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出賣我們的小公主
來聊聊「放屁」這件事💭
小熊從小消化系統就不好
常常打嗝、放屁和嘔吐
從三個月大開始
就看了好幾次醫生
醫生建議要
❶改變飲食,吃天然好消化食物
❷少量多餐,並且使用慢食碗
❸補充益生菌、乳酸菌
對!就是一個公主
有著非常脆弱的消化系統⋯
後來就變成一天4餐
然後餐餐煮鮮食
連零食都要天然自己做
是沒有再打嗝和嘔吐了
但依舊是頻繁的放屁⋯
有多頻繁?
大概一小時可以放5次
飯後的頻率更高
之前朋友載我們出遊
在車上要一直打開車窗通風
因為公主放屁實在太臭太臭🙈
——
狗狗為何會放屁呢?
其實放屁原因跟人類一樣
食物在消化時會有發酵作用
接著產生氣體排出的體外
放屁是正常的生理反應
但如果太頻繁時
還是不ok的!!!
一直放屁的原因
❶一次吃太多導致消化不良
❷吃太快把過多空氣吃進肚子裡
❸食物或飼料不適合,導致腸胃不適
❹食用了比較不容易消化的食物
❺吃太多薯類、豆類容易產生氣體或造成脹氣的食物
像市面上蠻多飼料
都含有大量的穀類或是豆類
這些成份也比較容易產生較多氣體。
——
開心的是~~~
公主擺脫放屁大王這封號很多年了!!!
是如何改善的呢?
❶選擇好消化的食物並且少量多餐
❷多出門走走幫助腸胃蠕動
❸食用 #LCH乳酸菌
認真推薦這款乳酸菌
連外出遊玩都必須帶著!!!
如果你家寶貝也有過度放屁問題
可以試試看上面幾種方法喔🥰🥰🥰
✨關於乳酸菌團購與更多介紹👇
https://www.facebook.com/1267280453362248/posts/4196234443800153/?d=n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3萬的網紅早安健康,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大腸癌連續11年蟬聯十大癌症之首,那麼你的腸道健康嗎? 大腸疾病症狀通常可以從腹痛、排便型態來觀察。尤其,排便是腸道最主要的排毒機制,沖水前別忘了多看一眼,學會「便」別身體訊號。 我們可以根據「布里斯托便便分類法」,為腸道健康把關! |便秘| 當水分太少或是腸蠕動太差,糞便就會變硬,便祕病人會...
豆類脹氣原因 在 無毒農粥寶寶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很多爸媽都擔心寶寶脹氣怎麼辦?
首先要去了解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為什麼會脹氣呢?
1. 一歲以前的寶寶腸胃功能尚未發育完全
2. 寶寶有乳糖不耐症
3. 一歲以前的寶寶牙齒也尚未長齊
若提供的食物是比較不好消化的,且吞食沒有充分的咀嚼,容易消化不良🥺
🚫建議容易脹氣的寶寶能夠避開🚫
地瓜、芋頭、馬鈴薯、黃豆製品、豆類食品
還有纖維過多的食材
像是芹菜及牛蒡等食物
🔔該如何改善
六個月以後可以給予寶寶適合的益生菌,改善腸道消化機能!
還想知道什麼關於寶寶的事情
趕快至下方留言跟小編說😉
豆類脹氣原因 在 Yoga Bean 瑜珈豆豆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 豆豆不專業做飯特輯😆:
一起做有夠簡單的Chapati印度烤餅跟Hummus鷹嘴豆泥🥳 ]
(開聲音噢👂)
.
.
.
.
/👩🏻🍳Chapati印度烤餅👩🏻🍳/
超愛吃餅的,很喜歡那單純的麵香!但印度餐廳的烤餅都不便宜欸,我家旁邊的一張原味烤餅就要60塊🥲
沒想到自己做Chapati印度烤餅跟鷹嘴豆泥竟然如此容易!(感謝小P老師與美麗廚娘Samantha的教導、讓我的荷包再也不用哭泣😝)
.
.
.
🌱Chapati的原料很簡單,
自製的完全不加一滴水🤩
只用優格與小麥粉就好!
*小麥粉一般超市沒賣,可以上網訂噢
🥣做法:將小麥粉與優格和在一起,比例請自己抓(真的啦😆)
我喜歡軟一點的,就會讓麵團呈現和完後還是有一點黏黏的狀態。(大家可以自己嘗試調整,基本上不大會失敗,就是口感差異而已)
接著放置室溫兩小時發酵。
再把發酵後的麵團分成球狀,將小球狀麵團做成扁平狀。
(我家沒有桿麵棍所以直接用手捏😅)
再放到平底鍋上乾煎,
就完成啦!
.
.
.
.
/👩🏻🍳鷹嘴豆泥 Hummus👩🏻🍳/
鷹嘴豆泥也是超簡單,但怎麼可以如此美味🥰
.
.
.
🌱材料:
鷹嘴豆
芝麻醬
檸檬
鹽
橄欖油
香料(看你喜歡什麼,我家沒什麼適合的,所以我也沒加)
水
烤蒜泥
份量也都是看大家自己口味欸(是否太隨性🤣 因為我都隨便調、不要一次加太多,慢慢調到覺得ok就可以!)
.
.
.
🥣做法:鷹嘴豆要先浸泡至少一天以上,我這個泡了大概三天,記得要換水。這個步驟可以避免豆類中的風能過多造成脹氣。
避免脹氣也可以再炒一下。
接著將鷹嘴豆煮爛。
這次做的是烤大蒜口味的,大家可以發揮創意做不同口味。
將烤蒜泥取出、拿出煮好的鷹嘴豆後,
就把材料用調理機攪拌均勻(可以分次少量慢慢打勻)就這麼簡單~~
稍微讓檸檬與材料們融合反應一下會更好吃,
所以製作完不妨可以稍微放置一下風味更佳喔!😘
.
.
.
.
.
感謝大家看完不專業分享,但是就是如此簡單,隨便做都好吃啊🤣
.
.
有做的朋友,歡迎秀出你們的美味料理讓我隔空聞香😍❤️
*有朋友特別提醒我麩質過敏不能使用小麥粉,但因為阿育吠陀沒有去定義疾病,而是分析不舒適情況的源頭原因,概念跟西方判斷的方式稍微不大一樣~總之大家請斟酌自身狀況使用噢!謝謝🥰 (也謝謝熱心提醒的朋友❤️)
#chapati #hummus #cooking #cookingathome #recipe #simplerecipes #印度烤餅 #鷹嘴豆泥 #食譜 #在家吃飯 #簡單料理
追蹤紅豆的IG💁🏻♀️
instagram.com/yogabeanbean/
🎵:I Got A Girl by Philip E Morris
豆類脹氣原因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大腸癌連續11年蟬聯十大癌症之首,那麼你的腸道健康嗎?
大腸疾病症狀通常可以從腹痛、排便型態來觀察。尤其,排便是腸道最主要的排毒機制,沖水前別忘了多看一眼,學會「便」別身體訊號。
我們可以根據「布里斯托便便分類法」,為腸道健康把關!
|便秘|
當水分太少或是腸蠕動太差,糞便就會變硬,便祕病人會覺得排便次數變少、解便疼痛、排硬便,或是解不乾淨的感覺,常見的原因包括阻塞、大腸蠕動異常、藥物及內分泌疾病(如甲狀腺低下)。
第一型,像大葡萄乾一樣,一顆一顆又乾又硬,
就是便秘的標準類型,別忘了多補充水分與蔬菜水果等膳食纖維。
第二型,像香腸一樣,表面凹凸不平,平時多加喝水及進食蔬果便能改善!
|健康|
第三型,像玉米一樣,表面有些裂痕,只要多補充一點水分即可。
第四型,便便形狀像香蕉,前後完整,表面光滑,代表你的便便擁有健康好氣色,是糞便界的理想型!
|腹瀉|
當腸內物移動太快,或是大腸可能因為疾病或功能不佳,造成水分吸收不良,就會引起腹瀉。腹瀉病人會覺得排便次數增加、排糊或水便、急迫的便意,以及解不乾淨的感覺,常見的病因包括感染、發炎、吸收不良以及藥物等,腸胃出血時,消化道中的血會刺激腸胃蠕動,雖然禁食也會解便,還可能解很多次的黑便或血便。
建議少量多餐、避免乳製品、甜食、咖啡、酒類等,並適量補充可溶性膳食纖維(豆類、地瓜、燕麥、胡蘿蔔、香蕉、秋葵、蘆薈)
第五型,像是馬鈴薯,一塊一塊又軟軟的,要當心有輕微腹瀉,可能是體內好菌及壞菌分佈失衡或是腸躁症!
第六型,已經像是地瓜泥狀的便便,可能吃到過敏的食物,要注意囉!
第七型,水狀便便代表有嚴重腹瀉問題,腸道恐怕已被細菌及病毒感染,若同時腹脹氣及絞痛,且一天超過三次都是水便的話,不要猶豫,快去看醫生!
【腸道糞便相關影片】
便秘走開!最棒的蹲馬桶姿勢讓排便暢通無阻
https://youtu.be/mKgbOwvOukg
掌握5大重點增加腸內好菌,肌膚也跟著回春!
https://youtu.be/lbF_1hC3XS8
醫學博士力推!緩解便秘最強!早餐前奇異果這樣吃
https://youtu.be/VzBbC5FlQRw
【相關文章】
沖水前看一眼!醫師1張圖秒看出腸道隱憂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20590
便便特徵比次數更重要!大出這3種便便預警癌症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6847
3分鐘大不出來就是便秘!6個徵兆從便便看出腸道健康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5946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豆類脹氣原因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為什麼會有大腦發炎?大腦發炎的影響是什麼?如何避免大腦發炎?
大腦神經發炎最重要的三個原因,第一個是標準美式飲食,也就是高糖高脂肪、低纖維然後又多食品添加物,這就會導致神經發炎。第二種是過敏體質,有些朋友接觸到一些食物或著塵蹣,就會引起鼻子過敏或皮膚癢,這種過敏體質會導致他長期的身體發炎,同時也導致神經發炎。第三個是腸道功能不好,如果常常肚子脹氣便秘、拉肚子這些都代表腸道一直在一個發炎的狀態,腸道的共生菌生態不良、消化吸收不良,也會導致神經發炎。
近幾年研究發覺大腦發炎跟多種的精神疾病有關,像是憂鬱症、焦慮症、躁鬱症、思覺失調症。另外,大腦長期的發炎導致產生一種類澱粉沒辦法清除成為神經的垃圾,最後導致腦神經細胞死亡而引起失智症。而像是強迫症、抽搐症、妥瑞氏症、自閉症也都被發覺跟大腦發炎有關。
減少大腦發炎的方法
1.全穀類的攝取,每天五份或五份以上,避免精製澱粉。
2.蔬果每天要吃7份或以上,包括綠葉蔬菜還有堅果類,特別是蔓越梅、藍莓、草莓。
3.豆類跟堅果每天要1份以上,包括像腰、果核桃或黃豆這一些食物。
4.額外補充像深海魚油,補充DHA跟 EPA以及額外補充益生菌。
5.避免標準美式飲食,特別是精製澱粉、含糖飲料、甜點、紅肉、全脂的乳製品
相關文章
今天開始!降76%失智發病率,就做這3件事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8571
40歲大腦開始萎縮!左手刷牙、腳趾操可活化大腦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7236
鬱卒靠吃發洩?挑對飲食抗憂鬱還防失智、抗發炎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5944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