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娶外籍新娘的下一個挑戰!
一直以來網路媒體對於異國戀的篇幅普遍著重於兩性議題,大家經常討論戀愛初期所需磨合的文化差異,結婚文件比其他台灣人多一大疊,也常因為另一半看不懂中文,所以只能自己一個人咬緊牙埋頭研究法規,然而,隨著女兒們開始上學,我對於自身是「新住民家庭」的這個身份也是越來越有感。
當女兒課本出現「井底之蛙」、「九牛一毛」這些字眼的時候,我老婆平常點滷肉飯加蛋所訓練出來的菜單中文也開始跟不上了,只能夠請女兒等我晚點下班回家再陪她一起做功課,以前自己聯絡簿亂來的我,現在都得仔細看清楚每一字句,確保學校的功課和活動沒有遺漏掉。
幾個月前女兒回家告知學校有特別安排大學姐姐幫她練習中文,心中頓時間覺得很想為這些課輔志工按個讚,沒想到一轉眼疫情飆升,孩子們只能轉戰家裡,全部功課考試即時成為線上作業,而我也開始收到老婆的簡訊:「老師給的課程和考試全部都是中文介面,我看不懂怎麼操作,怎麼辦?」
還是老話一句:「沒關係,等我晚點下班回家再陪她一起做功課」
在我心目中老婆把她的角色扮演的非常完美;帶著孩子們禱告、學習英文、照顧我們一家、甚至一起跑非洲服侍,然而,因為中文書寫的議題,我們家庭也與其他新住民家庭一樣必須多出一份力來思考孩子們的成長。
這段時間我常想起其他的外籍配偶、單親家庭、外派駐點父母、隔代養育,每個不同的家庭形態所需要面對的不同挑戰;一個功課只寫一半的孩子,有可能前一晚爸爸和我一樣加班來不及回家陪伴,一個英文學不好的孩子,有可能是養育他的奶奶自己也看不懂ABC,相信這些家庭陪伴孩子的道路都有自己的不容易,也因為自己現在的處境,讓我對身邊的外籍家庭、單親朋友以及課輔志工老師有更深一點的體會。
#為每一個家庭禱告
#感謝課輔志工老師
#外籍配偶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謝 飯 禱告 英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6/20 的廢文,來談談我最愛的親人之一。
其實在很久很久很久...以前,我分享過她的婚姻故事,用「一個親戚」代稱,故事情節有點悲傷,但她說這是只告訴我一個人的秘密,今天我不談那部分。
我的父親有兩個姊姊,一個是大姑姑,一個是小姑姑。我的大姑姑大半輩子都在國外。而我對她的最初印象,是幼年時除了菲律賓傭人外,在家照顧我的那個人。
3、4 歲的時候,父親去了中國廣東賺錢,家庭在那以後突然暴富,一下子從內湖公寓住進了龍山林三層樓+地下室的別墅。國小同學來玩的時候,說我家簡直就像城堡一樣,房間太多了,走著走著會迷路。我還記得那個提出要來我家的男孩子,戰戰兢兢的叫我別走太快,他會怕。我沒多想,嗆他膽子小。
但父母卻從此很少在家。父親一年只回來一兩次,母親經常也因為太忙,請了菲傭照顧我和哥哥。大概是我上了國小後不久,他們開始吵架,然後漸漸的,兩人幾乎徹底在家裡消失,就在那段時期,大姑姑來了,住在我們家的客房,開始照顧我們兩個小孩。
我不知道她為什麼會來,甚至不知道她有在加拿大結過婚。只知道她英文很棒,可以流暢的跟菲傭溝通。她總是面帶微笑,穿著寬鬆的黑色袍子,在家裡邁著歡快的腳步,遇到好事的口頭禪是「感謝主」。有時邊走邊哼著歌,我學她哼歌的時候,她會大笑,說「哎喲,你也滿會唱的嘛!」
她從來不批評我,我做什麼都說我很棒,說我是天才,說我是大美女;稱讚時順便誇她自己,說我們家族的人都又正又聰明,不只一次自誇她年輕時長得像關之琳。
我看過她以前的照片,真的很漂亮,但不知道像不像關之琳。
大姑姑照顧我的那段時間,是我童年最快樂的時光。她送我一本圖文版的聖經故事,帶我每週上教會上兒童主日學,飯前帶著我禱告感謝上帝。
後來景氣不好,父親賣掉了別墅,我、哥哥、大姑姑和菲傭一起住到了汐止的一座電梯大樓最頂樓,母親依然很少在家。我還是小孩子,不知道他們其實分居了,過不久,他們正式離婚。大姑姑說我們又要搬家了,爸爸要接我們去大陸,而她要回去加拿大了。
我很害怕。那天晚上,我帶著哥哥去敲大姑姑房間的門,待她出來,鼓起勇氣說:「我決定了,我和哥哥要跟大姑姐(廣東話的姑姑)妳一起回加拿大!我們不要去大陸!」
大姑姑的表情像是要哭了,搖搖頭說沒辦法,可以的話她也不想離開我們,她叫我們別擔心,爸爸一定會好好照顧我們,他已經在廣東的工廠裡加蓋小孩子的房間,但是還沒完全準備好,最近景氣不好他有他的難處,所以我們要先去香港等待一陣子。
然後我離開了台灣。
大概快 20 年後,我去加拿大遊學。在機場見到大姑姑,她看起來老了好多,但是非常有精神,而且身邊多了一位年齡相仿的男士溫柔體貼的幫著她做各種事。她再婚了,對象是一個上海人。在住處安頓好後,大姑姑問我換了多少加幣,我說我把積蓄全換掉了,大概 8000 加幣,夠支付一個學期。她又開了 8000 加幣的支票給我,說這樣就夠兩個學期了。「生活費什麼的不夠再找我要。老娘最不缺的就是錢!」
白天了去她的豪宅才看清楚,車庫裡一台 BMW,一台 BENZ,滿倉庫的古董收藏,滿衣櫃的名牌服飾:大姑姑原來是個超級有錢人。她說:「妳才知道啊,我當時可是把一座城堡丟著不管,回台灣去照顧弟弟的小孩,少賺了幾億元。」
怕這篇文太長,遊學期間的事情我就不贅述,以後有機會再聊。總之我順利完成學業後,回台灣工作,然後不小心成為了網紅。
第二次去加拿大,是我生重病的時候了。大姑姑說她有看到新聞,一臉氣憤的說:「不就是被抹紅嘛!有什麼關係,來,你就去中國發展,不需要待在台灣這種小地方。你知道嗎,我在這裡做生意,最討厭台灣人,小鼻子小眼睛!之前我還被一個混帳台灣人騙了一千多萬!你腦袋還行吧,再來讀書啊,過兩年申請移民,我送你一棟房子。」
她接著說:「跟你在一起的女生,叫摸摸的?帶她來。同性戀是不好,她害你得病,但你想跟她在一起,我能有什麼意見?最重要的是,兩個人要快快樂樂的啊!而且,你還這麼年輕,老娘我 40 多歲回到加拿大讀社區大學的會計,讀到要死要活,從房地產經紀做起,看我現在過得多滋潤!欸,沒什麼好擔心的啦,你就移民過來,大姑姑罩你。」
我在晚上 FaceTime 時問摸摸,妳要來加拿大嗎?摸摸猶豫了一下,說不可能,她不會離開她在台灣的家人,「可是你去加拿大會幸福的話,你就去吧。」我不知怎麼回答。
大姑姑每天工作以外在家的時間,就是打開電視,看韓國瑜的新聞。我坐在她身邊,跟著看,聽她稱讚韓國瑜有多棒,一定要選他當總統。「跟你說,一定要投票給韓國瑜,不然台灣完蛋了!」
在機場離開前,她還在提醒我:「記得,投票給韓國瑜!」我微笑的「嗯」了一聲。
對不起,大姑姐,後來我投給了蔡英文。
在 2020 疫情發生後,小姑姑打電話跟我說,大姑丈去世了,從確診到離開只有短短一個月不到。大姑姐難以接受,受到了非常大的打擊,而且因為疫情的關係,她一堆房地產被套牢,手頭的現金很緊,繳不出稅,問我有沒有辦法支援。
小姑姑在我最拮据的時候借過我 20 萬,那時我還有債務,但我立刻決定匯款過去加拿大。
我騙小姑姑,沒事,我不缺錢,先匯 20 萬,不夠再找我要。
小姑姑說大姑姑幾乎不出門,每天關在屋子裡哭泣。應該是得了憂鬱症了,但是,不要讓她知道我匯款過去,也不要安慰、不要提到大姑丈的事。
我在小姑姑家打了通 WeChat 過去,很久很久,電話終於接通。
「嘿,大姑姐,我是玥玥!」
「喔!是玥玥啊!怎麼樣,大美女,最近還好嗎?」
對面傳來的是她一如既往歡快的聲音。
「您還好嗎?」
「我?好得很,好得很!你怎樣?」
「我很好,我投資股票,賺了一些錢。」
「欸!不愧是我們余家的人,聰明!最近疫情很麻煩,過一些時候吧,你再帶摸摸來加拿大玩,我帶你們遊山玩水!」
我說好,還有,摸摸收到了您送的禮物,她很感謝。
「那就好,你們這些小鬼,記得要開開心心的!人生苦短!」
小姑姑在旁暗示我不要講太久。
「下次再聊!Take care!」
這是我們最後一次聯絡。
2021 年了,聽說大姑姑還沒有走出來,加拿大的家人們每週送一些食物接濟她。她仍舊在閉關在那間豪宅裡,不太與人來往,每天大部分時間看著電視,搜尋著韓國瑜的消息。
有些讀者私訊我說,韓粉家人真的讓人頭痛。
是的,有一點吧。但即使是這樣,我愛我的大姑姐。如果看中天台的韓國瑜的新聞能讓她開心,就讓她看,我甚至希望韓的新聞可以多一些,陪她克服憂鬱。
最近中天幾乎稱霸整個 YT 發燒榜。
於這個狀況,我想到的是,太好了,大姑姐會快樂的。
---
不錯過我的 FB 貼文,請設為「最愛」
我比較常更新的 IG:kyontw
謝 飯 禱告 英文 在 食物鏈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少很多糖的黑糖鮮奶油天使蛋糕
#一輩子的朋友
#一起來賞花
#連卡姆小麥也救不起來的斯佩爾特大麵包
#失敗裡的學習
#德國父親節Männertag_Himmelfahrt耶穌升天日
#閒聊
今天是德國的父親節. 其實是耶穌升天的日子. 所以在歐洲很多國家都是假日. 這種宗教節日在東德時期是沒有的. 他們將它改成男人節. 也是父親節. 宗教因素在歐洲的假日中占很大的份量. 身處前東德區域的我. 其實有很多的感想. 在有東德( DDR) 前. 大家都幾乎是有信教的. 然而1949~1990的40年的無神論調. 卻讓這個宗教信仰上有很大斷層. 我公婆那一代的幾乎都被迫無神論. 兩個父親都戰死沙場的小孩. 跟著忙碌但虔誠會上教堂的母親. 在成為共產國家後. 就被禁止去教堂. 我不知道公婆的兩位單親媽媽失去了宗教是如何熬過來的. 但小孩就容易了. 也影響到他們的下一代. 例如老爺.... ( 不過他強調因為他學的是物理. 根本沒有神鬼這件事)
最近某一天老爺得去跟一個不太熟的人的家談事情. 他說他到的時候剛好一家子餐桌前禱告. 他覺得超級不舒服. 其實我蠻羨慕的. 感謝與分享是美德. 宗教幾乎都是這樣的出發點. 沒想到經過40年的無神論調. 還有當地人家裏是這樣存在這個信仰.
我們很多人都會說自己信XX 教. 但真正說來. 你真的有信教還是只是說說. 其實連觀音媽祖都分不清楚?
換個話題:
昨天上班日. 有位同事問我是不是可以幫他女兒做小一入學的蛋糕. 小孩的媽媽, 他的同居人也希望我能答應. 可能是因為我這幾年來一年至少會讓老爺帶一次生日蛋糕. 他們喜歡我也很開心... 滿口答應了以後. 他說他會問女兒想要甚麼形式甚麼口味的蛋糕...
心中暗自覺得答應得太快. 因為小一都是喜歡冰雪奇緣還有小馬啊@@ 我最不會做的就是翻糖蛋糕了@@
先來談一下這裡的婚姻關係:
這位同事和同居女友有兩個小孩. 老爺說現在的德國人不喜歡結婚. 同居也可以有類似婚姻關係的一些好處. 例如報稅. 或是在需要緊急醫療時所需簽署的那張紙. 最大的不同是經濟上是獨立的. 我的意思是一般離婚都是財產對分. 但同居則不是. 你的是你的我的是我的.
我自己的感覺:
如果兩方都有在賺錢. 同居是可以互相砥礪的. 就是一種對方如果沒有進步只是原地踏步還往後退. 那隨時都有可以被換掉的感覺.
那有可能是督促兩方進步的另一個方式. 交異性朋友好像也比較不會有罪惡感? 這是另一個" 好處" 雖然去年台灣大法官已經釋憲: 刑法「通姦罪」違憲. 但是在整個婚姻的契約上. 這個" 條件" 還是對忠誠的一方有利. 同居不同於婚姻. 婚姻給的是一種踏實感. 有明確的那人就在燈火闌珊處的歸屬感.雖然要出軌的照常出軌. 但在雙方的一紙契約上是" 你的就是我的" . 原諒不原諒都會考慮到離婚得失血這件事.
在我看來, 一個家庭的經營. 兩方的責任都一樣. 出門去賺錢與在家的人同等重要. 不管看得到的"錢"是誰拿回家的. 這也是法律上會給對分的原因. 無奈在出門賺錢的人心中. 大多不是那樣的想法....
週日母親節那天跟老爺一起傍晚出外散步. 從我們身邊騎過了兩個老伯. 他們邊慢騎邊說話....
我跟老爺說. 在這個國家, 我要找這樣感覺是一生的同性朋友應該是沒機會了. 老爺自告奮勇說: 我也可以當你的朋友啊! 如果你覺得我可以!
感動是感動. 但說實在, 我們最近的溝通有時會被小孩吐槽. 我兒子及女兒的日常英文程度遠高於我和老爺. 他們會開始糾正我們的一些交談... 但相處20年. 已經訓練出一個模式. 也因為都不用自己的母語. 在某些覺得難以啟齒的文字上好像就變得比較容易. 不管是不是用對文法或單字😅😅😅
悄悄問:
你覺得我愛你! 跟I love you! 那一句你比較難開口?
反正, 我把這個一起騎車聊天的希望寄託在我也都嫁在歐洲的兩個妹妹身上. 或是將來回去台灣時的好友們身上.
麥田已經長成這樣的狀況了! 喜歡那個倒映在綠色麥田上的樹影. 不知道我和老爺這樣的模式可以相處多久?
最近櫻花都盛開了. 昨天開始下雨. 也開始花謝. 很幸運有機會在它綻放時回去欣賞. 想到去年賞櫻時我公公已經離世. 覺得Naumburg 的這排樹幹非常粗的老櫻花樹. 在我每年經過時都會帶給我很大的安慰.因為它總是會綻放. 然後你了解到日子也是像這樣輪迴. 只是年復一年自己有時警覺有時沒感覺的老去..
隨著傍晚的天色. 它也有不同的感覺.... 一路上都是不同的果樹. 雖然到時結實累累感覺很讚. 但我還是覺得花比較美. 因為那些果實每顆都會有至少住著一條蟲. 路上的果樹都是餵蟲鳥的! 想到被掉下來的有蟲果實砸到也很恐怖🤣🤣🤣
這陣子除了蘋果, 梨子, 桃花櫻花開很多以外. 最常見到的是紫丁香. 我們家跟鄰居家的隱形牆圍就有這樣的花. 這是我很喜歡的花香味. 不要把可以用來藥用與食用的香料丁香和它搞混. 是不同的植物. 雖然是" 紫" 丁香. 但它也有白色及粉紅色的品種. 紫色也有深深淺淺不同紫色品種. 這陣子是油菜花盛開的季節. 滿山的黃與綠. 真的很美. 歐洲讓我感覺最美不僅是異於台灣的建築. 還有就是這種大片風景. 光是看著就很舒服. 等世界的人群回復它應有的規律時. 一定要到處看看世界上這樣有大片風景的地方...
我知道現在台灣的疫情不太樂觀.好像開始真正與真實世界接軌😱😱😱 但真的不用太擔心. 看~ 我們這裡已經從去年封城到現在. 我也都過來了! 不過如果可以去打疫苗. 還是建議能夠去施打. 這個病毒已經不是新鮮事. 醫療上的處理應該在各地都有更多的經驗. 我們台灣的醫生一直都在跟進. 世界已經不是像古早時通訊不發達的社會. 所以真的不需要恐慌搶購物資. 之前這裡也是一片瘋搶. 但是現在到處都有消毒液. 超市衛生紙也排滿滿. 口罩也都買得到. 生病的是人. 但其它在世界上活著的花草萬物都抱持它們自己的規律. 不要自亂陣腳是比較重要的.
前天做了兩個失敗但是學到很多的食物.
先來談麵包.
某個超過九萬人的英語酸種社團曾有人問甚麼酸種麵包最難做?
其中當然有Panettone 最讓我驚訝的是斯佩爾特麵包. 因為在我的感覺中國外能買到的幾乎都是全穀斯佩爾特. 那個通常都不會單用. 多是放一些在一般小麥包中. 其實斯佩爾特的特性可以平衡高筋粉的不足. 並不是有彈性就是好事. 有延展性也是需要的.
斯佩爾特的白麵粉確實是比較難做的. 這次我想應該可以利用卡姆來拯救一下斯佩爾特的延展性. 所以使用了70%斯佩爾特低礦物粉Dinkelmehl630 30% 卡姆全穀粉. 沒想到輸在起跑點. 我忘記我開的是熱水水龍頭. 我直接做Fermentolyse使用20% Emmmer 60%水量硬種 . 但是覺得水量太少. 結果一不小心就加到80%水量. 反正就是一整個亂了陣腳. 但還是得做做看. 比起以前的發酵時間少1小時收攤. 但覺得還是過發. 最近覺得Emmer硬種的效果很好. 其實德國人餵養硬種會用高礦物質麵粉. 跟一般餵養訓練酵母使用高筋麵粉的目的不同. 但發酵的效果確實蠻突出的. 而且我這幾次做下來發現好處是比較容易混合. 因為高礦物麵粉麵筋的鍵結比較差.
反正還是得吃飯. 這是昨天的晚餐麵包. 因為水量超高. 縱使不好看但還是非常受歡迎! ( 我們家好像只有我是麵包外貌協會XD)
最後談到這個比較有實驗性質的天使蛋糕.
一般來說天使蛋糕是不加油脂的.
但這個影片裡的食譜卻是加了油. 而且她巧妙地將一部分的蛋白跟麵團混合. 以椰奶來說. 我覺得比較不容易失敗.
我覺得是一個非常好的食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VmyG-3kbpw
不過~我想試試看不一樣的. 我用最容易消泡的鮮奶油當液體. 用黑糖打發. 兩盆在單獨作業時都覺得有希望. 但是混拌時就開始起泡消泡!!!
我用最快的速度放進去. 長的高度也還可以. 但是組織看起來一點都不美味...
成品蠻有趣的. 雖然有點脫模失敗. 但發現它的口感跟一般的天使蛋糕或是戚風蛋糕都不一樣, 我女兒超喜歡吃.我有另外加了香草糖. 等有做Panettone時. 這應該會是我最大的蛋白用法! 這次是清冰箱冷凍庫裡的蛋白. 不知道有沒有影響. 不過. 雖然不好看卻學到蠻多的, 下次想試試一般戚風水加奶的麵糊.
有興趣的可以跟著這個Youtuber 玩玩看. 真的很不一樣!
閒聊許久~ 因為坐我對面的老爺今天說要一整天不吃東西斷食. 他也在為自己的體重煩惱. 而我也省得準備早餐.
讓我們繼續觀察他這天的狀況.( 中午我要煮好料讓他聞香....🤣🤣🤣 )
希望他這個我認識他到現在第一次實行的斷食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