的空中支援和金錢。路透社獲得的一份記錄顯示,兩位領導人對即將發生的災難「一無所知」。由此看出拜登的阿富汗撤軍工作小組完全失控…
而拜登的民調也因此崩盤,恐怕連任機會也提前關門?根據新頭殼在8/27報導指出,美國民調和數據分析公司 Echelon Insights 的最近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51% 的美國人不希望看到拜登競選連任,34% 的受訪者持相反意見。大部分民眾不贊成拜登處理阿富汗問題的方式,還有一些批評者對拜登的工作能力表示擔憂。拜登的支持率直線下降,使民主黨人感到焦慮。目前民主黨在眾議院僅領先共和黨 7 個席位,而歷史趨勢顯示,共和黨有望在明年贏得多數席位。因此民主黨一直寄希望於拜登獲得廣泛的公眾支持,讓他們保住微弱多數席位。
不僅如此美國是否在世界的霸權已不再呢?從季辛吉跟弗朗西斯·福山在經濟學人兩篇文章看出端倪。
(法蘭西斯·福山小檔案生於1952年10月27日,日裔美籍學者。哈佛大學政治學博士,現任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保羅·尼采高級國際問題研究院、舒華茲講座、國際政治經濟學教授,曾師從撒母耳·亨廷頓。)
季辛吉《美國搞不清自己在阿富汗的目標》是這樣說的,「塔利班接管阿富汗帶給我們的近憂,是如何解救滯留在阿富汗各地的數萬美國人、盟國人和阿富汗人。如何營救他們應是我們的當務之急。然而,更重要的問題是,美國應反思自己的決策過程,自己的盟友和相關人員在過去20年做出了巨大犧牲,而美國卻在未發出足夠警告和與他們進行充分協商的情況下擅自做出撤軍決定。美國還應思考,為什麼阿富汗問題被以一種非此即彼的方式呈現給公眾,使大眾以為美國只能在完全控制阿富汗和全面撤軍間做出選擇。在開打治安戰的過程中,美國撕裂了自己,因為它搞不清自己可以實現什麼目標,也無法在美國政治進程中將這些目標持續結合起來。軍事目標過於絕對和難以實現,政治目標過於抽象和難以捉摸。在一眼望不到頭的戰爭衝突中,無法將這些目標結合在一起一直困擾著美國,並導致我們深陷國內紛爭的泥沼中無法團結一致…」
弗朗西斯·福山:阿富汗事件標誌著美國霸權的終結。 弗朗西斯·福山指出,「美國支持的阿富汗政權垮台,絕望的阿富汗人竭力想要逃離喀布爾。隨著美國與世界漸行漸遠,阿富汗的這一恐怖畫面顯示出在世界歷史上出現了一個重大的轉捩點。這一事件所反映出的真相是,美國時代的終結提早到來了…」
而撤軍阿富汗不僅重創拜登,連 #梅克爾 路線也被阿富汗拖累,基民盟恐失主導權?根據聯合新聞網報導,德國政府也認定,拜登倉促從阿富汗撤軍是西方政治和道德信譽的問題。梅克爾雖然沒有公開批評拜登,但她的可能繼任者、德國基民盟黨(CDU)主席拉謝特(Armin Laschet)直言,此次阿富汗撤軍是北約創立以來遭遇的最大潰敗。而且,在川普右翼主政美國時就已呼籲「靠自己爭取未來」的梅克爾還訪問了俄羅斯,向俄總統普亭求助,希望普亭與塔利班溝通,讓塔利班允許西方盟友在阿人員安全撤離。這對美國來說是莫大的諷刺。
除了美國撤軍阿富汗後續政治動盪之外,翁P還想跟大家聊聊非洲地區會不會成為下一個阿富汗?因為從美國在阿富汗的表現,恐怕讓非洲的恐怖組織蠢蠢欲動…
根據新頭殼報導,在奈及利亞北部地區,綁架已成「日常」。2014 年 4 月 14 日至 15 日,奈及利亞伊斯蘭恐怖組織「博科聖地」挾持了位於該國東北部博爾諾州奇布克鎮中學中,267 名預備參與考試的女學生,且被綁架者多為 16 至 18 歲的基督徒。至今,僅有 50 多人脫逃與 100 餘人獲釋放,另 100 多人至今仍下落不明。此外,該恐怖組織光在 2016 年與 2017 年兩年間,就累積收到約 370 萬美元的贖金。
據統計,自去年 12 月起,光奈及利亞西北部地區已發生 10 多起大規模綁架學生案件,遭綁架的學生數高達上千人。雖然多數學生在當地政府與武裝分子談判且交付大量贖金後,即遭釋放。然而,綁架事件的頻繁也導致該地區多所公立學校被迫關閉。
再來要來看一份讓台派非常振奮的調查,根據美國芝加哥商會針對全美民眾進行的調查報告顯示,有69%的美國民眾認為美國應該承認台灣是一個獨立的國家,65%認同美國應該協助台灣加入國際組織,還有57%的過半比例,支持台美簽訂自由貿易協定。這一份年度報告,其實從80年代就開始進行,只不過在2016年之前,美國民眾被問到如果中共侵犯台灣,美國應不應該協防,支持美國用行動挺台灣的比例一直無法突破3成。
但是呢,翁P直接突破盲腸的指出「台灣要思考的,是美國民眾到底是因為真心在乎台灣的利益,所以打算支持台灣,還是因為討厭中國,所以支持對手的對手?兩種心態的差別,在於前者會得到更全面的支持,而後者則會因為對於中國討厭程度的下降有所變化。」
翁P說了「藍綠政治人物或是支持者總是爭執美國來不來救援,但是雙方最該做的,其實是面對事實,讓民眾知道不管美國來不來支援,台灣都應該開始做準備!美國民調傳遞出來的訊息,是美國已經準備好面對台海最壞的情況,問題是,台灣自己準備好了嗎?」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Facebook傳送門】 https://www.facebook.com/Geekfirm
【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直播大綱:
00:00 開播
12:00 阿富汗撤軍事件 衝擊拜登
56:00 拜登民調因為阿富汗事件崩盤
01:01:00 討論季辛吉投書
01:08:00 民進黨政府疫苗施打順序邏輯與選票相關
01:19:00 弗朗西斯·福山文章--美國霸權不再?+拜登撤軍阿富汗拖累梅克爾
01:35:00 美國芝加哥商會民調:69%的美國民眾認為美國應該承認台灣是一個獨立的國家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L2ac470whw/hqdefault.jpg)
該面對的總是要面對 在 The Hope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面對債務,不管數字大小
總是讓人產生一種羞恥感...!
不想面對、難以做出改變
這種痛苦跟壓力,難以言喻!
到底該如何看待人生中的債務?
可以如何處理它?
這一次,
萬牧師 x Juny 傳道
一起分享,聊聊如何管理債務!
《牧師!我朋友想問...》
☆第一次收看Hope頻道/線上Hope主日嗎?
歡迎你填寫表單,讓我們更多認識你:http://thehope.co/connectonline
☆如果你需要代禱,歡迎填寫表單,讓我們和你一起禱告:http://thehope.co/connectonline
☆如果你已經決定接受耶穌:http://thehope.co/connectonline
☆支持The Hope的事工,一起成為城市的盼望:
http://thehope.co/give
【The Hope】
The Hope 是一個對神、對人、以及生命充滿熱忱的教會。我們的存在是為了要接觸人群, 帶領他們與耶穌有更深的關係。
【與我們保持聯繫】
●The Hope Website: http://thehope.co/
●The Hope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insideTheHope
●The Hope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thehope.co/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RSJvUH2xz4/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