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最接近目前人生觀的歌,會是用英文寫的。
因為 Global Music Match 而開啟和不同國家創作者交流的契機,讓沒有離開過亞洲地區的我,在這個時刻擁有了一段和英文相處的日常,覺得很神奇~
這首歌是和來自澳洲的創作歌手 Georgia State Line 一起完成的,開始寫歌前我們只聊過一次天,我把視訊鏡頭放到鋼琴前,食指在黑白琴鍵上來回移動,讓她想到時就喊停,點到哪個音就哪個音,選了兩個之後她說最後一個讓我選,這三個音分別是So(5)、Mi(3)、Do(1),這三個數字也成為了歌名。
這是我們第一次和別人這樣一起寫歌,我想最近一個月的生活對很多人來說也是充滿未知的經驗,希望這短短的三分鐘裡,能讓你想起微風自在吹過臉頰的感受,僅以此向大家獻上由衷的愛,祝福夏至平安。
晚安!
Keep dreaming when the world gets dark 💤 🌞
#認得出來哪些片段在台灣嗎
#疑似meme的影片封面是米拍的
#globalmusicmatch #Lucfest
#gmm2021 #Team10
#柔米zoomie #柔米 #zoomie
「認得出來哪些片段在台灣嗎」的推薦目錄:
- 關於認得出來哪些片段在台灣嗎 在 柔 米 Zoomi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認得出來哪些片段在台灣嗎 在 [好雷] 噬血童話:你認為世上真有邪惡存在嗎? - 精華區movie 的評價
- 關於認得出來哪些片段在台灣嗎 在 認得出來哪些片段在台灣嗎- Explore 的評價
- 關於認得出來哪些片段在台灣嗎 在 Re: [閒聊] 台灣哪些正神能壓制大黑佛母? PTT推薦- C_Chat 的評價
- 關於認得出來哪些片段在台灣嗎 在 猜歌app的推薦與評價,DCARD、PTT和網紅們這樣回答 的評價
- 關於認得出來哪些片段在台灣嗎 在 猜歌app的推薦與評價,DCARD、PTT和網紅們這樣回答 的評價
認得出來哪些片段在台灣嗎 在 認得出來哪些片段在台灣嗎- Explore 的推薦與評價
這首歌是和來自澳洲的創作歌手Georgia State Line 一起完成的,開始寫歌前我們只聊過一次天,我把視訊鏡頭放到鋼琴前,食指在黑白琴鍵上來回移動,讓她想到時就喊停,點到 ... ... <看更多>
認得出來哪些片段在台灣嗎 在 Re: [閒聊] 台灣哪些正神能壓制大黑佛母? PTT推薦- C_Chat 的推薦與評價
引述《nanachi (上善若水)》 之銘言: : : : 我記得之前看咒的刪減片段 : : 主角帶朵朵去宮廟時 : : 官將首們看到眼神大變 : : 凶狠地衝上來 ... <看更多>
認得出來哪些片段在台灣嗎 在 [好雷] 噬血童話:你認為世上真有邪惡存在嗎? - 精華區movie 的推薦與評價
碎碎念 start:
早在10月10號就想打些什麼上來(趁著噬血童話還有人在討論的時候)
因為當時的我,不只在電影上映的10月1號當天看過美版以及歐版電影
更在看完電影的9天內讀了兩次小說(第一次完整的看,第二次只看Eli與Oskar的故事)
如今拖到11月14號,熱潮已退(有熱過嗎?),搞不好沒人認得這部電影了(苦笑)
這段期間我不斷的比對著小說與電影(憑那漸漸模糊的記憶)之間的差別
整理後,有很多內容想寫,卻又不知重點為何、從何寫起
所以遲遲找不到理由按下ctrl+p
今天終於看到國外推出噬血童話的DVD與BD,希望台灣很快就有代理商代理上市
正當我思考著DVD或BD也許會增加哪些小說裡的經典片段時,突然感覺已無必要
因為就在剛剛似乎發現,電影已經拍得非常完整
碎碎念 end
(防個雷,一路從美版電影雷到歐版電影還有原著小說;而且文章內容極為主觀)
Do you think there's such a thing as evil?
(小說 : 電影
Oskar : Owen
Eli : Abby)
最初只因為在電影院看到那張海報,穿著純白衣服並且縮著身軀的小女孩
一整個看起來超有質感(加上我是輕度蘿莉控),促使我決定接觸這部作品
甚至還買了小說來讀,雖然讀到一半差點啃不下去(Eli曾是個男孩,名叫Elias...崩潰)
不過憑著我對Abby的愛(誤),我還是把小說完整看完,並且努力思索了好一段時間
起初看完小說後,對電影的描述實在難以接受
為什麼電影裡,導演東刪西改的,疑似把Abby朔造成利用老人與Owen的邪惡吸血鬼
當下決定開始整理小說與電影的差異處,想還給Abby一個清白,了解電影是哪裡拍壞了?
直到今天我才驚覺
電影噬血童話(Let Me In)與小說血色童話(Let the Right One In)已是兩部不同的作品
搞不好還能誇張的說,兩者在本質與呈現給觀眾的意涵是毫不相干的
從命名的角度來看,就可以發現電影與小說不一樣了(廢話XD),我指的是意義
小說的Let the Right One In與故事內容有著密切相關
可謂命名的極漂亮,扣著吸血鬼的進房特性與主角間的情素關係,一語雙關
Eli對Oskar來說,就是那個對的人,Eli打破了Oskar那孤獨、無解的生活
甚至可以斷言,小說結局彷彿給人很大的想像空間,但其實Oskar已注定成為吸血鬼
而且應該會在第二性徵發育完以前成為吸血鬼,唯有如此,Eli才會是那對的人
至於電影的命名,Let Me In
曾聽過網友開罵,這是個爛名字,亂改一通沒創意,味道完全走掉
改這樣意義何在?
相信不是導演無聊,想不出新招或是希望片名短一點較好記(誤),所以採用Let Me In
而是電影裡,可沒說Abby是那對的人,並且整部電影的主軸與精神可能就在此盤旋著
我想說電影的名稱命名得很漂亮,而且確實與電影內容相關
(尤甚在看過小說後,較能發現電影名稱的亮點)
所以Abby是邪惡的?
看到外國論壇有不少人在討論這個問題
如果電影照著小說內容去演,那將會非常深刻的感受到
絕望無助且孤獨的Oskar碰上了孤寂、沒生活品質只求生存的Eli,彼此的相知相惜
即使知道Eli是吸血鬼,甚至明白Eli是被閹割過的男孩,Oskar依然止不住對Eli的情感
兩朵孤單的魂,相互慰藉、依賴甚至是救贖
從故事的內容來看
小說中採用不少篇幅來描述Eli的立場以及吸血鬼的悲哀,這些在電影中大多被刪改
[1] Eli活了220歲,其中超過一半的歲月都屬長眠期,這還不包括活動期白天的睡覺時間
[2] 老人因戀童癖失去工作與家庭,遇上Eli後,兩人以互助、滿足彼此的方式同居著
ps.Eli在小說裡被形容的極為美麗,讓老人瘋狂且病態的迷戀著,這完美的兒童天使
「所有人見到小男孩,都說從沒見過這麼美麗的孩子。」
中年男子Lacke曾讚嘆「在可想像到的美麗臉龐中,沒一張比得上眼前這女孩。」
[3] Eli戀上Oskar後,行為變得活潑,這讓老人非常訝異,因為他沒見過這樣的Eli
[4] Virginia被Eli攻擊且成為吸血鬼,細膩描述正常人轉成吸血鬼的悲哀、無助與絕望
最後Virginia選擇了以自殺來結束自己被詛咒的吸血鬼人生
[5] Eli都會殺掉可能被感染的人類,但他問了Oskar,想不想跟他一樣成為吸血鬼?
電影刪了其中最關鍵的兩個內容
一個絕對是老人的背景設定,也有不少人指出這項改變
另一個我認為是刪掉了Eli問Oskar是否要成為吸血鬼的事件
這一問意義非凡,將區分出Owen與老人的差異性,讓觀眾推出Owen對Abby來說是多特別的
如果Oskar變成了吸血鬼,Oskar將不可能像老人那樣協助著Eli
甚至Oskar需要得到Eli的照顧與幫助,可了解小說中Eli要留住的是感情
因此在刪改了這兩個內容的情況下,電影就成了一部與小說截然不同的作品
雖然電影刪除了上述兩個關鍵內容
卻又保留了洗澡、溜去Owen房屋共眠、地下室舔血、未被邀請而進屋...等事件
也許會讓人摸不透Abby到底是不是真的喜歡Owen,這也成為這部電影廣受討論的議題
但在配合了電影海報的標語「INNOCENCE DIES. ABBY DOESN'T.」(純真已逝 艾比永存)
Abby邪惡與否?答案也許早已出現
如果純真指的是感情與愛,永存指的是利用人類後得以順利生存
如此一來,上面所提被電影保留的事件,全都變成Abby的心機了...
(當然,因為我是10月1號看美版電影,印象與感受已非常遙遠,也許記錯或忘了些什麼
也許可以勉強解釋,最初時Abby都曾愛過老人與Owen,但全都經不起歲月的摧殘
如此一來Abby的立場較能讓人體諒,形象也不至如此可怕...
但Abby如果真的愛過他們,在一開始應該會像Eli一樣,希望對方一起成為吸血鬼)
不論如何,我認為導演把兩位主角重新命名是對的選擇...
至於小說裡,Eli對Oskar來說已經是那個對的人
作者想透過小說另外表達的是跨性別之愛以及當時瑞典中下階層人民的生活醜態
這些都不是電影要討論的,所以Abby被設定為女性,鎮中居民的故事自然也沒被拍出來
思考到這裡,可以發現電影與小說確實已經大相徑庭
不止要表達的主軸內容不一樣,甚至Eli與Abby的立場以及形象都完全不同
也因此,電影本身並沒漏了些什麼內容,也可說已完整呈現出導演想給我們的思維
個人認為導演Matt Reeves非常厲害,在小說與歐版電影的雙重壓力之下
依然可以拍出焦點未失、情節緊湊、耐人尋味且有別於原作的完整作品
(要忠實呈現小說內容,就怕電影片長有限,東刪西刪造成遺憾)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4.17.161
※ 編輯: liwmewmew 來自: 218.164.17.161 (11/14 13:1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