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思教育學會專題講座分享_孩子可以比你想的更專心
繼九月中去聽完李宏鎰教授的兒童專注力訓練講座之後,上個禮拜六愚婦又去聽了另一位教授—孟瑛如演講有關孩子專注力問題的講座。
很可惜這次的講座只有三個小時的時間,因此孟教授所準備的PPT幾乎沒有派上用場。我發現專注力專門的教授都好有趣,光是開場分享一些零零碎碎有關專注力的要點,時間就快速流逝,短短的三個小時根本不夠聽啊!
不過雖然只有短短的三個小時的講座,愚婦還是整理出一些重點,我發現要養成孩子的專注力,不外乎就是李教授一直提到的 #策略也就是方法 呀!
_
不能專心的孩子,常在注意力部分呈現四種常見的問題與特徵:
1.注意力渙散
2.注意力不足
3.注意力短暫
4.注意力固執
有過動症傾向的孩子比較會有注意力渙散的問題,有學習障礙的孩子比較會有注意力不足的問題。
_
#關於過動症注意力不足孩子的用藥及生活
有過動症注意力不足的孩子可以配合藥物(醫學處理),例如利他能、專思達。
用藥的黃金時期為一年級到四年級,因為這個時期孩子的體重增加較為緩慢,因此藥物的功效會比較可以看到穩定的成效。
而超過這個年紀後,孩子的體重可能開始逐漸大幅增長,所以藥效可能會變得不穩定也不顯著,服用藥物的時間也可能拉得更長(1-4年級平均用藥時間為1.8年至2年)。
很多家長會以為服用藥物之後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但請切記 #藥物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必須飲食和生活作息多方面的配合。
除了規律的作息之外,盡量讓孩子多運動,最佳的運動時間是早上,以訓練核心肌群、有氧為主,要能大量流汗。
飲食方面則則是多吃高蛋白、高葉酸、有豐富omega3的食物;不要吃反式脂肪、有「氫化」開頭的相關食品。
_
#越快樂不等於越成功
有動機才會有注意力。能讓孩子有動機、學習抓住目標,並且能持續維持動機,這樣孩子才會快樂。
_
#成功的人看目標失敗的人看對手
讓孩子學會(告訴孩子)How很重要。
例如當孩子告訴我們他不想上學,那麼我們如果問他Why,他講出來的100個為什麼可能都不是真正的理由。
所以我們不如直接告訴孩子How(可以怎麼做),這樣反而可以能更有效地幫助孩子。
(感謝朋友的提醒,愚婦原本以為How跟Why一樣重要😅)
_
#讓孩子自己學著想方法。
如果孩子說:「我沒有朋友。」
那麼我們大人就可以試著引導孩子:「想想看你為什麼沒有朋友?」「你想跟誰做朋友?」「他叫什麼名字?」「你知道他喜歡做什麼事情嗎?」
_
#讓孩子自己學著設定目標
如果考試要到了,考前我們可以詢問孩子:「現在距離考試還有幾天?」「你知道考試的範圍嗎?」「你預計一天練習幾頁?」引導孩子設定目標。
考試結束後則是檢討錯誤的地方,學著分析,把分析完的筆記留著,等下次考試完後對照。
_
#讓孩子自己觀察自己每天有沒有堅定而微小的進步
例如今天有ABC三樣作業,請孩子自己預估每樣作業完成的時間,跟實際上完成的時間。每天設定、每天觀察,如果不符合期待,再給自己第二次機會,慢慢修正。
_
#How_to_do?
直接告訴孩子(跟孩子討論)如何做正確的事,不要討論為什麼去做錯的事。
_
#讓孩子了解他的目標跟現實中的狀況
如果孩子說:「因為我喜歡吃東西,所以我以後想做廚師。」
我們大人不要急著打槍孩子,而是要分析給孩子聽,讓孩子知道當廚師需要什麼技能,再讓孩子去執行、去嘗試。
_
#給孩子的指令要:簡單、正向、清楚、可行
幫孩子做一個動作,爸媽可能就要持續20年。如果不想要做一輩子,就好好下指令教孩子。說得慢一點、簡單一點、具體一點、正向一點,並且多示範一點。
抱著「溫和但堅持」的態度。
_
#想辦法尊重孩子的專心風格
例如孩子想邊聽音樂邊寫作業,我們可以一三五用大人的方法(不聽音樂寫作業),二四用孩子的方法(邊聽音樂邊寫作業),觀察這是不是真的是適合孩子專心的風格。
ps.上次在李教授的專注力講座裡有提到,聽音樂確實對於很多孩子來說,反而是幫助提高專注力的一種方法喔!
_
這次只有短短三個小時的講座真的好不過癮,明年1月6日學思教育協會還有再次邀請孟教授到台中愛心家園舉辦「如何培養孩子的自我管理」的整天講座,真的非常推薦有興趣的家長們去親臨孟教授的風趣魅力!
也請有報名的人到時候pass筆記給我好嗎?這場愚婦超超超超超級想去的,但那個時間點本人剛生產完,可能還在傷口痛宮縮痛呀!😂😭😭😭
#臉書搜尋_學思子心
#可以知道明年度所有的講座主題跟時間喔😘
_
同場加映李宏鎰教授的專題講座筆記分享
✅兒童專注力訓練
https://www.facebook.com/345187652602702/posts/556558584798940/
✅情緒控制困難兒童的陪伴策略
https://www.facebook.com/1234517329957422/posts/1951861158223032/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 7/21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
讓孩子了解他的目標跟現實中的狀況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 7/21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 8.21 開班!]《CIA通達力》初階班~全方位溝通表達訓練(第二十七期)~僅剩最後"1"位名額
讓原本的你成為自己的力量與資源,帶你前往想去的地方。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3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pse.ee/5TB7F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06/16(日)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很多人很嚮往愛情,覺得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愛的人之後,就可以走入婚姻,然後我們貧瘠的想像力就只到這裡,沒想過,走入婚姻後,會發生什麼事情,總覺得很愛的偉大,一定可以船到橋頭自然直。
然後,一個不小心,就翻船、觸礁了。
這時候,我們就陷入掙扎,到底是要繼續忍耐,還是要離婚?
可能有些人會說,一定要試著努力挽回,不然這麼多年的感情很可惜,而小孩很無辜。但關係這種事情不是你一個人有意圖就可以的,電視上演的諮商效果都好快,談沒兩次,先生或太太就願意低下頭道歉,但真實是,可能談了半年,兩個人還是為了誰付出比較多,吵個沒完。
雙方都沒力氣了,相看兩討厭,越看越氣,於是又有人跳出來說,既然試過就好聚好散,好好道別,離婚吧!
可是要離,也沒這麼簡單,經濟問題、監護權問題,好多現實的狀況又會把人卡住。
於是夫妻關係,就變得很扭曲,既不想繼續相處,可是又分不開,非常非常的矛盾。
最近有一本書就在談這個狀況,書名叫「休婚」,是休息的休喔!
這本書挑戰了一般人對婚姻的想像,結婚就一定要住在一起?每天一定要見面嗎?
如果我們之間還有愛,可是太近的距離,只會把我們僅存的關心消耗殆盡,有沒有別的方法讓我們的關係可以維繫,彼此卻不要那麼痛苦呢?
於是作者和先生決定「休婚」,兩個人在婚姻關係中請假,他們分開來住,可是親職關係卻仍然繼續,而且也還是會定期見面,甚至一起出遊度假。
聽到這邊,你可能很困惑這跟分居有什麼不一樣?
作者給了一個很有趣的定義,他說分居是為了離婚,而做的準備,比較大的目標還是分開,只是為了確定自己不會後悔,或是逐漸適應回單身的生活,所以先分居。
但是休婚,不一樣,他不是為了離婚而做準備,他是為了彼此可以在一次好好再一起,而必須採取的中繼策略。
目的是希望有一天,雙方還是有可能再復合。因此,他們雙方都會努力扮演好父母的角色,和分居讓孩子漸漸習慣,將來只能跟其中一個人生活的模式不太一樣。
聽到這邊,你可能會很納悶,既然不要住在一起,那當初幹嘛要結婚?
其實這個問題反過來問也是可以的,是誰規定結婚就一定要住在一起?為什麼我們對婚姻的想像只有一種模式,就是一起擁有一個家,家裡面所有的人都要再一起,才是好。
如果你長大了,都會想離開爸媽,擁有自己的空間和自由,為何夫妻就一定要綁在一起?
你搬出來住,難道就不愛你爸媽了嗎?他們在你心中的重要性就降低了嗎?
你可能又反駁,親子關係不一樣,又不能自己選爸媽,太太、丈夫是你自己選的,自己選的自己負責。
但如果連臍帶相連的愛,都會有想要獨立、分開的空間,更何況後天才在一起的伴侶呢?
其實很多時候,夫妻會一起住,出於經濟和現實因素,大過於愛情。
因為負擔不起兩份房貸,所以決定一起生活,省水電瓦斯;因為一個人照顧不了孩子,所以需要隊友支援。這些都是家存在的功能目的,但絕不是拿來定義一段關係完不完整的必要條件,好像沒有一起住,就註定是失敗或是奇怪的。
作者用休假的概念,來處理婚姻中的緊張期,聽起來很標新立異,但其實想想,你會發現這很符合人性。
當我們在工作上遇到低潮,我們會想要放假,出去旅行,不管你做的事情有多熱愛,一定會有你不喜歡或是覺得累的時候,這時候適度的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度假完回來後,你會更有衝勁,會想要做更多事情。
度過瓶頸後,很可能會更愛你的工作。
可是為何放到關係,我們就不能有同樣的安全感,去相信兩個身心俱疲的伴侶,在得到足夠的休息後,會願意再回頭重新看見對方身上的美好,就如同當初相戀一樣。
為何我們很容易把分開、休息,直覺聯想到拋棄、分手,這中間會不會是我們對自己的不自信和恐懼,擔心自己外面的人更好,對方就會離開,所以必須牢牢把對方留在身邊,才是好的,才可能有重燃愛意的機會,不然就沒了,消失了。
我們對關係的不信任,很可能是來自於我們對自己的懷疑。
很推薦你可以去書店找一下這本書來讀,作者並不會直接告訴你,怎麼做才是好,但他把自己的親身經驗分享出來,示範一種新的可能性,也刺激我們對關係有更多思考。
所以,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嘉玲。
如果你在關係中,也很想好好釐清自己的渴望、需要,你想要更了解自己適合什麼、不適合什麼,很鼓勵你可以購買我的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讓你的生活只留下對的人」,這門課並不是直接告訴你相處不來就分手、就不要往來,而是幫助你在心裡拉出一個空間,給自己一個休假喘息的機會,好好釐清自己對關係的期待,為何有些事情特別容易讓你生氣,你到底在氣什麼?如果你還想要維繫關係,可以怎麼表達,讓對方知道,讓關係有機會靠近。期盼在透過線上課程,能夠幫助你更了解自己。
最後,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讓孩子了解他的目標跟現實中的狀況 在 感謝“四隻小人一個媽”分享講座心得!學思教育學會 ... 的推薦與評價
直接告訴孩子(跟孩子討論)如何做正確的事,不要討 論為什麼去做錯的事。 _ #讓孩子了解他的目標跟現實中的狀況 如果孩子說:「因為我喜歡吃東西,所以我以後想做廚 ... <看更多>
讓孩子了解他的目標跟現實中的狀況 在 Re: [討論] 列管球員上場憑什麼要遵照球團限制? - 看板Baseball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danson6614 (danson6614)》之銘言:
: 如題 倘若該名球員就已經是列管球員
: 那球團的規定國家隊根本不用鳥吧?
: 這個狀況當初獲得資格的時候
: 球員自己就要跟球團談清楚吧?
: 這樣也給過難道以後當兵前錄取的公司
: 可以要求國家說:不要操我員工太兇?
運動員的職業生涯本來就比一般職業要短
站在球團立場,會希望保護球員是很正常,更別提之前國家對那些教練是怎麼操壞球員的
站在國家隊立場,難用就不要徵招,不徵招又不符合列管用意。
做法1
取消補充役,球員去當完兵再跟球團簽約,國家就失去強制徵招的權利。
靠一句為國家出力的白話,要球員冒著失去職業生涯的風險去參加國際比賽。
一正一反的例子,陳金鋒跟陳偉殷,哪個比較好只有當事人知道。
做法2
維持現狀,積極跟球團溝通。
個人覺得做法2才是比較合適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73.106.183.58 (美國)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seball/M.1695752415.A.BBA.html
就被噴個人利益,遇到為國家效力這件事,球員真的也很難做
※ 編輯: kzeyro (73.106.183.58 美國), 09/27/2023 02:31:14
但是我相信很多球員,包含陳偉殷,但是想要為國效力
只是當夢想跟現實要做選擇的時候,是真的很難
職業為運動員,這邊特別說是職棒球員
職棒選手總職業生涯平均只有 3.9 年
當做其他事情他就不是職業運動員,薪資比一般人高,生涯也比一般人低
※ 編輯: kzeyro (73.106.183.58 美國), 09/27/2023 02:53:45
※ 編輯: kzeyro (73.106.183.58 美國), 09/27/2023 02:58:06
那就應該要去接受並盡力去打,不然管制就沒有意義了,國家也應該要執行他的權力
至於要走偏門的,那只能套用錢公的一句話,大家心中都有一把尺
※ 編輯: kzeyro (73.106.183.58 美國), 09/27/2023 03:08:12
教練希望他先發,但是卻有球數或局數限制,如果知道應該是會換人或是協商才對
※ 編輯: kzeyro (73.106.183.58 美國), 09/27/2023 03:17:40
還是這是我錯覺,沒通知到教練或是組訓單位沒去處理都有可能
但是就是出了這種包,怪誰都一樣,事後也沒檢討或改進
※ 編輯: kzeyro (73.106.183.58 美國), 09/27/2023 03:32:17
但是我覺得問題還是在強制力的部分,如果球員都能夠用一些方式規避,
那列管就沒有意義,至於徵招球員後跟球團的協商,那就是組訓單位要盡力的部分
這部分是給予球團尊重,如果協商破裂那也可以取消球員的特權要他回去當兵
※ 編輯: kzeyro (73.106.183.58 美國), 09/27/2023 03:54:09
要這樣搞沒問題,那就是當兵
至於這類的運動員,不要牽涉到家人跟人身攻擊,被嘴合理
※ 編輯: kzeyro (73.106.183.58 美國), 09/27/2023 04:08:57
所以洋基不放人也沒辦法,不過當時的氛圍沒記錯是支持老王拒絕的就是。
https://dict.revised.moe.edu.tw/dictView.jsp?ID=139754&la=0&powerMode=0
https://dict.revised.moe.edu.tw/dictView.jsp?ID=139473&la=0&powerMode=0
這是在討論做事方式不是在討論製作東西,所以是做法
難怪你的推文這麼空洞幹話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