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政專案績效之惡
鳴人堂 專欄新文章上線了!
〈數字背後的「血汗司法」,遙不可及的「精緻偵查」〉
https://bit.ly/3jrzCf8
近來警政體系「專案績效」的要求引發警界諸多討論,日前並有媒體以〈警政署專案連環「榨」!基層警爆出走 檢怨品質太差〉入標報導,並指出:「警政署近來規劃各類短期專案,造成績效壓力,基層刑警不堪長期壓榨,爆出走潮;各地檢署檢察官也對專案期間移送的案件大罵:『品質越來越差!』重新檢討專案制度,已到刻不容緩地步。」
以上的報導與討論都是針對問題的「現象」進行的批判與抱怨,但我們總要找到問題的根源--為什麼體系中人詬病的惡制度得以繼續保持?
👀請見本文➡️〈數字背後的「血汗司法」,遙不可及的「精緻偵查」〉 https://bit.ly/3jrzCf8
〔專案績效之惡,是警界人盡皆知的問題,幾乎所有的基層員警都深受「被逼績效」之苦,更是多數員警不以為然的惡制度。問題是,既然人人詬病,何以無從改革?關鍵在於 #作秀愚民 以及 #醬缸風氣。〕
人民法治教育不足,不具有媒體識讀、審慎思辨的能力,只會跟著執政者公布的數字、作秀影片、媒體渲染的英雄主義而叫好時,「速食式」的政績便成為執政者的愚民手段。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當警官們的升官之路看的不是能力,而是「媚上」的功力時,那些腦中只有官位而沒有良知的警政高層,必然為了媚上而欺下,制定大量背離偵查學與刑事訴訟實務的專案績效目標。
促使這股風氣更加糜爛的便是警政體系內的「醬缸風氣」,長期以來專案績效的追逐讓不少實務工作者習以為常、久居體系醬缸不覺其臭,反而還讓某些「戰警」在績效臭氣中尋找「功獎小確幸」,透過數字來愚弄民眾,從而造就警界高層平步青雲的升官之路。
於是,警察人員為求升遷或獎勵而瘋狂地追求績效,製造大量虛假的數字來讓民眾看新聞而高潮,活在虛假的「治安安全感」中。大家看到了數字,卻看不到這些數字後面血汗的刑事司法工廠,大量證據不足而不起訴,程序違法導致證據排除而判決無罪的案例。
至於人民呢?習慣了膚淺的新聞、戲劇化的作秀影片與網紅直播,沒有興趣思考一個法治國的刑事正義到底是什麼,只能嗷嗷待哺地等待執政者與警政高層餵食「作秀」數字。於是,我們離「精緻偵查」的理想,也就越來越遠。
〈數字背後的「血汗司法」,遙不可及的「精緻偵查」〉全文看這裡➡️ https://bit.ly/3jrzCf8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