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憶似水年華 2000年代之6】聯合副刊
李屏瑤/松鼠之年
+
是有些風雨欲來的徵兆。
窗外的路樹隨著一致的節奏搖晃,電台報出某縣市宣布明日停班停課的消息。天色將暗未暗,設計總監拉開隔間門,叮囑同事們把手邊的東西收個尾,趕快回家。
颱風假過後的上班日,沿著人行道走,仍能感覺暴風雨過後的餘緒。花式爆開的傘,被吹倒的自行車,散落一地的枝葉。進公司後先掃除,設計同事在前陽台發出驚呼,我與另外一個設計跑過去看。有隻麻雀倒臥在陽台的一角,雙眼緊閉,小小的頭顱有不太自然的凹陷。想必是在風雨中努力尋找過可躲避之處,而颱風太劇烈。
我找來誠品書店的紙袋,將麻雀暫時安放在內。整個早晨,袋裡的麻雀放在我們的辦公桌之間,接上被中斷一日的日常,該補上的工作進度還有很多。很小的突發事件,卻不需要討論,同事們都認可那不是垃圾。午餐時間到,四人步行至附近的公園,用免洗筷跟塑膠湯匙,在樹下勉力挖出一個洞。雙手合十,輕誦數遍南無阿彌陀佛,埋葬陌生的麻雀。
想想是年輕而且一廂情願的浪漫,畢竟當時的我跟同事們都是二十幾歲的人,資深設計還沒正式搆到三十歲的邊,就已經被其他人稱為姊姊了。因為年輕的緣故,對萬事萬物皆存有簡樸而直接的反應,還有大把的時間去好好對待一件很小的事。
大學畢業後我持續在咖啡館打工,工時拉得很長,一週可能去五至六天,手邊仍有家教工作。不太積極地投履歷,第一場面試就被錄取。編制簡單的廣告工作室,我得到的頭銜是文案。老闆兼創意總監是一對夫妻,一人文案出身,一人設計出身,恰到好處的分配。除了我之外,還有三位設計同事。在前一個文案離職後,到我能跟上進度前,我老闆負責寫完所有的大小標跟內文。老闆慣用紙筆工作,他寫完後會找我過去討論,解釋方向跟切入點,接著我就將這些內容打成word檔,在這些過程中反覆學習跟演練。每週要交練習稿,被刪改,被調整,然後慢慢長出一點語氣。
那是我見過擁有最多書籍的公司,某方面也是我選擇來此上班的原因。老闆很有帶新人的耐心,也具備買書的豪氣,連走廊都做成一面長長的書牆。他跟我說,上班的時候可以盡量讀書,如果文案真的寫不出來,就去逛個書店也沒關係。藝術書店的業務每隔一陣子會拖著行李箱上門,搬出數十本磚頭般的外國書刊,若創意總監覺得可以參考,便立即留用。
除了眾多書籍外,會送來的還有每日的四大報,加上每月不定時抵達的各家雜誌,長桌上永遠堆著滿滿的紙本。工作室的主要客戶為房地產,下很多廣告,也要看很多別人的廣告。
上班首週我購入兩本黑色活頁筆記本,一本抄寫所見的一切有趣文案,一本專門抄寫房地產文案。工作室將過期的雜誌回收前,我割下覺得有意思的篇章,可能是採訪,可能是影評,可能是商品文宣,全部放進透明文件收納夾。文案工作三年,積累十幾本寫滿的空白筆記,跟二十幾本文件夾,一直到前幾年搬家,才下定決心回收掉這些紙本。
彼時我還抽菸,抽caster 5。代購與網購皆不發達的年代,只能仰賴出國的朋友買,很珍惜地抽每一根菸。幾乎全工作室都抽菸,但地點限定後陽台,可以看到一點點天空跟帝寶的花園造景。應當是《康熙來了》的全盛時期,前晚的節目是同事之間的共通話題,偶爾還會在附近的早餐店遇到小S。
房地產客戶相對穩定,加班也不至於太誇張,身在廣告業,勉強擁有稍微健康的肝。每日早起坐在辦公桌前,一邊吃三明治喝奶茶一邊配奇摩新聞,吃完走去廚房幫大家煮一壺咖啡。創意總監心血來潮會點下午茶,她請客。通常是有厚片吐司的那家,菜單在眾人手上傳一圈,拿筆作記號,同事打電話去叫,店家不忙的話很快就送過來。初入職場的前幾年,儘管msn都開著,有事還是越過層板跟對方講。關於紙本跟聲帶振動的,日常跟人際往來實打實的最後數年。
加班太晚,可以報帳坐計程車回家。而坐計程車上班這種想來奢侈之事,一次都沒有過。作為社會新鮮人的我,會在無印良品的年度計劃本上記錄每一筆開支,將薪水明細表收好。第一次領到三節獎金,在凌晨的敦南誠品買了兩袋書,已經算是當時的小小放縱。沒想到十年之後,我會變成一個下雨就想叫uber的人。
工作內容漸漸上手,除了出門看新建案、看預售屋、跟客戶開會提案外,每週都有些固定的待辦事項。房地產屬於高端商品,下廣告大方。若是新案上市,每週必有報紙二十全(全版)廣告,大概一個月後,調整成十全(半版),接著再減半,以此類推。即將完售,或是完售謝幕,又會刊登全版的感謝公告。也會在時尚雜誌與商業雜誌刊登彩色跨頁,偶爾買封底。
最複雜的卻又最簡約的,就是戶外看板,尺寸不一,大型建案的戶外廣告可能多達十幾個,人車都是匆匆經過,眼球所能掃過的資訊有限,每一則要依照高度、大小、空白處,去思考放怎樣的文字才能達成效益。路上派發、投遞信箱的各種尺寸印刷品,或者是因應夏季贈送的扇子,所有有字的地方,都是文案守備範圍。
我自己遇過的全盛時期,手上同時有五個建案在進行,每天都有下不完的大標小標跟內文。有次忙到頭昏眼花,我跟設計都沒校到DM上的錯字,幸好最後關頭有人發現,不然一失手就是上千份。最驚心動魄的便是戶外廣告的印製,總是坐在電腦前反覆校對檔案,若有錯字,就是幾百級字的巨大失誤。
以上都是對外的。不被一般大眾看見,卻又最重要的文案,就是屋主專屬的說明書。一個建案的誕生,從鋼筋的綁紮工法、防震結構的血統、氣密窗的品牌,都必須仔細查好資料,消化後重新寫過。曾經碰過一個超大型建案,公共設施就有十幾個不同的房間,用編號太制式,光是取名就令人頭痛。幸好那個建案屬於台灣人極為喜愛的歐式建築,我借用希臘諸神的名字,安然度過這一關。
工作室人不多,關係緊密,很多時候需要互相支援,協助拍攝、尋找道具跟場景。曾經訂來滿坑滿谷的點心,擺滿豪宅內挑高大廳的長桌,多層蛋糕架,極美的茶具,四周架滿燈具,一日未盡,彩度甚高的蛋糕們已經發出甜腐之味;需要真人的拍攝計畫,工作室會一口氣湧進幾十名模特兒試鏡。我們會先從寄來的Model card中選擇適合的人選,跟經紀公司聯絡,通常對方帶來的會是+1+2甚至+3+4,人人有機會。
有些特殊狀況會選擇外國模特兒,許多外國模特兒並不居住在台灣,他們如同侯鳥,在每個國家待上幾個月,努力接滿工作。幾年後我去曼谷旅行,在最熱鬧的Central World百貨區抬頭一看,見到一個熟面孔。我記得當時的工作需要換上正式禮服,禮服太緊,模特兒在拍攝過程中漸漸失去血色,她說沒關係,但想要喝水,我遞給她插著吸管以免掉妝的礦泉水。在曼谷的戶外廣告是休閒服,看起來很舒服的棉質上衣,真是太好了。
偶爾會有奇妙的要求,例如需要一隻最高貴的狗,當時臉書還不盛行,我跟設計同事們想盡辦法去找各種社團、奇摩家族、部落格,最後商借來了一隻極美的阿富汗犬,沒記錯的話日薪6000元。此狗中分,像極了甘道夫。也曾經需要黃綠色的鳥,同事去萬華鳥街選了一隻,鳥價很便宜,租不如買,老闆補充,之後不想要可以送回去。拍攝完畢,同事把鳥帶回家養,某日在後陽台抽菸時,同事哭著說鳥的頭上長蟲,已經擦藥了,可能救不回來。
我有點忘記後續的細節,畢竟那是工作密度極高的一段區間。連續加班後的週末,我跟母親出門吃飯,突然心悸,車直接開進醫院急診室,衣服一下子被拉開,我猜想那是母親第一次發現我穿束胸。檢查結果沒太大問題,要定期觀察,領回一小批色彩鮮豔的藥丸。
週一回去上班,同事的螢幕仍舊是上週的窗景。大型建案尚未有人入住,夜晚的外景照中,建築物的內部一片黑暗,同事只能用土法煉鋼的方式,放大原始檔,將每一扇窗戶點亮。另一個同事失戀了,大白天的,創意總監從辦公室拿出一瓶紅酒,立刻開給大家喝。如果當時的我不是那麼年輕,一定會在那間公司待得更久。
在按著脈搏數心跳的日子裡,等待很久的女生再次出現了。
工作很忙,我拖了好一陣子才跟她碰面。那之前有許多個深夜,我站在路邊,反覆構思幾十字容量的簡訊該怎麼寫,打了又刪,始終難以送出。我們吃飯,我食不下嚥,沿著羅斯福路的紅磚牆走,在我還沒開口說些什麼之前,她說,她交新的女朋友了。我們繼續穿行在溫州街延伸的各種小巷,說許多話,有更多沒說的話。一路亂逛,走到師大的小公園,在很窄的小路與人狹路相逢,已經入夜,有盞燈把來人的臉照得明晃晃的。是更久沒聯絡的朋友,對方以為我為了這個女生拒絕她後,就已經有兩三年沒講過話了。我跟女生繼續散步,去搭末班捷運,我應該有說一些祝福的話,隔天照常坐在辦公桌前敲打鍵盤。
後來聽聞巧遇的那個朋友要離開台灣,我打電話過去,她接了。問她什麼時候有空碰個面,問了幾個日期,她都說沒辦法。再問什麼時間比較方便呢?她停頓許久,用她一貫的溫柔語調答:這輩子都沒有。後來對方就出國了,我想我們不再是朋友。
隔天繼續上班,在途中的美而美買冰奶茶跟漢堡蛋,大口吃完。固定翻每日報紙,看奇摩新聞,股市持續探底,金融海嘯正在席捲整個世界,剛畢業的學妹面試好幾個工作,薪水都是22K或23K。我努力檢查每一篇文案,確保沒有錯字,把每一個可能的錯誤,逆著吞回肚子裡。沒有人知道這個調整的過程,只看到結果。而其實什麼都沒有發生,一切都已經經過了。msn上有些人漸漸不再上線,後來的時代甚至沒有msn了。
某個尋常的日子,我過馬路,樹海下六線道大馬路中央,趴著一隻松鼠,天氣很熱,柏油路想必極燙,松鼠一動也不動,尾巴還是蓬鬆的。沒有一台車為松鼠停下來。
+
本文為聯合副刊邀稿,為2000年代的某一年而寫,
謝謝主編盛弘讓我參與這個切面紀錄。
在最近刊登,恰好趕上一波十年前舊照風潮(掩面)。
也想謝謝第一份工作的總監們的照顧,
謝謝當時的同事,謝謝那間有美好窗景的工作室。
更多照片(?)請見此:
https://udn.com/news/story/12661/5007472
請叫我總監拍攝地點 在 新聞人事全面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值得一看,不論是否認同大台新聞部的作風。
究竟 TVB 發生咩事?
無線的問題並非僅僅染紅
前員工:籲勿誤中副車傷害有心人
「你未必知道你鬧緊嘅德軍士兵偷偷地救緊猶太人」
* * *
弁言
16/6 反送中遊行,民陣發言人在終點接受記者群訪(扑咪)。遊行民眾發現了無線新聞,不忿如火山爆發,包圍著訪問地點半小時,不斷喊「撤回」和「林鄭下台」之餘,叫得最多的口號,就是「TVB 收皮/垃圾/食屎」。
群眾是有意為之,欲迫使無線新聞無法刪走他們的呼叫。不過叫聲實在太大,訪問無法繼續,終須由其他媒體的記者出面制止。
然而群眾的不滿並非無的放矢。21/6 包圍警總,抗爭者堵路之初,無線訪問到兩名受阻司機,不但沒責怪抗爭者,更點明始作俑者是政府(bit.ly/2LIW5r3)。
筆者求證電視觀眾,從上午到中午仍見無線新聞有上述訪問,但到傍晚六點半新聞,上述訪問全被剪走。
一位觀眾解釋:「我奇怪竟然喺無線睇到,所以印象好深刻。」她對無線的印象亦可謂深刻,所以無線新聞很快便恢復「正常」。
無怪無線新聞的形象沉痾難救。但據悉無線 24 小時新聞與六點半新聞有不同的編輯考量,訪問在前者得以保留,惟在後者卻遭剪走。
是故非僅僅一句「染紅」可窺全貌。筆者訪問了兩位前無線員工,披露更多細節,解釋無線緣何至斯,俾讓公眾有更多思考,也有更多選擇。
* * *
一、青黃不接
前員工解釋無線從來親建制,不過當權者由港英變為中共。
回顧 03 年七一遊行,迄至 08 年汶川地震,公眾對無線的觀感依然正面。大學的老師會說:「TVB 雖然係建制,教你要乖要顧形象,但佢教到你點寫好睇嘅故仔。」
可是無線的形象自 08 年後江河日下,「同社會脈搏相距愈嚟愈遠」。前員工 A 見證著無線由盛轉衰,「佢由一粒耀眼嘅星,到而家暗淡無光。」
A 回憶自己最初入行,是在另一間電視台,上司幾乎都是無線出身,督促非常嚴謹。「(扑咪直播時)聽唔到你提問,會喪打電話畀你;對方答嘅唔係人話,依然會喪打電話畀你,要不斷追問到對方講人話為止。」
乃後轉到無線,採訪主任不再有此要求,A 一度相當不慣。彼時無線很多資深員工,俱已轉投有線和 Now。
但顛簸的漏船尚有一些好記者支撐,比如何文雯、林子豪、潘蔚林、方東昇、吳宜婷等等。全賴這些前輩面提耳命,尚有優秀的傳統得以傳承。
A 憶述另一同事,雖已離開無線,但一直感激周潔儀,以師禮事之。上一代的觀眾也許記得她,昔年每逢美國大選,都會由周潔儀主持,即時傳譯點票結果。她秉持老派記者的素養,會執聲線,捉懶音,督導新人最嚴。
「唯一有要求嘅就係周潔儀。份稿點寫先言簡意賅?點講觀眾先聽得明?點讀先唔會令人誤會有預設立場?依啲技巧只有佢先肯教。」他們仍記得周的教導,至今受用不盡。「點解 TVB 嘅 VO(旁白)愈嚟愈差?而家對咬字冇要求。」
關鍵的轉捩點是傘運七警案。周潔儀正是負責審核並允許播放七警報道的編輯,隨後遭到「流放」,撰寫外銷歐洲的國際花絮趣聞 - 沒人看的新聞。
參與聯署的編輯、採主、記者相繼求去,無線的菁英幾乎清廓殆盡,現在的記者多屬新人。「一班前輩同佢地傳承嘅文化已經連根拔起。」
* * *
二、把關機制失效
另一前員工 B 憶述一件真人真事:「有次上頭叫我地問黃之鋒有冇收過美國嘅錢。」
「如果喺專訪時請黃之鋒澄清仲可以接受。但扑咪時無端端咁問好奇怪,觀眾當然覺得你有偏見。你嘅資料來源嚟自邊度呀?」他們以「時間太短、太多行家提問」蒙混過去,推了這問題。
可是新人未必能夠抵擋。最近無線記者向毛孟靜議員提問,可能出於同一原因。新人既不會推搪又不善修飾,成為眾矢之的。
「而家做過蘋果同明報,幾乎入唔到無線。做過大公、文匯、星島、東方先有機會。」
B 強調新人未必差,亦未必偏頗。但他們再無資深的前輩點撥提攜;也欠缺閱歷和上頭周旋頡頏。昔日「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文化今成絕響,新人難抵上頭壓力,自然愈做愈乖,「佢地好聽老細話。」
而且新來的記者多屬報紙出身,「寫電視稿同報紙稿係兩件事。」均須久歷浸潤,反覆磨練,才能掌握到遣字用詞。資深的前輩俱已星散;新人的出品便見參差。
過去無線的港聞有嚴謹的二重審稿機制。記者撰寫新聞稿後,會先給採訪主任審視;再給國際新聞的編輯過目。後者通常是經驗老到的採主,才能晉升此位。
採主的把關至為重要,會全面檢查報道是否準確、內容的取捨拿捏、選用哪位受訪者的片段等等。至於國際新聞的編輯,則會進一步檢查字眼等細節。
B 披露上述機制今已名存實亡,大部分港聞的採主放棄把關,將改稿的責任下放予首席記者或高級記者。但誠如前述,資深記者早已寥寥無幾,現時首席記者和高級記者其實年資尚輕。
採訪主任的責任除了審稿,另一重要職務就是負責每日的工作調配,比如分派隊伍跟進突發新聞。B 解釋新聞部的士氣低迷,彌漫推諉之風,若干採主既不想沾稿,也不欲承擔指揮之責,反而要攝影師為調動拍板。
「官僚嘅問題早已經存在,採主唔敢落決定,驚落錯決定。而家情況更差,連起碼嘅互信都冇,大家都自己顧自己,甚至互相投訴。」
* * *
三、幕後黑手都係「花哥」?
「花哥的確事事關心。」A 回顧自己尚在無線,袁志偉*的確宵旰憂勤,事無大小事事過問,務使下屬不敢逾越。
(註:「我好似冇聽過同事叫佢袁生,大家都叫佢花哥。。。」)
過去無線有一獨特風氣,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 每逢「花哥」外遊,就是無線新聞「小陽春」的時候。「佢唔喺度就作反,啲報道即刻 sharp 左好多。有時佢番嚟會追究,但好多時佢冇為意到就算。」
不過「小陽春」的日子已愈來愈少,近乎曇花一現。畢竟袁志偉已升上管理層,管不了那麼多。「好多時佢未出聲,下面嘅人(總監、經理、編輯、採主)早已經出手干預。」
A 說在傘運期間,「唔乖」的同事都不得落場採訪傘運。其中一人更被調往朝早五點更 - 做《香港早晨》。「確保左係『安全』嘅記者出去做 live,唔會亂講嘢。」
網絡不時重提民建聯總幹事陸漢德,A 澄清他既無實權,也早已離開無線。現在是由黃淑明接任袁志偉升遷而留下的總監位置。
黃淑明既掌管所有稿件;也監督所有影片。在她治下影片的剪輯和長度,更嚴重地向建制靠攏(詳見 BBC:bbc.in/2NYvl8C)。
A 說:「有啲時候花哥比明姐更會聆聽同事;明姐係鐵板一塊。以前審查尚有些少機會突圍;而家審查已經制度化,明姐要滴水不漏。」
無線只能用錢挽救士氣低沉。自傘運起已新增一項津貼,名為「hardship allowance」。最近數月若干記者接連獲得加薪,更打算提高新人的起薪點到 $ 16000。
「一入去就萬六蚊,應該係三台(無線、有線、Now)之中最高。」A 說無線素以「孤寒」著稱,現在的薪津高得誇張,是想用錢換取服從。「有啲似而家警察嘅 OT 補水。hidden message 就係 you are well paid for it。」
* * *
四、同流合污就係共犯,大可辭職唔撈架?
因此網絡盛行一套說法,既自願加入建制,即自願成為共犯。唯有辭職方可撇清責任,否則便是同流合污。
B 理解以上批評,「我喺 TVB 時一直自責。但現實係 TVB 最入屋,最多觀眾受影響。」不但商場和公營機構都播無線新聞,他更得悉無線想指染港鐵車廂,取代有線電視。
B 解釋難以收視作準,必須考慮無線在公共空間的佔有率。辭職不會令無線癱瘓,只會進一步加速換血。趨慕大台名氣而樂於聽話的人多的是,若無線內碩果僅存的有心人都意興闌珊,結果只會更形惡劣。
何況媒體的市場甚小,不是話走就走話咁易。在七警案中,幾位無線職員堅持原則但保持低調,沒有參與聯署,結果轉工都遇到阻滯,不少人心灰意冷,從此離開新聞業。「我地當然覺得佢地冇錯,但現實就係世人會提防。」
攝影師的處境更加艱難,他們多是師徒制出身,專長只能在行內打轉。而且人到中年,難有轉型可言。
* * *
五、Camman 心裡苦,但 Camman 不說
民眾對無線的不滿,往往轉為針對攝影師 ,妨礙他們拍攝。
A 從其他媒體的 live 見過無線攝影師遭包圍,奇怪新人記者不但沒保護攝影師,反而站在後面旁觀。
「我喺無線前輩一直教我,記者要第一時間企喺前面,為攝影師出頭。」類似的阻撓在大陸司空見慣,前輩一直言行身教,但凡攝影師受滋擾,記者都要挺身而出。「有咩不滿同我講,唔好阻我同事,一定係咁。」但如今無線攝影師似乎要為自己單打獨鬥。
A 說無線仍有著行內最資深的攝影師,即論反送中運動,仍數無線拍出的新聞片最可觀。
「佢地嘅責任就係有咩影咩,對攝影師最大嘅侮辱就擋住佢支 Cam。」作為電視台的低層,攝影師無權左右編採。他們沒有參與無線的操控,A 勸公眾不宜針對不善言辭的他們。
早於傘運之初便有攝影師向 A 訴苦,他們都拍到警察濫權的片段,只不過無線一秒都沒播出。928 施放催淚彈,現場大亂,一位在無線在行內皆屬老行尊的攝影師,雖與記者失散,依然身兼兩職,一邊詢問民眾遭遇一邊拍片。
A 回顧聯署當日,眾多車長、攝影師、工程人員都對記者說:「我地等左依日好耐喇。」他們都是電視台的底層,人微言輕。唯有記者及以上的職級開口,才能為他們出氣。
「佢地只係一班麻甩佬。但佢地知道世界發生咩事。」A 理解民眾的憤怒其來有自,但呼籲勿誤中副車。
全因媒體披露,公眾方知先後救起跳橋少年和落單警察都是同一無線攝影師。「我地係唔妥希特拉,但你未必知道你鬧緊嘅德軍士兵偷偷地救緊猶太人出去。」
* * *
* * *
* * *
照片攝於 2014 年雨傘運動,記者簇擁黃之鋒。
請叫我總監拍攝地點 在 雪飛鳳舞~呂雪鳳~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有空來嗎?沒空的請分享🙏
🤩笑點再高的你也會噗哧一笑🤩
阿編的明珠媽媽來囉~~下週TCO就要去高雄啦,明珠媽媽特地拍攝來邀請鄉親父老兄弟姐妹一起來看戲!!一定要把影片看完,因為明珠媽媽真的太有哏了🎢🎢🎢
#阿編在拍攝的時候
#在旁邊笑到不行🙌
📍TCO劇院 — 臺灣歌劇《我的媽媽欠栽培》
時間:2019.06.29 (六) 14:00 / 2019.06.30 (日) 14:00
地點: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歌劇院
📍演出人員
原著:楊富閔
編劇:游源鏗
協同編劇:吳明倫
作曲:顏名秀
導演:鄭嘉音、游源鏗
指揮:鄭立彬
合唱指導:陳麗芬
聲樂指導:謝欣容
演員:呂雪鳳、澎恰恰、湯發凱、李珞晴、林慈音、曾志遠、李增銘、蘇皇任、葉昇峻(寶島叫賣哥)
臺北市立國樂團
TCO合唱團
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
📍演前導聆
導聆人:簡文彬(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總監)、游源鏗導演、鄭嘉音導演
時 間:2019年06月29-30日(六-日) 13:20-13:40
地 點:歌劇院2樓大廳
雪飛鳳舞~呂雪鳳~ 男高音湯發凱的表演藝術
鄉親父老兄弟姐妹購票gogo👉👉https://is.gd/d6zfkX
#樓頂招樓下
#阿母招阿爸
#阿公招阿嬤
#厝邊招隔壁
#作伙來看戲👨👩👧👦
#阿編是明珠媽粉🚀
#嘿嘿
請叫我總監拍攝地點 在 請叫我總監:陸既明見家長場景看呆眾人,狠還是寧爸狠 的推薦與評價
請叫我總監 :陸既明見家長場景看呆眾人,狠還是寧爸狠,寧檬都甘拜下風. 666 views666 views. May 16, 2022. 9. Dislike. Share. Save. ... <看更多>
請叫我總監拍攝地點 在 陸劇討論社| #兩個人的小森林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兩個人的小森林看到16集,從第一集開始女主做的自然又好笑~ 我知道很多人不喜歡她的聲音和給人的感覺, ... 姐姐紅米#龔蓓苾 是# 請叫我總監石總.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