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誠感謝老師們的付出與辛勞
#讓教師們真正快樂的是國家的支持與守護
教師節,祝所有老師教師節快樂!
從小到大,我遇到很多好老師。從政後,也遇到好幾位不藏私指點我的老師們。對所有的老師們,我深深感激!
但老師們的辛勞與付出,需要國家來做妳/你更強大的後盾,這也是我進入立院後全力以赴的議題!
在教文委員會,有機會深入瞭解從大學、高中、國中小到幼兒園的各層級教師,現在在第一線的教學及勞動情況。
我必須說,愈深入瞭解,愈感覺沉重。舉幾個數據給大家知道:
🏫 大學:
📈 大學兼任教師比例,占全體大學教師48%
📈 大學兼任教師鐘點費, #28年來依職級不等,由575至795元,調薪為695至955元,調漲金額在120至160元間, #漲幅僅約20%
📈 私立大學更是28年未強制調整,現在仍有64所學校從未調薪過(鐘點費為每小時575元至795元)。
🏫 高中:
📈 高中代理教師自105年至今,比例從9.7%提高到13.1%
📈 教育部去年承諾會逐年補足國立高中職教師1,400名的法定員額,今年卻要求各校提出計畫並核定後才會給予員額。
🏫 國中小:
📈 國中代理教師自105年至今,比例從9.04%提高到14.09%
📈 國小代理教師自105年至今,比例從11.55%提高到14.76%
📈 各縣市聘期不一,許多代理教師無法獲得完整聘期,僅能領到10或11個月的薪資。
🏫 幼教:
📈 幼兒園代理教師自105年至今,比例19.26%提高到27.09%
📈 以教保員取代教師,薪水平均少將近6000元,但是工作內容幾乎跟教師相同。
📈 2020年主計處統計幼教業平均薪資才2.7萬元。
面臨少子化現象的台灣,明明學生愈來愈少,教師終於能夠有機會提供更好的教學品質給學生。
但這些年,台灣各層級學校普遍卻是趁著少子化的理由,不斷控留教師員額,遇缺不補。從大學、高中、國中小一路到幼兒園,以兼任教師、專案教師、代理教師等職缺替代。
讓這些 #非正式老師 們,明明和正式老師做一樣的事,但薪水和勞動條件就是差一大截。
#正式教師也要面對困境
#超鐘點授課
#新課綱加上遠距卻沒有資源支持
依據《國立高級中等學校教師每週教學節數標準》規定,專任教師每週基本教學節數為14到16節。
但在高中教師員額未補足的情況下,全國高級中等學校教育產業工會調查發現九成四的教師超鐘點授課。高中教師每週負擔的授課節數,包括課後輔導與彈性學習,為23到30節課不等,遠遠超過每週教學節數標準的1.5到2倍。
此外,各校依108課綱規定,必須開設1.2至1.5倍的選修課程。全教總統計有八成的教師皆認為在新課綱上路後備課量大增。五花八門的新課程產生,使得教師相較於過去,必須投入更多的時間設計各式各樣的新課程。
然而隨著對教師的教學要求不斷增加,在今年急須實施 #遠距教學 時,卻發現並未給予教師足夠的資源與支持,教師的工作量不減反增。
在授課節數與備課時間大幅增加的情形下,還要教師兼任行政職務,已造成 #行政大逃亡 的情形發生,正式老師難以接任行政事務。
#老師值得更好的勞動環境
#孩子需要更好的學習環境
孩子是台灣的未來,老師是孩子們成長階段很重要的陪伴。國家要做老師們的後盾,要讓老師們能夠有支持有保障的教學!
需要努力改進的地方很多,在教師節這一天,我邀請所有教師們跟我一起,為更好的教學環境努力,提出你們在一線看到需要改變的地方,我來努力!
------
瞭解我過去關心教師權益的文章,請看👉
聖約翰科大違反欠薪、強迫減薪、傷害師生權益,教育部應依法嚴懲!
https://bit.ly/3kKb84E
大學兼任教師的困境:未納入勞基法也不適用教師法
https://bit.ly/3icABCd
少子化下的高等教育轉型:必須保障學生受教權和教師勞動權益
https://bit.ly/3oi0Ivh
制度化遏止私校欠薪,成功促成教育部訂定SOP、保障教師勞權
https://bit.ly/2WnByju
聖約翰科大發還積欠教師薪資,肯定潘部長維護教師勞權
https://bit.ly/39GZiSz
高教產學合作也要嚴格監督,保障師生参與及教師勞動權益
https://bit.ly/3uhsVDu
教育部預算提案通過34案,守護各類教師權益
https://bit.ly/3DFIJUO
別把代理教師當作免洗筷,根除濫用留職停薪的陋習
https://bit.ly/3CTfYmk
要求教育部全面檢討代理教師相關法規及預算,保障代理教師勞動權益
https://bit.ly/2XSiZEv
保障正職及代理教師勞動權益,勿因虎年效應減班及控留教師員額
https://bit.ly/3CVhZ1g
感謝教育部潘部長支持,國立高中教師員額盡力於兩三年內全數補足
https://bit.ly/3ufq6To
持續追蹤代理教師權益保障規劃及改善期程
https://bit.ly/2WSIDst
幼兒園真公共化才是解方
https://bit.ly/3AOeTf6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誠 品 正職 薪水 在 龔成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80後百萬富翁》--思維篇--對正焦點才努力
有很多人希望致富,他們很努力,可惜卻把這份努力用在不能致富的地方,即是用錯焦點。若想致富,就要把精力用於能致富的事情上。
大多數人將所有時間都用於打工上,連一點點時間也不花在創富上,我們身處的香港是一個資本主義社會,真正的財富是被「安排」給企業家、投資家。
因此,將所有精力都用於打工,結果只會是幫助他人致富,若你希望致富,就要把焦點用於創富事情上。可惜的是,大部分人寧願用$100,000去讀一個甚麼學位,也不願用$10,000讀一些致富、投資類的課程。
筆者也只是一名打工仔,但多年來都會盡量利用工作的空閒時間,來提升自己的投資知識,以及花時間去分析股票,做投資;再加上工作性質與投資有關,即是說,筆者用於創富的時間,比打工的時間還要多。
要明白,工作賺到的薪金只是「種子」,作用有限;要真正令種子成為大樹,就要用創富技巧。若你連少許時間也不願花在「種樹」之上,只會令你一世也停
留於打工狀態。
筆者曾經有段日子放大量時間於做兼職上,目的就是儲到更多種子,但種子再多也不會富有,因此當筆者認為種子的數目開始足夠後,便要把焦點轉移至「種樹」之上。
筆者曾有一份工作,在入職兩年後,薪水漸調整到「較合理」水平,筆者發現在公司工作了十多年、同等職位的同事,薪金竟與筆者相同,這些同事都是資深而稱職的員工,他們無論在工作經驗及技能上都比筆者高,卻得到與「新人」無異的待遇,他們不少努力工作10年、20年,但現在仍做著相同的工作,薪金沒有明顯變動。
他們的問題在於,把所有焦點全都放於公司,學習了不少只有在這公司才可運用的知識技能(卻從不學創富知識),把精力時間都用在公司身上,甚至可說是把青春也奉獻了給公司,結果得到多少回報呢?
若你仍然相信打工是賺錢唯一的途徑,生活的唯一方式,那麼請你繼續吧!
在筆者的眼中,每份正職其實都是「兼職」,當然筆者會付出應有的工作態度,但心裡知道,筆者的「真正身份」是一名投資者。
筆者真正賺錢的時間並非在上班時,而是在下班後,利用這些時間做投資,得到的回報遠比打工所得的多,是其中一種真正創富的方法。
在香港,肯付出又有能力的人很多,但他們當中能賺到錢的卻不多,原因是他們沒有在真正賺錢的地方努力,他們放錯焦點,盲目的努力只會帶來沒有意義的結果。因此,你必須想想,在每天重覆的工作以外,有沒有做一些對你真正有意義的事。
為別人工作只能幫助別人致富,為自己工作才能讓自己富起來,若你每天都很忙碌,你必須問自己:「我究竟忙甚麼?」、「我是否在正確的地方努力?」很多人一生都在忙碌的死胡同中打轉!
在不少事情上,人們都有用錯焦點這問題,一些應該放更多精神時間的地方,卻用上不對等的時間。例如買樓,對很多人來說是關係一生的重要投資,有些人可以只花一個月或一星期去決定;甚至只用一個晚上就決定一個幾百萬的投資─要賺到幾百萬可能要花上數十年時間,卻只用一晚時間去決定。
若想做出正確的決定,便要先多做功課,多了解地產知識,了解市場的供應與需求,人口結構,市場資訊等等,學會分清事實的真相;不要單單被傳媒、地產經紀、樓市氣氛影響到正確的決定,要用理性分析,不被情緒影響,不單憑他人的三言兩語作決定。
--------------------------------------------
《80後百萬富翁》分享我如何用一套恆之有效的理財創富方法,令月入萬多元的我在5年間合理地累積到$100萬,而這套方法應用在任何人都同樣有效的。
這書由起手到出版花了兩年時間,雖然我不敢說這書對你是否有作用,但我敢說這書是花了我不少心機而寫成的。
若你認為此書好看,對你有幫助,可到各大小書店,如三聯商務誠品等購買,多謝支持!
誠 品 正職 薪水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職場心態,轉職進退要想三分】
你問我:「即將滿四十歲的自己,適合轉職嗎?」
我說:「進退想三分,剩下就靠運氣跟努力。」
讀者A表示今年38歲,過去在科技業打滾多年,最近突然有個機會可以讓他在外商就職,讓他非常心動。只不過這並不是正職,而是人力派遣的工作,對方公司也提到轉升正職的條件是必須兼具硬體設備的技術,同時薪水也會比原本的還多出20%。他很擔心倘若兩年後自己無法轉升正職,會不會又更難找工作,到底該怎麼選擇?
我說:「心態很重要。」的確年過四十,轉職的條件就比三十歲嚴苛許多,畢竟大半公司人力資源看到「年紀四十」大半就是直接忽略,不過技術職又跟一般公司不太相同,倘若你的技術仍是市面上搶手貨,不管幾歲,都沒有找不到工作的擔憂,只怕你「不想做」而已。
為何轉職心態很重要?主要取決「接受」跟「面對」。
「轉職」可以視為人生賭博,首先必須檢視自身籌碼。
第一,你的工作技能含金量,
第二,生活條件是否能支撐後果,
第三、職場你所追求的是穩定還是人生成就。
讀者A說,我想自己回科技業應該是簡單的事,只是不想過那種生活。
我告訴讀者A,我也不想回資訊業,但明白回原職場工作應該不難。畢竟這行業非常缺的抗壓能力強的專案經理,能做超過十年的專案,絕對都是有兩把刷子,能想像打開履歷之後,電話就應該響起叫我去面試。只是這樣的生活,是我要的嗎?
我在三十多歲時,走到了職場分岔點。我告訴自己「即使網路資訊跑得很快,但未來二十年要做的事情大概都差不多。」
客戶提需求、開會、企劃、開會、上課、開會、測試、上線、修改、再修改、開會、改版、繼續開會、打掉重來,重新企劃、開會、繼續再來一次。
物價過去十年飛快漲幅,但薪水,大概就是這樣。客戶不願意提高售價,工程師又找不到,A案子一直掉,B案子接不到,C案子又要一直改,D案子又換窗口,F案子說要延期,辦公桌上電話又響起,但絕對沒有好事。而我的薪水大概就在那裏,即使有獎金,也是杯水車薪,即使加薪,就也在那個區間不會再有火花跟激情。
三十二歲打工度假回來,在職場滾盪三年,大概認清了自己的現實面,也找到自己嚮往的未來面,倘若一直糾結在原地,與其說是安穩,不如說是浪費時間,因為錢也沒賺到,日子不上不下,卡住的人生只會讓我越來越痛苦。
裸職之後,我半年沒有任何收入,三年浮浮沉沉,幾乎到了有演講就接,有稿子就寫,有打工就去做的地步。旁人看我可憐,捨棄穩定的行業,過著有一搭沒一搭的生活。我卻一點都不覺得,能把自個人生過的瀟灑自在,好比李白。
人,都要清楚自己的現實面在哪。我,沒有家累,沒有負債,沒有非做不可的工作。我,有理想,有抱負,有想征服世界的美夢。我,會畫圖,會寫字,會演講,也會接業配文。我,能賺一分錢,過一分生活。這就是我的現實。
人,可以把自己心態活成三十,也可以活成七老八十。
職場,卻不能把一輩子都過得穩,因為人心是會浮動的。
✈ 紐西蘭 尼爾森湖
-
生活中,選擇留下合適舒服的人 (你需要的一本書
博客來:https://reurl.cc/4yEqzV
誠品:https://reurl.cc/qm79mN
金石堂:https://reurl.cc/mq8Wn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