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奧運結束,選手陸續歸國,延續著奧運的熱潮,關於「代表隊」的名稱,卻再次掀起一股論戰,以紀政為首的人士持續推動「正名」,希望能將隊名改為「臺灣」,也有部分人士認為改名臺灣可能使選手失去參賽資格,堅持繼續以「中華臺北」作為隊名,雙方各堅持己見,並無定論。
實際上,依照奧運規章,選手的參賽權不受政治力的干擾,如同俄羅斯雖因禁藥風波而被奧會禁止以「國名」參賽,來自俄羅斯的選手,便改以「ROC」(Russian Olympic Committe)的名稱出賽,正好與那個不能在國際賽事上露出名字的「中華民國」英文縮寫「撞名」,而在國際媒體上引發討論與報導。
而臺灣的「正名」史也並不總是今天的模樣,在國民政府失掉「大陸河山」撤退至臺灣後,國際上對於「#中華民國」能否繼續代表中國,就有了極大的爭議,自 1949 年至 1981 年間,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華民國」在國際上的地位消長,今日來自「臺澎金馬地區」的奧運代表團,曾以「#中華民國」(Republic of China)、「#臺灣」(TAIWAN)、「#福爾摩沙」(FORMOSA)、「#福爾摩沙中國」(FORMOSA CHINA)等名稱出席奧運,但當時的政府認為以「臺灣」出賽,等於是自降國格,因此堅持希望能以中華民國出賽。最終,幾經協商,在 1981 年的洛桑協議後改以「中華臺北」(Chinese Taipei)的名稱出賽,沿用至今。
乍看之下,正名就是對「名字」的認知差異,但實際上,問題或許更複雜一些,是「自我認同」的差異。由政大選研中心針對臺灣人所做的自我認同調查發現,認為自己「只是中國人」的比例,已由 1992 年的約 25 %降至近年的不到 5 %,而認為自己「只是臺灣人」的比例則從 1992 年的約 17 %大幅升至近年的 63 %,超越「既是臺灣人也是中國人」的 31 %。
以國際情勢來看,臺灣以「中華民國 Republic of China」重返奧運的目標,已經幾乎不可能實現,就連 ROC 這個名稱在國際上所代表的空間,也日益縮小。因此在國內,開始有越來越多人希望以「臺灣」回歸國際。你覺得什麼樣的名字最能代表我們呢?或許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還想知道更多關於臺灣正名的故事嗎?
點進【從 ROC、Chinese Taipei 到「我來自臺灣」,哪一個是我們想被稱呼的名字?臺灣史上的三次「正名」運動】看更多!:https://bit.ly/3iMXGMC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萬的網紅Susie Woo 戴舒萱,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大家有想過東西方或不同國家的思考模式為何會有不同嗎? 除了語言本身的不同,在表達事物的邏輯與認知上東西方好像都存在著不小的差異,今天來跟大家分享一下關於這個話題我的一些經驗以及一些研究,歡迎大家留言分享自己的想法喔! 00:00 開頭 00:07 “以發話者為導向”與”以聽眾為導向的”的語言比...
「認知差異 英文」的推薦目錄:
- 關於認知差異 英文 在 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認知差異 英文 在 交通大學校友會 NCTU Alumni Associatio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認知差異 英文 在 徐巧芯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認知差異 英文 在 Susie Woo 戴舒萱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認知差異 英文 在 哈佛商業評論- 我們所謂的「認知差異」(cognitive...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認知差異 英文 在 認知不同英文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 - 最新趨勢觀測站 的評價
- 關於認知差異 英文 在 【為何東西方思考模式不同】語言會影響思考的方式? 中英語言 ... 的評價
認知差異 英文 在 交通大學校友會 NCTU Alumni Associatio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轉發新校長賀卡,祝福陽明交大人新年快樂、牛轉乾坤、步步高陞!
-
各位陽明交大人:
在21世紀第21年的2月1日,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正式成立。合校經歷了超過20年的探索,歷經張俊彥校長、曾志朗校長、吳妍華校長、吳重雨校長、梁賡義校長的醞釀與催生,終於在張懋中校長、郭旭崧校長及陳信宏校長任內合力完成。我有幸能擔任合校後的首任校長,感覺肩頭上的擔子無比沉重,但我有信心在師生校友共同努力下,必定可以順利達成任務。
我是陽明大學醫學系第五屆 (1986年畢業) 校友,於陽明大學微生物及免疫學研究所及生醫光電所任教。2019年中開始,我擔任籌設博愛校區「醫療財團法人憶卿醫院」之執行長,2020年2月由陽明大學轉任交大生科系,並兼任台聯大系統副校長。陽明大學與交通大學對我而言,都具有深刻的情感與意義。
交通大學身為高科技教育研發重鎮及產業的領導者,就像是新竹疾風中堅挺不拔的勁竹,而陽明大學對於追求學術卓越及偏鄉服務的熱忱與關懷,則像是唭哩岸山迎春時奔放燦爛的櫻花,2021年我們即將一起開創嶄新的篇章,如何讓原本不同的兩所大學在未來走向共同的道路?合校工作千頭萬緒,我認為為合校初始最迫切的任務是在最短期間內獲得兩校師生同仁校友對新學校的認同;有鑒於此,我們將啟動「一樹百穫」計劃,針對各項議題如新穎教學、科技趨勢、大學社會責任,乃至校歌校徽、校園美學等,擴大邀集師生與海內外校友共同參與討論,一起發想,以資訊科技作為激盪腦力的平台;透過匯聚、分析及整合意見,我們計畫於合校啟動後的第100天,向所有關心陽明交大的朋友們提交一份具共識基礎的合校願景- 這將是一份具十年展望前景的三年計畫藍圖。而在這份藍圖逐漸清晰之前,我們將借助師生校友對過去的記憶作為新學校的黏著劑以度過磨合階段;以校徽為例,陽明交大將暫時以中英文字之”NYCU”或「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作為識別,將設計交付專業,將歧見或認知差異以智慧與包容來逐步化解。
傳承、深耕、融合、開創是合校的核心價值,陽明交大將以院系所及跨院研究中心為發展主軸,師生將是學校在全球高等教育競爭中參與競逐的主角,行政團隊的首要任務是架構一個穩固的舞台,讓舞台上的表演者能盡情發揮以獲得最大成就與掌聲。
陽明交大的九個校區將整合為雙主體校區,搭配產學共創校區及教學醫院群,由交大校區及陽明校區校務長領導的主秘、教務長、學務長、研發長、總務長、國際長的團隊,以及負責專案的副校長們為師生服務。我們將以最精簡的人員編制,發揮最大的行政效力與效率。除附設醫院外,學校也將與各教學醫院建立更緊密的合作關係,尤其是榮陽交團隊經營多年、成效卓著,在未來生技醫療、智慧醫療領域的發展,台北榮總絕對是重要的合作伙伴。
莫忘合校初衷,陽明大學的人文與專業扎根於向社會貢獻的使命感,交通大學的優勢展現在勇於突破的創業精神,合校後兩股力量匯流,陽明交大將打造淬礪成為一所「偉大大學」,這所「偉大大學」將會:
締造創新 樹立價值、
激發潛能 培育領袖、
勇於調適 面對挑戰、
引領轉變 發明未來。
林奇宏 敬上
2021年2月1日
認知差異 英文 在 徐巧芯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看到新聞寫說民進黨民調當中,不滿意蔡英文總統開放美豬牛進口的只有7.7%,嚇了一跳,想說與我的認知差異也太大。
結果仔細一看民調內容,這是什麼毀人三觀的民調設計?🙄
被問到不滿意的蔡政府的原因,竟然被設計成 #單選題 ,也就是把各種不滿意分散在各選項當中。不滿意的人難道不能同時認為開放美豬牛很討厭,也認為經濟表現不夠好呢?
這種民調設計根本就是預設了立場,想要得到自己滿意的數字所做的小心機。
這個民調頂多能說明,對蔡英文政府施政最不滿的項目是開放美豬牛進口,不能解讀為對蔡政府美豬牛進口的不滿佔7.7%。那數字基本上沒有意義可言。
執政黨應該好好面對真實的民意,而不是以民調之名搞這些花招騙人騙自己。
認知差異 英文 在 Susie Woo 戴舒萱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大家有想過東西方或不同國家的思考模式為何會有不同嗎?
除了語言本身的不同,在表達事物的邏輯與認知上東西方好像都存在著不小的差異,今天來跟大家分享一下關於這個話題我的一些經驗以及一些研究,歡迎大家留言分享自己的想法喔!
00:00 開頭
00:07 “以發話者為導向”與”以聽眾為導向的”的語言比較
01:18 寫作時的中英文邏輯差異
03:23 “語言差異”會影響人們思考與感知事物的方式?
04:07 東西方的”認知差異”
06:57 結尾
💡這部影片的目的並非引起紛爭或造謠,主要是希望能與大家討論一個鮮少被拿來討論的話題,希望大家也能分享各自的經驗喔!
📌補充:有關 Sapir-Whorf 假說 (語言相對論) 的相關研究論文資料
📖https://www.asian-efl-journal.com/main-editions-new/taking-advantage-of-cognitive-difference-of-asians-and-westerners-in-the-teaching-of-english-2/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010027796007846
📖https://www2.psych.ubc.ca/~ara/Manuscripts/CogSci2002.pdf
📌點擊了解更多 Susie 的英文線上課程 ► https://www.susiewoo.com
📌點擊加入 Susie 的線上英語課程訂閱計畫 ► https://www.susiewoo.com/zhtc-susie-subscript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加入 Susie Woo 戴舒萱 的 YouTube頻道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QGcGol7OOCH2B2Z8dUag/join
與我一起用英語討論不同議題,讓我聽見你的聲音。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關注我的IG
► https://www.instagram.com/susiewooenglish
支持我製作更好的內容
https://www.patreon.com/susiewoo
Clubhouse
► @susiewoo
Bilibili (B站)
► https://space.bilibili.com/696608344
#語言差異 #認知差異 #東西方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gZbvTHj6GFk/hqdefault.jpg)
認知差異 英文 在 【為何東西方思考模式不同】語言會影響思考的方式? 中英語言 ...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04:07 東西方的” 認知差異 ” 06:57 結尾 這部影片的目的並非引起紛爭或造謠, ... 點擊了解更多Susie 的 英文 線上課程▻ https://bit.ly/3vFPeBV 點擊 ... ... <看更多>
認知差異 英文 在 哈佛商業評論- 我們所謂的「認知差異」(cognitive...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我們所謂的「認知差異」(cognitive difference)是指,消化吸收資料、做決定、解決問題、與別人互動時,所採用的不同方法。 而有種比喻,可以概括地區別兩種不同的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